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人的由来导学案.doc_第1页
2015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人的由来导学案.doc_第2页
2015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人的由来导学案.doc_第3页
2015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人的由来导学案.doc_第4页
2015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人的由来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导学1【学习目标】: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学习重、难点】: 1.搞清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1、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下肢_。2、我国的古人类化石非常丰富,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发现于_。1929年,_ 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3分析思考人类进化的原因?二、交流展示.任务一:认真阅读教材P2至P3思考:四种现代类人猿分别是: 、 、 、 。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 。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2、今天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原因是什么? 3、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4、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他们的共同祖先是 。任务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4至P5内容思考5、生活在300万年前“露西”少女的化石与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他的运动方式会是什么?6、生活在175万年前的“东非人”用图中的石块做什么?它们已经具有 能力。三、知识小结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自然条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身的变化:创造和使用 。 人类的进化过程: 树上生活 -森林古猿 -下地生活 -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学以致用】:生活链接:现代的类人猿是否有一天会进化为人类?【技能训练】:认真阅读教材p6的“区分事实和观点”并完成相关习题。【问题检测】:1、许多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 使前肢解放出来,臂和手变得灵巧,为使用、制造工具提供了前提;随着制造的工具越来越来复杂,并且使用了火, 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因此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2、人类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 ) A 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B 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 C 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 D 黑猩猩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3、古猿进化成人,人脑比猿脑发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古猿的直立行走 B 古猿的手和足得到了发展和改善C 古猿转移到平原上生活 D 古猿进行劳动和集体生活4、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生命起源与原始大气C 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 D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5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A 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B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C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D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6 下列人类的基本特征中,不是伴随直立行走出现的是( )A后肢增长 B骨盆变短变宽 C语言的产生 D脊柱呈S形7、从东非大裂谷出土的早期古人类化石及遗物中,证明早期古人类已具备( ) A、使用火的能力 B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的能力 C、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的能力 D、文字交流的能力8、从古猿到人的过度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 A、古猿从树栖生活转到地面上生活 B、产生了语言 C、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D、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 9、 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下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 的改变和自身 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 的方向发展, 肢解放出来,臂和 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 。【课后作业】:【学后反思】:第二节 人的生殖 导学2【学习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4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1.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2.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3.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任务一:观察图片4-5、6、7、8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2、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是 ,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3、子宫是 的场所。任务二:阅读课文并观察图4-9,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4、受精是指 和 相结合的过程5、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 。6、受精卵不断进行 ,逐渐发育成 , 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 ,这是怀孕的开始。任务三:阅读P11的图及内容,完成下列问题:7、胚泡在子宫内继续发育,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 周左右发育成 。8、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 中,通过 和 从母体获得 和 ;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 等废物,也是通过 经母体排出。9、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 任务四:阅读课文P12观察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娩是指 。11、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成熟,大约要经过 天大约 周。12、正常情况下,分娩时,婴儿的 先产出。在产出前,胎儿的正常体位是 向下。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怀孕的妇女可以说是一切生理活动都是进行两个人的,所以十分辛苦,分娩的过程更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甚至个别情况下还有生命危险。父母把子女养育成人更是不容易,我们应该怎样铭记这份父母恩,如何回报父母呢?三、生活链接胎儿的血型与母体可以不相同,在一般情况下不发生血液凝集是因为母体与胎儿的血液不直接相通。四、系统总结:人的生殖 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2)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功能睾丸(男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和分泌雄性激素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阴茎排精、排尿阴囊保护睾丸3)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功能卵巢 -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外生殖器即外阴 【 反馈检测】1、男性主要的性器官是 其的功能是产生 和分泌 ;女性主要的性器官是 其的功能是产生 和分泌 。2、 精子与卵细胞在 相遇结合,形成 ;一个人的生命是从 开始的。3、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 。人的生长发育是从 开始的。4、受精卵是在 中形成的,到达子宫中时已经发育成 ,最终植入 ,完成受孕。5、从 月末开始,胚胎呈现出人形,从这时起到出生的胚胎,叫 。6、怀孕38周,胎儿基本发育成熟,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一过程叫做 。7、想一想,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是由 提供的?8、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 从母体获得。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9、胎盘和脐带中最多的结构是( ) A血管 B肌肉 C、组织液 D、神经【课后作业】:【学后反思】第一章 第三节 青春期 导学3学习目标:1、识记人体的青春期男女发育的特点。学习重点和难点:1、了解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2、了解青春期男女生长发育的各自特点,要以平常心态去对待。学习过程:【前置学习】【合作探究】一、青春期生理发育的显著特征是 ,二、 青春期心理发育的显著特征是 ,三、 针对青春期的困惑和矛盾,如何度过?【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小组长展示)(1)、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速度有时快,有时慢。从胎儿发育到成人有两个生长突增阶段第一阶段从胎儿中期开始到一周岁,第二阶段就是青春发育初期。(2)、青春期发育的特点身高、体重的增长、性器官的发育和成熟等。总之,在青春期发育后,男女生在形态上的差别就形成了。【智勇大冲关】1. 进入青春期身心发生很大的变化,与引起这些变化有关的生殖器官是( )A. 输卵管和输精管 B. 子宫和精囊腺C. 卵巢和睾丸 D. 子宫和前列腺2. 进入青春期后的男、女生都要经历一个变声期。下列哪一项不是在变声期应该注意的事项( )A. 不过度滥用嗓子,不要无节制地大声喧哗、唱歌等,避免造成终生声音嘶哑 B. 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因为刺激性强的食物会加重声带的肿胀和充血 C. 避免着凉、感冒。着凉和感冒会加重声带的肿胀和充血 D. 尽量减少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活动能抑制声带的发育3 下列不属于青春期显著特点的是 ( )。 A. 神经系统的功能明显增强 B. 内脏器官的功能健全 C. 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 D. 开始迅速发胖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