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区域地理复习第五节地图知识(完整导学案)_第1页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第五节地图知识(完整导学案)_第2页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第五节地图知识(完整导学案)_第3页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第五节地图知识(完整导学案)_第4页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第五节地图知识(完整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编号 05 1 第一章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宇宙中的地球 第五节第五节 地图知识地图知识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高考能力要求 高考能力要求 了解地图三要素 等高线地形图 掌握等高线为主的各类等值线的判读方法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1 1 地图的三要素 地图的三要素是指 2 2 比例尺的形式 比例尺的形式 比例尺 1km cm 1 作用 作用 图幅相同但比例尺不同的地图所反映的区域大小和内容详略不同 图幅相同时 比例尺越 地图上表示的实际范围越 内容越 比例尺放大到 n 倍 放大后的比例尺是原比例尺的 倍 图幅是原图幅的 倍 比例尺放大 n 倍 放大后的比例尺是原比例尺的 倍 图幅是原图幅的 倍 2 形式 形式 数字式 数字式 数字比例尺是指用阿拉伯数字形式表示的比例尺 一般是用分子为 1 的分数形式来表示 如 1 50000 1 5 万或者 文字式 文字式 指用文字注释方式表示的比例尺 如图上 1 50000 用文字式表示为 线段图解式 线段图解式 是用图形加注记的形式表示的比例尺 3 方向 方向 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 面向地图 有指向标的地图 指向标的箭头指向 在经纬网地图中 经线指示 方向 纬线指示 方向 4 4 图例和注记 图例和注记 图例是表示地理事物的 注记是表示地理事物的 考试注意从中读取答题信息 考试注意从中读取答题信息 5 5 地形图 地形图 有 三种形式 6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特点特点 同线 等高距全图 等高线均为 曲线 等高线一般不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编号 05 2 2 等高线图上基本地形单元类型和判读方法 见表格 等高线图上基本地形单元类型和判读方法 见表格 地形地形特征等高线形态等高线图判读方法 山峰 山丘 四周低中间闭 合 曲线外低内高示坡线向外 盆地 洼地 四周高闭合中 间低外高 曲线内低外高示坡线向内 山脊 分水岭 从山顶向外伸 出的凸起部分 等高线向 凸 等高线凸向低处 脊线高于两侧 山谷 干谷 河谷 山脊之间低洼 部分 等高线向 凸 等高线凸向高处 谷线低于两侧 鞍部 相邻两个山顶 之间呈马鞍形 一对山脊线两山峰之间 陡崖 近于垂直的山 坡 多条等高线重合 叠在一起 等高线重合 根据陡崖符号 3 等高线综合判读和主要应用 根据要求考虑位置 海拔及其周围的环境 等高线综合判读和主要应用 根据要求考虑位置 海拔及其周围的环境 水库坝址的选择水库坝址的选择 水库大坝一般选在等高线密集的 最窄处 库区选在河谷 山谷或者 形洼地或盆地 铁路 公路选线铁路 公路选线 一般应选在缓坡 避开陡崖 滑坡 盘山路沿 修 翻山打隧道应选择缓坡 并通过鞍部 建港口 海滨浴场建港口 海滨浴场 港口应选等高线 海水等深线 的避风海湾 风平浪静 港阔水深 建建疗疗养养院院 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 清静 空气新鲜 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工业区 居民区选址工业区 居民区选址 宜建在平坦开阔的地形区 且交通便利 水源充足 接近资源的地区 进行农业规划进行农业规划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 地势起伏 坡度陡缓 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 因地制宜地提出 农林牧副渔业布局方案 例如 平原宜发展种植业 山区宜发展林业 牧业 7 地形剖面图 1 概念 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 可以直观表示该线上的 和坡度陡缓 它是 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2 地形剖面图的比例尺 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 垂直比例出比原比例尺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编号 05 3 预习自测预习自测 1 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 下列选项中 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 山脊 山谷 鞍部 山顶B 山谷 山谷 山顶 鞍部 C 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D 山脊 山脊 山顶 鞍部 读图 8 完成 2 3 题 2 图中两条小河的流量相当 进入小镇的引水线最合理的是 A B C D 3 小镇通过上述线路引水 由于过度引用河水将导致 A 甲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 B 甲河下游方向河段水量锐减 C 乙河下游方向河段净化能力下降 D 乙河下游方向河段河水季节变化加大 读右面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下列问题 4 若要修建一座水库 坝址最适宜选在 A D B C C F D H 5 下列土地利用方式最不合理的是 A B 处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B F 处是耕地 C G 处植树造林 D D 处不适宜建造居民点 6 读右面等高线地形图 判断不正确答案 A 公路线选 EF 路线短 造价最低 B 公路线选 EHF 路线长 但坡度平缓 利于车辆行驶 C 公路线选 EF 路线虽短 建筑难度大 D 公路线选 EHF 路线虽长 但造价相对较低 7 右图所示甲乙两地河流源头相距约 A 350 千米 B 550 千米 C 750 千米 D 1100 千米 8 在一幅地图上 北纬 60 纬线上的甲乙 两地相距 33 3 厘米 地方时相差 4 小时 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地图比例尺为 1 100 000 B 该地图上与甲乙相同的图上距离在赤道上的两点 地方时也相差 4 小时 H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编号 05 4 60 60 60 60 乙乙 甲甲 55 65 C 该地图比例尺比 1 20 000 000 地图的比例尺小 D 在 1 5 000 000 的地图上表示与该地图相同的实际范围 图幅面积要增大 3 倍 9 右图为等高线值由下向上递减 读图后回答 1 该处地形是 2 A B C D 四点中 高度相同的是 和 3 在下列剖面图中 表示 AB 剖面的是 表示 CD 剖面的是 10 读下图思考 1 计算乙处的比例尺大小 2 如果乙处区域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差为 10 度 那么新比例尺是原来 的 2 若将乙图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 3 倍 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图幅变为原来的 倍 11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 读甲图 判别地图上的方向 张庄在河西村的 方向 在东山的 方向 2 读乙图 判别地图上的方向 筏头村在南村的 方向 马坡在南村的 方向 3 读丙图 判别地图上的方向 B 在 C 的 方向 C 在 A 的 方向 D 在 A 的 方向 甲 马坡 公 路 北 筏头村 南村 张庄 公 路 河西村 东山 耕地 乙 C 图 3 B A D 丙 