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汾阳市国税局行业纳税评估指导手册汇编(2008)汾阳市国家税务局目 录编写说明31 轮胎生产行业42 啤酒生产行业173 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264 铁矿采选行业325 钟表、眼镜零售行业386 煤炭洗选行业477 汽车零售行业608 餐饮行业709 房地产行业7710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8711 电熔镁砂行业9212 钢铁铸件制造行业99编写说明2008年以来,按照省局关于探索专业化、行业化纳税评估道路的工作思路,我省各级国税机关在纳税评估工作中不断实践、探索、总结和完善各行业纳税评估方法,为全省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开展行业纳税评估的目的是通过分行业评估,摸清行业规律,固化评估方法指标,为深入开展企业评估提供指导,同时为税收征管监控等部门建立监控指标体系,制定完善行业管理办法等提供借鉴,意义重大。为使行业纳税评估成果得以有效应用,为我省今后开展行业评估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按照行业分布是否具备普遍性及行业方法是否具备典型指导意义,省局纳税评估管理中心总结了2008年各地实际开展的13类行业评估方法,组织编写了这本指导手册,其中水泥生产行业的指导手册已经先期发行。希望本指导手册的发行能够为全省国税系统纳税评估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衷心欢迎各地税务干部对指导手册中的不足之处予以批评指正。编 者二八年十二月十七日焦化企业第一篇 行业介绍1.1行业概况2006年我市共有焦化生产企业28户,其中: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6户,小规模纳税人 2户。2007年初由于环保不达标,取缔部分小焦炉,保留经营16户;焦炉30组、1466孔。其中:炉型为994型3.24米热回收的焦化企业8户,焦炉640孔;炉型为994改造型4.3米热回收捣固式的焦化企业5户,焦炉380孔;炉型为标准清洁型4.3米热回收捣固式的焦化企业2户,焦炉396孔;其他炉型的1户。2008年下半年,环保不达标关停小机焦,正常经营企业5户。2008年度焦化企业申报销售收入671398万元,应纳税额61490万元,增值税税负9.16 %。从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看,机焦生产企业占总体数量的95%以上,从生产产规模来看,我市现保留的五户企业年产均在50万吨以上。2.2工艺简介所谓高温炼焦,就是煤在隔绝空气加热到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熔融、黏结、固化、收缩等过程最终得到焦炭。炼焦生产工艺流程由备煤车间送来的配合煤装入煤塔,装煤车按作业计划从煤塔取煤,经计量后装入炭化室内。煤料在炭化室内经过一个结焦周期的高温干馏制成焦炭并产生荒煤气。炭化室内的焦炭成熟后,用推焦车推出,经拦焦车导入熄焦车内,并由电机车牵引熄焦车到熄焦塔内进行喷水熄焦。熄焦后的焦炭卸至凉焦台上,冷却一定时间后送往筛焦工段,经筛分按级别贮存待运。煤在炭化室干馏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汇集到炭化室顶部空间,经过上升管、桥管进入集气管。约700左右的荒煤气在桥管内被氨水喷洒冷却至90左右。荒煤气中的焦油等同时被冷凝下来。煤气和冷凝下来的焦油等同氨水一起经过吸煤气管送入煤气净化车间。1.3企业类型划分焦化企业按生产工艺划分为机焦和小焦炉两种类型。机焦生产是用现代机械化生产设备进行生产,小焦炉生产是用传统炉型进行炼焦(现已取缔)。1.4行业特点通过行业调研总结,焦化生产企业主要有以下行业特点:一是机焦生产企业主要原材料主要是精煤,动力主要是电力。二机焦生产企业一般情况下投入生产后不能停产,在市场销售不利的情况下会通过延长结焦时间达到限产、压产。三是大型机焦生产企业会有副产品焦油、粗苯、硫氨等,副产品与产品的生产比例较固定。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设备条件不到位,没有副产品。四是就我市现有的企业来看,大部分是外购精煤直接进行炼焦,只有特大型企业是购入原煤洗成精煤后炼焦。受以上行业特征影响,焦化生产企业在税收上较易出现下列问题:一是部分小焦化企业客户零散,存在销售不开票,不入账的现象。二是企业对预收货款的核算不及时,延后计算销售收入,造成税款后移。由于货物未全部发出,或这些企业不及时索要发票,企业就不及时结转销售并核算相应的税金。三是部分企业外购原材料和动力有意不取得或少取得发票;一是为了降低外购原材料价格,二是为了不核算原材料和动力,相应配比减少产成品的入账。四、企业的副产品焦油、粗苯等销售给小型煤焦油提炼厂,存在不开票销售隐瞒收入的可能。第二篇 纳税评估方法2.1.1投入产出法一、原理描述投入产出分析法,就是根据企业评估期实际投入原材料、辅助材料等的数量,按照确定的投入产出比(定额)测算出企业评估期的产品产量,结合库存产品数量及产品销售量、销售单价测算分析纳税人实际产销量、销售收入,并与纳税人申报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适用于对大型规范企业评估其焦炭产量、副产品产量。