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2.结合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3.学习古诗词,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重点难点1.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2.有感情地朗读诗词,背诵诗词。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趣。4.图文结合,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牧童唐吕岩 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表现了出来;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了出来。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那长满青草的四野像铺满绿色的地毯,晚风中不时传风三四声。来几声牧童的笛声。“铺”和“弄”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归来饱饭黄昏后,牧童回来已到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脱 诗人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不脱蓑衣卧月明。下蓑衣就躺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形象? 知识点详解 舟 过 安 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在一只小小的渔船上,有两个顽童,收了撑竿,停下船桨, 两个小孩子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竹篙收了起来,船桨也停在那里,由此可见,此时作者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坐船中。坐在船中。“收篙停棹”说明了什么?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 诗人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表现出了对小童的聪明、童真和稚气的喜爱之情。是使风。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哪!作者写明白了小童张伞使风,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知识点详解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和平安宁、自然朴素。诗人开篇用白描手法,勾画出了“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接着讲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有趣,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从“媚好”可以看出他们心情的愉快。诗人着力于对“小儿”的描绘,“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最喜”表达了诗人对小儿的喜爱之情,这喜爱之情缘于小儿的憨态可掬。这里也不乏诗人看到这样安详的农家生活状态后心里产生的愉悦之感。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一座小茅草屋,坐落在长满青草的溪边。听见茅草屋里相媚好,白发谁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是谁呢?家翁媪?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作者笔下的江南乡村有什么特点?大儿锄豆溪东,(再看看茅草屋外,)大儿子在小溪的东面锄豆田里的杂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w)赖,溪头草,二儿子正在编鸡笼子,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着卧剥莲蓬。莲蓬,那憨稚之态格外让人喜欢。“最喜”含有怎样的情感?1.学习三首古诗词中的生字、新词。2.理解诗词中词句的意思。3.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并背诵。1.有关诗句意思的课件。2.水彩笔,图画纸。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你们正经历着人生的美好季节,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现在,你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新鲜有趣的。可是,你们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儿童,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吗?有许多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和词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作品,在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千多年前的孩子们生活的情景。让我们乘着诗词的飞船,穿越时光的隧道,去分享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吧!二学习古诗牧童1.介绍诗人,激发兴趣。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学生回答)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生于公元798年,原名叫吕岩。吕洞宾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朝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着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得道成了神仙。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注意:“蓑”字读作su。书写时注意不要忘记中间的横。(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4)学生反馈并质疑。(老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提问。)铺:铺开。弄:逗弄。饱饭:吃饱了饭。蓑衣:用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卧月明:躺着欣赏皎洁的月亮。3.再读古诗,交流学习。(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3)根据学生回答,老师适时归纳出各个诗句的意思。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完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欣赏天空中的明月。(4)全班齐读这首诗。4.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老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诗中描写的牧童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他吃饱后躺在月夜下仰望星空,生活很惬意。)(3)学生配乐朗读,思考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这首诗的。(4)把体会到的迅速写下来,与组内同学交流。(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老师加以引导。(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5.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1)学生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2)比赛读诗,单个儿比,小组比,男女生比。(老师适当点拨,要读得抑扬顿挫。)(3)伴随音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三学习古诗舟过安仁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在牧童这首诗中写了一个小孩子,接下来我们学习的舟过安仁则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是多么顽皮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杨万里写的这首舟过安仁。2.自读感知,理解诗句。(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这首诗。提醒:“篙”字读作go。“棹”字读作zho,不要读成zhu。(2)小组比赛读,看谁读得最准最流利。(3)自己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棹:船桨。怪生:怪不得。遮头:为头部遮挡风雨。使风:借助风的力量。(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汇报整首诗的意思。一只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3.再读感悟,以画悟情。(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所想象的画面。(3)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5)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和赞赏。)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1)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朗读古诗。(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3)背诵古诗。1.