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2017级教学指导意见核心素养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定量表示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计算。2了解反应的活化能,认识基元反应活化能对反应的影响,了解催化剂的作用。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运用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优化、选择化学反应条件。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知道化学反应速率与外界条件有关;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速率。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通过控制变量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学在课内1化学反应速率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1)如aA(g)bB(g)dD(g)eE(g)物质的量改变量之比nAnBnDnEabde浓度改变量之比cAcBcDcEabde反应速率之比vAvBvDvEabde(2)实例: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2C(g)。已知v(A)0.6 molL1s1,则v(B)0.2 molL1s1,v(C)0.4 molL1s1。3反应速率的定性、定量测定v相同时间时的c或c相同时所需时间考在课外教材延伸判断正误(1)对于反应C(s)H2O(g)CO(g)H2(g),可用反应中任一物质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2)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3)同一化学反应,2 molL1s1的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比1 molL1s1的化学反应速率快。()(4)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入2 mol NO2和4 mol NO2,5分钟后两者各反应掉NO2 1 mol和2 mol,则说明乙中反应速率大。()拓展应用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方程式为_。(2)010 s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v(HI)_。答案(1)H2(g)I22HI(g)(2)0.039 5 molL1s10.079 molL1s1思维探究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是否一定越明显?答案不一定。如NaOH溶液与盐酸混合,反应很快但无明显现象。 基础点巩固1在一定条件下,将A2和B2两种气体通入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2(g)yB2(g)2C(g)。2 s内的反应速率:v(A2)0.5 mol/(Ls),v(B2)1.5 mol/(Ls),v(C)1 mol/(Ls)。则x和y的值分别为()A2和3 B3和2C3和1 D1和3解析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由于v(A2)v(B2)v(C)132,因此xy2132,则x1,y3。答案D2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v(A)0.45 molL1s1v(B)0.6 molL1s1v(C)0.4 molL1s1v(D)0.45 molL1s1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 BC D解析可用比值法进行反应速率大小比较,0.45 molL1s1;0.2(molL1s1);0.2(molL1s1);0.225(molL1s1),故,B项正确。答案B3一定温度下,A、B、C三个容器中均进行同一反应:N2(g)3H2(g)2NH3(g)HQ kJmol1,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测得:容器ABC反应速率(molL1min1)v(H2)3v(N2)3v(NH3)4则三个容器放出的热量Q的大小关系是()ABCA BABCCCAB DBAC解析将B、C两个容器内的反应速率用H2来表示时,B中v(H2)9 molL1min1、C中v(H2)6 molL1min1,反应速率越大,单位时间内生成的产物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答案A名师点拨定量法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1)归一法按照化学计量数关系换算成同一物质、同一单位表示,再比较数值大小。(2)比值法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如aA(g)b(B)gcC(g),即比较与,若,则用A表示时的反应速率比用B表示时大。能力点提升4(2019临川一中模拟)向体积为2 L的固定密闭容器中通入3 mol X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X(g)Y(g)3Z(g)。经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则用Y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X的转化率为_,Z的平衡浓度为_。解析设X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x2X(g)Y(g)3Z(g)n(始) 3 mol 0 0n x xn(末) 3 molx x由题意:1.2故x0.6 mol,所以v(Y)0.03 molL1min1(X)100%20%,c(Z)0.45 molL1。答案0.03 molL1min120%0.45 molL15(1)在容积为1.0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在060 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_ molL1s1。(2)工业上常用如下反应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CH4(g)2NO2(g)N2(g)CO2(g)2H2O(g)H在温度为T1和T2时,分别将0.40 mol CH4和1.0 mol NO2充入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n(CH4)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温度为T1时,010 min内NO2的平均反应速率v(NO2)_。解析(1)由题图可知,060 s时段,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为0.060 molL1,v(N2O4)0.001 0 molL1s1。