二、评估模型数据期间均取自评估期(一)精煤用量测算精煤耗用数量=测算期精煤入库量+期初库存精煤存量期末库存精煤量(二)焦炭产量测算测算焦炭产量测算精煤耗用量精煤与焦炭配比比例测算副产品产量测算焦炭产量*焦炭与副产品的生产比例(三)税收差异测算测算焦炭销售数量=期初库存数量+测算焦炭产量-期末库存数量测算销售收入=测算焦炭销售数量销售单价测算焦炭税收差异=(测算销售收入-实际申报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测算副产品销售数量=期初库存数量+测算副产品产量-期末库存数量测算副产品销售收入=测算产品销售数量销售单价测算副产品税收差异=(测算销售收入-实际申报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三、标准值参考范围炉型精煤与焦炭投入产出比焦油与焦炭比粗苯与焦炭比994型3.2米1.3-1.5%-994型改造4.3米1.3-1.5%3%-标准4.3米1.3-1.5%3%0.7-0.8%四、数据获取途径1、从精煤供应车间保管账簿调取企业精煤领用数量、期初数量。2、从磅房调取企业一定时期的精煤入库数量。3、从焦炭生产车间保管账调取一定时期期初数量、产量、出库量。4、从副产品生产环节调取企业副产品产量、出库量。五、疑点判断(一)若测算精煤耗用差异值大于零,则企业可能存在原料核算不准确,销售焦炭未及时确认销售收入,隐瞒焦炭销售收入等问题。(二)若测算焦炭耗用差异值小于零且差异较大,企业可能存在原料核算不准确的情况。(三)将企业财务原材料账购入各种生料原材料重量与企业原材料入场台账及入场汽车衡、地上衡及其他计量器具电子数据报表进行比对,如财务数据小于上述两项数据,可能存在购入原材料不入账问题。(四)查询企业财务销售账各品种数量,与出厂焦炭台账及出厂通知单进行比对,如不符,则存在隐瞒销售收入或虚开发票的可能。(五)根据测算的焦炭产量同时按一定比例测算副产品产销量,是否存在不入账不记销售的情况。(六)根据企业账载副产品的产量,也可以测算焦炭的产量、销量是否真实。六、应用要点(一)应用本方法的重点在于核实各种原材料投入量真实性,可结合能耗测算及第三方信息判断原料投入的真实性。(二)在原材料投入量真实的情况下,经过评估模型的测算,可推算出评估期焦炭产量,将评估测算的焦炭产量与企业帐载的焦炭产量核对,并将评估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与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核对,找出问题值。(三)对于个别含水量超高的进场原材料,可查询企业进场原材料化学分析台账,取得其批次进场原材料的含水率,并对评估指标做个别调整。 (四)焦炭制造企业存在隐瞒销售量的可能,可通过运输部门或个体运输车辆调查核实取得销售数据,或通过购货方取得销售数据。(五)注意测算分析和实地核查相结合。对测算分析的结果,必须深入调查,从企业仓库保管、库存明细帐目、辅助材料等多方印证、分析。2.1.2电耗分析法能耗测算法是根据纳税人评估期内水、电、煤、气、油等能源、动力的生产耗用情况,利用单位产品能耗定额测算纳税人实际生产、销售数量,并与纳税人申报信息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其中耗电、耗水等数据可从电力部门、自来水公司等取得核实,相对较为客观。此法以产品生产工艺不变为前提,对于焦炭制造企业,可具体为电耗测算法。一、原理描述电耗测算法是根据纳税人评估期电耗情况,利用单位产品电耗定额测算纳税人实际生产、销售数量,并与纳税人申报信息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在对核算相对不完善,无法确认账载原料投入真实性的企业实施评估时,利用来自第三方的电耗指标测算税收差异为首选方案。二、评估模型数据期间均取自评估期(一)生产耗用电量测算生产用电量=总耗用电量(1-非生产用电比例)或=(各生产环节耗用电量)(二)焦炭产量测算测算焦炭产量=生产用电量单位产品电耗定额测算副产品产量测算焦炭产量*焦炭与副产品的生产比例(三)税收差异测算测算焦炭销售数量=期初库存数量+测算焦炭产量-期末库存数量测算焦炭销售收入=测算焦炭销售数量销售单价测算焦炭税收差异=(测算销售收入-实际申报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测算副产品销售数量=期初库存数量+测算副产品产量-期末库存数量测算副产品销售收入=测算产品销售数量销售单价测算副产品税收差异=(测算销售收入-实际申报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三、标准值参考范围炉型每吨焦炭耗电量994型3.2米25-30千瓦994型改造4.3米26-33千瓦标准4.3米30-35千瓦四、数据获取途径(一)各生产环节装有分电表的,直接从供电部门取得各生产环节表示用电量相加,即得评估期生产用电量。(二)各生产环节没有分电表的,可从当地供电部门取得评估期总耗电量,再乘以焦炭生产用耗电量约占全部耗电量比,即得评估期生产用电量。五、疑点判断(一)评估期测算产品产量与企业帐载产品产量进行比对,如测算产量大于帐载产量,企业可能存在生产产品不入帐,隐瞒产品销售收入的问题。如测算产量小于帐载产量,企业可能存在外购焦炭的情况。(二)将从当地供电部门取得的供电信息与金税工程稽核系统纳税人专用发票抵扣供电信息核对,看是否存在存根联滞留票的问题。六、应用要点(一)评估期单位产品电耗标准值是指每生产一吨焦炭从原材料进入生产厂区开始,到焦炭出厂的整个生产过程所消耗的电量(二)利用烘干设备进行原材料烘干的,该批次电耗标准值增加1瓩时/吨;自然风干的电耗标准值不变。(三)可根据企业生产设备实际情况,实地测算出电耗标准值。