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10现代诗歌两首教案长春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0现代诗歌两首教案长春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0现代诗歌两首教案长春版.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0现代诗歌两首教案长春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现代诗两首教学目标1、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面对困境的坚强精神,培养学生强烈地爱国主义情感。2、知识与技能:朗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中内涵丰富的意象。培养欣赏现代诗歌的能力。3. 学习重点1、理解诗中意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难点理解本诗运用反复手法在创设意境及抒情上的作用4、过程与方法:自主预习、小组交流、教师指导、课堂展示,反馈巩固。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及朦胧诗永不绝望的诗人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代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如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舒婷:我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初中毕业以后曾去福建插队,后回城当工人。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于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 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 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 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 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 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 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 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 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朦胧诗的定义:所谓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朦胧诗的特点:、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 、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将生活扭曲变形,借以表现诗人“心滤”的现实。积累字词(1)注音: 干瘪(bi) 驳船(b) 蜗 行(w) 胚芽(pi) 迷惘(wng) 隧洞(su) 绯红(fi) 淤滩(y) 纤绳(qin)(2)释义: 疲惫:非常疲乏。 簇新:极新(多指服装)。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2、写作背景此诗写于1968年.3、诵读鉴赏,把握主旨a) 指名诵读课文,集体评议是否传达了自己理解的感情?b) 合作讨论诗歌意象的运用问题:仔细阅读第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明确:第1节: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第2节: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鲜花收获的果实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又孕育着新的希望第5节: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的第6节: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4、探讨第3节前三句的断句及理由?说说你的理解和诗歌的精妙之处。明确: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其中,“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与“温暖漂亮的笔杆”都是同位关系。将手指比做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比做托住太阳的大海,将笔杆比做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漂亮的笔杆是曙光。准确地表达了诗人要用手指拨动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表现了诗人奇诡的想象和壮阔的气势。赏析示例: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主旨。作者这样反复强调,在那种灰色的年代里,需要超乎寻常的勇气和胆识。5、如果把第一节的三、四两句和第二节的三、四句对调,你认为可以吗?说说你的理由。不能对调 那样就破坏了诗歌意境的协调完整。6、有人认为“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破坏了意境的完整一致,你怎么看?设计说明:设计开放性话题,进一步积极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允许个性化解读。可以认为“鲜花”与“紫葡萄”不相称、不协调,是作者的瑕疵;也可以认为有内在的联系,“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怀抱”糅合了作者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因为作者当时手抄的作品被别人据为己有。教师应充分肯定并鼓励敢于怀疑作者的学生,以激发大家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学习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朗读注意事项:语速:舒缓;音调:低沉;重读对象:修饰语、中心词。方法:声音高、声音重、语速慢。注意节拍、停顿:读每一小节最后一句“祖国啊”前,要稍微停顿,酝酿感情。诗歌的每一节表达的感情不一样,每节之间需要转换感情,朗读时也要停顿。二、语句分析(1)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表达什么效果?“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给人贫困、落后的感觉。(2)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又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3)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第三诗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象征着祖国的希望。(4)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节内容。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三妙手续写(1)根据诗意,从下面诗句中选择一句续写,使之与原诗和谐一致。教师示例,如:我是干瘪的稻穗, 滋养你被劳作压弯的身躯(2)选写句子:我是失修的路基,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新刷的雪白的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