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工怒触不周山.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工怒触不周山.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工怒触不周山.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共工怒触不周山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 ,由西汉淮南王( )等人编著。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1)怒而触不周山( )(2)地维绝( )(3)水潦尘埃归焉( )三、下列加粗字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饮于河 于厅事之东北角B道渴而死 怒而触不周山C夸父与日逐走 陈太丘与友期行D弃其杖 其夫呓语四、翻译下列句子。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五、回答下列问题。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选自列女传(参考译文)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1、解释加粗的词。孟母方绩 今而废之2、 孟母用刀割断她织的布,是什么动机? 3、 孟母认为学习的意义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4、 你还知道孟子和他的母亲的其他故事吗?请写出其他的典故来。5、孟子“遂成天下之名儒”他成功了,成名了,你能从本文中探索孟子之所以成功的几点原因吗?参考答案一、淮南子 刘安二、(1)撞、碰(2)绳子、(3)积水三、A四、(1)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五、正面:勇敢坚强、敢于挑战、自我牺牲精神,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反面:性格暴躁、偏激任性、不计后果六、1、织布 荒废2、让孟子明白半途而废是不会有成就的。3、学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