河流水域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完整版)_第1页
河流水域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完整版)_第2页
河流水域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完整版)_第3页
河流水域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完整版)_第4页
河流水域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 1 章 总 论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某某 县 *河流 水域治理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 3、承办单位: 4、法人代表: 5、建设目标 通过对 *河流 水域生态保护、 *河流 周边湿地保护、 *河流河流 边道路及基础设施建设、 *河流 清淤及堆建人工岛、 *河流 周边园林景观绿地建设等措施,结合环境治理建设水景观,美化城乡人居环境,营造亲水生态休闲场所,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均化洪水、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项目建设,使 *河流 水质达到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91)的要求。 6、 建设内容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河流 流域生态保护, *河流 周边湿地保护, *河流河流 边道路及基础设施建设, *河流 清淤及堆岛, *河流 周边园林景 2 观绿地建设等。具体为: ( 1)水系治理 湿地培育:整治水库东南沿岸的鱼塘和农田,退耕还 河流 ,利用原有鱼塘培育湿地,种植各类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加强湿地区域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 径流疏浚:疏通整理水库东面、面和南面的地表径流,设置相应的水利装置,依据 河流 区水量的变化调节流量,保证 河流 区 水质的更新和水系的循环。 水体保护:环 河流 道路建设、雨水排水系统、截污管系统。 河流 底淤泥清运:将 河流 底淤泥清运后堆成生态岛。 引水工程。为了保持 *河流 景观水体的水位,考虑建设引水泵站从赣江引水。 ( 2)景观建设 底岸淤泥清运后堆成生态岛、 驳岸、 广场及活动区、生态停车场、景观花坛、台地景观、园路、景观亭、景观拉膜、景观桥、生态厕所、景观构架、亲水平台、雕塑、游船码头、休息坐凳、植物造景、 景观电气、给水工程 。 7、项目估算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 项目估算总投资 元,其中:工程费用 元,工程其他费 括:拆迁、征地费 元),基本预备费 设期借款利息 3 ( 2)资金筹措 申请银行贷款 100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总投资的 。 8、建设期限:建设施工工期 24个月。 9、效益评价 ( 1)经济效益 通过对 *河流 水域治理改造建设,改善 *河流 水环境生态系统,保障*河流 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让 *河流 水清起来、活起来、绿起来、亮起来,成为城乡的 “ 绿肺 ” 和 “ 肾脏 ” 。 保障农业灌溉和城市景观清洁用水需要,以 *河流 湿地公园为核心,建设优美的自然、生态、人文的环境。 提高 *河流 防洪排涝功能作用, 保证防洪排涝安全。 结合整治建设水景观,营造水生态休闲场所,发展休闲旅游及第三产业。 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带动休闲商业延伸至项目区,商业圈的形成可以聚集人气、财气。 两岸土地价值的升值。本项目建成后,能够引发的最大效益是带动 *河流 周边土地升值,促进房地产业发展。 ( 2) 社会效益 某某 县 *河流 水域治理改造建设项目, 符合党中央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 会的要求。项目建设对于 治理改造 *河流 环境,恢复 *河 4 流 生态系统,改善 *河流 区域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的实施,对促进沿 河流 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优美人居环境,营造水生态休闲场所,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推进城乡生态建设,发挥防洪排涝作用,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和积极作用。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 某某 县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 “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 的目标;有利于推进郊区现代农业发展,构建完整的城市近郊水环境生态系统, 促进新农村生态环境的提升。有利于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和农村文明程度,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本项目建设,符合 *河流 两岸广大 人民意愿和呼声,是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社会效益非常明显。 ( 3) 生态效益 本项目通过工程措施和生态技术手段,实施 河流 底清淤疏浚工程、截污工程、 河流 岸整修工程、两岸道路建设工程、沿 河流 园林绿化工程、跨 河流 桥梁、引水工程,彻底扭转 *河流 水面积持续下降、水生态质量持续减退、水质持续恶化、污染持续加重的不利趋势,逐步恢复 河流 水自然特性和生态功能,提升 *河流 防洪排涝能力。