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空调方案的确定及新风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 论11.1 课题背景及意义11.1.1 能源与环境11.1.2 水源热泵技术21.2 水源热泵发展前景3第2章 原始资料42.1 地址资料42.2 气象资料及室内设计参数42.3 土建资料:4第3章 空调负荷计算63.1 确定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63.1.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63.1.2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73.2 夏季冷负荷计算73.2.1围护结构的负荷计算73.2.2人体、照明等负荷计算93.3新风负荷计算:123.4 送风状态点、送风量、及换气次数的确定143.4.1送风状态点、送风量的确定(以一层为例)143.4.2换气次数的确定(以一层为例)153.5新风量的计算15第4章 空调方案的确定及新风系统的设计164.1 空调系统的划分原则164.2 空调方案的确定164.2.1 空调系统形式164.2.2 空调系统的选择174.3 空调系统空气处理过程194.4 确定气流组织方案204.4.1 空间气流分布的形式204.4.2 确定各房间气流分布形式:21第5章 空调系统水力计算225.1空调水系统的确定225.2 空调系统水力计算235.2.1各房间流量计算235.2.2确定各段管径245.3水泵的选择26第6章 排风系统的设计286.1风口、风道的计算及风机的选择286.2 风管系统的布置296.2.1 风管的选择296.2.2 管路布置原则29第7章 确定消声减振317.1 空调系统噪声来源及控制措施317.1.1 空调系统噪声来源317.1.2 消声措施317.1.3 系统设计中应注意事项327.2 空调房间的减振327.2.1 空调系统产生振动的原因及减振的目的327.2.2 减振措施337.2.3 减振器的选择33第8章 空调系统的检测与调节348.1空调监测与调节系统的任务和内容348.2 风机盘管的自动控制系统358.3空调系统的调试35结 论37致 谢38参考文献:39附 录42 格式调整!标题离页眉太远了!第1章 绪 论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空调系统最早在工厂中被应用,随着近代工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系统也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居住和公用建筑中。现代人大约有五分之四的时间在建筑物中度过,因此建筑内的环境越发得到人们的重视,采暖通风空调技术为满足人们舒适性要求也发展起来。而今天在发达国家中,家用空调在家庭中已经相当普及,在我国现代空调技术也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近年来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老百姓的平均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国家逐步完善借贷制度和保险制度,消费者把自己手中积攒的钱拿出来购买高档消费品,那么家用中央空调自然也会受到他们的关注,我国的住宅中央空调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商业性空调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蓄冷空调、低温送风、洁净系统以及末端装置都得到了应用和提高,新技术新产品更是层出不穷。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国民经济观念的改变,一些外资企业及进口空调也给国内商家带来了更强的竞争意识等一系列的原因,使空调市场潜力很大的中国成为一个极大的消费空间。全球市场综述,?不通顺!空调市场增长的首要原因在美国和中国两大市场,其中,民用空调的需求量占总量的四分之三。可见,空调业目前的热度及其对世界经济推动力的强大作用。1.1.1 能源与环境标题是能源与环境,内容怎么写水源热泵呢?删掉或者改写!水源热泵机组由于其具有节能、环保及冷暖联供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广泛应用,目前,人类生活环境中存在很多未利用的能,如自然类(地热、温泉、河水、海水、湖水及地下水等)和城市基础设施类(工场、发电厂、矿井、工业废弃物及公共浴室等等),通过开发和使用未利用能,发展水源热泵技术。如何利用这部分未用能作为生活用采暖、空调的热源、是应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1.1.2 水源热泵技术随着我国住宅市场化改革,新建住宅小区迅速发展和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改善需求,以及环保方面的要求,如何满足居住建筑的冷暖空调要求,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清华大学江亿提出采用深井回灌的水源热泵方式可能成为满足这种需求的住宅供热空调方式。