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七单元教案.doc_第1页
五年级第七单元教案.doc_第2页
五年级第七单元教案.doc_第3页
五年级第七单元教案.doc_第4页
五年级第七单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一、 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百年噩梦。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难忘的一课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刚“光复”时,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最后一分钟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时,华夏儿女无比喜悦与自豪之情。这几篇课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二、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组生字新词,并注意积累和运用。2.引导学生联系句子,品味句子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和作用,继续培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阅读理解能力。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片段。4.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教育学生勿忘国耻,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和感染,增强振兴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5.利用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三、单元重、难点:1.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2.要从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四、单元课时安排:约10课时圆明园的毁灭 2课时狼牙山五壮士 2课时最后的一分钟 1课时难忘的一课 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 作 2课时回顾拓展 1课时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段。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教学难点: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段,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教学重难点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构建话题,激发情感。1同学们,雨果曾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亲眼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圆明园因何有如此的美赞?我们引以为荣的圆明园又经历了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了解圆明园的昨天与今天。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人们梦中的圆明园昔日究竟是怎样的辉煌?它是怎样毁灭的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走进圆明园,了解圆明园。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2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正音,学习生字。三细读课文,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读书,你对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2.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悟课文。针对第二自然段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举世闻名”指什么?结合学生回答,flash课件演示:(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课件标示出三园及周围的小园,弄清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小园的分布情况,进而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分辨哪是“月”,哪是“星”。)针对第三自然段的内容你知道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这举世闻名的宏伟建筑?(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圆明园的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自己潜心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感受。请同学谈一谈,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在你脑海中是什么样子的? 3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欣赏、自豪、赞美之情。四、置留问题,布置作业1人们梦中的圆明园只有这些宏伟而精美的建筑吗?不!远远不止这些,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圆明园,欣赏我们的圆明园。2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练习背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2.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在圆明园前填一个词。( )的圆明园。预设词语:举世闻名、金碧辉煌、诗情画意、建筑雄伟2过渡: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二、深入领悟圆明园的历史文物。1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出自豪与惊叹。2、“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指哪些文物? 3、圆明园中的文物到底有多么珍贵,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请大家读一读阅读材料。课件:(出示图片、文字):圆明园是世界上最雄伟、精美的皇家园林。园内珍藏着不计其数的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金银珠宝,青铜礼器,古玩陶瓷,价值根本难以估算。仅原圆明园内海晏堂前喷水台上的4个生肖铜首,2000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人民币。4、这些价值连城的“圆明园”中的文化瑰宝飘零在世界各地的还有很多很多。你知道哪些可以说一说。5、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曾经就在我们的圆明园啊!所以,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三研读“毁灭”,激荡情感。1引导:这“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为何只能出现在人们的梦中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2.读了这段文字,你是怎样的心情?(愤慨、痛恨、痛惜)3.请读一读让你感觉到愤慨、痛恨、痛惜的语句,读出你的感情。4.同学们,圆明园中化为灰烬的是什么?(建筑艺术的精华,文化艺术的瑰宝,中华民族的尊严。)这一切都在熊熊燃烧了三天的大火中化为灰烬。过渡:圆明园就这样化为灰烬,就这样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就这样只能浮现在我们的梦中。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损失吗?(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四、体味“不可估量”的损失。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同学们,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估计。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惨重的损失。)3.这一句话,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怎样的滋味?(痛惜、痛恨、悲哀)4.指名读,齐读。五、回忆课文,感悟写法。这篇文章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你觉得这样写合适吗?六、激荡情感,课堂练写。1.同学们,老师这有电影火烧圆明园的一个片段,请你面对着这熊熊燃烧的大火,写出自己的话。写的时候可以用上课文中一些词语。2.播放火烧圆明园大火熊熊燃烧的情景,学生练写。七、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1.交流写话内容。2.教师总结:面对帝国主义曾经的欺凌,面对风雨中圆明园的断垣残壁,振兴中华、自强不息,我们责无旁贷!板书设计:21、圆明园的毁灭宏伟建筑不仅还有举世闻名 奇珍异宝22、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 14 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能力。教学重难点:这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应放在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 14 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 从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刘胡兰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19371945年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八年。这八年,我中华大地涌现了无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抗日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抗敌故事,我们一起交流一下。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板书:狼牙山五壮士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2.学生读后交流3自学生字新词。4自学检测:认读生字与写字。边读边谈感受。