也可根据账面焦炭产量及设备类型反推出单位焦炭电耗数据是否在电耗指标范围内,从而测算出问题值。(四)根据耗电法测算有问题后,可结合其它方法一并开展评估。2.1.3 设备生产能力测算法一、原理描述设备生产能力法就是按照纳税人投入生产的单位设备生产能力,测算、分析纳税人的实际生产量,进而核实应税销售收入,并与纳税人申报信息对比、分析是否存在涉税问题的方法。对于不能准确核算的企业可以利用生产能力法对其产量销量进行测算分析,这种分析法也可以与其它分析法结合使用。设备生产能力是指主要生产设备在原料、动力和人员等正常运转下产出的能力。可分为设计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能力。设计生产能力指按照国家标准生产或引进的设备,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审验、认可的标准性生产能力。实际生产能力是指设备在实际运转时的生产能力。二、评估模型数据期间均取自评估期(一)产品产量测算测算焦炭产量=某设备的日产量或时产量评估期正常工作日或工作时测算副产品产量测算焦炭产量*焦炭与副产品生产比例(二)税收差异测算测算焦炭销售数量=期初库存数量+测算产品产量-期末库存数量测算销售收入=测算产品销售数量销售单价测算税收差异=(测算销售收入-实际申报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测算副产品销售数量=期初库存数量+测算产品产量-期末库存数量测算副产品销售收入=测算产品销售数量销售单价测算副产品税收差异=(测算销售收入-实际申报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三、数据获取途径(一)根据企业提供生料生产设备、焦炭生产设备说明书注明的设备生产能力。(二)通过到企业实地调查核实设备的生产能力,或采集生产车间的生产日报表或月报表数据,取得正常情况下企业设备实际生产能力。(三)通过网络查询或行业专家咨询方式,取得企业设备生产设计能力和实际能力,可计算出日或小时生产能力。(四)根据同行业同等设备标准数据。(五)工作时间可从企业生产日记台账中采集。四、疑点判断分析、测算企业的最大或者最小生产能力。通过最大生产能力的测算,可发现企业是否有虚开发票的问题;反之,对最小能力的测算,可发现企业是否有销售不入账的问题。五、应用要点(一)设备生产能力是指主要生产设备正常运转下实际产出的能力,可能与设备的设计生产能力不一致。当产品畅销时,实际生产能力的发挥可能大于设计能力,反之小于设计能力。根据同行业情况,可以推算正常的差异幅度,一般在20%以内。(二)评估时不一定需要同时测算最大和最小生产能力,根据评估重点可以选择测算最大或者最小生产能力,也可以二者都测算。2.1.4炉型测算法一、原理描述焦化企业行业特点,炉型较统一固定,因此可以根据不同规模炉型的企业测算出每炉的产量,从而测算出其一定时期的产量、销量。 二、评估模型数据期间均取自评估期(一)产品产量测算单孔焦炉焦炭最低月产量24小时结焦时间30天单孔焦炉出焦产量;测算焦炭产量=单孔焦炉焦炭最低月产量*炉数测算副产品产量测算焦炭产量*焦炭与副产品生产比例(二)税收差异测算测算焦炭销售数量=期初库存数量+测算产品产量-期末库存数量测算销售收入=测算焦炭销售数量销售单价测算税收差异=(测算销售收入-实际申报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测算副产品销售数量=期初库存数量+测算焦炭产量-期末库存数量测算副产品销售收入=测算产品销售数量销售单价测算副产品税收差异=(测算销售收入-实际申报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三、标准值参考范围炉型每炉入料每炉出焦吨结焦期(小时)每孔炉每天出焦(吨)每月每炉出焦吨994型3.2米4吨2.5-3.2 12-184.7132 994型改造4.3米8吨5-6.8 18-208.7 210标准4.3米25吨18.522-2518.5518 四、数据获取途径(一)根据实际调查和了解企业设备说明书,掌握企业的基本生产炉型。(二)通过到采集不同规模、不同企业的生产数据,并进行典型企业调查,测算出不同炉型企业的生产预警值。(三)由于行业特点,焦化企业的工作日可从企业生产日记台账中采集。五、疑点判断1、分析、测算企业的生产产量,大于生产预警值的是否存在虚开发票,小于预警值的是否隐瞒产量和销量。2、根据同行业情况,可以推算正常的差异幅度,一般在20%以内。六、应用要点(一)炉型测算法适用于焦化生产企业的各种炉型。(二)采用炉型测算法时应考虑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如市场或其它因素影响时,是否存在限产、压产的情况。存在时可以考虑适当延长生产经结焦时间,调整税收预警值。(三)炉型测算法可与其它评估方法结合时用,更加准确。 洗煤企业第一篇 行业介绍1. 1行业概况煤炭洗选业指对各种煤炭的洗选、分级等生产活动。我局共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企业53户,主要生产设备有两种,一是采用“跳汰机洗选”工艺,其中“跳汰机动洗选”技术已具百年历史,并以其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为现阶段洗煤行业大多数企业所采用,我局有90%的企业采用这种设备。二是“重介质选煤”工艺,而“重介质选煤”工艺具有分选精度高、结构简单、节能环保、容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是选煤技术的发展方向,将被越来越多的选煤企业采用。 2.2工艺简介跳汰洗选技术工艺流程:原煤分级,破碎,入选,跳汰机分离,煤泥浮选,产品脱水与成品及副产品入库。