同时 ,把 *河流 水域治理改造与*河流 两岸水景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水体为构架,以景观建设为主体,多种植被,营造密林绿化共处、富有生命力的生态空间。 某某 县 *河流 水域治理改造建设项目本身就是一个生态建设项目,经过 5 治理改造后的 *河流 ,将成为 某某 县绿色生态圈上的一串绿色明珠,发挥着保障城区的生态屏障功能,改善环境质量的生态性功能和为城乡居民提供健身、休闲、度假空间及生态旅游功能。治理改造后的 *河流 ,将成为流动的 河流 、清澈的 河流 、美丽的 河流 ,将为 某某 县近郊打造一个 “ 绿肺 ”和 “ 肾脏 ” ,有效地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其 生态效益是非常好的。 可研编制依据、研究内容和过程 1、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2) 某某 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2006 ( 3) 某某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 4)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91) ( 5)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 ( 6)咨询服务合同 2、研究内容 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与规模,工程设计方案,环境保护措施,组织实施计划,征地拆迁方案,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以 及项目的效益评价、社会评价和风险分析等。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河流 水域治理改造建设项目是 某某 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 6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的重点项目。项目符合 某某 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2006)的要求。目前,项目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基本落实到位,建设条件具备。项目实施后,将提升 *河流 降解污染能力,基本遏制 *河流 水系功能退化和水质下降的趋势,提升防洪排涝能力,保障 *河流 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结合环境治理建设水景观,营造水生态休闲场所,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第三产 业发展,提升项目周边土地价值,发展房地产,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项目具有很好的社 会、生态效益,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应尽早组织实施。 2、建议 ( 1) *河流 水域治理改造建设项目要采用更加科学的、理性的 “ 人与自然和谐 ” 的新型规划理念,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注重突出 “ 以水为脉、以绿为衣、以文为蕴、以人为本 ” 的科学治水、生态治水、持久治水,依法管水的综合治水理念和效果。 ( 2)项目建成后,从后续维护上,即保障治理后的 *河流 具有后续长效功能,还需要建立一系列的管理和保障措施,从根本上 建立起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标本结合,才能最终实现治理目标。 ( 3)注重把沿 河流 东南、西南两端郊区新农村建设与发展郊区农业产业的有机结合,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养殖、现代休闲娱乐、生态旅游、房地产和第三产业。 ( 4) *河流 片区资源以保护为主,利用为辅。在保护 *河流 水面景观 7 及周边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利用和开发必须科学合理,要求 *河流的核心区块为低强度、低密度开发模式。 ( 5)管理体制应予以理顺。原为灌溉农田,归属水利部门管理,现是以城镇景观用水为主,应归属城市管理部门管理。 ( 6)建议对引水工程做专项 设计。 8 第 2 章 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项目提出的背景 1、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它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各类湿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均化洪水、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1)湿地的生态效益 维持生物多样性。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其中有许多是珍稀特有的 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地区和濒危鸟类、迁徙候鸟以及其它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在 4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中,约有 1/2生活在湿地中。中国是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亚洲有 57种处于濒危状态的鸟,在中国湿地已发现有 31 种;全世界有鹤类 15 种,中国湿地鹤类占 9 种。