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过病案 引入新课 男 16岁 呼吸困难反复发作3年 受凉后再发2小时 患者3年前因受凉后出现鼻痒 喷嚏 流涕 继则呼吸困难 喉中有哮鸣声 伴咳嗽 咳少量白痰 胸闷 不予治疗可自行缓解 未经系统治疗 2小时前因受凉患者再度出现呼吸困难 喉中有声哮鸣 胸膈满闷 面色晦滞 口渴喜热饮 舌苔白滑 脉弦紧 第三节 哮病 第一章肺病证 哮病 概述病因病机诊察要点 第一节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1 了解哮病的定义及历史沿革 2 熟悉哮病的病因病机 3 熟悉哮病的类证鉴别 教学目标 哮病 概述病因病机诊察要点 一 概述 一 涵义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时喉中有哮鸣声 呼吸气促困难 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释义 证候特征 呼吸困难 喉中哮鸣 发作性 突然性 反复性 短暂性 发作性说明次病可分为发作期 缓解期 第一个句号后的话是对本病发作期临床表现的进一步描述 别名 哮吼 定义 病名释义 临床特征 呈反复发作性的一种独立性疾病 喉中有哮鸣声 呼吸气促困难 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哮 在 新华字典 中即 吼叫 的意思 如咆哮 这里的 哮 指声响言 是指喉中有哮鸣声 喘 指气息言 为呼吸气促困难 哮喘即是一种发时喉中哮鸣有声 呼吸气促困难 甚则不能平卧的病证 后世医家鉴于哮必兼喘 故一般统称 哮喘 但现代中医学为与喘证区分开来 故将此病定名为 哮病 二 历史沿革 1 内经 虽无哮病之名 但有关喘鸣的记载与本病相似 2 金匮要略 对哮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论述颇详 咳而上气 喉中水鸡声 射干麻黄汤主之 3 元 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 并阐明病理因素 专主于痰 提出 未发以扶正气为主 既发以攻邪气为急 的治疗原则 4 明 虞摶 医学正传 对哮喘作了明确的区别 三 病证范围 支气管哮喘 喘息性支气管炎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或其它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 引起的哮喘 二 病因病机 外邪侵袭 饮食不当 一 病因 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 邪蕴于肺 或因吸人烟尘 花粉 动物毛屑 异味气体等 壅阻肺气 气不布津 聚液生痰 影响肺气的宣降 津液凝聚 痰浊内生 过食生冷 寒饮内停 或嗜食酸咸甘肥 积痰蒸热 或进食海膻发物 脾失健运 痰浊内生 上干于肺 壅塞气道 病后体虚 病后体弱 如幼年患麻疹 顿咳 或反复感冒 咳嗽日久等导致肺虚 素质不强 肾精亏虚 阴虚阳盛 热蒸液聚 痰热胶固 肺气不足 阳虚阴盛 气不化津 痰饮内生 二 病机 外邪 风寒 风热 肺邪壅于肺 气不布津 痰 饮食 生冷 酸咸 甘肥 海腥 脾 聚湿 夙根 宿痰伏肺 肺气壅塞 外感 饮食情志劳倦 痰阻气道搏击有声 发作 病后 肺虚 肺气耗损气不布津起居体虚 肾亏 阴虚火旺灼津 阳虚水泛 缓解期 冷哮 热哮 寒包热哮 迁延日久 虚哮 三 二者概述 肺 肾 外邪侵袭 肺 邪客于肺 肺不布津 饮食不当 脾 脾失健运 痰 宿根 大病久病 水湿内停 宿痰伏肺肺失宣肃 肾不主水 水饮内停 禀赋不足 