其原理,地下水从深井1中抽出进入板式换热器械2,与楼内循环水系统的水换热后,再通过深井2排到地下,循环水系统经住宅楼内管网送入各户,经各户的水源热泵产生热水(冬季)或冷水(夏季)送入末端装置,满足供热或空调的要求。在对深井、水系统及水源热泵和末端装置进行了详尽讨论,最后进行了经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这种“一户一机、深进回灌”的水源热泵方式,优于目前的冬季燃煤锅炉采暖+夏季分体空调方式。同时系统管理方便,住户可很方便地单独对温度调节。这一方式全部能源由电提供,无任何污染,空调排热全部进入地下用于冬季供暖,不再对小环境造成热污染,并且遭受不悬挂室外机,美化了建筑外表面。由于地下水是全封闭式系统,因此既不消耗任何地下水源,又不会对其带来污染。目前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应政策,以支持这种节能、节水、保护环境的方式。水源热泵是一种介于中央空调和分散空调之间的优化空调能源方式,它既具有中央空调能效高,成本低和安全、可靠等优点,又具有分散式调节灵活、方便和便于收费等优点,是一种适合民用建筑的采暖空调方式。由于余热水源热泵具有热回收率高的特点,因此,经济性、节能性十分明显,在有条件地方应大力推广。自来水水源热泵系统,冬季采暖需补助加热,其经济性与加热热源方式有关。采用热效率高的燃气加热方式或以价格较低的蒸汽加热水作为加热源等热源时,以它们作为补助加热热源是合理的。长沙铁道学院丁力行对湖南地区的中央空调系统,分别采用水源热泵冷热水机组、风冷热泵、溴化锂直燃机、水冷冷水机组+燃油锅炉四种方案进行了经济比较,结论是水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具有初投资较小,且成本比其它三种中央空调小1965%的优点。(调整页眉与文字的距离)1.2 水源热泵发展前景热泵在空调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早在1980年上海手工业局设计室与上海冷气机厂为上海某商场设计了国内第一套空气-水热泵空调系统,运行效果一直良好。近年来随着国内空调技术的飞速发展,热泵空调系统获得广泛的应用。80年代初,我国在一些外商投资的建筑中采用了闭式环路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这些工程显示出闭式环路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回收建筑物内余热的特有功能以及节省或减小常规空调系统的冷热源设备和机房,便于分户计费,便于安装、管理等优点。因此,90年代便得到广泛地应用。据统计,1997年国内采用闭式环路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工程共52项;从“天龙”水源热泵空调中国地区一览表(共15项工程)看,不仅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中一些工程采用它,而且如佛山、绍兴等中、小城市也开始采用。据有关文献的预测分析,闭式环路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节能型空调系统,在我国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节能始终是空调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热泵技术能提高能源利用率,是合理用能的典范。正因为热泵的节能效益,才使热泵在20世纪70年代后,在空调领域中获得广泛地应用与发展。有关文献将这一时期称为热泵发展的第一兴旺期。并预言,由于全球温暖化问题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人们要求减少温室效应。也就是说,空调能源效率再次变得最重要,这不是由于经济问题,而是出于环境原因,我们暖通空调工作者将会经历热泵发展的第二次兴旺期。为此,暖通空调工作者应做好思想准备,加强有关热泵空调方面的研究工作,积极推广应用热泵空调。1.3 本文主要内容所设计的建筑形式,条件,为何选择水源热泵方案?具体设计内容包括那些第3章 空调负荷的计算第2章 原始资料2.1 地址资料设计地点:吉林市2.2 气象资料及室内设计参数(1) 大气压:夏季:100.53KPa,冬季:102.51KPa;(2) 室外计算温度:夏季空调干球温度:31.0 , 湿球温度:26.9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28.2 ,日较差:6.9(3) 室外风速:夏季平均:2.8m/s冬季平均:2.7m/s(4)室内设计参数:夏季室内设计干球温度:26,夏季室内设计相对湿度:60%;冬季室内设计干球温度:20,冬季室内设计相对湿度:50%。