(2)前10 min,消耗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40.3)mol0.1 mol,即消耗NO2的物质的量为20.1 mol0.2 mol,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v(NO2)0.02 molL1min1。答案(1)0.001 0 molL1s1(2)0.02 molL1min16(1)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 n(Cl2)的数据如下:t/min02.04.06.08.0n(Cl2)/(103 mol)01.83.75.47.2计算2.06.0 min内以HCl的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以molmin1为单位,写出计算过程)。(2)为了模拟反应2NO(g)2CO(g)N2(g)2CO2(g)在催化转化器内的工作情况,控制一定条件,让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用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NO和CO的浓度如下表:时间/s012345c(NO)/(104 mol/L)10.04.502.501.501.001.00c(CO)/(103 mol/L)3.603.052.852.752.702.70前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解析(1)据反应4HClO2=2Cl22H2O可知:v(HCl)1.8103 molmin1。(2)由表中数据可知,前2 s内,NO的变化量为(10.02.50)104 mol/L7.50104 mol/L,N2的浓度变化量为3.75104 mol/L,所以前2 s内平均反应速率v(N2)1.875104 mol/(Ls)。答案(1)v(HCl)1.8103 molmin1(2)1.875104 mol/(Ls)名师点拨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1)运用“三段式法”进行计算对于反应mA(g)nB(g)pC(g)qD(g),t0 s时A的浓度为a molL1,B的浓度为b molL1,反应进行至t1 s时,A消耗了x molL1,则反应速率可计算如下:则v(A) molL1s1,v(C) molL1s1。(2)根据定义公式直接计算。(3)根据图表计算:找出图、表中物质的变化量,再根据公式计算。特别提醒:(1)题给信息物质与所问物质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要根据系数进行换算。(2)如题目给出是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要结合容器容积、换算成物质的量浓度。(3)要关注题给数据的单位。高考真题体验7(2016北京理综,8)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A抗氧化剂 B调味剂C着色剂 D增稠剂答案A8(1)(2013四川理综)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Hv(Al)。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3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1)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活化能:如图图中: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E2为逆反应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剂时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3,反应热为(E1E2)kJmol1。有效碰撞:活化分子之间能够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2)活化分子、有效碰撞与反应速率的关系考在课外教材延伸判断正误(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再增加CaCO3固体,可以加快反应速率。()(2)铁与浓硫酸反应时,硫酸的浓度越大,产生H2的速率越快。()(3)100 mL 2 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4)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能够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所以反应速率增大()(5)对可逆反应FeCl33KSCNFe(SCN)33KCl,增加氯化钾浓度,逆反应速率加快。()(6)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7)升温时不论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都增大。()(8)加热使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之一是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9)对于反应ABC,改变容器体积,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发生变化。()(10)化学反应速率一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拓展应用一定温度下,反应N2(g)O2(g)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回答下列措施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_;(2)恒容充入N2:_;(3)恒容充入He:_;(4)恒压充入He:_。答案(1)增大(2)增大(3)不变(4)减小基础点巩固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铝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以下能够加快该反应速率的是()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加热改用铝粉增大稀硫酸的体积加水加入少量硫酸铜A全部 BC D解析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铝会发生钝化;增大稀硫酸的体积但不能增大其浓度;加热能够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用铝粉增大了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加入少量硫酸铜可生成铜单质,铜单质会和铝形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答案B2已知某化学实验的结果如下表:实验序号反应物在相同温度下测得的反应速率v/(molL1min1)大小相同的金属片酸溶液1镁条1 molL1盐酸v12铁片1 molL1盐酸v23铁片0.1 molL1盐酸v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v1v2v3 Bv3v2v1Cv1v3v2 Dv2v3v1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自身的性质,由于镁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镁条放出氢气的速率大;反应物浓度也影响反应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速率与浓度成正比,故v2v3。