气阴耗伤 肺不布津 外感 饮食 七情 劳倦 肺失宣肃 痰随气动 呼吸困难 气因痰阻 痰气搏击 喉中哮鸣 哮病 发作期 实哮 冷哮 寒痰 热哮 热痰 虚哮 气虚 寒痰 阴虚 热痰 寒痰伤阳 热痰伤阴 损伤肺脾肾三脏 缓解期 肺虚 肺不布津痰浊内生 卫气不足卫外不固 脾虚 气血不足肺失所养 痰浊内生上干于肺 肾虚 阳虚水泛上客于肺 虚火灼津上壅于肺 痰浊壅肺肺失宣肃 四 病机要点 病位 肺 与脾肾 基本病机 肺失宣肃痰气搏击 病性 发作期以邪实为主 缓解期以正虚为主总属正虚邪实 五 转归 哮病是一种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的疾病 年轻患者 可终止发作 中老年体弱患者 不易根治 三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 诊断 1 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 呼吸困难 甚则张口拾肩 不能平卧 或口唇指甲紫绀 2 诱因 气候突变 饮食不当 情志失调 劳累3先兆症状 发作前多有鼻痒 喷嚏 咳嗽 胸闷等先兆4 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呈反复发作性 5 辅助检查 两肺可闻及哮鸣音 可以确诊 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痰液涂片可见嗜酸细胞 胸部x线检查 二 鉴别诊断 1 哮病与喘证 相同点 都有呼吸急促 呼吸频率加快 的表现 不同点 哮病 哮指声响言 喉中有哮鸣声 伴呼吸气促难 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 喘证 喘指呼吸气促困难 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呼吸气促困难时 不伴有喉中哮鸣声 联系 即哮必兼喘 而喘未必兼哮 可以说 哮是一种特殊的喘 哮病与喘证的鉴别 第二节哮病的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临证参考 教学目的要求 1 掌握哮病的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 2 熟练掌握哮病的分证论治 3 了解哮病的预防调护 临证参考 一 辨证要点 首辩已发 未发 已发 平静时突发胸部满闷 呼吸喘促 喉中哮鸣 伴咳嗽 咯痰不利 甚则张口抬肩 唇甲青紫 额汗 心悸 烦躁不宁 未发 可无明显的症状与体征 或仅有轻微的咳嗽 咯痰 呼吸紧迫等 日久反复发作 可见气喘 咳嗽 咯痰 呼吸时喉间哮鸣有声 自汗 畏风 神疲形衰 腰酸浮肿 四 辨证论治 发作时以邪实为主 辨其寒热 冷哮 哮证特征 咳痰清稀 痰白 口不渴 苔白 热哮 哮证特征 咳痰黄稠 胶粘难咯 口干欲饮 苔黄 平时正虚 定其病位肺 自汗畏风 少气乏力脾 纳差 便溏 痰多肾 腰酸耳鸣 动则喘气 二 治疗原则 发作时攻邪治标 缓解时扶正固本 发时攻邪治标 祛痰利气 寒痰 温化宣肺 热痰 清化肃肺 风痰为患 祛风涤痰 寒热错杂 温清并施 阳虚 温补 平时应扶正治本 辨其阴阳 阴虚 滋养 区别脏腑 补肺 健脾 益肾 注意事项 反复发作 发时正虚邪实 兼顾治疗 不可拘泥于攻邪 注意治痰 慎用辛散 汗出伤正 易致复发 缓解期补益肺肾 可减轻或减少其发作 三 分型施治 哮病辨证论治 发作期 冷哮证 热哮证 寒包热哮证 风痰哮证 虚哮证 缓解期 肺脾气虚证 肺肾两虚证 哮病 三 分型施治 1发作期 冷哮证症状 喉中哮鸣如水鸡声 呼吸急促 喘憋气逆 胸膈满闷如塞 咳不甚 痰少咯吐不爽 色白而多泡沫 