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雨露化冰霜.doc_第1页
春风雨露化冰霜.doc_第2页
春风雨露化冰霜.doc_第3页
春风雨露化冰霜.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微之举见真情龙职校 周简秀关键词 关心;理解;鼓励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大部分文化基础知识结构偏低,接受能力不强,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从不主动学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一方面“被逼无奈”,一方面毫无压力,对许多事物没有兴趣,缺乏对现有专业和将来岗位性质的明确认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形比比皆是,在他们看来,上课说说空话,做做小动作没什么关系,趴在桌上睡大觉没什么大不了。形成这种心理主要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是自身的“自卑、自责”心理作怪。由于中职生以往长期处于弱势环境,行为上常常表现为孤独、羞怯,久而久之产生一了自卑感,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如文化基础差,或因方法不当,或因环境不佳,经过努力各方面得不到明显提高,就开始自暴自弃,多年的“寒气”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早已聚积起了厚厚的“冰霜”,成为教育工作者首要攻破的“阵地”。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首先应当尊重和宽容学生。一般情况下:学生就应该是服从老师,若有“不是”,被老师批评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显然已再不是那么“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处于生长叛逆期的学生,个体意识明显加强,他们追求个性发展,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交往。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千万不能使用传统“套路”,一定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有冷静分析,换位思考。我在与学生的交往接触中,在一定的原则上,向来都是以平等的心态,母亲般的关切对待每一个学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多给一些尊重、关心关心、尊重每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或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那就是个人的自尊心。”所谓尊重学生,就是在关心学生的同时,必须尊重他们的人格,相信他们的力量。这种关心不仅仅只是关心他们的学习学业进步,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品德成长。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若教师冷落或随意伤害了学生,他们就会从教师的言行态度中意识到教师的偏心和歧视,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在心理上就会与周围的人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 “墙” ,有意躲避教师,对教师的谈话帮助,实行心理封闭,听不进去。但对学生的尊重必须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决不能停留在用慈祥、关注的态度庇护他们,而要将之融进严格的要求中,从而使学生成为自尊、自强的人。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理解,能倾听他们的心里话,为他们排忧解难。适时的倾听,平等的交流,胜似长篇大论的劝说。教师的心应当和学生的心紧紧相连,老师只有放下架子,信任学生,理解学生,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当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情绪低落、状态不稳定、行动燥动时,教师的真切关心、贴切的问候,尤如雪中送炭,如:你最近是不是有点不舒服?你最近遇到了什么事,让你不开心?你是否愿意讲给我听?通过一些摆谈,心灵的对白, “于细微之处见真情”让学生解开心中的不畅,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进入到学习中。二、多给一些宽容 、理解 宽容是什么?宽容乃原谅,饶恕,不予计较追究之意。 春风雨露是自然界的宽容,胸襟豁达是教育者的宽容。雨果对宽容有过这样的评述:宽容就像清凉的甘露,浇灌了干涸的心灵;宽容就像温暖的壁炉,温暖了冰冷麻木的心;宽容就像不熄的火把,点燃了冰山下将要熄灭的火种;宽容就像一只魔笛,把沉睡在黑暗中的人叫醒。生活中人人称羡宽容,常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和宽容。遗憾的是,我们在希望得到他人宽容宽恕的同时,却很少想到他人也希望得到自己的宽容。一些人安于接受别人的宽容,却从不打算把宽容施之他人。殊不知,如果自己不能宽容别人,就很难从别人那里获得宽容。所以,当你遇到别人有意或无意的“伤害”时,不要总是计较,要胸襟豁达,学会与人为善,开朗大度。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到心的深处。”宽容就是如此。宽容学生的过失并不是姑息迁就犯错误的学生,而是要掌握好契机,以豁达的胸襟,予以“春风细雨”,去融化心中的“冰霜”,纠正其不良习性,督促其改正不足,帮助他摆脱困惑,从而体现出教师的博大的胸怀。中职生常常会对周围的人抱有猜疑、不信任的态度,产生“你好你的,我不好不关你事”、“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虽然是“勇敢”地犯了错误,但大多数都会后悔,内心都十分希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宽容、谅解。为此,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发生了“冲突”时,我们的态度应该是给这些学生多一点信任,多一点耐心,多几份宽容,少一些责难,少一点怨恨,多几份理解,这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三、多给一些赞美、鼓励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值得称道的闪光点,并且不失时机地针对这些优点对学生进行赞扬与鼓励,用师爱的阳光温暖每一个学生,用师德的雨露滋润每一颗心灵。要知道:得当的赞美是一种投资少收益大的鼓励行为,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感情投资;善意的赞美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如果要使学生积极进取,刻苦求学,教师就应积极地去发现和毫无吝啬地去赞美学生的光亮点,用教师宽广的胸怀,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关怀,使他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有位置,在班集体中受关注,进而燃起内心的自信心,促使其奋发向上、刻苦求学,从而,不断取得进步。中职生的内心常处于矛盾、苦闷和失落之中,他们虽然有较多的不足,但也有长处,也有其他同学值得学习的地方。教师只有细心捕捉到学生身上瞬间闪现的火花,才会说出言简意赅、内涵深刻的赞美话语。如“好动”的同学也许他动手能力较强,“好说”的学生也许其语言表态丰富,“好静”的学生可能其责任心强,“好玩”的学生可能思维活跃等等。当他们在一定时候表现出闪光点时,就需要教师去挖掘、放大,作出“点头”和“微笑”式的肯定回应,从而使他们认准自已发展的起点,并经过努力获得一定的成功。如果我们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不是指责、批评和抱怨,而采取这样的方式:对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在思想上宽容一些,对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的在时间上放宽一些,对接受学困者要求降低一点,对出言“冒犯”老师者包容一点,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表扬中建立对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在一次次的赞美声中找回自己的自尊,在一次次鼓励声中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在一次次的启发中扬起生活的风帆,那将会是另外一种情景。总之,在与“问题多多”的中职生的交往中,要用“放大镜”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的视线对待学生的缺点,在遵循教育原则上,具备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