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菲牛蛭的研究概况(一).doc_第1页
我国菲牛蛭的研究概况(一).doc_第2页
我国菲牛蛭的研究概况(一).doc_第3页
我国菲牛蛭的研究概况(一).doc_第4页
我国菲牛蛭的研究概况(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菲牛蛭的研究概况(一)【摘要】综述了我国菲牛蛭的地理分布、野生资源情况、生态习性和采收季节、化学成分、生物活性成分、药理学作用、分离纯化以及菲水蛭素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测定。认为菲牛蛭可作为一种新的药用资源加以研究。【关键词】菲牛蛭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菲牛蛭Poecilobdellamanillensis,俗名金边蚂蟥,别名为马尼拉医蛭,隶属于环节动物门Annelida,蛭纲Hirudinea,无吻蛭目ArhynchobdellidaBlanchard,医蛭科HirudindaeWhitman,牛蛭属PoecilobdellaBlanchard。牛蛭属已知种有菲牛蛭PoecilobdellamanillensisLesson颗粒牛蛭Poecilobdellagranulosa,湖北牛蛭Pecilobdella1hubeiensis和Poecilobdellaviridis。1968年国外Keegan1对东南亚的菲牛蛭生活习惯进行观察。1992年Steiner2从产自马尼拉的菲牛蛭中分离纯化新的水蛭素,测定其原始结构和功能表明有抗凝活性。1993年Scacheri3从菲牛蛭中分离出2种水蛭素变异体,测定其氨基酸序列,cDNA克隆和表达,表达产物有抗凝活性。2002年谭恩光等4从广东产的菲牛蛭基因组中PCR扩增出水蛭素基因,并克隆和测序。在此,本文仅对我国菲牛蛭的一些研究进行综述,为开发菲牛蛭资源提供参考。1菲牛蛭地理分布、野生资源情况、生态习性和采收季节菲牛蛭主要分布在菲律宾、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及中国的东南、中部和西南部地区。由于有关我国菲牛蛭地理分布、野生资源情况以及生态习性和采收季节相关报道很少,因此,我们对广西区内具有代表性的灵川、象州、岑溪、博白、防城、隆安、田东等15个县(市)的菲牛蛭品种生物学特征、资源数量分布、生态习性和采收季节进行调查,共收集到水蛭样品15份。经外貌与形态特征的初步鉴定,与我国水蛭分类学专家杨潼所描述的菲牛蛭相同,说明区内分布的水蛭以菲牛蛭品种为主。分布在区内各地的菲牛蛭,经体重测定差异不显著,但在数量上桂东南地区明显多于桂西北,钦州、防城野生资源比较丰富,罗城、巴马等地野生资源稀少。数量分布的多寡与温度、雨量、湿度等气候因素有关,符合水蛭喜温、湿、热的特性。通过样品的收集为优化种苗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菲牛蛭生态环境要求和生态习性:根据野外的考察表明,菲牛蛭喜欢在土壤含铁量较高、水体呈弱酸性(pH值5.57.0)的环境中繁衍。在野外多发现于荒芜的山塘和山冲田块或湿草地,尤其是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潮湿,各种水草生长旺盛,并且经常有耕牛、人活动,呈土畦式水体相对固定的环境中多见,常年耕作的田块和已开发养殖的山塘或大面积连体的水体中很少发现。菲牛蛭的采收季节:经调查发现,菲牛蛭对温度反应敏感。水温在2530时,活动最活跃,生长最快,也是繁殖的季节。在野外当水温低于15时便停止活动,因此,每年的11月前后到次年的4月前后很少发现有菲牛蛭在水中活动,这时它们都进入泥土里越冬,这与其为冷血变温动物,冬季具有冬眠习性相一致。这样菲牛蛭的采收时间宜选择在910月份,此时,气温下降,菲牛蛭生长速度减慢,但仍在水中,易于捕捉。2菲牛蛭的化学成分2.1菲牛蛭中脂肪酸分析苗艳丽等5对广西产菲牛蛭脂肪酸提取液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共分离出19个峰。与标准谱库对照分析,鉴定了16个组分,脂肪酸的相对含量采用总离子流各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结果见表1。实验共鉴定了菲牛蛭中脂肪酸的16个组分,占脂肪酸总量的97.39%,其中饱和脂肪酸占63.34%,不饱和脂肪酸占34.05%。饱和脂肪酸主要有硬脂酸、棕榈酸、肉豆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油酸、11-二十碳烯酸等。其中含量最多的是十六烷酸,达到23.78%,其次是9-十八碳烯酸,含量为12.53%;11-二十碳烯酸含量为11.75%。菲牛蛭中所含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如9-十八碳烯酸和11-二十碳烯酸的含量高于中药蚂蟥中的含量6。表1菲牛蛭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序号脂肪酸分子式(甲脂)相对含量(%)13-甲基十三酸C15H30O21.022十四酸(肉豆蔻酸)C15H30O22.8834,8,12-三甲十三酸C17H34O27.434十四酸(异构体)C15H34O20.655十五酸C16H32O21.48614-甲基十五酸C17H34O21.279-十六烯酸C17H32O23.968十六酸(棕榈酸)C17H34O223.78915-甲基-十六酸C18H36O26.091014-甲基-十六酸C18H36O23.6511十七酸C18H36O22.78123,7,11,15-四甲基十六酸C21H42O21.77139-十八烯酸C19H36O212.53148-十八烯酸C19H36O25.8115十八酸(硬脂酸)C19H38O210.611611-二十烯酸C21H40O211.752.2菲牛蛭中氨基酸的分析苗艳丽等5采用HPLC法,测定广西产菲牛蛭提取液中的氨基酸。并采用内标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见表2。