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 神经元 神经纤维和神经之间的关系1 神经元 又叫神经细胞 由细胞体和突起 树突和轴突 构成 如下图 2 神经纤维 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共同构成 其末端为神经末梢 3 神经 许多神经纤维结成束 外包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 构成神经 二 反射和反射弧1 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如下图 2 反射弧只有在结构上保持其完整性 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组成反射弧结构的任何一个部分受损 反射活动都将不能完成 3 反射弧完整不一定就能形成反射 反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反射弧完整和刺激 4 没有感觉产生 不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 没有运动产生 也不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 5 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 效应器则不单指传出神经末梢 而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合称 效应器 6 判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方法有三种 1 据神经节判断 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 没有的则为传出神经 2 据前角 大 和后角 小 判断 与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3 据切断刺激的方法确定 若切断神经后 刺激外周段不反应 而刺激向中段反应 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 反之则是传出神经 例1 2009 上海南汇中学 下图示完成某神经活动的结构 正确的是 a 若刺激a部位的皮肤 则兴奋在b处的传导速度比f处慢b 若刺激c处细胞膜 则d处有反应c 若刺激d处细胞膜 则b处有反应d 若刺激d处细胞膜 则兴奋能通过f处传导 b 解析 该图是反射弧示意图 a为皮肤感受器 b是传入神经 其上有一神经节膨大 即为标志 d为传出神经 e为效应器 通常是肌肉或者腺体 反射弧的兴奋传导方向为a b f d e 因此只要反射弧是完整的 刺激c处 则d处或者f处 e处均会兴奋 若刺激d处 则e处会兴奋 但f或b a处均不会兴奋 原因是f所指的结构是突触 该处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b处的兴奋是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而f处的兴奋要通过突触传递 要经历神经递质的分泌及作用的延搁 速度较慢 三 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电传导 1 过程 如下图 2 特点 生理完整性 神经传导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 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 破坏了结构的完整性 冲动不可能通过断口 双向传导 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 所产生的冲动均可沿着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友情提示 静息电位是因为k 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导致内负外正 动作电位是因为na 内流使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导致内正外负 局部电流是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的 电流方向 膜外是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膜内反之 例2 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 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a b c d d 解析 正常情况下 神经纤维的静息膜电位是外正内负 当受到刺激后 转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 所以应该是选d 四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传递1 突触 一般情况下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形成接点 由此可分为两类 2 过程 1 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 乙酰胆碱 单胺类物质 氨基酸类物质等 2 递质移动方向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3 信号转换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3 特点 单向传递 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友情提示 注意突触小体与突触的关系 神经递质作用效果有两种 促进或抑制 递质释放的过程为胞吐 由突触后膜 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部分 糖蛋白识别 突触小体内线粒体和高尔基体两种细胞器的含量较多 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慢 原因是 兴奋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 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 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 所以需要较长时间 约0 5ms 这段时间就叫做突触延搁 4 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在神经纤维上 1 刺激a点 b点先兴奋 d点后兴奋 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 刺激c点 bc cd b点和d点同时兴奋 电流计不发生偏转 在神经元之间 1 刺激b点 ab bd 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 a点先兴奋 d点后兴奋 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 刺激c点 兴奋不能传至a点 a点不兴奋 d点兴奋 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 例3 下图是在蛙的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电极 连接到一个电表上 测定神经表面的电位变化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b a 甲图所示状态表示神经表面各处电位相等 所表示的状态是静息状态b 乙图状态表示的是对坐骨神经的b点给予刺激时的神经表面时的电位变化c 如果刺激发生在a点 丙图状态一定出现在乙图状态之后d 在神经表面的电位变化可以是甲 乙 丙 甲 也可以是甲 丙 乙 甲 这取决于刺激部位 解析 甲图所示 a b两侧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均为内负外正 表示处于静息状态 a项正确 乙图中 若在b点给予刺激 则b点先兴奋 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兴奋传导到a点前 a点膜电位仍然保持内负外正 电流方向应为a b 故b项错误 如果刺激发生在a点 则先出现乙图所示状态 即a点先变为内正外负 电流应为b a 当兴奋传导至b点时 b点兴奋 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电流方向为a b 如图丙所示 故c项正确 当刺激a点时 神经表面电位变化可以是甲 乙 丙 甲 当刺激b点时 神经表面电位可以是甲 丙 乙 甲 故d正确 1 当兴奋传到突触小体时 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运动然后释放神经递质 经过突触前膜的外排作用进入突触间隙 需要消耗能量 2 植物人 虽然大脑受损 但脑干和脊髓等仍正常 所以还有内脏器官的活动 包括呼吸 消化 心跳等 但没有感觉和运动能力 3 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 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 异常情况1 若某种有毒 有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 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异常情况2 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 则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合 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 阻断信息传导 1 2012 上海卷 ca2 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 