2.3 土建资料:(1)外墙:由文献1可知,保温材料:沥青膨胀珍珠岩,d=390mm ,=110mm,k=0.59w/m2.k,=0.16,=89.62 ,=12.3,=1.2(2)内墙: k=1.83w/m2.k,由文献1可知,=0.68,=6.78,=4.9,=1.4(3)楼板:由文献1可知,K=1.33, =0.3, =9, =1.9(4)屋面:由文献1可知,保温材料:沥青矿棉毡,d=1115mm, =50mm,k=0.71w/m2.k,=0.46, =26.92,=6.9(5)外窗:由文献1可知,一层考虑外窗,双层钢窗,内设浅色布窗帘,无外遮阳设施,玻璃传热系数K=2.8w/m2.k,浅色布窗帘:Cn=0.6 (6)照明情况:房间照明 5w/m2 (7)门:保温隔音门传热系数 k=1.63 w/m2.k由文献1可知,此建筑属于中型。详细一点。调整格式!格式占的分值较大第3章 空调负荷计算在室内外热源干扰的作用下,空调房间的热、湿度也会发生变化,为了使房间的温、湿度满足舒适性条件或工艺条件,必须对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进行计算,因为它是确定空调系统送风量和空调设备容量的基本依据。而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的计算必须以室外的气象参数和室内要求维持的环境条件为依据,因此要先确定的是室内外设计参数。3.1 确定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3.1.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在暖通空调设计中,应根据不同负荷的计算,按现行规范选用不同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主要有:(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由文献2,8可知,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取室外空气历年来平均不保证50 小时的干球温度;夏季空调室外湿球温度取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50 小时的湿球温度。这两个参数用于计算夏季新风冷负荷。(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夏季计算经建筑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时,应按不稳定传热过程计算。因此,必须已知夏季空调设计日的室外空气日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由文献2,8可知,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 天的日平均温度。3.1.2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选择主要取决于:(1)建筑房间使用功能对舒适性的要求,影响人舒适感等主要因素首先是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速度,其次是衣着情况、空气新鲜程度、室内各表面的温度等。(2)地区、冷热源情况、经济条件和节能要求等因素。3.2 夏季冷负荷计算目前,在我国暖通空调工程中,常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冷负荷,冷负荷系数法是建立在传递函数法的基础上。夏季建筑维护结构的冷负荷是指由于室内外温差和太阳辐射作用,通过建造物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冷负荷的大小与建筑位置和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有很大关系),具体计算方法如下:3.2.1围护结构的负荷计算(1)无外遮阳玻璃窗的日射冷负荷 对于中、重型结构各小时的冷负荷按下式计算,对于轻型结构和间歇工作的空调系统,需另行附加安全系数。公式出处见文献1。 (3-1)式中 各小时的日射冷负荷(W); 包括窗框的窗的面积(m); 窗的有效面积系数,本设计中=0.75;窗玻璃修正系数,即窗不是3mm厚的单层普通玻璃时的修正系数,本设计中采用双层3mm厚普通玻璃=0.86; 窗的内遮阳的遮阳系数,无内遮阳时=1,本设计中=0.65; 窗日射得热量最大值(W/m); 冷负荷系数,分无内遮阳和有内遮阳,按纬度给出;表3-1 无外遮阳玻璃窗日射冷负荷 窗日射得热量最大值(W/m)北纬透明度等级 朝 向SSEENENNWWSWH(水平)405318507640484123484640507832(2)玻璃窗传热的冷负荷 由于玻璃窗传热温差的波动幅度较太阳辐射热的波动幅度小得很多,因此室内蓄热的温度波衰减对冷负荷影响很小,故而可以认为玻璃窗传热的得热即为冷负荷。