中国许多湿地是具有国际意义的珍稀水禽、鱼类的栖息地,天然的湿地环境为鸟类、鱼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间,对物种保存和保护物种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筛选和改良具有商品意义的物种,均具 有重要意义。 9 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湿地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方面功能十分显著。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 “ 海绵 ” 。 某某 市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匀,通过天然和人工湿地的调节,储存来自降雨、河流过多的水量,从而避免发生洪水灾害,保证工农业生产有稳定的水源供给。长江中下游的洞庭 河流 、鄱阳 河流 、太 河流 等许多 河流 泊曾经发挥着储水功能,防止了无数次洪涝灾害;许多水库,在防洪、抗旱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沿海许多湿地抵御波浪和海潮的冲击,防止了风浪对海岸的 侵蚀。中科院研究资料表明,三江平原沼泽湿地蓄水达 于挠力河上游大面积河漫滩湿地的调节作用,能将下游的洪峰值消减 50。此外,湿地的蒸发在附近区域制造降雨,使区域气候条件稳定,具有调节区域气候作用。 降解污染物。随着工农业生产和人类其它活动以及径流等自然过程带来农药、工业污染物、有毒物质进入湿地,湿地的生物和化学过程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 2)湿地的经济效益 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中国鱼产量和水稻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湿地提供的莲、藕、菱、芡及浅海水域的一些鱼、虾、贝 、藻类等是富有营养的副食品;有些湿地动植物还可入药;有许多动植物还是发展轻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如芦苇就是重要的造纸原料;湿地动植物资源的利用还间接带动了加工业的发展;中国的农业、渔业、牧业和副业生产在相当程度上 10 要依赖于湿地提供的自然资源。 提供水资源。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态要素,湿地是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我国众多的沼泽、河流、 河流 泊和水库在输水、储水和供水方面发挥着巨大效益。 提供矿物资源。湿地中有各种矿砂和盐类资源。中国的青藏、蒙新地区的碱水 河流 和盐 河流 ,分布相对集中,盐的种类 齐全,储量极大。盐 河流 中,不仅赋存大量的食盐、芒硝、天然碱、石膏等普通盐类,而且还富集着硼、锂等多种稀有元素。中国一些重要油田,大都分布在湿地区域,湿地的地下油汽资源开发利用,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重大。 能源和水运。湿地能够提供多种能源,水电在中国电力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水能蕴藏占世界第一位,达 千瓦,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我国沿海多河口港湾,蕴藏着巨大的潮汐能。从湿地中直接采挖泥炭用于燃烧,湿地中的林草作为薪材,是湿地周边农村中重要的能源来源。湿地有着重要的水运价值,沿海沿江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 上是受惠于此。中国约有 10万公里内河航道,内陆水运承担了大约 30的货运量。 ( 3)湿地的社会效益 观光与旅游。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中国有许多重要的旅游风景区都分布在湿地区域。滨海的沙滩、海水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还有不少 河流 泊因自然景色壮观秀丽而吸引人们向往,辟为旅游和疗养圣地。滇池、太 河流 、洱海、杭州西 河流 等都是著名的风景区,除可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城市中的水 11 体,在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 教育与科研价值。湿地生态 系统、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们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一些湿地中保留着过去和现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在研究环境演化,古地理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2、 某某 县 *河流 水域治理改造建设项目已经列入 某某 县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项目 改革开放以来, 某某 县委、县政府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把 “ 建设生态文明 ” 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项目计划,实施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城乡人居环境、水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修复、生态安全保障工程建 设,构建起生态经济、资源保障、人居环境、环境支撑和科技支撑等体系,形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运作的发展模式。 某某 县 *河流 水域治理改造建设项目就是其中重点项目之一。 *河流 位于江西省 某某 市 某某 县,地处县城南部,北临 *大道,西为城关中学,东靠县二中,南为山地和农田。 