答案A3.在一定的条件下,向2 L密闭容器中进行一定量MgSO4和CO的反应:MgSO4(s)CO(g)MgO(s)CO2(g)SO2(g)。反应时间与残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B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C增加硫酸镁的质量时,正反应速率将增大D在010 min内,v(CO)0.01 molL1min1答案B4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增加C的量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A B C D解析增大固体的量、恒容时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对反应速率无影响。答案C名师点拨分析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的注意事项压强对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体积而使浓度改变来实现的。对于气体反应,有如下3种类型:类型一:恒温时,压缩体积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类型二:恒温时,对于恒容密闭容器。a充入气体反应物气体反应物浓度增大(压强也增大)反应速率加快。b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未改变反应速率不变。类型三:恒温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能力点提升5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4 kJ/mol,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升高了温度 Bt2时使用了催化剂Ct3时增大了压强 Dt4时降低了温度解析升温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升高,但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的速率增加的幅度更大一些,A项不对;加压,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加,C项不对;降温,正逆反应速率瞬间降低,D项不对。答案B6(2018淄博模拟)如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HA。结合i、ii反应速率解释原因:_。解析(1)由题意知二氧化硫的歧化反应可由i与ii相加所得,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SO22H2O=4H2SOS减去i式得:2I24H2O2SO2=2SO8H4I,化简得到:I22H2OSO2=SO4H2I。(2)由于B是A的对比实验,所以两组实验中KI的浓度必须相同,即a0.4。A说明I能催化二氧化硫发生歧化反应。C中无明显现象,说明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不能使二氧化硫歧化反应速率加快。B中溶液变黄,出现浑浊较A快,结合C可知,增强溶液的酸性,可增强I的催化效果。由于I催化二氧化硫的歧化反应是i与ii两个过程分步进行,所以两个反应中任何一个反应的速率都会影响总反应的速率。D中直接加入I2,故反应ii可立即发生,而由反应ii产生的H可使反应i速率加快,所以D的反应速率比A快。答案(1)SO2SO4H(2)0.4I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但H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反应ii比i快;D中由反应ii产生的H使反应i加快2某学习小组用铁与稀硫酸反应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铁的质量/g铁的形态V(H2SO4)/mLc(H2SO4)/(molL1)反应前溶液的温度/金属完全消失的时间/s0.10片状500.8202000.10粉状500.820250.10片状501.0201250.10片状501.03550请分析上表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和表明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B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和C实验和表明反应物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小D实验将稀硫酸改为同体积、c(H)相同的盐酸(其他条件不变),发现放出气泡的速率盐酸明显比硫酸快,其可能的原因是Cl起催化作用解析实验和中,其他条件相同,只有铁的形态不同,因此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A正确;实验和中,其他条件相同,只有c(H2SO4)不同,B正确;根据数据,温度越高,金属完全消失的时间越短,反应速率越快,C错误;因为其他条件都相同,不同的是SO和Cl,盐酸反应速率快,应是Cl的催化作用,D正确。答案C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实验序号实验温度/K参加反应的物质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sKMnO4溶液(含硫酸)H2C2O4溶液H2OV/mLc/molL1V/mLc/molL1V/mLA29320.0240.10t1BT120.0230.1V18C31320.02V20.11t2(1)通过实验A、B,可探究出_(填外部因素)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V1_,T1_;通过实验_可探究出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若t1v(第二步反应)B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NO3C第二步中NO2与NO3的碰撞仅部分有效D第三步反应活化能较高解析A对:第一步反应快速平衡,说明正、逆反应速率很大,极短时间内即可达到平衡。C对:第二步反应慢,说明有效碰撞次数少。B错:由题给三步反应可知,反应的中间产物有NO3和NO。D错:反应快,说明反应的活化能较低。答案AC(2)(2018全国)在一定温度下,测得某催化剂上沉积碳的生成速率方程为vkp(CH4)p(CO2)0.5(k为速率常数)。