按下式计算1:(公式出处见文献1)删掉,不能这么写! (3-2)式中 玻璃窗传热的冷负荷(W);玻璃窗的传热系数W/(),本设计=18.6W/(),=18.6W/(),又为双层玻璃,故=3.01W/();夏季室外逐时温差(). = (3-3)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夏季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本设计中=9.4,取=9;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玻璃窗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本设计中=1.0,见表2-22;包括窗框的窗的面积(m);室内计算温度()。(3)外墙和屋盖的冷负荷外墙和屋盖的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3-4)式中 屋盖(或外墙)“计算时间”的冷负荷(W);屋盖(或外墙)的传热系数W/(),本设计屋盖的=0.79W/(),外墙的Kw=0.74W/()屋盖(或外墙)的面积(m);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屋盖(或外墙)外表面辐射热平均温升(); (3-5)式中 太阳总辐射日平均照度(W/);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太阳辐射热吸收系数;维护结构外表面的放,一般取=18.6W/();屋盖(或外墙)“作用时间”室外温度波动部分的综合符合温差();室内计算温度()。3.2.2人体、照明等负荷计算3.2.2.1人体的冷负荷和湿负荷(1)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见文献1 (3-6)式中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 q1=61w; 室内全部人数,估计一层楼总人数为150人; 群集系数,=0.93; 时间人体显热散热量的冷负荷系数。(2)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见文献1 (3-7) 式中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W,; 室内全部人数,估计一层楼总人数为50人; 群集系数,=0.93。3.2.2.2 人体湿负荷1 (3-8)式中 散湿量,/ h ; 群集系数; 计算时刻空调房间内的总人数; 一名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109(g/h)。表3-2 温差传热形式的冷负荷项目计算时刻备注81012141618202224南外墙K=0.83=11F=41.8=-3-2123135791113=KF-7.56.565.55.56.5899.51561211048787121173208226北外墙F=52.1=-3-2123135791113=KF-5.554.544.555.56.571088665436586108151173西北外墙F=22.6=-3-2123135791113=KF-8.57.56.56666.589.510384665656566694122东北外墙F=22.7=-3-2123135791113=KF-6.5666.57.588.599665757668594104113113外窗K=2.9=-3-2.6-0.12.33.84.43.61.7-0.1-1.7南F=51.5-836-463-10511920990-194-463-702=KF北F=61.5-999-553-125143250107-232-553-838=KF东北F=33.3-541-299-687713558-126-299-454=KF西北F=33.3-541-299-687713558-126-299-454=KF冷负荷小计-2484-1266-746681022670-227-1048-1814表3-3 太阳辐射形成的冷负荷项目计算时刻备注810121416182022南外墙F=51.5Xz=0.55Xd=0.944913019717610261342390023883619323318731121625432北外墙F=61.5Xz=0.55Xd=0.935074878972752316108516061888193115621628499347东北外墙F=33.3Xz=0.55Xd=1.082481531241118853282033852081168615101197721381272西北外墙F=33.3Xz=0.55Xd=1.08517588110246255674569410201197149633463468911612冷负荷小计60647095839081707978693824161654室内发热量形式的冷负荷:表3-4 人体的显热散热的逐时冷负荷计算 : 项目计算时刻备注141618202224人体=0.93n=50q1=61连续工作小时数为T=12246810120.80.90.940.960.970.98226925532666272327512780表3-5 照明设备散热形式的冷负荷灯光设备N=0.005*1222=6.1kw246810120.660.770.840.890.920.94169119732152228023572408冷负荷小计3960406226853282482907229642调整表格!