北极北极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编号 05 5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一 等高线的判读课堂探究一 等高线的判读 1 1 数值大小的确定 数值大小的确定 读下面两幅不同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下列要求 读下面两幅不同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下列要求 二 一 1 二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 先向南 再向西南B 向北 C 先向北 再向东北 D 向南 2 一 图中 B C 两点的海拔高度分别是 它们的温度差 三 3 计算 二 图中处陡崖最高点 和最低点海拔 以及其相对高度 H H 4 图 三 中右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图 图中等高距为 150 米 等高线 a b 的数值分别可能是 A 150 150 B 150 450 C 450 200 D 450 350 规律总结 规律总结 判读等高线的数值 判读等高线的数值 1 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n 1 d h n 1 d n 为交于陡崖的等高线条数 d 为等高距 2 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范围和温度差 n 1 d hb c 分别比较 与 的海拔高度 正确的是 A B C D 方法规律 方法规律 等高线向高值方向弯曲 则弯曲部位为 高地 低地 地形为 山脊 山谷 凸高为低 等高线向低值方向弯曲 则弯曲部位为 高地 低地 地形为 山脊 山谷 凸低为高 课堂探究二 等高线的综合应用课堂探究二 等高线的综合应用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 线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甲 丙 丁 戊四地中 最佳种植果树的 是 为什么 2 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 公路 应选择 或 线 理由是什么 3 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 甲 乙 丙 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 村 理由是什么 4 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 用电问题 该地区计划在修建水电站 应选在 建大坝 选择该处建 坝的理由是 若坝高 150 计算坝长约 规律总结 规律总结 1 应用于农业布局 2 应用于交通线路区位选择 3 应用于城镇发展区位选择 4 应用于水电站坝址的选择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编号 05 7 课堂探究三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课堂探究三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 图中 C F G 均为小城市 其余一般为居民点 回答 居民点 ABCDEFG 人口 万 0 80 45 30 40 78 717 2 1 从图中可知城市均分布在河流两侧 原因是 2 在上图中量算 GF 的直线距离约为 km 3 如果在本区建设一座大坝 并使库区最高水位提高到海拔 150m 在图上画出大坝的位置 注意画位 置和长度 4 从图和表格信息可推算库区移民约 万人 5 某人站在 A 地 可以 不可以 看到山峰 H 请用地形剖面图说明 4 分 规律总结 规律总结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编号 05 8 课后巩固课后巩固 精选新题 精选新题 冬至日 山东枣庄市某校高一学生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地质考察 他们借助 GPS 测得山峰 M 的纬 度为 36 5 N 海拔为 598 米 两组学生分别到达 P Q 点 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仅 15 米 读图回 答 1 2 题 1 图中 P Q 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 起伏最小的是 A B C D 2 该日正午 M 峰顶观云亭 高约 5 米 尖顶的影子正好移至 P 点 则 P M 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 300 米 B 400 米 C 500 米 D 600 米 读 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单位 米 其中虚线 a b 分别为一年中不同季节的两个极值湖泊水位 完成 3 4 题 3 图中 a b 水位差可能是 A 0 8 m B 1 2 m C 1 4 mD 1 6 m 4 关于湖泊所在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深居内陆 全年干旱少雨 B 地势高 气温低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特点 C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D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读 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 回答 5 6 题 5 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A 从西南流向东北B 从东北流向西南 C 从北流向南 D 从南流向北 6 若在甲 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 有 线和 线两个方案 线方案与 线方案相比 主要 的有利条件是 A 线路较短 工程量小 B 坡度较平缓 C 不用修大型桥梁 少占耕地 D 连接多个居民点 社会效益大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单位 米 完成 7 9 题 7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 先向南 再向西南 B 向北 C 先向东南 再向南 D 向南 8 图中陡崖的顶部高度可能是 A 580 米 B 400 米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编号 05 9 C 690 米 D 200 米 9 肯定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 村的地点是 A B C D 图 1 为我国某沿海地区等高 等深线图 单位 米 图 2 为地形剖面示意图 回答 10 12 题 10 夏至日 12 时 12 分 北京时间 图中岛屿上 a 处的旗杆影长为零 a 点的地理坐标 A 123 E 23 26 N B 117 E 23 26 N C 117 E 23 26 S D 120 E 0 11 图 1 中与图 2 剖面图相符合的剖面线是 A aa B bb C cc D dd 12 图 1 中 cc 剖面线最大高差 H 为 单位 米 A 64 H 65 B 69 H 70 C 74 H 75 D 79 H 80 13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在右图中画出沿 M N 线的地形剖面图 2 该地区山脉的主要走向是 3 甲 乙两地年降雨量较多的是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编号 05 10 4 如果从甲地到乙地要修建一条高速公路 请在图中用 画出合理路线 感受高考 感受高考 2010 年江苏卷 图 4 是某地地形图 MN PQ 是地形剖面线 是水库 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 水厂的水源地 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 完成 1 M N P Q 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 A 甲 乙 B 乙 甲 C 甲 乙 D 乙 甲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