在p(CH4)一定时,不同p(CO2)下积碳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pa(CO2)、pb(CO2)、pc(CO2)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解析由速率方程表达式vkp(CH4)p(CO2)0.5可知,v与p(CO2)成反比例关系,p(CO2)越大,反应速率越小,所以pc(CO2)pb(CO2)pa(CO2)。答案pc(CO2)pb(CO2)pa(CO2)(3)(2018全国)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 K和343 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比较a、b处反应速率大小:va_v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速率vv正v逆k正x2SiHCl3k逆xSiH2Cl2xSiCl4,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a处的_(保留1位小数)。解析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a点所在曲线对应的温度高于b点所在曲线对应的温度,所以a点反应速率大于b点反应速率。a点所在曲线达到平衡时,v正v逆,即k正x2SiHCl3k逆xSiH2Cl2xSiCl4,从题图上可知a点所在曲线平衡时SiHCl3的转化率为22%,设投入SiHCl3 y mol,则根据三段式法得代入k正x2SiHCl3k逆xSiH2Cl2xSiCl4得,k正0.782k逆0.112,在a处SiHCl3的转化率为20%,根据三段式法得则,将代入计算得出v正/v逆1.3。答案大于1.35(1)2015课标全国,28节选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I2(g)在716 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t/min020406080120x(HI)10.910.850.8150.7950.784x(HI)00.600.730.7730.7800.784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为_(以K和k正表示)。若k正0.002 7 min1,在t40 min时,v正_min1。解析到达平衡时,v正v逆,即k正x2(HI)k逆x(H2)x(I2),k逆k正k正/K,在t40 min时,x(HI)0.85,v正k正x2(HI)0.002 7 min1(0.85)21.95103 min1。答案1.95103(2)(2016海南化学,16)顺1,2二甲基环丙烷和反1,2二甲基环丙烷可发生如下转化: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正)k(正)c(顺)和v(逆)k(逆)c(反),k(正)和k(逆)在一定温度时为常数,分别称作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回答下列问题:已知:t1温度下,k(正)0.006 s1,k(逆)0.002 s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K1_;该反应的活化能Ea(正)小于Ea(逆),则H_0(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解析根据v(正)k(正)c(顺),K(正)0.006 s1,则v(正)0.006 c(顺),v(逆)k(逆)c(反),k(逆)0.002 s1,v(逆)k(逆)c(反)0.002 c(反),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0.006 c(顺)0.002 c(反),K1c(反)/c(顺)0.0060.0023;该反应的活化能Ea(正)小于Ea(逆),说明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释放的能量,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H小于零。答案3小于6已知反应2NO(g)Br2(g)2NOBr(g)Ha kJmol1(a0)。其反应机理如下:NO(g)Br2(g)NOBr2(g)快NO(g)NOBr2(g)2NOBr(g)慢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的快慢BNOBr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小a kJmol1D增大Br2(g)浓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解析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慢的一步,所以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的快慢,A错误;NOBr2是反应过程中的中间物质,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错误;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说明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所以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小a kJmol1,C正确;增大Br2(g)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但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目增多了,所以能加快反应速率,D错误。答案C活页作业A组基础巩固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O2,在电火花作用下发生反应N2O2=2NO,经测定前3 s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1s1,则6 s末NO的浓度为()A1.2 molL1B小于1.2 molL1C大于1.2 molL1D不能确定解析前3 s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1s1,即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 molL1s1,如果36 s的反应速率仍为0.2 molL1s1,则NO的浓度为1.2 molL1。由于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6 s末NO的浓度小于1.2 molL1。答案B2.把镁条投入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因素中,影响该反应速率的是()盐酸的浓度镁条的表面积溶液的温度Cl的浓度A B C D解析反应的本质是Mg2H=Mg2H2,与Cl浓度无关。