太长了表3-6 房间冷负荷与湿负荷汇总 :负荷项目计算时刻备注1012141618202224传热负荷-1266-746681022670-227-1048-1814见表3-2辐射负荷7095839081707978693824161654见表3-3室内发热负荷21447406226853282482907229642见表4人体潜热负荷03395396045264818500351085188房间全热冷负荷5829117111279817552158211058191096733各项负荷累计房间湿负荷05.075.075.075.075.075.075.073.3新风负荷计算:室外新鲜空气是保障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的关键。因此,空调系统中引入室外新鲜空气是必要的。由于夏季室外空气焓值和气温比室内空气焓值和气温要高,空调系统夏季为处理新风势必要消耗冷量。夏季,空调新风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3-9)式中 夏季新风冷负荷,kW;新风量,kg/s;室外空气的焓值,kJ/kg;室内空气的焓值,kJ/kg。目前,我国空调设计中对新风量的确定原则,仍采用现行规范、设计手册中规定(或推荐)的原则,有关新风量的取量见文献1,以一楼为例,取人员密度0.5(人/m2),保证室内每人的新风量不少于40m3/h。夏季室外干球温度30.1,室外湿球温度28,根据这两个值在焓湿图中查出室外焓值=91.8kJ/kg;室内设计温度26,室内设计相对湿度为60,根据这两个值在焓湿图中查出室内焓值 =58kJ/kg,则 =22.5kW选取最大冷负荷为16时的负荷为17552+22500=40052 W,一楼面积为1322.7m2,故单位面积冷负荷为40052/1322.743=30.3,由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选用FP-10型风机盘管,名义供冷量5300W,故需要FP-10型风机盘管8个。同理,二层到五层房间冷负荷见附录A,取q=150w/ m2,人数n=0.5人/。空调系统冷负荷为=556579W。制冷系统负荷Q0可按下式确定: (3-10)式中:空调系统冷负荷(W) ; 房间同期使用系数,0.61.0 ,本设计Kr=1; 冷量损失附加系数,风-水系统=1.101.15; 直接蒸发式表冷系统 =1.051.10;本设计 =1.10;效率降低修正系数,=1.051.10;本设计=1.05;事故备用系数,一般不考虑备用,仅在特殊工程中才采用X台1备用的方式。本设计不考虑备用,=1.0。则本设计制冷系统的负荷=55657911.101.051.0=642.8 kW 3.4 送风状态点、送风量、及换气次数的确定3.4.1送风状态点、送风量的确定(以一层为例)以一层为例,已求得余热量Q=40052W,人体的湿负荷(kg/h)可按下式计算:(见文献1) (3-11)式中每名成年男子的散湿量(kg/h),见表2-47。经查得故=2.35kgs。渗透空气的湿负荷W5(kg),按下式计算: (3-12)式中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时的含湿量(g/kg); 室内空气的含湿量(g/kg)。经查得1.13kg/m3,L=120m3/h,18.8g/kgg/kg.kg/h=0.196g/s.由上得总的含湿量=2.35+0.196=2.55kg/s查i-d图得室内状态N(,),=59kj/,=12.9,取送风温差T=8,则送风温度=-8=26-8=18 , 查i-d图得,按消除余热 按消除余湿 kg/s按消除余热和余湿所求送风量基本相同。3.4.2换气次数的确定(以一层为例)3.5新风量的计算室外新鲜空气是保障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的关键。因此,空调系统中引入室外新鲜空气是必要的。目前,我国空调设计中对新风量的确定原则,仍采用现行规范、设计手册中规定(或推荐)的原则,有关新风量的取量见文献1。以一层为例,取人员密度0.5(人/m2),保证室内每人的新风量不少于40m3/h。对于不同的换气次数和人员密度,新风量占总风量的百分比,由表13.6-2查得,最小新风比取为30%,则最小新风量为=0.87kg/s同理,二到五层送风量、换气次数及新风量计算结果见附录B.第4章 空调方案的确定及新风系统的设计第4章 空调方案的确定及新风系统的设计4.1 空调系统的划分原则空调系统的划分原则应遵循以下几点:1、系统要保证达到所要求的空气湿度、相对湿度、风速、噪声标准以及净化等;2、要达到初投资与运行费用综合起来较为经济;3、空调系统不易过大,便于施工、管理和调试;4、空调系统应便于管理,运行维护简单;5、尽量减少一个系统内的各房间相互的不利影响;6、应将有相同要求的区域或房间划为同一个系统,以保证各区所要求空调参数;7、 要尽量减少风管长度和风管的重叠。4.2 空调方案的确定4.2.1 空调系统形式各种空调系统的特点及使用场合:(1)集中式空调系统:所有空气处理设备都设在一个集中的空调房间内。该系统新风引入量大,并可随季节变化,运行、调节方便,与装修较宜配合,且可用双极过滤,能满足洁净度的要求,有利于节能,适用于热湿比小、且新风要求大的场合,比如商场,餐厅等。