1959 年 10 月竣工。库容约 585万立方米,最大坝高 顶长度 220米,灌溉面积 1900 亩;最高水位标高为 面面积 约1168亩;最低水位标高为 面面积约 58公顷,合 约 870亩。 *河流 为小(一)型水库,是县城最大的水面。在全省 99个县(市、区)所在 12 地,如此大的 河流 面也是屈指可数的。 *河流 水库具有汛期滞蓄、渲泄洪患,平水期蓄水农业灌溉,城市景观水体,发展养殖业等综合功能。 *河流 水质现状:上游段现状基本为农田及鱼塘,水质受污染程度小,中游段由于受附近工厂的工业废水污染,其水质基本在地表水 类之间;下游主要污染源是居民生活污水,垃圾、水质恶化,超过地表水 类水体水质指标,底岸淤泥较厚。 *河流 库床现状:近年来部分 河流 床被人为挤占,同时大量的泥砂,生活垃圾,甚至建筑垃圾倾倒入 *河流 ,至使 河流 床淤积严重。随着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快速推进, *河流 不可避免地遭到了蚕食,水质被日益增多的工业、农业、生活污水所污染,成为该区域污染物吸纳的主要场所之一,水系功能退化及弱化状况加重, *河流 已经远离了原先的优美环境,不仅对城乡可持续发展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危害,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母亲河赣江的的生态环境。 *河流 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河流 水域治理改造建设项目的实施刻不容缓。 治理恢复城乡河 河流 水空间,还其优美、宜人、充满生机的原 貌,是当今世界城乡建设发展的一大潮流趋势。健康的水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按照 某某 市城市总体规划,将 *河流 区域建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创造 “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季花香,万壑鸟鸣 ” 的良好生态环境境界,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 *河流 流域的全面开发建设,实施 *河流 水域治理改造建设项目也就势在必行。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 1、 项目建设是治理水 环境 污染的需要 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以及工业的发展,城市近郊水域是最易遭受污染的地区,而成为污染物吸纳的主要场所之一。 *河流 位于 某某 县规划区域内,周边村庄较为密集,人口较多,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给 河流 水带来环境污染,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加上附近工厂 “ 三废 ” 导致水质日趋恶化,使得 *河流 不堪重负,水生态 “ 赤字 ” 扩大, “ 脏、乱、差 ” 问题日益突出。 *河流 现状已远远不能满足居民对环境的要求, *河流 水环境的恶化将会给周边区域带来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河流 紧 邻江西母亲河 赣江,*河流 下游与赣江互为连通,起着控制污染源进入赣江的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因此,加快治理、修复和保护 *河流 水系功能,保障 *河流 及赣江水生态环境安全,本项目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就更为重要。 2、项目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毋庸置疑,建设新农村,主体力量是农民,主战场在农村。相对于人口众多的郊区农村来说,建设新农村工作,大头在城郊,难点也在城郊。这是因为城郊在服务于主城区当中,还要在为主城区的人口聚集与经济发展、生态安全与生态环境承 载力等方面承担更多的重任。 *河流 水 资源是这一区域重要的生态资源和环境屏障,同时也是这一区域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载体,项目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培育和发展当地的休闲旅游、房地产等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施 *河流 水域治理改造建设项目 ,将对 某某 县近郊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14 3、项目建设是构建城乡人居生态环境的需要 “ 水乃万物之源,亲水,人之天性也 ” 。古人在村落或城镇建设选址时常常择水而居。人们期待 *河流 恢复往日的生机,恢复 河流 清水澈的秀美风光;期待 “ 绿城清水,人水相亲 ” 的宜居 某某 。 某某 县提出要恢复、保护、提升现有的生态环境,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创建优美人居环境,让居民生活在 “ 水清、岸绿、景美、宜人 ” 的和谐环境中。本项目建设也是政府履行承诺的一大重要举措。 *河流 水环境及周边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这一区域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 *河流 进行全面治理改造,是营造宜居环境,满足人的亲水性需求,建设人水和谐、天人合一的美好家园的需要,也是 某某 县建设生态城乡、保护水环境的需要。本项目建设,有利于把 *河流 两岸打造成文化载体、生活载体、休闲运动载体,优美人居载体。 4、项目建设是满 足城乡居民健身休闲的需要 本项目从景观风貌体系、文化风貌体系、旅游观光体系三方面入手,以生态为主线,综合环境保护、休闲、文化及感知需求进行整治。全面构建富有景观活力和文化魅力的 *河流 水空间结构,使 *河流 水域治理改造建设项目与建设优美乡镇、与城乡景观风貌塑造和水文化建设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水文化景观,充分展示 某某 县丰厚的水文化底蕴,展现城区 城郊 “ 一条碧水绿茵 ” 相联结的独特水环境风采。 *河流 水域治理改造建设,不仅彻底改变了 *河流 的 “ 脏、乱、差 ” ,创造了一个满足现代人多样生活需求的滨水空间,而且通 过建设水景观营造了水生态休闲场所,为 15 人们健身、休闲、文体娱乐提供了好去处,成为城乡居民身心再生的环境场所。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1、法律支持 *河流 水域治理改造建设项目是 某某 县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的重点项目。符合 某某 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2006要求。实施本项目有法律方面的依据。 2、政策支持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将 “ 建设生态文明 ”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写进报告。 *河流 水域治理改造建设项目建设是 某某 县实施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 大部署,是建设 某某 县生态城市的重点项目之一。县委、县政府对本项目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协同配合,为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3、组织支持 为保证 *河流 水域治理改造建设项目顺利建设, 某某 县成立了由政府有关部门和市城投公司等成员单位组成的工程指挥部,加强领导和指挥协调,加强联系和沟通,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某某 县规划建设局 有丰富的建设管理经验,有技术过硬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4、技术支持 2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了一批以淮 河流 流域 “ 零点行动 ” 、太 16 河流 和滇池治理工 程、武汉东 河流 截污治理、成都府 河流 南 河流 综合整治工程为代表的水环境治理工程。我国在河 河流 及水环境治理方面技术条件是很成熟的,国家制定有较为完善的标准和规范,。当代水环境的控制和治理,除了利用工程技术方法外,还采用先进的生态方式和人文方式。同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有工程都要实行监理,严格落实各项质量责任制,规范和指导施工单位按标准施工,在质量中体现特色,彰显魅力,做美、做细、做精,确保不留遗憾,不留败笔,经得起历史检验。 5、民众支持 *河流 水域治理改造是全县人民特别是 *河流 两岸城乡居民的期盼,是一项造 福于民的务实之举,人民群众非常拥护和支持该工程项目的建设。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17 第 3 章 场址现状 场址现状区域概况 1、自然资源概况 ( 1)地理位置 某某 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吉泰盆地中心,赣江流域中游。是通往井冈山的必经之地,距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以厦门、泉州为中心的闽南经济圈和华中工商重地武汉等发达地区不到一天的路程,是 “ 某某 市旅游休闲的后花园,井冈山红色旅游和庐陵文化游的前沿地 ” 。 全县国土面积 2117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公顷,谓 之 “ 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 ,现辖 11镇 8乡, 2008年底 某某 县全县总人口 46万人,城镇人口为 某某 县城人口为 8万人。 某某 县位于江西中部,地跨赣江两岸,界处于东经 11427 11530 ,北纬 2638 2737 之间,东邻青原区,南界泰和县,西连安福县,西北接井冈山,北边为吉州区、吉水县。 某某 县城距 某某 市中心城区 12 公里、井冈山机场 30 公里,距南昌市为 230 公里,距赣州市为180 公里,距井冈山市茨坪为 119 公里, 105 国道、 319 国道穿境而过,赣粤高速公路 某某 县入口处离县城 仅 5 公里,京九铁路 某某 南站(客、货两用)座落城东建设区,县境所有出口路达到二级水泥(油)路标准。 18 ( 2)地形地貌 地貌特征是:由东北至西南,为低山丘陵所贯穿;东部和东南部为沿江冲击平原;西部和西北部为山区。 ( 3)气候状况 某某 县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等特点。年平均气温 ,年均降水量 1457毫米,无霜期 286天。 ( 4)土地资源 全县国土面积 21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地面积 12万公顷,水域面积 人均占有量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 5)水及水能资源 境内河系发达,禾水、泸水、桐江等是赣江的一、二级支流,水量充沛。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大高于全国及全省水平。水能蕴藏量高,可开发利用的相应年发电量近 ( 6)生物资源 动植物种类型繁多,森林、草地、动植物、水生生物资源丰富。全县生物种类达 500 余种,其中木本植物 300 余种,草本植物 120 余种,动物80 余种。另外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野生动物 140 余种。野生植物 1000余种(如银杏、水杉、楠木等),药材 300余种。县内大量种植的湿 地松( 71 万亩),吉固芷、车前籽、 某某 黄牛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商品价值。 