重介质洗选技术工艺流程:原煤破碎,筛分,旋流器分选,产品脱介,磁选,煤泥浮选,产品脱水与成品及副产品入库。1.3企业类型划分煤炭洗选企业按生产工艺划分分为“跳汰机洗选”洗煤企业和“重介质选煤”洗煤企业,按产品划分煤炭洗选企业可分为洗选炼焦用精煤企业和洗选动力煤企业,洗选出的炼焦用精煤再通过高温干馏形成焦碳,进而用于炼铁;动力煤主要用于发电、机车推进、锅炉燃烧等为目的,产生动力而使用的煤炭。1.4行业特点(一)生产上的特点:煤炭洗选行业属煤炭深加工行业,主要是对原煤进行洗选分离,一般企业年洗选原煤能力在60-120万吨之间。该行业是以原煤为主原料,以铁粉、浮选剂、柴油等为辅助材料,经过煤炭分选设备分离而成。主要产品为5级以上的精煤(多数为8级精煤),副产品有中煤、煤泥、矸石等。因该行业工艺为水洗分离技术,所以其主产品和副产品中会含有一定的水份(行业标准为10%),所以在投入产出关系上存在着1吨入洗原煤产出1-1.1吨主产品及副产品的行业特性(是指在即时计量的情况下,如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水分挥发则不存在这种对应关系)。(二)销售上的特点:该行业原料及主、副产品品种相对单一,产出的精煤主要销售对象为大型钢铁企业和炼焦企业,该部分销售大多签定正规购销合同,而中煤主要销往电厂、型煤厂及煤炭经销企业,煤泥则多数流向当地民用市场,煤矸石利用价值较低,无偿对外赠送现象较多。基于以上特点,该行业存在以下征管难点:一是主要产品精煤的投入产出比受原材料质量、设备生产能力、及辅助材料的配料、投入量等因素影响较大,所以主产品的投入产出比在同行业之间及同一企业的不同生产时期都有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直接监控纳税人主要产品的产、销量难度很大。二是副产品中中煤及煤泥的销售对象多为终端消费者,此部分产品多为现金交易,销量难以控制,煤矸石价值量很低,存在直接外赠现象,不易查觉,这些都存在偷逃税隐患。纳税人少缴税款的主要手段有以下几种:一是人为调整主副产品投入产出比,降低全部产品的整体价值。原煤在经过洗选后其分离为主、副产品,其中主要产品价值量最大,占全部产品绝大部分价值量,纳税人通过调整主副产品投入产出比的方法,会使其少缴税款行为更加隐蔽,不易被发现。如在账目中少计精煤产品产量,多报煤泥、煤矸石产量,或原材料及产品均不计账的方法,使得原材料和产成品账记录数据逻辑相符,却使全部产品的整体价值大幅降低,从而在投入产出量合里的情况下,降低全部产品的整体价格,从而达到隐瞒收入、少缴税金的目的。二是体外循环不入账。因原材料市场紧张,一般选煤企业都存有大量未取得发票的原材料,随着洗煤产品市场行情看好,一些核算不正规的焦化厂等用户,购入的精煤也多数不索取发票,这些情况为洗煤企业体外循环创造了可能性。三是虚假抵扣进项税。近年来,洗煤行业生产所用原材料原煤市场供应短缺,从事煤炭洗选业务的企业不得不多渠道采购原材料,客观上造成部分购货发票难以取得,外购进货发票,虚列成本、虚抵进项税的情况时有发生。第二篇 纳税评估方法2.1.1投入产出法一、原理描述投入产出比,是主、副产品生产量与原材料投入量之间的比率,它可以直观地体现出一个企业主副产品的生产量。洗煤企业的主、副产品投入产出比受原材料质量的影响很大,例如原煤的灰份指标直接影响精煤及中煤、煤泥的产量,灰份数值越大,上述三种主副产品的综合回收率越低,煤矸石的产出就越多,整体价值量就越小。在原材料材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洗煤行业的主、副产品投入产出比基本稳定。根据这一特点,结合当期入洗原煤总量及灰份等指标,可以测算出当月的综合回收量等情况。二、评估模型(一)原煤用量测算精煤耗用数量=测算期精煤入库量+期初库存精煤存量期末库存精煤量(二)精煤产量测算测算精煤、精煤产量测算原煤耗用量原煤与精煤、副产品配比比例(三)税收差异测算测算精煤、副产品销售数量=期初库存数量+测算精煤产量-期末库存数量测算销售收入=测算精煤销售数量销售单价测算精煤、副产品税收差异=(测算销售收入-实际申报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三、标准值参考范围原煤灰份相关指标数据精煤率中煤率煤泥矸石25-2960-65%20-25%4-5%10-15%30-3450-55%15-20%5-10%15-20%35-3840-48%15-25%7-9%20-25%四、疑点判断如果纳税人的投入产出比数据与税负机关测算的数值有较大差异,则视为疑点。纳税人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投入产出比如发现异常,可能存在多计矸石量,少计产品产量,产品不计账,账外销售,资金体外循环,隐瞒收入,不计税金等情况五、应用要点(一)本方法是一个正向的测算分析方法,其实现的前提是假定企业账载入洗原煤量数据真实、准确。(二)一般煤炭洗选企业的账目上,不会出现主、副产品的产出总量小于原煤投入量这一浅显问题,所以应重点对精煤产品、中煤、煤泥的产出比率进行分析,核查企业是否存在人为调整主、副产品产出率的问题;(三)企业将原煤购入后存入货场,再进洗选,一般在洗选时不会对原材料进行重新过磅,所以单个月份原材料投入量一般都是估值,产成品在产出入库时一般也不过磅,后期销售时才称重出厂,所以单个月份的产成品产出量一般也是估值,所以为减少误差,评估时期宜长不宜短。六、评估约谈方向(一)了解该企业的原煤灰份指标与产品综合回收率之间的对应关系;(二)了解设备的洗选能力和每小时入洗量;(三)了解各种产品库存情况。2.2.2电耗分析法一、原理描述能耗法是指当期企业能量总消耗与生产原料投入量之间的比率关系。