(2)半集中式空调系统:除集中空调机房外,还设有分散在被调房间的二次设备。该系统可在空气进入被调房间之前,对来自集中处理设备的空气作进一步补充处理,可满足各房间对温、湿度要求的差异,且能够间歇适用,互不干扰,适用于处理热湿比较大、对房间温度湿度要求不同的场合,常用的半集中式系统是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3)全分散系统:把冷、热源和空气处理,输送设备集中设置在一个箱体内,形成一个紧凑得空调系统,该系统使用灵活,方便,适用于对温湿度要求不高,不便设置集中系统的小房间系统,如窗式空调机。(4)全空气系统:空调房间的室内负荷全部由经过处理得空气来负担,其特点与集中式系统相同,但由于空气比热较小,需要较多的空气量才能达到消除余热余湿的目的,因此要求有较大的断面风道或较高风速,空间占用大,适合于层高较高的系统。(5)全水系统: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全靠水作为冷热介质负担。由于水比热较空气大,故无全空气系统之缺点,但仅靠水消除余热余湿,并不能解决房间的通风换气问题,因而通常不单独采用此系统。(6)空气水系统:有空气、水共同负担室内负荷,此系统避免了全空气、全水系统的缺点,更好的满足了既消除余湿、余热、又能满足通风换气的要求,故是较理想且应用广泛的一种系统。(7)制冷剂系统:将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直接放在室内来吸收余热、余湿,此方案常用于分散安装的局部空调机组。但由于冷剂管道不便于长距离输送,故不宜作为集中式空调系统来使用。4.2.2 空调系统的选择4.2.2.1 客房空调系统的选择客房的特点:1.人员密度不大,潜热负荷不大,热湿比较大;2.使用时间各不相同,且间歇使用,随机性大;3.各房间对温、湿度要求不一致,故宜采用半集中式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若采用全空气系统容易串味,且空间占用大,不便于调节;若采用窗式空调器,则不美观,并且维修不方便。风机盘管机组的空调系统已广泛用于旅馆、公寓、医院和办公楼等高层建筑物中,同时也用于小型多室住宅建筑的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场合,因为风机盘管有以下优缺点:(1) 燥声较小;(2) 每个房间可各自控制温度,有个别控制的优越性;(3) 系统分区进行调节控制容易,冷热负荷按房间的朝向,使用目的使用时间等把系统分为若干区域系统,进行分区控制;(4) 风机盘管机组体积小,布置方便,属于系统的末端机组类型;(5) 占建筑空间少;(6) 对于将来的建筑物的扩建,而相应地增设风机盘管机组,实现比较容易;(7) 管的除湿能力不是很大。在选用风机盘管空调方案适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 新风补给采用什么样的方式;(2) 选择供给风机盘管机组的水系统形式;(3) 要考虑冷源和热源是否共用的问题;(4) 据建筑用途和形式考虑机组类型;(5) 考虑控制方法;其中(1)和(2)两条较为重要。新风补给系统,风机盘管机组空调系统采用新鲜空气的补给方式有四种,此次设计采用独立的新风系统,其特点是随着室外参数的变化不断进行调节,以保证室内的的温湿度参数不变,但是占用空间(要单独设置新风机房),初投资,运行费用较高。它一般用于室内卫生条件要求严格,温湿度要求高的场合。其包括两种方式:a新风直接送入空调房间与风机盘管处理的空气在室内混合。其特点是风机盘管只处理回风,风量小,噪声小。b新风和回风混合后再送入室内。其特点是噪声大,风量大。本设计就是采用第一种方式送风。关于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空调方式的集中处理状态参数的选定,室内空气状态变化过程,风机盘管和新风机组的特点比较:1. 新风处理到低于室内含湿量,承担室内湿负荷,风机盘管承担室内部分显热冷负荷。优点:(1)盘管表面干燥,无霉菌滋生条件,卫生条件好;(2)冷冻水温度高,如盘管用冷冻水单独有冷水机组制备,则它的制冷系数高,能耗低;(3)在室外湿球温度低时,可利用冷却塔的水做冷源,或采用地下水做冷源,以降低人工能耗。缺点:(1)新风系统需要温度比较低的冷冻水,而盘管需要温度比较高的冷冻水,因此冷冻水系统比较复杂;(2)盘管在干工况下运行,其制冷能力大约只有原来标准工况(7)的60%以下;(3)一些不可预见的原因使室内湿负荷增加,风机盘管也可能出现不希望的湿工况。2. 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而风机盘管承担室内人员、设备冷负荷和建筑维护结构冷负荷。特点:(1)风机盘管负荷较大,机型较大,湿工况运行 ;(2)新风送风焓值可根据室内空气焓值控制; (3)风机盘管机组湿工况,发生霉菌,卫生条件差,积垢后不易清除。3. 根据室内的冷负荷、湿负荷和风机盘管的热湿比确定新风的处理状态点,这种方法有两个未知数,必须补充条件才能确定新风的处理状态点,适合用于校核风机盘管的除湿能力是否满足室内除湿要求。综合评定可知选方案2 确定新风处理状态点,再用方案3 校核较为妥当。而方案1 适用于卫生要求较高的场合。