19 2、社会经济现状 进入 “ 十一五 ” 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 加速崛起,和谐发展 ” 这个主题,坚定不移地实施 “ 工业强县,开放兴县 ” 两大主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和谐化 “ 五化 ” 进程,全力打造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尽其才的新庐陵,在全市 “ 率先实现新跨越,进入全省先进县 ” 。 某某 县已经形成了以啤酒、卷烟、药业、林产化工、水泥建材、电子信息产品为主的县乡工业体系, 县工业园区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 某某 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落户增强了全县培育支柱产业、完善产业配套和发展第三产业的能力。农业、林业稳步向优质化、商品化、基地化、产业化发展,横江葡萄、肉牛和肉鸡等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全县特色农业发展的三大主抓手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源。 某某 县是国家和省级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是国家商品粮食基地县、全省瘦肉型猪基地县、赣中南地区烟煤基地县和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 ( 1) 某某 县 2008年发展主要指标 生产总值:全县生产总值实现 次突破 50亿大关,同比增长 超年初目标 中第一产业实现 二产业实现 元,第三产业实现 元, 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 整为 产比重提高了 财政总收入: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 60006 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 0 亿元的 比上年同期增收 长 其中财政系统收入 元,增长 国税系统收入 元,增长 地税系统收入 长 ;地方财政收入 长 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均居全市第一,分列全省第 20 位和 17 位;财政收入占 2%,提高了 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 提高了 中地方财政收入 35902万元。 规模工业:全县新增规模以上企业 23 家,达到 62 家(其中税收过千万元企业 10 家),完成工业总产值 元,同比增长 120%,实现工业增加值 长 超年度计划 。新增入园项目 17 个,其中投资 5000 万元以上项目 13 个,亿元以上项目 10 个,新增电子企业 8家,累计达到 50余家,实现产值超 30亿元, 利用外(内)资:全年新批外资项目 9个,合同利用外资 6408万美元,占年计划 实际利用外资 5060 万美元,占年计划 其中现汇进资 2581 万美元,占年计划 123%;上报亿元以上内资项目 13 个,其中新建项目 11个,续建项目 2个,合同引进内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长 超年度计划 中国有 投资完成 间及招商引资投资完成 增投资及规模以下农村社会投资完成 金融事业:截止 12 月底,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 年初增加 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 年初增长 项贷款余额 年初净增 21 人均可支配收入: 2008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800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4446元。 城镇化率:全县城镇化率达 提高 2个百分点。 ( 2)未来五年县城规划展望 1)做 大县城框架,县城主要往南、往东、北拓展,促使县城土地升值;拉 通南、西、北面城市主次干道,使城市交通更为通畅,使旧城区与工业园区连为整体,联系更加便捷; 2007 年起县工业园区 (二期 )搬至凤凰镇以南地块,规划面积约 10平方公里,周边结合凤凰镇配套居住区和城市次商业中心;老城区定位为行政中心、文化、商业中心,城市建设以改造收尾、填平补齐为主;以老商业街区为龙头,促进商业发展、加快业态升级。 2)实行 “ 城乡一体化 ” 规划,科学合理布局中心城区;提高城市规划设计水平,通过点、线、面的景观结构,形成景观格局;进一步加快 某 某县规划建设力度,使城区协调发展;贯彻落实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纲要精神,充分发挥文化经济资源丰富的优势,展现 某某 县的风貌和深厚文化底蕴;解决 “ 十五 ” 存在的城中村、城乡二元体制等问题问题。未来城市规 划思路将使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布局进一步合理、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场址现状区域概况 1、现状概况 本 项目实施范围沿 河流 周边 目涉及范围约 18K 。 实施范围内 河流 面范围为 78 公顷,合约 1170 亩。其他用地以农田、 22 山地和湿地为主,同时还有少量的村庄用地 ,约为 20余公顷。 沿 河流 西南岸腹地较大,地势平坦,沿 河流 东北岸腹地较狭小。 2、现状水系 *河流 南面靠山,北面与龙 河流 水网呈带状分布。 *河流 最高水位标高为 面面积 约 1168亩;最低水位标高为 面面积约 58公顷,合约 870亩。 *河流 为小乙型水库,库容约 585万立方米 . 目前 *河流 区块周围建有一定数量的工厂,加之受生产生活用水的影响,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且现状植被覆盖率低、植被类型单一,对保证*河流 的滞洪功能和水质等问题难以 起到保证作用。 3、现状道路 目前该区块范围内尚未有城市主要道路接入,基本靠村道进入。但是区块周边已有规划道路部分路段施工完成,主要包括: 某某 大道、 *大道、京九大道、富川路和白云路。 ( 1) 某某 大道 北接 某某 市区,南至京九大道已施工完成,规划该大道南接 某某 市外环路。 ( 2) *大道 位于 *河流 的北面,是 某某 县城内东西向的主要干道之一。 ( 3)京九大道和富川路 位于 *河流 的东面,目前都已基本施工完成,只有两路相交处还未施现状水系图 富 川 路 23 工。 ( 4)白云路 位于 *河流 的西面, *大道以南有部分路段已施工。规划该路北接 某某 市区,南连西垅山路。 现状规划范围内道路系统尚未成形,断头路较多,道路不成系统,沿河流 地区无道路连接, 河流 西南岸腹地尚无对外道路连接,土地无法有效利用。 24 第 4 章 建设方案 总体建设方案 1、建设方案设计依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 92); ( 2) 某某 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2006 ( 3)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 4) 现状地形图, 某某 县规划建设局提供; ( 5) 某某 县县志,江西省 某某 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 室编; ( 6) 某某 县 *河流 片区概念性规划( 2008年)。 此外,还参考了 某某 县有关文史资料。项目组通过实地踏勘、现场访谈等形式,收集资料,为规划设计提供参照。 2、项目景观定位 25 以 *河流 片区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两大手段,在保护 *河流 水面景观及周边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科学合理的利用和开发 *河流 片区的用地。充分考虑 *河流 片区与城市周边资源以及 某某 市区的衔接,在体现片区资源的生态性和独特性等特点上,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文化与生态有机相融的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高品质的城市功能片区,突显 *河流 片区 “ 亲 水、观山、览绿 ” 的特色。 通过对 *河流 景观带所处位置、现状用地条件等的系统分析,并与 某某 县 *河流 片区概念性规划进行对比研究,提出 *河流 景观带的定位如下: ( 1) 性质 *河流 景观带的性质为:城镇带状公共绿地,城镇的生态廊道、景观廊道和休闲廊道。 ( 2) 使用者主体 *河流 景观带的使用者主体为: 某某 县城镇居民,特别是景观带沿线的城镇居民。 ( 3) 景观格调 *河流 景观带的景观格调为:现代、自然、简洁、精致。 3、建设目标 按照 某某 市城市总体规划,结合 *河流 周边地区的现状情况,从功能、交通、开发岸线 绿化、景观环境、历史文化、居住等多方面考虑,形成有水、有绿、有看点和亮点的带状滨水绿带。整体将 *河流 景观带建设成为 26 某某 县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城镇带状公共绿地,城镇生态、景观和文化的主干,与周边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城镇道路等开放空间相连通,形成不断生长、有机更新的开放空间系统,从而充分发挥 *河流 景观带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通过项目建设,使 *河流 水体水质达到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91)的标准。 4、规划设计原则 ( 1) 确保全线滨 河流 空间开放性原则 某某 市总体规划对该 河流 的功能布局,滨水景观设计的前提定位应是开放的滨水景观带。在此,滨水开放空间的概念将予以全面引入。不同类型的开放空间将为民众提供不同特征的活动场所,就本规划区而言,表现为: 1)以生态绿化,回归自然为主的开放空间; 2)以交往、聚会、休闲为主的开放空间; 3)以公共活动、娱乐、休憩为主的开放空间; 4)以邻里交往、老人体锻、儿童游戏为主的开放空间。 ( 2) 环境优先原则 遵循 “ 生态景观学 ” 的概念引入 1969 年克罗 (先提出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 “ 创造性保护 ” 工作,既需要最佳组织调配地域内的有 限资源,又要保护该地域内美景生态自然。这标志着 “ 景观生态学 ” 理论的诞生,它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控制,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动的健康与安全。从而把景观客体和 “ 人 ” 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来设计,它 27 们基本模式是 “ 板块一廊道一基质 ” 模式;板块是指存在的有一定面积的自然区域,以维系一定的动、植物群体及涵养水源。 廊道是指联系孤立的景观元素一斑块之间的线形结构体。 基质是指不同于周边地区的本区域所固有的物质属性。 ( 3) 功能决定尺度原则 区别于旧园林只为少数社会特殊阶层服务,现代景观设计的公共 成果是供所有民众和外来游客休闲、欣赏使用的,这决定了当代景观规划设计以开放空间体系为度量的尺度准则,同时受西方大地艺术思潮的影响,更注重设计空间与人自然气息、自然空间地理特点的融合。 ( 4) 文脉原则 注重场所空间的历史特质及再利用,关注新时期文化精神的景观映像及相互交融互动。 ( 5) 亲水性原则 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基础上,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改进 河流 道可及性与亲水性,增强娱乐机会,提高滨水区土地利用价值。 ( 6) 立体开放空间原则 景观区垂直面上的变化与平面变化的结合,创造更趣味性的多层次、多角度的丰富景观空间。 1)构筑物的立体设计 2)道路系统的立体构成 3)绿化空间的立体多变 28 ( 7) 生态及可持续发展原则 场地材料循环利用,环保再生材料及节能措施的充分运用。 ( 8) 可操作性原则 高度关注工程可操作性及实施分阶段的便利性,展现令人信服的工程前景。 