煤炭洗选行业所用机器设备,大多是以电力为主要动力,而且电能消耗与产成品间有着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通过能耗指标可以计算出企业的单位耗电量情况,与同行业情况相比较可以发现异常情况。二、评估模型(一)生产用电量=总耗用电量(1-非生产用电比例)或=(各生产环节耗用电量)(二)精煤产量测算测算精煤产量=生产用电量单位产品电耗定额测算副产品产量测算精煤*精煤与副产品的生产比例(三)税收差异测算测算精煤、副产品销售数量=期初库存数量+测算精煤产量-期末库存数量测算销售收入=测算精煤销售数量销售单价测算精煤、副产品税收差异=(测算销售收入-实际申报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三、标准值参考范围(一)跳汰式项目主机有无浮选每小时耗电原煤60回收(低硫)精煤产量(吨每小时)及吨煤耗电原煤80%回收(高硫)精煤产量(吨每小时)及吨煤耗电3.6平方活塞式跳汰机无70度2025吨3.52.8度3040吨2.31.75度有120度2328吨5.24.3度3545吨3.42.7度4.5平方活塞式跳汰机无80度2530吨3.22.7度4050吨21.6度有120度2835吨4.33.4度4555吨2.72.2度4.5平方空气式跳汰机无120度3045吨42.7度4555吨2.72.2度有220度3540吨6.35.5度5060吨4.43.7度6平方空气式跳汰机普机有400度4050吨108度6075吨6.75.3度唐机有400度5060吨86.7度7590吨5.34.4度8平方空气式跳汰机普机有600度5565吨119.2度7090吨8.66.7度唐机有600度7085吨8.67度90110吨6.75.5度10平方空气式跳汰机普机有900度7085吨12.810.6度85100吨12.89度唐机有900度85100吨10.69度110130吨8.27度(二)重介质洗选工艺入洗原料煤吨煤耗用电量:35千瓦时四、数据获取途径当期生产电力耗用量属第三方数据,从当地电力部门一般均可取得。五、疑点判断如果企业洗选单位原煤电耗超过标准则视为疑点。可能存在少记入洗原煤量,进而少报产成品产量,或者用电量不实,虚抵进项税金的现象。六、应用要点(一)一般情况下,电力部门对企业的耗电量进行统计的时间与企业财会记账的时间不会一致,所以二者同月数据并不匹配,若要使数据趋于合理,评估时期以长为好。(二)是企业生产设备中分为生产设备、备用生产设备、修理用设备等,所以不能以洗选设备各耗电部件总功率之和及最大洗选原煤量来进行推算企业洗选单位原煤耗电量,经长期工作考证,此法有效但必须有专业人士支持。(三)因为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上存在差别,所以能耗法应根据企业自身条件有选择的使用,并划定合理的能耗范围。七、评估约谈方向(一)了解企业生产设备的耗电控制情况;(二)了解企业设备的设备运作时间;(三)了解电费的收取方法及记录情况。33啤酒生产行业2.1 行业介绍2.1.1行业定义及概况啤酒制造(C1522)指以麦芽(包括特种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含二氧化碳、起泡、低酒精度(体积分数)2.5%-7.5%的发酵酒产品的生产,以及啤酒专用原料麦芽的生产。我省共有啤酒制造企业46户,在全省各市均有分布,其中在沈阳、鞍山、抚顺分布较多,占全省总户数的50%以上。2.1.2行业工艺简介啤酒制造的主要工艺过程分为制麦、糖化、发酵和灌装等4个过程,生产周期约为15至30天,制麦过程一般由专业麦芽厂完成。制麦过程:选麦浸麦发芽干燥与培焦除根糖化过程:原料的粉碎糖化(糊化)麦汁过滤(除糟)麦汁煮沸(加酒花)冷却发酵过程:发酵(除酵母、回收二氧化碳)滤酒灌装过程:洗瓶验瓶灌酒杀菌贴标喷码装箱入库2.1.3 行业特点啤酒制造业产供销各环节涉及收购免税农产品、利用废旧物资、消费税计征和享受饲料免征增值税待遇等特殊税收政策。(一)供应环节税收特点企业在供应过程中外购的货物主要包括:粮食(麦芽、大米、淀粉)、水、啤酒花、酵母、二氧化碳、塑料周转箱、纸箱、酒瓶、酒罐、酒桶、瓶盖、商标、电、煤和蒸汽等。企业可以直接向农业生产者收购免税的粮食和啤酒花,其中收购的粮食可能委托其它企业加工后收回,收购免税农产品环节存在的问题是:企业可能虚增采购金额,进而虚增增值税进项税额和生产成本,并导致税务机关采用投入产出法进行纳税评估时起始数据失真。企业可以从废旧物资回收企业采购一部分免税的啤酒瓶,这一环节存在的问题是:企业可能虚增采购金额,塑料周转箱可能采取以旧换新或者带料加工形式取得。企业生产用水一般使用自来水,也有部分取自于自备水源井。(二)生产环节税收特点在生产环节,除啤酒外还产生酒糟、酵母、二氧化碳等副产品及报废的酒瓶、塑料周转箱等废旧物资,以上产品均为应税货物。啤酒的生产周期决定投入的原料以在产品形式存在较长时间,使得测算当期粮食耗用量具有复杂性。通过核查现代生产设备的仪表和计算机数据可以采集到纳税评估所需数据资料。(三)销售环节的税收特点啤酒行业以千升为统计计量单位,而计征消费税以吨为计量单位。如果企业不进行换算,用千升代替吨,则每千升啤酒中有12升漏征消费税。企业销售啤酒通常按箱确定销售单价。由于折扣销售等原因,在消费税两档税率分界点附近的同一品牌规格的啤酒可能适用不同的税率。销售适用低税率的酒糟可以享受增值税免税待遇。销售对象中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营业税纳税人和最终消费者取得发票的积极性不高,以及企业一般存在无偿赠送产品的行为,企业可能隐瞒部分销售收入。同样的啤酒清酒加入少量配料调味后形成的成本基本相同但品牌不同的啤酒,价格可能有显著的差别,啤酒销售价格与成本关联度较小,税务机关核实企业销售价格难度较大。