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doc_第1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doc_第2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doc_第3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doc_第4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课题课时累计39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重点了解梗概的写法难点了解梗概的写法教具准备教学程序教学活动一导入新课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听教师介绍教学活动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1下面,我们就来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2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主要写了遇难荒岛的鲁滨孙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快速阅读,概括交流教学活动三阅读精彩片段1浏览精彩片段,在表达上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精彩片段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其中大量细腻逼真的心理活动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2快速默读,了解主要内容。(主要写了鲁宾逊在绝境中的心理活动过程,用理智战胜失望,改善生活。)3感悟精神光辉区别梗概与精彩片段的,认识到梗概是对小说内容的浓缩。教学活动四拓展延伸1如果让你选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2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会分析鲁宾孙所体现出来的独立生存的精神和毅力。板书设计在西方,“鲁滨孙”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教后反思学习这一课时,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将课文的内容讲完,并让学生了解梗概的特点,要求学生在课前要有很好的预习课文。一、预习导航:1、课文导读本文写的是一位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船翻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种种困难,历尽磨难,生活了二十多年之久,最后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一件事。那么鲁滨孙是怎样战胜困难在小岛上活下去的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首先我们来交流一下读书方法: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较长,学习的重点是自读自悟,做好读书笔记,同学们可以首先阅读梗概部分,整体把握梗概内容,然后和同桌讲述一些梗概中鲁滨孙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在此基础上,认真阅读精彩片段,摘录感受深刻的句子。最后和同学交流精彩片段的精彩之处,以及自己对鲁滨孙的评价或读后的感受。2、基础达标 (1)、看拼音写词语。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一( )帐篷一( )轮船一( )海风一( )围巾一( )山羊一( )荒岛一( )破帆一( )火柴一( )星星一( )火光一( )拖鞋一( )墙壁(3) 阅读“梗概”,想一想:鲁滨孙在荒岛上生活了多少年?作了哪些事?用自己的话简单写一写。 (4)通过阅读课文中鲁滨孙对于身陷孤岛的好处和坏处的比较,你想到了什么? 3、我的疑惑:通过读书我有以下几个问题要和同学探讨:疑问一 : 疑问二 : 疑问三 :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吹牛大王历险记不平凡的鹿(德国) 埃.拉斯伯 著我还遇见过一些更神妙的奇迹。有一次,我在树林里一边走,一边吃在路上买的又红又甜的樱桃。突然,我面前出现了一只鹿,一只漂亮的、有两个分叉大犄角的鹿。我呢,真倒霉,一粒子弹也没有了!鹿站在那里,安安静静地看着我,好像知道我枪膛里没有子弹似的。幸亏我还剩下几颗樱桃,我就把一颗樱桃核当子弹装进枪膛里。真的,真的,你们别笑,就是普通的樱桃核。然后,我举起来枪瞄准那只鹿。“砰!”枪响了。鹿只把头摇了摇,那颗樱桃核打进了鹿的脑门里。可是,它一点儿也没受伤,一眨眼工夫就逃进树林深处去了。我觉得非常可惜,放走了这样一只好鹿。一年后,我又到那片树林里去打猎。当然,我早就把樱桃的事忘得干干净净了。忽然,我看到从树林深处跳出来一只很漂亮的鹿。哎呀,在它的两只犄角之间,竟长着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樱桃树!我是多么惊奇呀!相信我,这可实在好看:一只匀称美丽的鹿,脑袋上长着一棵美丽的樱桃树!我马上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这棵树就是去年我射出的那颗樱桃核长成的。这一回,我可是带了很多子弹,我瞄准鹿放了一枪,它就失掉知觉,倒在了地上。像这样,我只放了一枪,就吃到了烤鹿肉,又吃到了蜜饯樱桃,因为那棵樱桃树上结满了熟透了的大樱桃哩。我应该承认,我一辈子也没有吃过比这更好吃的樱桃了。安妮苏利文来到凯勒家后的第一个圣诞节,可是件大事呢!1、 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哪些描写很有趣?在文中做上标记。2、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体态( 匀称 ) 体格( ) 腿脚( ) 枝叶( ) 果实( ) 花朵( )3、短文写了我两次进山打猎的事,其中有许多对应的描写,试着在课文中找一找,填写下面表格。