三熟读课文,梳理记叙顺序。1 1941年秋天,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五壮士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精神感动着今天的我们。课文的描写再现了当时的动人场面,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读正确、流利,读不熟的语句多读几遍。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3、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这篇文章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顺序写的。)4本篇课文哪个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哪些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呢?(课文第一自然段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是事情的发生;第六九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跳下悬崖是事情的结果。)5课文的25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写的什么?能跟老师一样给每部分标上一个小题目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四、反复练读,读中感悟重点词语。1、同学们,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务,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绝路,英勇跳崖的故事中,哪些场景最让你感动?读到特别能打动你的词句,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感悟词语。五、置留问题,布置作业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彰显着五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以及他们对人民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写得多。板书设计: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2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能力。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教学重难点从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课前请同学们搜集、摘抄了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请读给同学听。2过渡:华夏大地,历经了多少沧桑,正是这些大气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外来侵略感人肺腑的乐章。让我们把思绪再次拉到1941年秋天的易县狼牙山,再次感受五位壮士的英勇无畏。板书课题3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二、研读痛击敌人,感悟英雄气概。五壮士在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场面深深打动了你。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我们会发现这些场面有的让我们感到痛快淋漓,有的让我们感觉热血沸腾。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勾画出来,用心读。1学习第二自然段诱敌上山、痛歼敌人谁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分别指谁?(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从描写五位壮士的语言中,从带点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导学第三自然段诱敌上山、痛歼敌人3、自学4、5自然段引上顶峰,英勇歼敌默读这个部分,你体会到五壮士是怎么样的人?(板书:英勇顽强)你从哪里看得出来的?能谈谈你的理解吗?三研读英勇跳崖,感受勇于献身的精神1.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课文69自然段。我想读完后会有一个词跳入你的脑海里,是哪个词?(英勇壮烈、视死如归、宁死不屈、)你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为什么他们有这个表情吗?齐读: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2.五壮士是怎么跳下悬崖的呢?再读他们跳下悬崖的句子,边读边想当时的情景。3.课件出示:跳下悬崖画面看到这个画面,请同学们拿好课本,再读五壮士跳崖的句子。(齐读68自然段)4.引读课文:“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一声声口号响彻云霄。这是(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5.从五壮士的口号中,你读出了什么? “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指的是什么?(惊天动地”是指声音很大,惊动了天地。“气壮山河”的意思是气魄像高山大河一样雄伟、豪迈)这只是赞颂五壮士视死如归、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吗?(更是在赞颂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屈服于任何外来侵略的民族气节。)四、激发情感,以情促写。同学们,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易县人民政府在狼牙山的顶峰修建了纪念塔。聂荣臻同志亲笔题写塔名“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今天的你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书写下来。请同学们放下笔,读一读面对着五勇士,面对着纪念碑你想说的话。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2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更多资料。板书设计23、难忘的一课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教学难点: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曾经学过的有关台湾的课文吗?对台湾你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正是发生在台湾一所乡村小学的故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出难忘的情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相机指导:(“闽”是前鼻音,“诸”是翘舌音,“葛”读“g”,不要读成第二声。).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位船员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三、品读交流,探究体验一堂普通的语文课,为何如此让人难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读后思考:整篇课文最让你难忘的话语是什么?全班交流最让人难忘的话语是什么?(“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同学们对这句话印象最深刻,为什么?(“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勾画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并想一想这句话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四、激情朗读,感情升华学习了这篇课文,我想你一定被台湾老师和孩子们那真挚而火热的心打动了。请再次朗读课文,抒发我们内心那强烈的民族精神与浓厚的爱国情意。自由读课文。出示课件:台湾风光、中国地图请同学们再看一看这美丽而富饶的小岛,这游离母亲怀抱的一叶扁舟!大家展开想象,此时的台湾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是否也在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五、置留问题,布置作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三次出现,请反复读一读当时的动人情景。把最能打动你的一个画面记录下来。请给台湾的小朋友写一封信,表达你此刻的心情。板书设计24* 最后一分钟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情读诗1997年6月30日是无数中国人彻夜难眠的日子。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在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香港维多利亚湾畔,中英两国政府将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与祖国分离150年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等待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自读诗歌,感知内容1.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对读通,遇到不熟悉或容易读错的字借助拼音多读一遍。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互相交流。三、诵读诗歌,激荡情感1.指名读诗,边读边评价、指导字音。(“髓”是平舌音,读上声“su”而非“su”;“刹”与“铸”是翘舌音,不要把“刹(ch)”读成“sh”“颤抖”的“颤”读“chn”不是“ zhn”。)2.读着这首诗,哪些语句让你感觉热血澎湃?请读给同学听,读出你奔涌的豪情,说出你内心的感动。3.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抒发了在庄严的时刻来临前、来临时和来临后的感情?迅速浏览一遍诗歌,找出哪个小节写的是庄严的时刻来临前,哪个是写来临时和来临后?四、研读课文,读中感悟1.感受仪式前的激动。指名读第1小节。“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作者用了什么手法?(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跟亲人谈心似的,饱含了作者对香港的深情。)“叩问”怎样理解?所有中国人叩问的是什么?请同学们轻轻地读最后一句。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读出激动无比的情感。齐读第一小节。2.体验仪式中的自豪。自主学习第2、3节,课件提示:想一想:在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特区区旗相伴冉冉升起的时候,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香港的土地和天空,虎门硝烟、发黄的旧条约.)