答案C3对反应ABAB来说,常温下按以下情况进行反应:20 mL溶液中含A、B各0.01 mol50 mL溶液中含A、B各0.05 mol0.1 molL1的A、B溶液各10 mL0.5 molL1的A、B溶液各50 mL四者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A BC D解析中c(A)c(B)0.5 molL1;中c(A)c(B)1 molL1;中c(A)c(B)0.05 molL1;中c(A)c(B)0.25 molL1;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所以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答案A410 mL浓度为1 molL1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的是()K2SO4CH3COONaCuSO4Na2CO3A B C D解析K2SO4溶液的加入,溶液稀释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Na2CO3溶液的加入发生Na2CO32HCl=2NaClCO2H2O,c(H)减小,反应变慢但产生H2的量也减少。答案A5.如图所示为800 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A(g)2B(g)C(g)B前2 min A的分解速率为0.1 molL1min1C开始时,正逆反应同时开始D2 min时,A、B、C的浓度之比为231解析根据图象,反应过程中A的浓度减小,B、C浓度增大,因此A为反应物,B、C为生成物,根据浓度的变化量可以确定反应为2A(g)2B(g)C(g),A项正确;前2 min,v(A)0.1 molL1min1,B项正确;开始时加入的物质为A和B,没有C,C项错误;根据图象,2 min时,A、B、C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3 molL1、0.1 molL1,因此D项正确。答案C6(2018山东烟台模拟)化学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B的浓度减少0.6 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min)1B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值是321C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min)1D2 min内,v正(B)和v逆(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解析物质A是固体,浓度不变,不能用A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A错误;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B)v(C)v(D)321,B正确;2 min末的反应速率为即时速率,用B表示速率0.3 mol/(Lmin)是2 min内的平均速率,C错误;B是反应物,浓度降低,C是生成物,浓度增大,D错误。答案B7下列表格中的各种情况,可以用下面对应选项中的图像曲线表示的是()选项反应甲乙A外形、大小相近的金属和水反应NaKB4 mL 0.01 molL1的KMnO4溶液,分别和不同浓度的2 mL H2C2O4(草酸)溶液反应0.1 molL1的H2C2O4溶液0.2 molL1的H2C2O4溶液C5 mL 0.1 molL1 Na2S2O3溶液和5 mL 0.1 molL1 H2SO4溶液反应热水冷水D5 mL 4%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O2无MnO2粉末加MnO2粉末答案CB组素养提升题8为探究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某同学分别设计了图a、图b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b)中的A为分液漏斗B图(b)实验可通过测定相同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与反应时间来比较反应速率C图(a)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D若图(a)实验中反应速率为,则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一定比Cu2好解析图(b)中的A为分液漏斗,A正确;图(b)实验可通过测定相同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与反应时间来比较反应速率,B正确;图(a)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C正确;因为氯化铁、硫酸铜阴离子不同,若图(a)实验中反应速率为,不能说明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一定比Cu2好,D错误。答案D9在2 L恒容容器中投入2.0 mol X(g)、4.0 mol Y发生如下反应:X(g)Y(?)3Z(g)测得X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时间/min12468X物质的量/mol1.51.21.00.90.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Y的质量,反应速率一定加快B04 min段Z的平均速率为 molL1min1C24 min段X的平均速率为 molL1min1DX、Y的反应速率一定相等解析Y的状态不确定,若Y为液态或固体,Y的量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A项错误;v(Z)3 molL1min1,B项正确;v(X) molL1min1,C项错误;Y可能与X的状态不相同,所以,X、Y的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D项错误。答案B10(2018试题调研)在298 K时,实验测得溶液中的反应H2O22HI=2H2OI2在反应物为不同浓度时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表所示:实验编号123456c(HI)/ (molL1)0.1000.2000.1500.100?0.500c(H2O2)/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甘肃省嘉峪关市名校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浙江省上杭县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重庆市西南大附属中学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全院核酸采样培训课件
- 记账报税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件-8-1螺纹
- 海南炼化安全培训课件
- 川美速写课程介绍
- 认识时间的课件目的
- 一般均衡论和社会福利经济学
- 科研诚信问题课件
- 黄金回收合同范本
- 养生之旅武穴山药
- 数学+劳动 培养小学生量感的实践研究 论文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件 - 第1课 上网查
- WB/T 1066-2017货架安装及验收技术条件
- GB/T 37963-2019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模型及数据手册
- 《土地管理学》第一章课件
- 旧楼加装电梯安装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