第一次第二次我呢,真倒霉,一粒子弹也没有了!这一回,我子弹带得多。 三、作业及活动设计 文中鲁滨孙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困难时,你是怎样做的?应该怎样做?(联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四、相关链接1笛福(16601731),英国作家。1660年诞生于商人的家庭,1731年4月26日在穷困中去世。早年以写政论和讽刺诗著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晚年开始发表海上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和历史小说。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自由”,发挥个人才智,勇于冒险的精神。其他小说有辛格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大疫年日记罗克查娜一个骑士的回忆等,均受读者欢迎。鲁滨逊漂流记最负盛名,写于1719年。小说是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两百多年前,有一个苏格兰人塞尔柯克在一艘英国海船上当水手,因与船长发生冲突,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他在岛上生活4年多,最后被救回英国。塞尔柯克在荒岛上没有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主人公鲁滨孙因沉船遭遇风暴失事,漂流到孤岛,独自在那里生活了28年,历尽艰难困苦,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鲁滨孙是他那个时代的创业者。作者借此歌颂了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精神。小说情节生动,细节逼真,描写细致,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作者继此又写了第二部和第三部。第二部写鲁滨孙旧地重游,以岛的主人自居,开化岛上居民,接着又到世界各地冒险,包括中国和西伯利亚。第三部大多是道德说教。2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名言。*世间万物,只是有用处,才是最可宝贵的。任何东西,积攒多了,就应送给别人;我们能够享用的,至多不过是我们能够使用的部分,多了也没有用。*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1 我们爱你啊教案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韵美,背诵诗歌。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当,学习作者准确运用词语来描述事物的方法。并学习在阅读中继续巩固、提升学生的概括及整体把握现代诗歌这一文体文本的能力。3.学生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初步领悟诗歌的表现手法,并模仿诗歌中明显的语言范式进行创编。4.通过理解诗歌内容和吟诵诗句,使其感受祖国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民族文化,从而激起生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感。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想象重点句子描绘的画面,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当,学习作者准确运用词语来描述事物的方法。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 难点:在感悟和欣赏中国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并仿照26小节写两小节。三、教学的准备:学生: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图片,通过系列图画以及文字资料,欣赏祖国壮丽山河,获得初步感受。教师: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诗句导入,产生共鸣1.师激情叙述:在外国人心中 她是茶叶,她是瓷器,她是泰山,她是长城,她是北京太和殿,她是西安兵马俑。在中国人心中 她是盘古,她是女娲,她是大禹,他是皇帝,她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她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同学们,这些诗句中的她是谁?(板书:中国)2.交流认识:你对祖国了解多少呢?(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课件补充相应的知识)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你们对祖国的热爱,今天,就让我们发自内心地说一句:“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师示范读,提示“啊”的音变。)3.板书课题。(二)动情范读,检查预习1.教师范读诗歌(配乐)。2.引导学生闭目静听,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美妙的画面,畅谈对诗歌的总体感受。3.师适时引导回顾现代诗文体与叙述性文体的不同?(分节,押韵,节奏)4.自读诗歌,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 (2)想想,诗人围绕“爱祖国”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5.师巡视,了解学情。随后交流自读情况。A.检查字词读音(课件出示)(1)帕米尔高原 景德镇 陶瓷 世界屋脊 硕果 开拓 我们爱你啊,中国 啊,我们爱你,中国! (2)群星闪烁 银装素裹 春色盎然 清奇俊秀 浓妆淡抹 云雾飘渺 波澜壮阔 巧夺天工 月色如水 巍峨 伟岸 恢宏a.