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诗歌鉴赏复习材料.doc_第1页
第二册诗歌鉴赏复习材料.doc_第2页
第二册诗歌鉴赏复习材料.doc_第3页
第二册诗歌鉴赏复习材料.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册诗歌鉴赏复习材料 一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2、 试赏析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运用比偶、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景致的优美寂静;同时以飞鸟比性情,表达 了对自由的向往;以止水比心境,表明万事皆空,忘却世俗的情怀。3、 尾联的表达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这里采用了以声衬精的手法。(突出了环境的清幽寂静,并表现了诗人万事皆空、忘却世俗的情怀) 二、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年老多病、漂泊无依的孤独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多难、壮志难酬的无限伤心。2、 试对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进行描绘、赏析、联想。 从楼上看去,洞庭湖好像把东南的吴楚两地从中间分开;水天相接,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 运用对偶和虚实结合的写法,一坼一浮,吧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 其气势只有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可与之媲美。3、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反应的诗人怎样的处境?又什么作用?表现诗人年老多病、漂泊无依的处境,引出下文对国家灾难的伤感。三、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向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1、 这首诗托物寓意(托物言志),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品格高尚的人,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2、“垂緌饮清露”描绘了蝉怎样的形象?“居高声自远”中的“高”如何理解?身份显贵,品格高尚;“高”即指梧桐树高,又指品格高尚四、孤雁(杜甫) 孤烟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 作品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品抒发了乱世飘泊中失群之人的痛苦之情。2、“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慕和迫切追求之情。3、“野鸭”象征什么人?为什么写“野鸭”? 象征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写野鸭是为了反衬孤雁的执著情感。五、鹧鸪(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行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1、这首诗借物抒情,重在表现鹧鸪叫声的什么特点?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哀怨凄切;借以抒发游子的乡愁旅思。2、“欲昏”“花落”渲染了一种怎样的环境气氛?赏读“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渲染了一种凄迷、伤感的环境气氛。反复吟咏“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两句,让人仿佛置身湖边古寺聆听鹧鸪声声哀鸣。3、试赏析颈联中“乍、才、湿、低”灯词语的表达作用。 “乍、才”突出了鹧鸪啼叫声的哀怨动人,“湿、低”又以人的感受衬托鹧鸪 啼叫声的悲凉凄恻。六、卜算子 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概括词中梅花是一种怎样的形象?为什么要塑造这样的形象? 词中的梅花具有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积极乐观的品质,以此象征在困难面 前坚强不屈、积极乐观的革命者,表现共产党人不向困难低头和战胜困难的 坚决和信心。2、“犹有花枝俏”中的“俏”字该如何理解? 既写出了梅花的俏丽,又能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七、卜算子 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诗中的梅花又是一种怎样的形象?诗人借此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词中的梅花是不畏严寒、高洁孤傲、寂寞凄凉、饱经摧残的形象。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虽屡遭打击,但仍保持抗争勇气的高洁孤傲品质的赞美 之情。 2、词的绝大部分文字都是在突出什么?又什么表达效果? 突出梅花遭遇的悲惨,以此来反衬梅花高洁孤傲的格调韵致。 八、木兰诗的第四段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 年归。1、这里主要表现了木兰什么精神品质? 表达了木兰不畏艰苦、英勇顽强的精神品质。2、如何理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采用对偶、互文的手法,突出了战争的艰苦残酷,反衬木兰的英勇顽强。九、破阵子(辛弃疾) 崔丽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词中抒发了哪两种思想感情? 既表达了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有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2、试对“沙场秋点兵”中的“秋”字进行赏析。 既点明了季节,又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十、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嫣然。1、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对塞外雄奇壮阔的景观的赞美和对战事的关心。2、诗中写“征蓬”“归雁”寄托了什么感情? 作者以蓬、雁自比,用枯蓬随风飘荡,表现身世浮沉之感;用大雁南飞,表 现相思之愁。3、试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进行赏析。 此句诗用对偶手法,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光,其中又以“直和园” 极写大漠长河地区的平旷。而且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感受,直:荒凉孤独中透着 雄伟挺拔。圆: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十一、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2、试将“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景色描绘出来。 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春草繁茂浓密。3“烟波江上使人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情感? 烘托,运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思想之愁的强烈。4、首联和颔联写的是什么?又什么作用? 写的是传说,增添了黄鹤楼的神话色彩;又通过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十二、归园田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