2.2 纳税评估方法啤酒行业纳税评估,应当针对行业税收特点选择评估项目,按照评估项目涉税金额大小选择能够保证适当评估精度的定量和定性评估方法,评估方法应当力求简易。2.2.1投入产出法一、原理描述在啤酒制造过程耗用的外购货物中,唯有粮食消耗量与啤酒产量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适合用于投入产出评估;其他外购货物均存在评估精度不高或者评估效率较低等问题,只适用于辅助性或者验证性评估。例如:制造每吨啤酒取水量6至10吨,大部分水用于啤酒原料以外的用途;啤酒花消耗量微小;酵母和二氧化碳循环利用;能源消耗和设备生产能力与啤酒产量线性关系不强;包装物类货物存在种类繁多、难以精确计量、循环使用缺少发票等外部证据和价格低廉易于在采购数量上作假等特点。二、评估模型数据期间均取自评估期(一)啤酒产量测算测算啤酒产成品耗粮总量=(期初粮食库存数量 +本期购入粮食数量期末粮食库存数量)+(期初啤酒在产品耗粮数量期末啤酒在产品耗粮数量)测算啤酒产成品产量=测算啤酒产成品耗粮总量/啤酒粮食消耗量定额参考值(二)税收差异测算测算产品销量=期初库存数量+测算产品产量期末库存数量测算销售收入=测算产品销售数量销售单价测算增值税税收差异=(测算销售收入实际申报销售收入)适用税率测算消费税税收差异=测算产品销售数量消费税定额税率三、标准值参考范围(一)标准浓度11P啤酒粮食消耗量定额参考值单位国标一级国标二级国标三级158千克/千升161千克/千升165千克/千升附注:国家标准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183-2006 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行业。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二)本标准为浓度11P啤酒粮食消耗量定额,如企业同时生产12P啤酒,应当对其粮耗定额进行修正,换算系数为1.09。四、数据获取途径(一)从供应部门的粮食购买合同、入库单据取得企业粮食购进数量,并与财务部门账载数据及购进发票、付款凭证、运输单据等进行核对,数据不一致以数量多的为准。(二)从生产部门的投料单据、半成品输送和罐装装置仪表或计算机计量资料取得在产品耗粮数量,并与财务部门账载数据进行核对,必要时可进行实地核查。五、疑点判断(一)测算粮食消耗量定额大于参考值,企业可能存在虚增粮食采购数量或者隐瞒啤酒销售数量问题。(二)将企业财务粮食购入量与入库单据进行比对,如财务数据小于上述两项数据,可能存在购入原材料不入账问题。(三)查询企业财务销售账各品种数量,与出厂台账及出厂通知单进行比对,如不符,则存在隐瞒销售收入或虚开发票的可能。六、应用要点(一)应用本方法的重点在于核实粮食投入量的真实性,需要多渠道采集信息判断其真实性。(二)评估期间选择在一年以上,并尽可能用更长的评估期间进行检验,以减少盘存误差所占的比重。评估期起点尽量利用以往实地盘存数据。(三)消费税税率适用正确性评估要点:一是销售量统计加总方法正确,销售部门应当按照销售的每件产品的销售价格(含包装物押金,但不含塑料周转箱押金)是否超过每吨3000元进行分类统计,两档税率的适用与每件产品的啤酒净重和销售价格相关,与品牌规格无关,应重点关注销售价格在每吨3000元分界点附近的产品,不得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同一品牌规格产品的销售价格;二是计量单位按照每吨0.988千升的比例换算正确,不得以千升代替吨;2.2.2包装物耗用测算法一、原理描述包装物耗用测算法,就是根据企业评估期实际耗用的包装物数量,测算出企业评估期的产品产量,结合库存产品数量及产品销售量、销售单价测算分析纳税人实际产销量、销售收入,并与纳税人申报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二、评估模型数据期间均取自评估期(一)啤酒产量测算每千升合格品啤酒耗用某种容量酒瓶及其瓶盖商标定额1000某种容量酒瓶标准灌装量(酒瓶报废率)每千升合格品啤酒耗用某种容量酒罐(听)定额1000某种容量酒罐(听)标准灌装量测算产品产量(各容量酒瓶及其瓶盖商标耗用总量各容量酒瓶及其瓶盖商标定额)(某种容量酒罐(听)耗用总量某种容量酒罐(听)定额)(二)税收差异测算测算产品销量=期初库存数量+测算产品产量期末库存数量测算销售收入=测算产品销售数量销售单价测算增值税税收差异=(测算销售收入实际申报销售收入)适用税率测算消费税税收差异=测算产品销售数量消费税定额税率三、标准值参考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T 1080-1998啤酒玻璃瓶灌装生产线规定的技术指标,公称生产能力每小时灌装2,000至10,000瓶的生产线破瓶率小于等于4%;10,000至20,000瓶破瓶率小于等于3%;20,000至30,000瓶破瓶率小于等于3%,30,000至60,000瓶破瓶率小于等于2.5%。四、数据获取途径从供应部门的购买合同、入库单据取得企业包装物购进数量,并与财务部门账载数据及购进发票、付款凭证、运输单据等进行核对,数据不一致以数量多的为准。五、疑点判断(一)利用包装物消耗测算产量大于企业申报产量,企业可能存在生产产品不入帐、隐瞒销售收入的问题。(二)查询企业财务销售账各品种数量,与出厂台账及出厂通知单进行比对,如不符,则存在隐瞒销售收入或虚开发票的可能。六、应用要点(一)应用本方法的重点在于核实包装物耗用的真实性,需要多渠道采集信息判断其真实性。(二)一般情况下啤酒酒罐、易拉罐(听)不应有损耗,如有损耗经核实无误后可适当考虑。