利用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 释放神经递质 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 的通透性 将引起的效应是 a 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b 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 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d 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a 2 2011 广东卷 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 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c 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d 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作用 c 解析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比如眨眼反射 不需要后天学习 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是经过训练获得的 故a项错误 调节起跑动作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 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是单向的 所以在中间神经元上的传导有先后之分 与听觉中枢没有关系 故b项错误 c项正确 小脑负责身体平衡 与起跑反应的快慢程度无关 d项错误 3 2012 海南卷 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b 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c 神经细胞外na 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d 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a 解析 一个神经细胞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 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 呈杯状或球状 形成多个突触小体 a正确 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故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b错误 神经细胞内k 外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 c错误 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d错误 4 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若在a点上刺激 神经就发生兴奋 并从这一点向肌肉方向传播 肌肉就收缩 如果给予相同的刺激 刺激点a与肌肉之间的距离越近 肌肉的收缩就越强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大小与刺激强弱无关 通常是恒定的 当兴奋产生时 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会发生急剧变化 钾离子流入细胞内 a处产生的兴奋不能传递给脊髓内的中间神经元a b c d 解析 此图是完整的反射弧 a处为传出神经 其神经末梢连在肌肉上 和肌肉一起构成效应器 a点受刺激产生的兴奋可双向传导 向肌肉方向传导后即可引起肌肉的收缩 故 正确 给予相同的刺激 无论刺激点离肌肉更近或更远 都引起肌肉相同的收缩效果 故 错 刺激达到一定强度就产生兴奋 兴奋的幅度通常是恒定的 刺激未达到一定强度 不能产生兴奋 与刺激强弱无关 故 正确 当兴奋产生时 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na 流入细胞内 故 错 a处的兴奋向中枢方向传导时 由于突触后膜向中间神经元前膜方向没有化学递质的释放 不能传导 故 正确 5 右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 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刺激a处 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 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 刺激b处 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c 刺激c处 a和b处都会产生兴奋d 刺激a处 b 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 a 解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兴奋通过突触时有一个时间延搁 当刺激a处时 b处要比c处先产生电位变化 因为兴奋传递至c处时 还要经过一个突触 由此可见 刺激a处 b c处会相继发生兴奋或抑制 b处比c处先产生电位变化 刺激b处 c处会发生兴奋或抑制 而a处无反应 刺激c处 a处没有反应 b处有反应 6 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 d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 ab bd 用药物阻断a b间兴奋的传递 同时在b处给予一个强刺激 电位计的指针会 a 不会发生偏转b 发生一次偏转c 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d 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 解析 a为突触前神经元 b为突触后神经元 本来刺激b点 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向a传导 在向d传导经过突触时电信号转化成化学信号 然后刺激c又产生电信号 由于化学信号传递速度慢 故先到达a点 膜外为负 电流由d a 当a恢复静息电位后 d点兴奋 膜外为负 电流方向为a d 应该产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但由于阻断了a b之间兴奋的传递 兴奋不能由b传递到d点 不会出现电流方向由a d的变化过程 因而电位计指针只会发生一次偏转 7 2012 山东卷 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 引起屈肘反射 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 1 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 或电信号 神经冲动 形式进行传导 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 引起突触前膜内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 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 特异性 受体结合 使神经元b兴奋 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 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 图中m点兴奋时 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 则在神经元b上无 填 有 或 无 膜电位的变化 其原因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3 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 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 血浆中的蛋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湖北省仙桃市汉江高级中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商洛市第3中学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物业服务合同编号:1
- 新解读《GB-T 35898 - 2018条斑紫菜 全浮动筏式栽培技术规范》
- 文物单位面试题目及答案
- 移动商务基础(第二版)教案 第二章 移动商务技术
- 新解读《GB-T 36698-2018带式输送机设计计算方法》
- 投标行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宁蒗期末五年级数学试卷
- 南通高二期末数学试卷
- 网络营销:推广与策划(第3版 慕课版)课件 项目一认知网络营销(知识基石)
- 精益管理课件
- 电竞行业用户分析
-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
- 首诊负责制度检查分析报告
- 新药研发方案及计划书模板
- 不良资产项目律师法律尽调报告(模板)
- 木磨锯工安全操作规程
-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表
- 附着式钢管抱杆铁塔组立施工方案
- 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培训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