4 2 设计理念 1、本景观建设方案设计的总体构思为: “ 生命之树,有机生长 ” 。 该构思的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 1)纵向上,本规划预留了向上下游延展的余地,使区域水体成为连接城镇和大自然的蓝色和绿色有机体; ( 2)横向上,将水体廊道作为生态休闲主干,增加与城镇之 间的横向联系通道,如同树木的分枝; ( 3)在细部设计方面,则将水体、绿地、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考虑。 设计理念详见下列方框图: 29 绿色水岸文化 生活理念 文化理念 生态理念 生态环保 水景观 绿化景观 运动设施 休闲场所 历史文脉 休闲娱乐 节庆民俗 艺术文化 生态湿地、水、绿、地、环境、城 市 自然亲水坡、木栈道、水生植物、亲水平台 多层次、多角度的绿化景观区、芳香、保健 散步区、游船活动、垂钓区 露天场地、绿化静思、亲水观景、休闲茶座 “陶瓷文化”、书院文 化、人物 (文天祥 ) 市民健身运动、局部商业售卖、水上活动 花展、垂钓节、灯会、举办各类大型活动 音乐文化韵、雕塑文韵、时尚展示空间场所 30 31 2、景观形态的衍生 ( 1)生命科学的推演 细胞组织生长与肌理(流畅、活跃、优美) ( 2)自然地理冲积 浪涌、波纹、冲积、碎裂(自然、流动、能量、力度) ( 3)人文社会发展的更替 “ 时间流逝、场地变迁、能量的转化 ” 影响设计流线 布局和设计的内在精神 自然原生态 农田 渔埠 村庄 工业用地 对水体改造 人、自然与技术共生的环境 3、方案特色 ( 1)做好水文章,保证本项目的可操作性,提升 *河流 的景观品质水是 *河流 的灵魂,也是本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本规划综合考虑防洪、引水、雨污分流和水景营造等问题,提出以下规划对策: 1)防洪问题 采用双台式堤岸处理手法 2)引水工程 自流式引水与水位调控(与市政部门紧密衔接) 3)水景营造 岸线处理和水体类型丰富 ( 2)挖掘 *河流 文化内涵,强化 “ 一带三节点 ” 的设计,突出特色,营造 “ 亮点 ” 和 “ 看点 ” ( 3)建立健全城镇绿道系统,完善交 通体系 利用城镇道路提高景观带的可达性,强化滨 河流 建设用地与景观32 带之间的交通联系,提高景观带的使用效率; 规划连续的滨水步道系统,增加栈桥、平台,为游人提供更多亲水机会; ( 4)植被规划与景观视线控制 突山水体 湿地带 疏林草地带花卉带 林带的横向景观格局。 调整景观边界的通透性,控制水面与城镇间的视线联系。 强化植物的造景功能,突出群落效应和季相特色。 ( 5)以 *河流 生态恢复与景观建设为契机,带动周边土地增值,提升城镇品质 影响范围:根据对城镇水岸经济的相关研究,将 *河 流 对沿岸土地价值影响程度分为二个等级: 100 300 米范围内为直接影响范围: 300米范围外为间接影响范围; 城市绿廊:规划多条垂直于 *河流 景观带的绿色廊道,构筑城镇绿色开放空间网络,强化 *河流 对城镇的带动作用。 4 3 总体建设布局 1、功能结构 *河流 景观带的功能结构为: 河流 东北岸线景观休闲带 *河流 的东北岸线紧靠城市,故在东北岸线设置公共岸线景观休闲带,主要以展现城市风貌、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的场地。 33 河流 西南岸线生活绿地景观带 结合 河流 西南沿岸自身环境幽静的特点,将 河流 西南 沿岸规划为生活绿地景观带。 4 4 专项规划 1、道路交通规划 ( 1) 规划原则 1)可达性原则:充分利用周边城市道路,在滨 河流 建设用地内增加垂直水体的步行通道,增加 *河流 景观带的可达性,提高景观带的使用效率。 2)人车分行原则:将机动车停车场设置在入口部位,从而限制除应急车辆、养护车辆等之外的机动车进入景观带;将自行车、摩托车等限制在主路上;滨水地带为步行地带。 3)连续性原则:在景观带两侧各设置一条连续的景观路,贯穿整个景观带。 4)环通性原则:利用城市道路,增设跨 河流 小型桥梁,从而保证各景观段内形成 内部环通的道路系统。 5)亲水性原则:通过设置滨水道路、平台、水中栈桥等方式,为游人提供更多亲水机会。 2、道路及交通配套设施规划 ( 1)外部道路:依托城镇道路、桥梁,加强周边建设用地与景观带之间的交通联系。同时,对沿线城镇桥梁外形及人行道路进行改造,使之与景观带的整体风格相一致。 34 ( 2)内部道路: 景观主路:在景观外侧设置连续的景观主路,道路宽 观主路上要供行人使用,必要时可供救护车、消防车、市政养护车辆等通行;景观主路还是景观带与周边建设用地的 “ 边界 ” ,兼顾建设用地的交通出行功能; 景 观小路:主要分布布滨水地带,同时与景观主路相连通。为步行者使用,禁止车辆通行。小路宽 2米。 栈桥与亲水平台:在滨水地带和湿地区设置栈桥和亲水平台。 ( 3)广场和停车场 停车场:多个小型停车场点状分布于各入口部位,从而将机动车限制在景观带外围地带; 广场:结合停车场等设置入门广场,强化景观带的形象和交通引导功能。 3、道路、广场地面铺装规划 铺装设计需考虑以下原则: ( 1)便易性原则:游步道布置应遵循为游人提供舒适、美观的路面,鼓励人们按照这些路线行走。 ( 2)安全性原则:游 步道设汁必须做到耐损、防滑,防尘、排水原则。 ( 3)生态性原则:应尽量设计成透水性的铺装,便于雨水的循环利用以及减少地表径流对于堤岸的冲刷。 35 ( 4)经济性原则:游步道设计应考虑初始成本和后期养护成本。 ( 5)实用性原则:游步道的色彩、尺度和质感应根据适时适地原则。 4、游船线路规划:在各水体景点间设有游船码头。 4 5 水系统规划 1、规划原则 ( 1)安全原则:满足防洪和安全亲水双重要求; ( 2)生态原则:生态堤岸为主,为提高生物多样性提供必要的条件; ( 3)美观原则:岸线宜弯不宜直,主 河流 道两侧扩人水面 ,增加浅水区,丰富景观层次; ( 4)可操作性原则: *河流 是兼顾防洪功能的人工水体,应将成本(建设和运行管理成本)和效益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进行综合分析,为项目的可行性提供保证。 2、防洪问题 在兼顾防洪、景观和亲水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双台式(复式) 河流 堤处理方式。结合防洪要求,调节行洪断面的深度,提高行洪能力。 3、水系统规划 ( 1)水系统的基本做法 主 河流 道 +浅水区:保持 河流 道走向不变,作为行洪主 河流 道和深水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