(三)可运用本方法测算的啤酒产量与投入产出法测算的啤酒产量相互印证,确定实际耗用数量。2.2.3电耗测算法一、原理描述电耗测算法是根据纳税人评估期电耗情况,利用单位产品电耗定额测算纳税人实际生产、销售数量,并与纳税人申报信息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二、评估模型数据期间均取自评估期(一)生产耗用电量测算生产用电量=总耗用电量(1-非生产用电比例)或=(各生产环节耗用电量)(二)产品产量测算测算产品产量=生产用电量单位产品电耗定额(三)税收差异测算测算产品销售数量=期初库存数量+测算产品产量-期末库存数量测算销售收入=测算产品销售数量销售单价测算税收差异=(测算销售收入实际申报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测算消费税税收差异=测算产品销售数量消费税定额税率三、标准值参考范围(一)标准浓度11P啤酒粮食消耗量定额参考值单位国标一级国标二级国标三级80千瓦时/千升100千瓦时/千升115千瓦时/千升附注:国家标准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183-2006 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行业。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二)啤酒电耗包括各工序动力直接用电和供冷、自产水、供风、设备大小维修及维护或试运转用电、本车间照明用电及分摊厂区、仓库、办公室等的照明用电,以及有关上述各项用电的线路和变压器损失;不包括非生产性用电,如礼堂、食堂、托儿所、学校、职工住宅、基建、技术措施和建筑安装工程(包括试运行)等的用电。 (三)啤酒生产用耗电量约占全部耗电量比需深入企业根据其非生产用电实际耗用情况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生产规模越大比例越大。四、数据获取途径(一)从当地供电部门取得评估期总耗电量,再乘以生产用耗电量约占全部耗电量比,即得评估期生产用电量。(二)分别以啤酒酿造、啤酒包装两步统计计算评估期生产用电量。啤酒酿造用煤包括从原料粉碎开始到过滤完了的全部生产直接用电和分摊用电;啤酒包装用电包括从接清酒开始到成品交库的全部生产直接用电和分摊用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183-2006 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行业标注统计方法)五、疑点判断(一)评估期测算产品产量与企业帐载产品产量进行比对,如测算产量大于帐载产量,企业可能存在生产产品不入帐,隐瞒产品销售收入的问题。(二)将从当地供电部门取得的供电信息与金税工程稽核系统纳税人专用发票抵扣供电信息核对,看是否存在存根联滞留票的问题。六、应用要点在电耗测算法中,由于用电量来自供电部门,数据真实准确,因此电耗标准值就成为影响评估效能的关键指标,如果能够准确测算出最接近实际电耗水平的指标值,不但能提高评估精度,降低约谈难度,同时也可为实施后续监控提供指标保障。确定电耗标准值的主要方法:(一)用电设备额定功率测算法:把各个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乘以生产耗用的时间,再除以设备生产能力获得的电耗值加权汇总后得到理论电耗标准值,在充分考虑设备老化状况、生产负荷程度等影响因素后确定电耗标准值。(二)实地核查测算法:选择一个生产周期,根据制麦、糖化、发酵和灌装等过程电表记录的电量,除以该生产周期啤酒产量即为电耗标准值。2.2.4副产品销售评估2.2.4.1酒糟销售评估一、评估模型测算每千升啤酒酒糟产生量定额=企业申报酒糟销售量经过评估验证后的啤酒产成品产量二、标准值参考范围生产每千升啤酒湿酒糟产生量定额参考值:170-220千克/千升生产千升啤酒干酒糟产生量定额参考值:19-24千克/千升三、应用要点酒糟享受饲料免征增值税待遇税务处理合法性评估要点:一是享受免税待遇的前提是向税务机关备案;二是按照13%的税率计提销项税额;三是将计提的销项税额全部转入补贴收入;四是按营业额比例作相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五是在增值税申报表中正确申报。2.2.4.2酵母销售评估一、评估模型测算每千升啤酒湿酵母产生量定额=企业申报湿酵母销售量经过评估验证后的啤酒产成品产量二、标准值参考范围生产每千升啤酒湿酵母产生量定额参考值:10-15千克/千升。三、应用要点如果企业将湿酵母加工成干酵母,将产出湿酵母重量7%的干酵母。2.2.4.3二氧化碳销售评估企业在发酵过程中回收的二氧化碳数量,与在罐装等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数量基本相同,企业没有二氧化碳销售属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既回收二氧化碳,又大量购进二氧化碳则为异常。2.2.5废旧物资销售评估2.2.5.1废旧玻璃瓶销售评估废旧玻璃瓶销售评估要点:一是关注当期是否销售成批报废的完整啤酒瓶;二是关注企业销售破碎啤酒瓶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2.2.5.2废旧塑料周转箱销售评估废旧塑料周转箱销售评估要点:一是关注企业当期是否销售成批报废的塑料周转箱;二是如果企业将报废的塑料周转箱提供给塑料周转箱生产企业,应当判断该行为是属于销售货物还是属于带料加工。