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D卷.doc_第1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D卷.doc_第2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D卷.doc_第3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D卷.doc_第4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我们读文章时应避免断章取义 , 这样才不会曲解文章的意思。B . 市教育局出台“减负”规定后,实施高效课堂就成为各校破解“减负”难题的不二法门。C . 有智慧的人能够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免重蹈覆辙而悔之莫及。D . 我再三向他解释事情的原委,可他就是不听,真是不言而喻。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 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B . 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C . 2016年4月4日,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D . 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3. (2分)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越发奢侈。久远年代的诗词里,“海鸥无事,闲飞闲宿”,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怎能不怀想“闲”的飘逸。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 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 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A . B . C . D . 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4. (8分)按要求填空。(1)_,若出其中;_,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_,_。 (3)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 (4)次北固山下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 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4分)5. (1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至爱亲情,血浓于水。亲情是一支古老的藤,承载着jun恋的岁月,亲情是一幅绚丽的画,描绘着瑰丽的诗篇;_ , _;亲情是一首缭亮的歌,演奏着和谐的乐章。(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jun_恋瑰丽(2)句中画线处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3)仿照前后语句,在文中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6. (12分)综合性学习5月18日,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大会,为新华书店庆祝80岁生日。新华书店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近期,新华书店准备开展一次以“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一脸专注的神情。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在一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不识字的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刚恢复,新华书店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材料三: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新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1)【历史回顾】请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八十年来新华书店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2)【读书启智】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栏目二:_设计意图:_(3)【爱上阅读】书店将开辟一个阅读体验专区,请你说一小段话,鼓励人们到这里进行阅读体验。(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7. (10分)名著格列佛游记。“我不时地可以分辨出有一个词是“野胡”,它们都把这词儿反复地说了好多遍,虽然我猜不透那是什么意思,可当这两匹马忙着在那里交谈的时候,我就试着开始学习这个词。它们的交谈一停止,我就壮了胆子高声地叫了一声“野胡”,同时还尽量地模仿那种马嘶叫的声音。它听了之后都感到很惊讶。我就尽力跟着它学了几遍,虽然还远谈不上尽善尽美,但发现每一次都有明显的进步。”(1)上面这段文字记述了主人公在(国名)的奇特见闻。(2)作者斯威夫特用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请简述书中一个运用讽刺手法的情节,并说一说它讽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8. (15分)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 , 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 , 平海夕漫漫。注:襄水曲:在汉水的转弯处。此处是引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孔子想从政,在渡口向隐者问渡口的所在,隐者不说,嘲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1)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简析“乡泪客中尽”一句中,“尽”字的意蕴。(3)全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9. (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李师中,字诚之,楚丘人。