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形寒怕冷 天冷或受寒易发 面色青晦 舌苔白滑 脉弦紧或浮紧 证机概要 寒痰伏肺 遇感触发 痰升气阻 肺失宣畅 治法 宣肺散寒 化痰平喘 主方 射干麻黄汤加减 喉中哮鸣 呼吸急促 喉中哮鸣 气粗息涌 胸高胁胀 咳呛阵作 咯痰色黄或白 痰色白而多泡沫 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形寒怕冷 天冷或受寒易发 脉浮紧 面色青晦 喉中哮鸣 痰色白而多泡沫 舌苔白滑 色白而多泡沫 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形寒怕冷 肺 寒痰 风寒 阳虚 瘀血 哮病 证型分析示意图 寒痰伏肺 遇感触发 痰升气阻 肺失宣畅 宣肺散寒 化痰平喘 射干麻黄汤 疏风散寒 化痰平喘 健脾化痰 扶正补虚 麻黄 干姜 细辛 射干 麻黄 干姜细辛 紫菀 冬花 半夏 干姜 大枣 大枣 五味子 证型分析示意图 热哮证 症状 喉中痰鸣如吼 喘而气粗息涌 胸高胁胀 咳呛阵作 咯痰色黄或白 粘浊稠厚 排吐不利 口苦 口渴喜饮 汗出 面赤 或有身热 甚至有好发于夏季者 舌苔黄腻 质红 脉滑数或弦滑 证机概要 痰热蕴肺 肺失清肃 治法 清热化痰 宣肺定喘 主方 定喘汤加减 喉中痰鸣 气粗息涌 喉中痰鸣 气粗息涌胸高胁胀 咳呛咯痰 喉中痰鸣 咯痰色黄粘浊稠厚 口渴喜饮汗出 面赤 苔黄腻质红 脉滑数或弦滑 或有身热 多发于夏季 哮病 肺 痰热 风热 痰热蕴肺 肺失宣肃 痰气搏击 清热化痰 宣肺定喘 证型分析示意图 清热化痰 宣肺平喘 健脾化痰 桑白皮 黄芩 甘草 麻黄 杏仁 白果 半夏 冬花 苏子 定喘汤 3 寒包热哮证 症状 喉中鸣息有声 胸膈烦闷 呼吸急促 喘咳气逆 咯痰不爽 痰粘色黄 或黄白相兼 烦躁 发热 恶寒 无汗 身痛 口干欲饮 大便偏干 舌苔白腻 罩黄 舌尖边红 脉弦紧 喉中哮鸣 呼吸急促 喉中哮鸣 呼吸急促 胸膈烦闷 咳嗽 咯痰 痰粘色黄 口干欲饮 烦躁大便偏干 舌苔黄舌尖边红 发热 恶寒 无汗 身痛 舌苔白腻 脉紧 肺 痰热 风寒 哮病 证型分析示意图 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疏风散寒 清热化痰 宣肺平喘 补虚扶正 麻黄干姜桂枝细辛 麻黄干姜细辛半夏石膏 桂枝 麻黄五味子 芍药 甘草 五味子 痰热壅肺 复感风寒 客寒包火 肺失宣降痰气搏击 解表散寒 清化痰热宣肺定喘 4 风痰哮证 症状 喉中痰涎壅盛 声如拽锯 或鸣声如吹哨笛 喘急胸满 但坐不得卧 咯痰粘腻难出 或为白色泡沫痰液 无明显寒热倾向 面色青黯 起病多急 发前自觉鼻 咽 眼 耳发痒 喷嚏 鼻塞 流涕 胸部憋塞 随之迅即发作 舌苔厚浊 脉滑实 证机概要 痰浊伏肺 风邪引触 肺气郁闭 升降失司 治法 祛风涤痰 降气平喘 主方 三子养亲汤加味常用药 白芥子 苏子 莱菔子 麻黄 杏仁 僵蚕 厚朴 半夏 陈皮 茯苓 5 虚哮 症状 喉中哮鸣如鼾 声低 气短息促 动则喘甚 发作频繁 甚则持续喘哮 口唇爪甲青紫 咯痰无力 痰涎清稀或质粘起沫 面色苍白或颧红唇紫 口不渴或咽干口渴 形寒肢冷或烦热 舌质淡或偏红 或紫黯 脉沉细或细数 证机概要 哮病久发 痰气瘀阻 肺肾两虚 摄纳失常 治法 补肺纳肾 化痰平喘 主方 平喘固本汤加减 常用药 党参 黄芪 胡桃肉 沉香 坎脐 冬虫夏草 五味子 苏子 半夏 款冬 桔皮 二 缓解期 1 肺脾气虚证症状 气短声低 喉中时有轻度哮鸣 痰多质稀 色白 自汗 怕风 常易感冒 倦怠无力 食少便溏 舌质淡 苔白 脉濡软 证机概要 哮病日久 肺脾气虚 痰饮蕴肺 肺失宣肃 治法 补肺健脾 化痰宣肺 主方 六君子汤 常用药 党参 白术 山药 苡仁 茯苓 法半夏 桔皮 五味子 甘草 2 肺肾两虚证 症状 短气息促 