本课是关于古代儿童的古诗,在讲课时,主要用抒情的话语为课堂营造轻快、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不露声色地点明诗歌的学习要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2.学过第一首诗之后,学生一定有很多感触,此时配上轻快的音乐,让学生美美地诵读,然后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可以对诗中的儿童说,对家人说,对老师说),既可给学生倾吐的机会,又可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1.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妙,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2.理解清平乐村居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清平乐村居。4.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发挥想象力,进行再创作,可以根据词画一幅图画或扩展成一篇文章。清平乐村居插图的投影。一学习词清平乐村居1.看插图导入。(1)出示课文插图: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如果让你给这幅图起个名字,你打算起什么名字?(2)介绍作者:这幅图是根据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画的。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一生主张北伐抗金,可惜受到反对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廷重用。晚年他隐居在江西信州,在这期间他写了许多表现恬静、温馨的田园生活的诗词,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词就是他在那期间写的。“清平乐”是词牌名,注意“乐”读作yu,“村居”是这首词的真正题目。通过刚才看图,你知道“村居”描绘的是什么吗?(描绘的是乡村人们的生活。)2.初读课文,学会生字。(1)自由练读课文,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词。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个小记号。(2)学生练读。(3)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提醒:“媪”字读作o,不要读成wn。“亡赖”中的“亡”字读作w,不要读成wn。“剥莲蓬”中的“剥”字读作bo,不要读成b。3.细读,理解词意。过渡:词和诗一样,语言十分精练。我们要想理解这首词讲了什么意思,必须得弄明白每个字、词的意思,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提示:茅檐:茅屋的屋檐。吴音:吴地的方言。泛指南方的方言。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翁媪:老翁、老妇。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1)学习前两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两句词是什么意思?谁能有条理地说一说?(一座小茅屋坐落在长满青草的溪边。听见茅草屋里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过渡: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2)学习后两句。“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在这两句中,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里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提示: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画他们的形象。小儿子剥莲蓬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4.朗读成诵,领会词情。(1)请大家再看看图,再读读词,你感觉词中、画中哪几处最有情趣呢?(指名让学生回答,并讲讲为什么。)(2)你能用朗读的形式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3)老师也感觉到“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句最有情趣,两位老人会聊些什么呢?先展开想象,然后小组内讨论一下,等一会儿请同学上台表演。(指名让学生表演,其他同学补充,并适时板书。)(4)老师小结:乡村的田园生活是那么的恬静,那么的温馨,难怪辛弃疾对田园生活充满了向往。(5)背诵这首词。二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或词,改写成短文1.激发写作兴趣。透过诗人和词人的笔,我们对一千年之前的儿童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但是,不无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小小的镜头,只是无声的“电影”。如果这个镜头再放大一点儿,让“电影”里的人物动起来,让这部“电影”有了声音,有了色彩,那该多好哇!很多反映历史的影视作品,其实是几句话就能写完的事,可经过现代人的想象复原,就成了充满生活气息、有声有色的故事。你能尝试着把你感兴趣的一首诗或词改写成一个故事,让诗中的人物更加生活化,离我们更近吗?2.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写故事。3.学生写完之后交流、评议,老师随机指导修改。1.在本课的教学中,理解诗词文义、把握人物形象,从中体会人物情感对学生来讲是很抽象的。因此可采取诵读、想象、吟唱、绘画、改编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从而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2.“三分文章七分读”,所以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主要是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诵读,引导学生读出诗词的音律美,领略诗词的意境美,领悟诗词的情感美,从而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古诗词正确地背诵下来。牧童无拘无束舟 过 安 仁无雨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清平乐村居和谐1.给多音字组词。好ho(美好)ho(爱好)乐l(快乐)yu(音乐)剥b(剥削)bo(剥皮)2.填空。 (1)牧童的作者是唐代的吕岩。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牧童在一个月夜露天休息的情景,表现了孩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天性。(2)舟过安仁的作者是宋代的杨万里。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展示了两个小渔童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聪明伶俐的奇思妙想。(3)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的辛弃疾。“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这首词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景,表现了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3.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说说句子的意思。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相媚好:互相逗趣、取乐。 句意:听见茅草屋里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逗趣。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4.“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句话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你能说一说吗?1.舟过安仁这首诗的语言有一处值得我们注意一下,即“怪生无雨都张伞”。这句话如果单独理解是比较别扭的“怪不得没雨也张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为了兜风”。因为,这中间少了一个内心的自问:为什么他们没雨却打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为了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作协遴选面试真题及答案
- 沥青砼路面拉毛施工方案
- 教室日光灯更换施工方案
- 湖北龙门吊施工方案
- 2025年旬阳市属事业单位考试试卷
- 2025电梯设备采购及安装维护合同示范文本汇编
- 2025年甘肃省兰州理工大学电信学院面向海内外诚聘博士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天然气供应购销合同(含运输方)
- 淮南古建筑施工方案设计
- 家电下乡招标方案范本
- DLT817-2014 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
- 上海西门妇孺医院研究(1884-1952)
-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课件 第二课 璀璨的星空
- 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样表)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表
- 公司员工考勤表模板竖版
- 模电ppt课件 第1章绪论
- 水处理项目施工组织方案
- 幼儿园红色故事绘本:《闪闪的红星》 课件
- GA/T 383-2014法庭科学DNA实验室检验规范
- GA 802-2019道路交通管理机动车类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