测定结果表明菲牛蛭中含有18种氨基酸,甘氨酸的含量最高为5392.70g/g,其次是亮氨酸含量为2340.59g/g。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这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5536.28g/g,占氨基酸总量的28.16%;高于其他水蛭(日本医蛭为22.50%,蚂蟥为21.40%)7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表2菲牛蛭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gg-1氨基酸含量氨基酸含量天门冬氨酸2142.24胱氨酸687.72谷氨酸205.65*缬氨酸512.65丝氨酸606.21*蛋氨酸213.35组氨酸398.94色氨酸320.26甘氨酸5392.70*苯丙氨酸383.02*苏氨酸520.21*异亮氨酸1401.29丙氨酸1478.56赖氨酸899.29精氨酸1637.35*亮氨酸2340.59*酪氨酸165.17脯氨酸353.74*为人体必需氨基酸;:为含量较高的氨基酸3菲牛蛭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药理学作用3.1菲牛蛭素(Bufrudin)8菲牛蛭素是从菲牛蛭分出的一种多肽,由60多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7000D,序列分析表明,其中50%60%的氨基酸残基与水蛭素相同。其立体结构和构型有待进一步研究。它的作用机理与水蛭素(Hirudin)、森林山蛭素(Haemadin)相同,都是抑制凝血酶9。黄爱民等10从广西产菲牛蛭消化液中分离出两种特异凝血酶抑制剂-菲牛蛭素A(BufrudinA,BDA)、菲牛蛭素B(BufrudinB,BDB)。BDA分子量约为15.2KD,等电点为3.97;BDB分子量为14.6KD,等电点为4.61。紫外扫描发现,BDA在230nm处有最大吸收,而BDB的最大吸收则在200210nm之间。每1000ml水蛭消化液可以分离出菲牛蛭素A630g,菲牛蛭素B615g,收率菲牛蛭素A约为0.303;菲牛蛭素B约为0.300%。3.1.1菲牛蛭及活性成分的抗凝血作用黄爱民等11用广西菲牛蛭中提取的两种菲牛蛭素(菲牛蛭素A和B)在体外及动物体内进行抗凝血实验,结果表明:菲牛蛭素A和B均能明显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时间(TT),但两者的3个指标有明显差异性,其中菲牛蛭素A对凝血酶时间(TT)的作用最显著,菲牛蛭素B则凝血酶原时间(PT)的作用更强。对于凝血因子,菲牛蛭素A对,因子产生抑制作用,对,因子无影响;菲牛蛭素B则对,因子产生抑制作用,对,因子无影响。广西菲牛蛭中的抗凝物质BDA、BDB均有很强的抗凝活性。此外,李文等12用7种水蛭进行全血与血浆复钙时间试验,证实日本医蛭与菲牛蛭都表现了强大的抗凝血作用(样品在10min测试时间内不凝)。湖北牛蛭的抗凝效果也十分突出。3.1.2菲牛蛭及活性成分的抗血栓作用吴志军等13采用大鼠静脉血栓模型,研究了菲牛蛭制品的抗血栓与溶血栓作用。结果表明,阳性药脑血康和4种不同物种的水蛭冻干粉样品具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各物种抗血栓作用强度依次为菲牛蛭冻干粉日本医蛭冻干粉欧洲医蛭冻干粉宽体金线蛭冻干粉;同等剂量的菲牛蛭全身冻干粉样品和阳性药脑血康具有相当的抗血栓与溶血栓作用,而菲牛蛭头部段冻干粉则比前两者溶血栓效果更佳。黎渊弘等14用广西菲牛蛭提取物对家兔体外血栓、动脉血栓及大鼠静脉血栓进行抗血栓研究,结果表明,大(1.5ATU),中(0.75ATU),小(0.5ATU)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菲牛蛭提取物对家兔体外血栓形成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栓抑制率为24.3%100%。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药后10,15min对大鼠半体内血栓形成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栓的湿重明显减小或完全消失。大鼠静注菲牛蛭提取物60ATU/kg后,大鼠静脉血栓形成率为0,血栓干湿重为0,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家兔静注菲牛蛭提取物60ATU/kg前和给药后15,30,45min,家兔动脉血栓干湿重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作用时间为1h。3.2纤维蛋白溶解酶笔者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15定性测定广西产菲牛蛭唾液提取液纤维蛋白溶解酶。结果表明:在标准平板和加热平板上加入广西产菲牛蛭唾液提取液20l后,溶圈直径为0.6cm,表明能溶解纤维蛋白。而尿激酶20l在标准平板上有较强的纤溶作用(溶圈直径为1.3cm),在加热平板上无纤溶作用(溶圈直径为0)。说明菲牛蛭唾液提取液的纤溶机制与尿激酶不同,是以直接纤溶为主。菲牛蛭唾液提取液经过10%100%硫酸铵处理,部分蛋白被沉淀,由于硫酸铵的量不同,溶圈大小也不同。10%硫酸铵处理样品上清液的溶圈直径最大,80%硫酸铵处理样品上清液的溶圈直径最小。3.3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成分李文等12从7种水蛭对抗ADP或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结果表明:日本医蛭、菲牛蛭和湖北牛蛭都表现了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中以日本医蛭的效果最佳。在3.08mg/ml浓度下已表现抑制ADP诱导聚集的作用;其次为菲牛蛭,在9.23mg/ml时对血小板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