“虎门硝烟、发黄的旧条约、深入骨髓的伤痕”怎样理解?交流资料。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为什么有泪珠在缓缓地流淌?“使大海沸腾”怎样理解?看着那冉冉升起的旗帜,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读出你的感受。指名读,教师相机评价读。3.读中感悟仪式后的畅想。齐读第4小节,读后评价。“紫荆”指什么?“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暗示什么?(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这里的“紫荆”指香港;暗示着回归后的香港会更加的繁荣、富强。)第四小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板书:美好祝愿指名读,齐读。五、读中升华,以悟促写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如果你亲眼目睹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升国旗、区旗与奏国歌的情景,你最想说什么?板书设计:24、最后一分钟 激动 美好祝愿 喜悦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目标:1学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2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想,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3.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4.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教学重点:提高阅读能力,能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学写读后感。教学难点: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做到语言精炼,感情真挚。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二课时 习作教学目标1学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2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想,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提高阅读能力,能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学写读后感。2.在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书面的表达能力,做到语言精炼,感情真挚。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学习了本组课文我想大家一定感触很深,对“圆明园”灿烂文化的追忆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我们难以忘怀;狼牙山五壮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让我们深深感动;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字里行间饱含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让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些感受我们能用自己的笔写下来吗?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二、自读阅读提示,了解写好读后感的方法。默读提示,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读后交流。什么是读后感?(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如何才能写好读后感?三、阅读范文,感悟写法1自由阅读范文愤怒和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边读边思考:从这篇读后感中你体会到了写读后感的哪些方法?2.小组讨论,习得写法。通过读愤怒与惋惜,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的写法。3.交流读后感的一般写法: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来发表议论。联系实际,情感真实。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和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这才激发了“感”。所以,写读后感一定要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联系实际一定要实事求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忌说假话、空话、套话。叙议结合,以“感”为主。读后感属议论文范围,但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常用的写法是夹叙夹议。可以适当引用原文中对自己教育最大、体会最深的章节、句段或人物的语言、精彩的场面等,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另外,恰当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古诗文名句和谚语等,也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一般来说,读后感的题目是“读有感”或“读后感”,当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自己最深的感受拟一个醒目、新颖的正标题,下面再写上副标题。如: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成功刻苦勤奋机遇读岳飞苦练成帅才有感4.归纳写读后感的一般写法: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四、独立选材、激情写作1.同学们,本组课文的学习留给你的情感激荡还记忆犹新吗?你们课下搜集的有关中华民族受尽欺凌的历史以及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爱国爱人民的故事带来了吗?在写读后感的时候,可以选择我们课文,也可以选择自己搜集的材料,你想写哪篇文章的读后感,请同桌交流一下。2.交流写作内容,相机指导。3.自由选题,练习写作同学们已经选择了自己所要写的内容。那就请拿起你的笔写出你的感受五、自改互评,定稿誊抄1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2学生分作文小组互评互改,根据同学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3选择典型作文,示范如何评价、修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参与评价;注意对语言的评价,抓住学生用的准确的语句进行积极评价;抓住学生独特的感受进行积极评价;对于习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协商的形式达成共识。4学生再次修改,定稿誊抄。六、总结习作成果,鼓励勤写读后感本次习作,同学们感情真挚,感受真实独特,有的写出了对侵略者任意践踏我家园的不满和痛恨,并且感受到“落后就会挨打”为了让祖国不再遭受欺凌,我们的祖国必须富强;有的写出了对革命英雄的无比崇敬和爱戴;有的写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热爱和依恋;还有的写出了自己作为新时代的中华儿女的思考和抱负,立志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祖国文字浩淼而深厚,很多文章让我们读了都感觉余音绕梁,深受启发。请同学们在今后读书时,时常拿起自己的笔,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真正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板书设计:读后感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第三课时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2.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做到语言精炼,感情真挚。教学过程一、主持演讲比赛,激情导入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有高瞻远瞩、面向未来的宽广胸襟,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牢记历史教训,保持清醒的头脑,锐意进取。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才能绵延不息、繁荣昌盛。2.同学们的读后感,非常震撼人心,催人奋发。写完读后感,你心中是否还有许多的话要说呢?今天我们就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专题举行一次演讲比赛。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习作,列一个简单的提纲,想一想自己想说些什么?二、启发思维,小组交流1.动笔列提纲。2.小组内试着讲一讲,互评。三、推荐演讲,互相点评。1.同学们在组内讲的有声有色,有些同学还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来配合演讲。下面,请每组选配代表进行第一轮的比赛。2.各组代表演讲提醒听众注意力集中,听完以后热情鼓掌。3.刚才的演讲中,哪位同学的演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4.总结怎样演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四、自荐演讲,自评1.鼓励同学们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建议,调整自己的演讲思路。2谁愿意走上讲台,尽情抒发自己对祖国深深的爱。五、评选“最佳演讲奖”,总结同学们,祖国母亲身上的伤痕和悲痛我们怎能忘怀?但不忘历史不等于铭记仇恨,我们应该做的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回顾拓展七教学目标:1.交流搜集到的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激发学生勿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交流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收获,培养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3.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同时,增强爱国主义的熏陶与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