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本章要点 一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二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三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 封建帝制的覆灭 二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二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三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方案 一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四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教学目标 1 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经过和结果 2 重点掌握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懂得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教学重点 1 三民主义学说2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 1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二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方案四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什么是 辛亥革命 狭义 特指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广义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辛亥革命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一 民族危机加深 社会矛盾激化 二 清末 新政 及其破产 三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民族危机加深 社会矛盾激化 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 加强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英国侵入中国西藏地区列强在中国厮杀争斗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909年 民呼日报 发表的反映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的漫画 四川保路运动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 各地民变 1902 1911年全国达1300多起 2 民族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领导的斗争 1902年拒法运动1903年拒俄运动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 社会矛盾激化 民族危机加深 社会矛盾激化 留日学界拒俄义勇队 蓝天蔚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 废除科举 兴办学堂 提倡出国留学2 振兴商务 奖励实业3 改革官制 编练新军 清末 新政 的主要内容 清末 新政 及其破产 派往欧洲考察宪政的 五大臣 及随员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振兴商务 奖励实业 状元资本家张謇塑像 1894年 张謇考中状元 任翰林院修撰 甲午战后 为了实现 救贫 塞漏 的抱负 在南通开始 实业救国 的实践 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 张謇的大生集团不断扩充 他参与了清政府振兴商务 奖励实业章程的制定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北洋新军仪仗队 湖北新军仪仗队 改革官制 编练新军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孙中山说 清政府 可以比作即将倒塌的房子 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腐朽了 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 长沙海关税务司伟克非说 我看在不久的将来 一场革命是免不了的 1911 5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设立厂矿的数目和投资额的增加 发展较快的是轻工业 其中以棉纺织 面粉加工等行业最为显著 设厂地区主要集中在江浙 两湖和广东一带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资产阶级革命派骨干力量 黄兴 宋教仁 章太炎 秋瑾 汪精卫 蔡元培 陶成章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二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方案四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人能尽其才 地能尽其力 物能尽其用 货能畅其流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 1894年 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866 1925 以一个新的 开明的 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 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 中华民国 孙中山 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1904年 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东亚风云大陆沉 浮槎东渡起雄心 为求富国强兵策 强忍抛妻别子情 1878 1966 吴玉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活动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是为了反驳康有为 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止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 中反对革命排满 主张立宪保皇的立场 宣传革命而作 章炳麟 1869 1936 著名资产阶级革命派人士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邹容 1885 1905 呜呼 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 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独立 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 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 不可不革命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清政府已经成为 洋人的朝廷 陈天华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组织工作 兴中会 孙中山华兴会 黄兴 宋教仁 陈天华光复会 蔡元培 陶成章 秋瑾日知会 刘静庵 曹亚伯文学社 蒋翊武共进会 焦达峰 孙武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二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方案四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中国同盟会东京成立大会 1905 8 20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同盟会纲领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总理 孙中山 执行部 黄兴 评议部 汪精卫 司法部 邓家彦 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它的诞生使中国民主革命有了一个指导中心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 三民主义学说的提出 民报 发刊词 1905 11 2 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生主义 民权主义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二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方案四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数年以来 革命论盛行于国中 其旗帜益鲜明 其势力益磅礴而郁积 下至贩夫走卒 莫不口谈革命 而身行破坏 改良派 关于革命和改良的辩论 辩论要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 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 封建帝制的覆灭二 中华民族的建立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封建帝制的覆灭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序 孙中山 然是役也 碧血横飞 浩气四塞 草木为之含悲 风云因而变色 全国久蛰之人心 乃大兴奋 斯役之价值 直可惊天地 泣鬼神 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觉民 林觉民 与妻书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铁路为全国命脉 从经济上论 则关于财政 从调运上论 则关于兵政 若铁路为外人所有 不啻举财政 兵政之权 全授之外人也 国尚能自立乎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铁路现状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四川保路运动 1911 9 7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文学社领导人蒋翊武 共进会领导人焦达峰 孙武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辛亥革命期间 南方的革命党人和北方的袁世凯所进行的和谈 1911年武昌起义后 帝国主义为诱胁革命军向袁世凯妥协 11月26日向湖北军政府提出议和条件 12月初 南北双方达成停战协议 