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b、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教师适时渗透方法:推想法B.检查朗读诗歌(1)把这样生动的词语放入课文,读读自己喜欢的小节。(2)指名接读课文。教师从诗歌的韵律,节奏方面给予评价,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特点。(三)整体感知,理清文路 1.在诗中,作者反反复复说到这样一句话:“我们爱你啊,中国”,那作者究竟是爱祖国的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再仔仔细细地轻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件出示)我们爱你啊,中国,我们爱你的幅员辽阔、爱你的 ( ) 、 ( ) 、 ( )、( )、( ),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奋发,我们开拓,要把你的未来建设得更加美好!2.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并简练概括成小标题。(教师板书)3.从诗的结构(总分总)入手,指导学生分段。 4.选择一名学生作例子,知道如何把段意连接起来,概括全诗主要内容。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四)精读感悟“幅员辽阔”1.在老师的脑海中有四幅美丽的画,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把这四幅画读给大家听。(课件音乐)师配乐朗读课文第1节,生闭上眼睛想象在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预设: (1)东海日出 北国雪景 师评价引读:真美啊!这么美的画面你能读好吗? (2)高原星空 南国春色 师评价引读:这么美的星星,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 3.除了一幅幅画以外,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从课文哪里体会到的呢? (板书:幅员辽阔) (1)依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中国地形简图”,抓住“灿烂的太阳、群星闪烁”“银装素裹、盎然的春色”这两对词语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到在同一时间,祖国东西部时差跨度大、南北季节反差明显,感受祖国幅员辽阔,总写热爱之情。(2) 练习感情朗读,读出祖国幅员辽阔,对祖国深深热爱之情。 (3) 师点评:作者虽然没有在诗句中出现大、辽阔之类的词,但我们分明感受到祖国国土的特点,面对国土面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祖国,我们怎么会不热爱? 引读背诵4.这些美妙的词不是诗人随心所欲写的,而是诗人匠心独到之处,这是作者的构思巧妙。(板书:构思巧妙)(五)指导书写生字。1.重点指导:渺、脊、恢、魄、拓 (1)出示“脊”、“瓷”。(2)教师示范写并指导。讲评渗透:汉字富有智慧,通过笔画的变化达到整体和谐、美观的效果。“脊”上面部分要收紧,“人”的两笔之间要宽大一些,罩住下面的“月”字。“瓷”要写得上小下大。 2.打开习字册,描红并练写。 (六)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 2.继续完成习字册。 3.收集有关祖国的其它名胜特产等方面资料;收集我们家乡或附近的景观特产。 第二课时(七)复习导入,渲染情感 1.听写 群星闪烁 银装素裹 盎然的春色清奇俊秀 浓妆淡抹 云雾飘渺 波澜壮阔 (1)指名上台听写。评改正字:妆 盎 澜(2)(音乐课件) 闭眼想象背诵第一节,感受“ 幅员辽阔”2.回顾课文从那几个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板书)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这一首诗。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八)精读感悟自学研读,品味诗文 1.出示自学要求:从二六小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反复读读,抓住最有感受的词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想一想你体会到了什么?可以在文字旁写写批注。2.四人小组交流彼此的感受或想法,教师有选择性地参与到某个小组的交流中,了解掌握小组活动情况。 3.引导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相互补充,教师也可以作相应的补充,以此提升学生的认知和感悟。) 教学预设:(依据学生谈到的内容课件出示小节)A.第二小节(1)引导学生谈感受。(出示诗句)教师抓住“清奇俊秀、浓妆淡抹、云雾飘渺、 波澜壮阔”四个词加以引导。a、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b、多媒体演示诗中描绘的画面,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2)结合板书小节:这16个字,四个短语,表达了诗人对伟大祖国的热爱,这就是诗歌语言的另一特色“语言凝练”。(板书:语言凝练)(3)你还了解哪些祖国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全班交流。(4)自我陶醉读深情地,用朗读表达你心中的赞美。(5)背诵。B.第三小节(1)交流感受。可根据第二小节的学习,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2)多媒体演示诗中描绘的画面,感受祖国丰富的物产。(3)品味诗歌语言特点。 出示例句:龙井茶的清香清香的龙井茶 学生反复读,引导学生体会将形容物产特点的词放在后面,更有利于突出其特点。(4)用上面的句式说说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有哪些物产?(5)伙伴竞赛感情朗读。背诵。C.第四小节学生生谈体会。