4.3 空调系统空气处理过程全空气集中式空调系统空气处理过程夏季处理过程图4-1 为全空气集中式空调系统夏季的设计工况在h-d 图上的表示。R、O 分别为室内、室外状态点。室内状态点R 可根据规范、标准或工艺要求确定。室外状态点取当地历年平均不保证50h/年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见第1章气象参数。设已知室内的冷负荷(包括显热冷负荷和潜热冷负荷)和湿负荷。根据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出角系数,则可在湿空气的焓湿图上,通过R 点按角系数 画出送风在室内的状态变化过程线,该线与 =90%相交,即为送风状态点S,考虑到风机放热会产生11.5的温升,但含湿量是不变的,可以在h-d 图上试出实际送风状态点S和表冷器处理到的状态点S。利用公式可以算出送风量。 4.4 确定气流组织方案为了使送入的空气合理分布,有效的控制既定区域内的有关参数处于合理限度,并消除影响被调对象的热、湿负荷及有害物,选择合适的排气点等,就需要了解并掌握空间的空气分布规律,不同的空气分布方式和设计方法,从而确定出最适合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以使空调房间的空气分布达到理想的效果。4.4.1 空间气流分布的形式4.4.1.1 上送下回由空间上部送入空气由下部排出的“上送下回”送风形式,分为侧送侧回,散流器送风,孔板送风三种形式。该形式送风气流不直接进入工作区,有较长的与室内空气混掺的距离,能够形成比较均匀的湿度场和速度场。4.4.1.2 上送上回分为单侧上送上回,异侧上送上回,散流器上送上回三种形式。该形式的特点可将送排(回)风管道集中于空间上部。4.4.1.3 下送上回分为地板送风,末端装置送风,置换式下送三种。该形式要注意控制工作区的风速,但其排风温度高于工作区温度,故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同时有利于改善工作区的空气质量。4.4.1.4 中送风在某些高大空间内,若实际工作区在下部,则不须将整个房间都作为控制调节的对象,采用中送风方式,下回风,上排风,可节省能耗,但存在温度“分层”现象。4.4.2 确定各房间气流分布形式:4.4.2.1 集中式空调系统宜采用上送上回形式,其中送风采用方型的散流器上送,但应注意送、回风口的距离,不应使气流短路,回风口为固定单层百叶风口,回风口也要均匀的布置,同时考虑回风管的设置,达到比较合理的布局。4.4.2.2 风机盘管一般采用侧送,风机盘管卧式暗装,采用风机盘管下回风,送风口采用单层百叶风口。回风口应加过滤器,另外办公室若采用风机盘管应采用高静压卧式风机盘管。第6章 排风系统的设计第5章 空调系统水力计算基于本建筑考虑到节能与管道内清洁等问题,因而采用了闭式系统,不与大气相接触,仅在系统最高点设置膨胀水箱,这样不仅使管路不易产生污垢和腐蚀,不需要克服系统静水压头,且水泵耗电较小。根据地理位置和建筑的特点只设一个水系统由于设计属于多层建筑且冷媒水都在同侧回供,水系统可均设为同程式。每个层除了供回水管路外,还有一根同程管,各并联环路的管路总长度基本相同,各用户盘管的水阻力大致相等,所以系统的水力稳定性好,流量分配均匀,此系统属于垂直且水平同程系统。为保证负荷变化时系统能有效。可靠节能的运行,设置三台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其中分别设一台为备用水泵;风机盘管供回水管上均设有调节阀,对应在制冷机房集水器和分水器之间设置压差调节阀,起旁通之效。依据负荷的变化灵活的调节。5.1空调水系统的确定(标题与内容不一致!)(1) 水量计算: (5-1)式中: 管段内水流的流量,m3/h; 空调房间的负荷,Kw;C 水的比热,4.19KJ/kg;水的密度,1000;回水的平均温度,一般取12;供水的平均温度,一般取7。(2)供回水管网的阻力损失:水在管道内的沿程阻力: (5-2)式中: 摩擦阻力系数,无因次量; 直管段长度,m; 管道内径,m; 水的密度,1000kg/m3; 水流速,m/s; R 单位长度沿程阻力,又称比摩阻(Pa/m)。 冷水管采用钢管或镀锌管时,比摩阻一般为100400Pa/m,最常用的为250Pa/m。局部阻力损失: (5-3)式中:Z 局部阻力损失,Pa; 局部阻力系数,查表; 水的密度,1000; 管段中水流速度,5.2 空调系统水力计算5.2.1各房间流量计算根据各房间的冷负荷,计算各管段的流量,计算式如下: m/s (5-4)式中:Q房间的冷负荷(kW); t供水回水的温差(),本设计取t =5。 一至五层冷冻水流量计算见表C。5.2.2确定各段管径1)给管段标号,选定最不利环路。2)根据假定的流速和确定的流量计算出管径,计算式如下: m (5-5)根据给定的管径规格选定管,由确定的管径,计算出管内的实际流速: m/s (5-6)管段内流速的取值范围如下表:表5-1水管流速表管径(mm)400冷冻水0.50.80.60.90.81.21.01.51.42.01.82.5冷却水1.01.21.21.61.52.01.82.5在水力计算时,初选管内流速和确定最后的流速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表5-2 管内水的最大允许水流速表公称直径(mm)V(m/s) 150.8201.0251.2321.4401.7502.0503.03)沿程阻力 pa (5-7) 局部阻力 pa (5-8)水管总阻力 pa (5-9) 管材:低压系统,DN50的可用焊接钢管,DN50的用无缝钢管,高压系统可一律采用无缝钢管。