双方代表随即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厅举行谈判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伍廷芳 1842 1922 伍廷芳代表革命军方面 唐绍仪 1862 1939 唐绍仪代表袁世凯向革命军进行要挟 英 美 德 俄 日 法等帝国主义施加压力 混入革命阵营的旧官僚和立宪派 袁世凯 1859 1916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 封建帝制的覆灭二 中华民族的建立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孙中山 黎元洪 黄兴 1911年12月29日南京临时大总统选举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在典礼上 孙中山宣读了誓词 定国号为 中华民国 改用阳历 以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宣告正式成立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中华大地上诞生了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在南京举行了临时大总统就任典礼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孙中山主持召开第一次内阁会议 1912年1月28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在南京成立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重要的成果 也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主要表现在 第一 从南京临时政府的组成人员来看 表明它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第二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各项政策与措施 集中代表和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与愿望 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三 1912年3月11日 南京临时参议院颁布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民国元年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 当然 是不完全的 有缺点的 是资产阶级性的 但他带有革命性 民主性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第一 它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 宣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死刑 使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和民权主义思想在法律上得以体现 第二 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进一步具体化 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主愿望 第三 从颁布的背景来看 是为了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 确保中国走上民主政治的轨道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2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 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4 促使了社会经济 思想 风俗等方面的积极变化5 打击了帝义 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辛亥革命后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开始实行强制剪辫法令 1912年 孙中山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 图为1921年6月开出的缠足罚款单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末代皇帝溥仪 一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一 袁世凯窃国 辛亥革命流产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912年2月12日 清廷发出诏书宣26布清帝接受优待条例退位 这标志着清王朝的垮台和封建帝制的终结 图为清帝退位诏书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912年2月13日 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 图为 临时政府公报 第17号刊出的孙中山辞职咨文 在内外胁迫下 革命势力作出让步 孙中山公开表示 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1912年3月10日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到以袁世凯为主的北洋军阀手中 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时代 二 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宋案 与二次革命 1913 宋教仁 1882 1913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善后借款合同 1913年4月26日夜至27日凌晨 袁世凯派代表在北京汇丰银行大楼与英 法 德 俄 日五国银行团作最后的谈判 签署了2500万英镑的 中国政府善后借款合同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李烈钧 1882 1946 江西湖口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二次革命 的领导者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 仓促上阵讨伐袁军 缺乏战略计划和统一指挥 缺乏战略协同 袁世凯靠帝国主义的支持 以占优势的武力 很快把讨袁军打败 二次革命 即告失败 二次革命的失败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护国运动 1915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蔡锷 1882 1916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护国军出师前五人合影 左起第三人为蔡锷 袁世凯取消帝制后还以大总统自居 全国各地纷纷组织武装起义 要求惩办袁世凯 袁世凯恼羞成病 于1916年6月6日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黎元洪 段祺瑞 冯国璋 张作霖 阎锡山 唐继尧 陆荣廷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黎元洪 1864 1928 段祺瑞 1865 1936 袁世凯死后 黎元洪继任大总统职位 与在中央掌实权的段祺瑞争权夺利 发生 府院之争 府院之争 府院之争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张勋 1854 1923 1917年7月 张勋应黎元洪 调停 之邀 率三千 辫子军 入京 复辟帝制 史称 张勋复辟 北京街头挂起清朝龙旗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段祺瑞 在反对张勋复辟帝制的战役以后 段祺瑞以 功臣 自居 重任国务总理 他掌握政府大权后 继承袁世凯的衣钵 屈膝卖国 企图建立皖系军阀独裁统治 并且拒绝恢复 临时约法 召集国会 护法运动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917年秋 赞成孙中山护法主张的国会议员 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 决定成立护法军政府 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 西南军阀唐继尧和陆荣廷为元帅 护法运动开始 护法战争 唐继尧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917年11月下旬 桂系在军政府内挑起争端 1918年2月26日 拥护孙中山的程壁光被刺 5月 桂系操纵国会非常会议 用 总裁会议制 代替大元帅制 孙中山很快认识到 南与北 军阀 如一丘之貉 孙中山被迫辞职 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1 客观原因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勾结2 主观原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自身局限 1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3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辛亥革命及其后来的斗争都最终失败了 革命尚未成功 但它给了我们以深刻的教训与启示 要彻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防艾考试题及答案
- 工业现场总线协议书
- 船员机工实际考试题及答案
- 大三实习生实习协议书
- 会计网上考试试题及答案
- 11月现代物流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仓储安全管理应急处理试题解析
- 护士实习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核心制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5月教育研究方法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肺癌咯血患者护理查房
- 第四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仪器仪表制造工(仪器仪表与智能传感应用技术)赛项实操 样题(职工组、学生组)
- 家用电动啤酒酿造设备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届黑龙江省齐市地区普高联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三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
- 《护理文书书写》课件
- 衣食住行见证改革开放时代变迁-(修订)
- 书法鉴赏 (浙江财大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培训课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 六孔陶笛带歌词48首曲谱
- 大学生研究生就业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