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 大气对流【母题来源】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第68题【母题题文】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68题。6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A连续层片状B鱼鳞状C间隔团块状D条带状7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D热带雨林地带8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A日出前后B正午C日落前后D午夜【答案】6C 7D 8A【试题解析】6大气对流过程中,温度较高、受热的地区空气膨胀上升,温度较低、冷却的地区空气收缩下沉,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气流上升,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渐渐冷却凝结形成积云;气流下沉,随海拔降低,气温升高,水汽难以冷却凝结,云层少。因此气流上升地区天空形成积云,而下沉地区天空无云(云量极少),而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使积云的分布被无云天空分割,分布呈间隔的团块状,没有连续分布,A错、C对;鱼鳞状、条带状都不是间隔分布的,B、D错。故选C。7积云由气流上升运动(对流运动)产生,而气流上升运动与下垫面气温相关,近地面气温越高,空气越容易受热膨胀上升从而使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云,即积云出现的频率越高;寒温带针叶林地带处于高纬寒带地区,全年气温较低,上升气流弱,积云极少出现,A错;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处于中低纬温带地区,夏季气温高,容易出现积云,但冬半年低温较低,积云出现频率小,B、C错;热带雨林地带处于低纬热带地区,全年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积云出现的频率高。故选D。8积云云底高度为“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当水汽的凝结高度由下垫面温度决定时,则下垫面温度越低,水汽开始冷却凝结的高度越低,积云云底的高度值也就越低。一天中,通常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下垫面温度较高;日落前后,太阳辐射减弱、消失,下垫面温度较低,从日落到半夜再到日出前后,因没有太阳辐射(或极微弱)下垫面温度一直呈下降趋势,直到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下垫面温度才开始慢慢回升。因此一天中,下垫面温度最低的时间多在日出前后,即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A。【命题意图】该本题组以积云为背景材料,通过积云的形态、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区、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的时间为切入点,考查大气对流运动、气温的日均变化等相关知识。【得分要点】首先要理解积云的形成原因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气流上升地区天空形成积云,而下沉地区天空无云(云量极少),而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使积云的分布被无云天空分割,分布呈间隔的团块状。积云是由水滴组成,它主要是由空气对流上升冷却使水汽发生凝结而形成的。下垫面的水汽上升,热带雨林地带气温高,水汽足,因此容易形成积云。积云云底高度为“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当水汽的凝结高度由下垫面温度决定时,则下垫面温度越低,水汽开始冷却凝结的高度越低,积云云底的高度值也就越低。一天中,下垫面温度最低的时间多在日出前后,即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日出前后。(2019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被称为“旗云”(下图)。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仿佛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珠穆朗玛峰7500m以下被冰雪覆盖,7500m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读图,据此完成13题。1“旗云”多在A阴雨天出现B日出前后出现C晴朗白天出现D晴朗夜间出现2下列大气现象的成因与“旗云”差异最大的是A山谷风B华北季风C湖陆风D盛行西风3据图可知,“旗云”飘动的位置A越向上掀,高空风越大B越向下倾,高空风越小C与太阳辐射的强弱有关D下倾,不易登山【答案】1C 2D 3D【解析】1珠穆朗玛峰7500m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碎石坡面白天升温快,石面温度大于同一高度大气温度,石面区域气流受热上升,受高空西风影响,形成“旗云”,因此“旗云”多在晴朗白天出现,C对;阴雨天、日出前后、晴朗夜间石面温度低,不能形成“旗云”,A、B、D错。故选C。2选项中的大气现象的成因与“旗云”差异最大的是盛行西风,因为盛行西风属于行星风带,与下垫面影响无关,D对;山谷风、华北季风、湖陆风都是因下垫面差异形成的,与“旗云”成因相似,A、B、C错。故选D。3据图可知,“旗云”飘动的位置是背风坡一侧,与太阳辐射的强弱无关,C错;越向上掀,高空风越小,A错;越向下倾,高空风越大,B错;7500m以上由于山坡陡峭,下倾,说明高空风大,不易登山,D对。故选D。(2019届“超级全能生”高考全国卷26省9月高三联考乙卷)空气在山脉背风坡上空形成的波状运动称为背风波,当风速较大且与山脊垂直时,有利背风波形成,背风波形成时,常可出现波状云,波状云的出现往往表明大气层结构比较稳定。某日当风垂直于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时形成了背风波(下图)。据此完成46题。4该日当地风向可能是A东南B西北C西南D东北5图中形成波状云最多的是ABCD6该日天气A山脉西南侧晴朗,东北侧阴雨B山脉西南侧阴雨,东北侧晴朗C山脉西南侧晴朗,东北侧晴朗D山脉西南侧阴雨,东北侧阴雨【答案】4C 5A 6C【解析】4由图可知,该日当地形成的背风波位于山脉东北侧,所以当日西南侧为迎风坡,风向可能是西南风。故选C。5图中背风波结构中,处气流在冷凝高度以上的范围较大,所以形成波状云最多。故选A。6从该日背风波结构分析,山脉顶部上空气流进入冷凝高度,山脉两侧气流高度都在冷凝高度之下,水蒸气不易凝结,云量小为晴天。故选C。2019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高考模拟(5月三模)考试蜃景是一种气象景观,是在水面或陆面上空的稳定大气层中,由于垂直方向上空气密度显著差异形成的一种幻景。当底层空气密度高,而上层密度低时,在实际景物上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影像,此即“上蜃景”,当底层空气密度低,而上层密度高时,在实际景物下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倒影,此即“下蜃景”。遇到大风吹来时蜃景瞬间消失。据此完成78题。7最易出现“上蜃景”的时间段及地点A夏季海洋B夏季沙漠C夏季柏油路面D冬季暖流海面8大风吹来时蜃景消失是因为大风A带来大雾影响视线B扰乱稳定的大气层结构C导致水平方向热量差异D导致垂直方向对流显著【答案】7A 8B【解析】7出现“上蜃景”要求“底层空气密度高,而上层密度低”,即垂直方向上空气向下堆积。夏季海洋与陆地相比,升温慢,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使上层空气密度降低、底层空气密度增大,A对。夏季的沙漠地区升温快、气温高,夏季柏油路面因比热容小,升温快、气温高,冬季暖流海面,暖流流经地区气温较高,三者都因近地面气温较高,使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造成上层空气密度增大、底层空气密度降低,都不易出现“上蜃景”现象,B、C、D错。故选A。8蜃景的出现和维持要求大气层“稳定”,大风吹来使原本稳定的大气层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体育运动学校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消防安全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中国地质灾害防治指南
- 2024年特殊作业安全规范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学生寝室应急疏散演练新闻稿范文
- 2025年化学危险品考试试题及答案
- 商检专业毕业论文课题
- 传策专业毕业论文
- 大一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
- 2025年表面改性材料合作协议书
- 采购合同追加款项
- 导游如何提高自身的解说与讲解技能
- 《光的相干性》课件
- 2024年河北电工理论考试试题电工技师考试内容(全国通用)
- 教师副高职称答辩题库【3篇】
- 铁路信号工(普速车站与区间信号设备维修)
-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第二课时
- 房屋建筑工程监理规划(范本-附带监理细则内容)
- 公司境外佣金业务管理办法
- 规章制度编写格式规范
- 屏幕尺寸换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