年十五,上封事言时政。父纬为泾原都监,夏人十余万犯镇戎,纬帅兵出战,而帅司所遣别,将郭志高逗遛不进,诸将以众寡不敌,不敢复出,纬坐责降。师中诣宰相辩父无罪,时吕夷简为相,诘问不屈,夷简怒,以为非布衣所宜言。对曰:“师中所言,父事也。”由是知名。(节选自宋史李师中传)【注释】事言时政,指官职。 泾原,地名。帅,同“率”。坐,因为。(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师中诣宰相 以为非布衣所宜言 由是知名 (2)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述下面句子。诸将以众寡不敌,不敢复出,纬坐责降。(3)你认为十五岁的李师中具有哪些优秀品质?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0分)10. (2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与父亲抬担子王清铭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难,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经常被当做“全劳力”使用。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父亲抬担子。我个儿矮,走在前,父亲个儿高,在后。担子的绳子离父亲的肩膀很近。我太小,几次下来,嫩小的肩被粗糙的扁担压出一块血红,血珠子快要淤出来。扁担好像钢板一样硌得酸疼,我只好佝偻着,用上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的重量。父亲看到了,伸手将担子的绳索又往他那边一捋,我的脚步轻而快,而劳累一天的父亲却蹒跚起来。我对父亲说:“我能行。”父亲说:“小孩子的肩嫩,压得太重,长大骨头会变弯的。”不知不觉中长大了,父亲在我眼中变矮了,读书放假时给家里帮忙,我个儿高,走在后,父亲个儿矮,在前。十多年过去了,生活的重担早压得父亲有些佝偻,父亲像我小时候一样用上背部来支撑担子的重量,看着父亲吃力的样子,我的心有点酸,但强忍着不让眼泪盈出眼眶。父亲一生最见不得眼泪。阳光下父亲的背影不再是挺直着的,而是“缩”成一团。上坡时我装成漫不经心地用手往我这边捋担绳,将担子的重量尽量往自己的肩上压。父亲没有发觉,脚步迈得更稳健了。我对父亲说:“你太累了,歇会儿。”这回轮到父亲用手背揩拭额头沁出的汗说:“我能行。”说着他脸上的皱纹拉直了,露出一个表情平板的笑容。到达目的地后,父亲才发现担子后移了许多,他上下打量我一会儿,只轻轻地说了一句,阿铭懂事了。那一天夜里,我的肩膀肿得老高,血淤成青色,痛得睡不着觉,但我不叫痛,因为我真的懂事了。工作以来回家的次数少了,父子相对,没有什么话可讲。我极少谈自己的境况,怕给他再增加心头的负担,父亲除了劳动还是劳动,也没有太多的闲话。好几年过去了,父亲的背越发佝偻。上星期回家帮父亲打煤饼,天不热,但他很快就大汗淋漓,脱掉外衣,父亲的背再一次呈现于我的眼前,这是怎样的一个背影啊。肩上的骨骼垂成两个弧形,背部佝偻成一个前倾后拱的弧形,而腰部又有点前拱后倾。背部的肌肉有点松弛,原来我以为皱纹只长在人的脸上,现在才明白,老了的人,背部甚至躯体各部都会长起皱褶。我们两人一起将袋装的煤抬到场院,父亲在前,我在后,父子身高相差10多公分,担子的重量倾向父亲那边,这一次我不再掩饰,用手直接将担绳捋到我这边。父亲看在眼里,嘴里还是那句话,我能行。但他不再推让了,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父亲稳健地走着,我心头忽然涌起许多回忆,但很快就收住思想野马的缰绳,现实的生活是实在的,就如这脚下的路,根本就无须抒情。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1)阅读全文,分析字体加粗的三句“我能行”各表现了说话人怎样的情感。 (2)品析下列句子嫩小的肩被粗糙的扁担压出一块血红,血珠子快要淤出来。扁担好像钢板一样硌得辣疼,我只好佝偻着,用上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的重量。(3)第段从哪几方面表现出父亲已经年迈苍老? (4)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包含哪些意思。 (5)这篇文章用细节描述的方法两次写父亲的背影,“我”是在什么时候观察到的?“我”当时的心情怎样? 11. (35分)阅读分析题。公元 2003年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再过30分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将从这里受命出征,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开始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这里广场上响起欢快的迎宾曲奏起,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首飞航天员梯队由杨利伟和聂海胜、翟志刚组成。在此之前,他们按照首飞任务计划完成了综合性演练。飞船发射前,任务指挥部研究决定,首飞任务由杨利伟担任。杨利伟,1965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绥宁县。大学文化,中校军衔。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1998年被选拔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从加加林第一次太空飞行到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从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穹,40多年时间,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把951人次的身影印在浩瀚太空。今天,中国人将也要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1)给下列字词注音。翟 聂 绥 (2)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基本内容。(3)“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4)最终选定杨利伟担任首飞任务的原因是什么?(5)第五段为什么要具体描写航天员走出问天阁的情景?(6)文章为什么要提到美国和苏联、俄罗斯的航天情况?(7)从杨利伟的成长过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作文。呼唤是内心深处最热切的渴望。我们呼唤的是人性的回归、真情的流露,呼唤的是不倒的信念、永不消逝的关爱,呼唤的是理性、正义和公平请以“呼唤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书写工整规范。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默写 (共1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