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旧知,抓住地名“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大草原”展开联想,想象傣家月下的浪漫、阳光照耀下布达拉宫的雄伟与金碧辉煌、在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奔腾的骏马以及那茫茫戈壁滩蹒跚而行的骆驼,体会到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感情朗读好友推荐读(3)除了文中所讲的,你还知道哪些别具风情的民族特色?尝试仿照文中的样子,说上一句。D.第五小节(1)继续谈感受。适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五千年的阅读体会,说说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如:盘古开天辟地/甲骨文/四大发明/九章算术/本草纲目/地动仪/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2)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附:资料阅读。同时回顾课文在大海中永生)(3)齐读。E.第六小节(1)这一节学生谈论起来会有些难度,教师依据课堂生成,可适当引导学生联系旧知、经验,如:赞美松树、梅花的诗歌,民族人物等。理解“伟岸”“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2)激情渲染: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之流汗,为之奋斗,才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了这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它像松树那样伟岸坚强,像梅花那样芬芳高洁;胸襟宽广,气魄恢弘。这一切,怎能不让人心生崇敬,怎能不让人生出爱的咏叹呢?齐读4.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练习感情朗读。指名感情朗读。 5.联系上文,梳理探讨。整体出示第26节,看看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中引出表现手法:回环往复(板书:回环往复)(九)精读感悟照应全诗 升华情感 1.齐读课文最后一个小节。 2.诗中说道: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奋发,我们开拓。对于“骄傲”和“自豪”,我相信我们同学都懂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奋发?如何开拓呢?请结合诗歌的二到六小节,想一想这个问题,同桌也可以讨论一下。 (板书:奋发 开拓 )3.学生思考讨论,教师了解学情,随机指导。 4.引导交流:(应该结合前文,结合时事) 5.小结: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华民族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结尾再一次点明了题目,是不是与第一节有重复的感觉? (1)学生尝试谈想法。(2)师引导:开头只为祖国的辽阔而感叹,而现在想到祖国有着无比壮丽的山河、世界闻名的特产、迷人的民族风物、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展望未来将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怎能不激动万分,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首尾呼应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师板书:首尾呼应)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十)诵读品味 1.“我们爱你”是全诗的一条情感主线,作者从多方面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炙热情怀。你有没有产生和作者一样的情怀?把你的这种感受通过你的读有感情地读出来。 (1)练读,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读比赛。 (2)诵读比赛,师生评价。 (十一)积累拓展 2.仿写:除了诗歌中描写的内容之外,你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表达对伟大祖国的赞颂和热爱呢?请你用上书上的方式,以“我们爱你”起句,写上两三句话。(1)探究写法,选择内容。(2)展开思路,模仿创作诗句。(3)交流、欣赏、评价。3.拓展阅读。引导学生对歌词简单分析与鉴赏,既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为后面练习1做好了预习工作。 出示爱我中华 a、读读诗歌,找出文中的韵脚。 b、想想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十二)作业设计 (课件出示)1.这首诗感情真挚强烈,许多句子直抒胸臆,很适合集体朗诵。你若有兴趣,可以为他选一个背景音乐,然后为他设计好领诵、齐诵部分,在班级活动时,可以作为一个节目来表演。2.收集关于家乡的资料(图文并茂):风景篇、特产篇、美食篇、文化篇模仿我们爱你啊,中国的结构,尝试以我们爱你啊,枣庄为题创作一首诗,表达对家乡的喜爱赞美之情。六、板书设计 1 我们爱你啊,中国 爱山河壮丽 构思巧妙物产丰富 语言凝练 民族众多 回环往复 历史悠久 首尾呼应 伟大成就 幅员辽阔 奋发开拓七、教后反思成功之处: 这首诗歌,作者以包含深情的笔墨赞美的我们的祖国母亲,为了营造“激情”的氛围,在课堂的导入部分我借用他人的诗歌给自己的课堂注入生命力。诗歌的语言特色是语言精炼,看似简单地几个字却包含了深刻含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通过引导想象画面,多媒体的演示,以及各种不同形式的读 :“自我陶醉”、“伙伴竞赛”、“好友推荐”、“小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