动则为甚 吸气不利 咯痰质粘起沫 脑转耳鸣 腰酸腿软 心慌 不耐劳累 或五心烦热 颧红 口干 或畏寒肢冷 面色苍白 舌质红少苔 脉细数或舌苔淡白 质胖 脉沉细 证机概要 哮病日久 肺肾两虚 痰浊蕴肺 肺失宣肃 治法 补肺益肾 化痰平喘 主方 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常用药 熟地 山萸肉 胡桃肉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茯苓 甘草 半夏 陈皮 五 预防调护 1 注意保暖 防止感冒 避免因寒冷空气的刺激而诱发 2 根据身体情况 作适当的体育锻炼 以逐步增强体质 提高抗病能力 调护 1饮食宜清淡 忌肥甘油腻 辛辣甘甜 防止生痰生火 避免海膻发物 避免烟尘异味 2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 3劳逸适当 防止过度疲劳 4平时可常服玉屏风散 肾气丸等药物 以调护正气 提高抗病能力 哮病预防调护 七 结语 一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以喉中哮鸣有声 呼吸急促困难为特征 二 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痰伏于肺 遇感诱发 发病机理为痰气搏结 壅阻气道 肺失宣降 三 发时以邪实为主 治当祛痰利气 攻邪治标 反复发作 则由实转虚 且虚实之间常常互为因果 邪实与正虚错杂为患 治当补正祛邪兼施 课堂测验 一 哮病是由于遇诱因致 所致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 发作时 甚则为主要表现 二 哮病主要病位在 等脏腑 三 哮病的主要病因是 四 热哮的治疗方法是方药可选用 五 患者刘某 女 30岁 原来哮喘史 现症见气短声低 咯痰清稀色白 面色晄白 自汗怕风 易感冒 每因气候变化诱发哮病 舌淡苔白 脉细弱 要求写出诊断 辨证 治法 方药 作业 一 选择题 A型题 哮病的主因是 A 宿痰伏肺B 外感风寒C 饮食不节D 情志失调E 劳倦内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诗词鉴赏课件
- 2025版合同权益转让协议书范本
- 童话寓言作文打猎500字(11篇)
- 工业生产材料采购管理系统开发协议
- 民政兜底脱贫培训课件
- 2025年教育扶贫背景下教育资源整合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选择与2025年投资风险及效益评估报告
- 即时配送行业2025年配送路径优化与成本控制市场动态报告
- 红楼春趣课件教学
- 2025年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工作实务初级)测试题及答案(广东省)
- 运营服务合同协议
- 消防队伍管理授课
- 管理的四个要素
- 2025年银行反洗钱知识竞赛题库和答案(280题)
- GB/T 45300-2025姜黄
- 部队用电安全
- 2024年山东省《宪法知识竞赛必刷100题》考试题库附答案【考试直接用】
- 健康照护师初级复习试题含答案
- DBJ04-T 312-2024 湿陷性黄土场地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标准
- JJF1033-202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 颈椎病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