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模块月考练习.doc_第1页
高一地理模块月考练习.doc_第2页
高一地理模块月考练习.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高一地理模块2月考练习(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图1),回答14题。0 5 10 15 20 25 30 35 百万农村人口 城市人口1上图说明该地区 ()A城市化程度很高 B城市人口是2 500万C大约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 D人口密度较大2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的国家是 ()A阿根廷 B印度 C英国 D埃塞俄比亚3形成上述国家这种人口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C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城市对农村人口有很大的吸引力D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4许多城市被垃圾包围,解决的最好办法是()A将垃圾进行焚烧处理B将垃圾进行填埋处理C将垃圾中的有用成分用来生产二次新能源D将垃圾运到更远的地方5现在有些城市提出“公交优先”的口号,其目的主要是()A扶持国有企业,解决就业问题 B抑制出租车的发展C扩大居民出行范围 D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6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A环境因素 B社会因素 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7下列关于城市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8兰州市位于黄河谷地,其发展沿谷地东西向延伸,其城市形态为()A条带状B放射状C团块状D组团状图3为“世界某国上世纪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过程图”,请回答9题。9.该国最有可能是下列国家中的A.印度 B.中国 C.英国 D.韩国10下列关于城市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城市都有多个功能区,并且它们之间有严格的分界线B每个城市的中心区必定是高大建筑物密集的中心商务区C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D工业区要求很强的协作性,往往布局于城市中心交通最便捷的地区11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A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 B城市居民价值观念的变化C城市中心范围变小 D卫星城的出现12大中城市比普通县城多出的职能机构一般是()A政府机关B医院 C汽车站D高等学校读右图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1314题13、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156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61 C、13 D、4014、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15、下列因素对人口迁移有促进作用的是( )航班增加、电话费降低、高速公路发达 迁入异地区,造成夫妻两地分居,子女入学不便 迁移者受教育年限长,对环境适应性强 迁出地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环境质量高A、 B、 C、 D、下表为四个国家某年的人口变动数据。读表回答1618题。国家甲乙丙丁人口出生率(%)38262413人口死亡率(%)35121010人口自然增长率(%)0314140316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A甲 B乙C丙 D丁17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 B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C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 D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18四个国家中,最可能体现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9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正确叙述是()A发达国家处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B发达国家人口均表现为负增长C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均处于“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D我国还未处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20“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带来的后果是()A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时代更替快B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很短、时代更替加快C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D人口年龄结构呈青年型21中国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由农村到农村的迁移 B由城市到农村的迁移C由城市到城市的迁移 D由农村到城市的迁移22我国深圳、珠海等城市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自然因素 B社会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文化因素23近年来,我国人口迁移数量增加,频率加快,主要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贸易的往来 文化的交流民族的融合 交通条件的日益便利AB CD2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特点的正确叙述是()A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B定居移民增加、短期流动的人口减少C欧洲由人口迁入区变为迁出区D拉丁美洲由迁出区变为迁入区25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东的外籍工人大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本国人口增长缓慢,缺少劳动力B经济发展,提供大量就业机会C石油收入增加了工人的收入,吸引大批外籍劳动力D人口老龄化严重,需要大批青壮年劳动力26关于中国人口迁移的正确叙述是()A19541960年为中国人口迁移的低潮时期B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是由南方向北方移动C8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大量增加D解放以来,人口迁移都是经济原因引起的,与国家政策无关27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的最根本原因是()A农村劳动力过剩B开发矿产资源与支援国家建设C城乡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D80年代初国家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28下列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A郑州B上海 C佛山D九江29为了简便,在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时,主要依据的指标是()A粮食产量B气候资源 C能源资源D生物资源30关于人口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时,只需考虑人口的物质消费水平即可B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与物质消费水平都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影响C人口平均消费水平高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也高D世界各地人口消费水平差异很大,所以无法估计世界的环境人口容量31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数B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是由人口不断增长造成的C正确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D当全球人口约为100亿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将大为降低32下列有关我国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内地向沿海迁移B我国古代时期没有人口迁移现象C长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数量少、规模小D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33从古至今,影响人口迁移最重要的因素是()A经济因素B军事因素C环境因素D政治因素34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出现了民工潮,主要原因是()A国家政策调控的结果B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力严重不足C我国农村人口密度过大D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35一般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往往形成一个()A中心豪华住宅区 B中心商务区 C中心豪华娱乐区 D中心无污染工业区36工厂企业寻求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的低平地带布置,是因为()A产品生产的需要B工业生产中需要大量运输过程C生产工艺中消耗大量能源的需要D工厂、企业周围环境的需要下图是“某城市中心的一条主要街道的景观图”,读图分析回答3738题。37.商店和住宅位于A.D区和A、C区 B.A区和B、C区 C.C区和A、E区 D.B区和E、D区38.图中B、C、D、E功能类型分别是A.工业区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B.住宅区 工业区 商业区 工业区C.住宅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D.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商业区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8)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9),回答39-40题。39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40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二、综合题(20分)1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10分)(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城市化过程,该过程在图上是如何体现的?(2)、该地区城市化过程中会产生哪些社会问题?(3)、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二、根据下表,说出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的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自然增长率总增长率北京市-0.0155.292河南省0.5640.562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率比自然增长率_。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是由于_引起的。2、河南省的人口总增率比自然增长率_。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是由于_引起的。3、北京市的人口增长特点是_。4、举例说明人口迁移对北京地理环境的影响。5、简述河南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因。答案:一 选择:1-5ACBCD 6-10DB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