2.3 案例赏析2.3.1某啤酒制造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一、企业概况2003年1月,阜新某啤酒有限责任公司在阜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由国有企业转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970万元,职工人数约300人,设备生产能力5万吨。该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由地税局管辖。二、行业特点啤酒生产的主要工艺过程分为制麦、糖化、发酵和灌装等4部分。其中,制麦过程主要由专业麦芽厂完成。啤酒的生产周期约为15至30天。啤酒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外购货物主要包括:粮食(麦芽、大米、淀粉)、啤酒花、塑料周转箱、纸箱、酒瓶、瓶盖、商标、水、电、蒸汽等货物。在啤酒生产过程中,除主产品啤酒外,还产生酒糟、酵母和二氧化碳等副产品,以及报废包装物形成的废旧物资。副产品中的酒糟属于增值税免税货物。三、数据分析企业评估期内申报增值税应税货物销售额65,260,712.30元,增值税应纳税额1,756,450.05元,应纳税负2.7%,全省平均税负5.9%,全国平均税负6.5%。企业申报消费税10,368,706.2,其中适用220元单位税额46,337.71吨,适用250元单位税额697.64吨。(一)啤酒产销量分析根据企业纳税申报表及从企业采集的相关数据对企业评估期啤酒产销量进行投入产出分析,选择与产出量线形相关度最强的粮食推算啤酒生产量,该企业纳税评估期内未使用农产品收购发票收购免税粮食。企业评估期粮食消耗量单位:千克进口麦芽国产麦芽小麦芽大米淀粉合计1,045,5152,393,621852,1502,145,1101,438,4607,874,856每千升11度啤酒粮食消耗量定额参考值单位:千克/千升国标一级国标二级国标三级158161165附注:国家标准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183-2006 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行业。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阜新某啤酒有限责任公司参考国标三级粮食消耗量定额。评估期啤酒生产量=评估期粮食投入量单位产品粮食消耗定额=7,874,856165=47,726千升评估期啤酒销售量=期初啤酒库存量评估期啤酒生产量期末啤酒库存量=1,24647,7261,298=47,674千升企业申报啤酒销售量47,035吨47,0350.988千升=46,470千升企业实际粮食消耗量定额=7,874,85646,470=169.5千克/千升评估与申报销售量差额=47,67446,470=1,204千升(二)酒糟纳税分析经审核企业评估期纳税申报表附表发现,该企业评估期内按照13%税率开具发票的货物销售额为零,怀疑企业销售酒糟没有计提销项税额。四、约谈核实针对评估中存在的疑点,我们与企业财务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并进行了相关核实。(一)评估与申报销售量差额问题企业财务负责人解释,该企业使用的粮食从总体上看品质较差,大麦芽,尤其是进口大麦芽所占比例较低,致使糖化过程中有效浸出物比例较低,导致用粮定额较高,近两年粮耗在每千升169千克左右。我们考虑到,在产量分析时使用的粮耗定额标准为11度啤酒的标准。该企业同时生产11度和12度啤酒清酒,应当对12度啤酒的粮耗定额进行修正。经查阅有关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住院医师规培-江苏-江苏住院医师规培(整形外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住院医师规培-江苏-江苏住院医师规培(医学影像)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重庆-重庆热处理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北京-北京印刷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北京-北京下水道养护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县级企业面试题及答案解析:人力资源类
- 解锁奇点计划面试技巧:超实 用面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方案
- 海内外医疗专业招聘实战模拟题及答案
- 混凝土材料配比设计与优化方案
- 船舶公司维修管理制度
- 2025届天津市八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 限价商品房购房定金合同书
- 检测类安全管理制度
-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药规范服用率中的运用
- 喉炎病人护理课件
- 通信质量员试题及答案
- 银行还款证明协议书
- 《初中英语教师教学经验分享课件》
- TSG Z7002-2022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核准规则
- 基于数据的员工能力预测模型-全面剖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