冷凝水管采用镀锌钢管或塑料管。一至五层水力计算见附录D(最后一列为单个风机盘管的引入管的水力计算,采用估算。 假设每个风机盘管都相同,总和为54+3.9=57.9 kPa)。经算得一楼最不利环路供水管的阻力为46.50kPa,又供水和回水管的阻力基本相同,本设计将取供水管阻力的两倍来计算环路的管道阻力,加上风机盘管的水阻54*8=432kPa,则最不利环路的总阻力=246.50+3.9*8+432=556.2kPa.二楼最不利环路的总阻力=230.628+57.9*31=1856.656kPa.三楼最不利环路的总阻力=226.469+57.9*27=1616.238kPa.四楼最不利环路的总阻力=226.730+57.9*23=1238.45kPa.五楼最不利环路的总阻力=228.734+57.9*23=1389.16kPa.从上述结果看出:整个空调冷冻水系统最不利环路为二楼,其阻力为1856.656kPa,冷冻水泵扬程的确定将以此为依据。5.2.3 空调风机盘管水系统凝水管考虑 不通顺 风机盘管机组在运行时产生的冷凝水,必须及时排走,排放凝结水的管路的系统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风机盘管凝结水盘的进水坡度不应小于0.01。其它水平支干管,沿水流方向,应保持不小于0.002的坡度,且不允许有积水部位;2)冷凝水管道宜采用聚乙烯塑料管或镀锌钢管,不宜采用焊接钢管。采用聚乙烯塑料管时,一般可以不加防止二次结露的保温层,但采用镀锌钢管时应设置保温层。 3)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D(mm),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机组的冷负荷Q(KW),按照下列数据近似选定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Q7KW, DN=20mm;Q=7.1-17.6KW, DN=25mm;Q=17.7-100KW, DN=32mm;Q=101-176KW, DN=40mm;Q=177-598KW, DN=50mm;Q=599-1055KW, DN=80mm;Q=1056-1512KW, DN=100mm;Q=1513-12462KW, DN=125mm;Q12462KW, DN=150mm.本设计的凝水管采用聚乙烯塑料管,不加防止二次结露的保温层;风机盘管的凝水管管径与风机盘管的接管管径一致,均为DN20。5.3水泵的选择 不能直接写公式,加一两句话,写写水泵如何选择,去年范晶像你这样写就给扣分了冷却水流量:Q=22.25kg/s=80.1m3/h泵的扬程=202.36m泵的流量和扬程应有10%20%的富裕量,则泵的流量:155.161.15=189.934 m3/h 扬程:19.331.15=22.23m 选用IS型系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妈妈别哭》观后感6篇
- 节能减排项目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实施方案
- 海洋科技创新的政策推动与实施路径
- 开关稳压电源设计
- 安全教育之防溺水
- 2024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 含解析
- 肺部感染健康教育
-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土地整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商洛学院《应用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土地测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空调售后客服培训课件
- 《《定制式医疗器械医工交互全过程监控及判定指标与接受条件》》
- 《三只松鼠公司基于哈佛探析框架的财务探究(9900字论文)》
- DB32T 3293-2017 企业专职消防队建设和管理规范
- 小班社会活动欢庆六一
- 2024年江苏南京林业大学招聘专职辅导员15人(第二批)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GB/T 44828-2024葡萄糖氧化酶活性检测方法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终结性考核大作业参考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 燃气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 锂电池起火冒烟爆炸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