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科学教学计划.doc_第1页
五下科学教学计划.doc_第2页
五下科学教学计划.doc_第3页
五下科学教学计划.doc_第4页
五下科学教学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下科学教学计划 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教学计划五年级任课教师 一、全册教学目标本册内容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 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二、具体教学要求 1、科学知识“沉和浮”单元,让学生学习与沉浮相关的知识。 掌握影响物体上浮的因素,了解浮力是一种力,受到液体密度与排水量的影响。 认识潜水艇的原理等。 “热”单元,让学生了解热是一种能量形式。 学习气体、固体和液体三态的转化及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摩擦生热及热传递等。 “时间”单元,让学生感知时间,了解日暑、水钟和摆钟的构造和原理,能够运用原理设计摆钟进行一些深入探究“地球的运动”单元,主要研究地球的自转,公转和与地球运动相关联的现象:四季和极昼极夜。 最终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在逆时针自转和公转,自转产生昼夜现象,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产生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2、教师演示与学生分组实验序号章节实验内容所需仪器11-1观察物体的沉浮2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3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41-2控制因素进行研究水槽、木头、砖块水槽、石块、泡沫、回形针、蜡烛、萝卜、橡皮等水槽、橡皮、萝卜、回形针、木块、小刀、胶布同体积不同重量圆球、同重量不同体积方块、水槽5用小瓶子进行研究水槽、玻璃瓶61-3观察橡皮泥的沉浮7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8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91-4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10用其他材料造船111-5感受浮力12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13测量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141.6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151-716观察比较两种液体17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181-8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钩码、清水不、浓盐水、浓糖水、酒精、弹簧测力计橡皮泥、水槽橡皮泥、水槽橡皮泥、水槽、量杯橡皮泥、垫圈橡皮泥、木块、塑料瓶、易拉罐等木块、水槽弹簧测力计、泡沫、水槽、细线、带吸盘滑轮弹簧测力计、泡沫、水槽、细线、带吸盘滑轮弹簧测力计、石头、细线、水槽马铃薯、浓盐水、水塑料杯、土豆、盐、酒精灯、汤匙塑料杯、盐、白糖、味精马铃薯的沉浮192-1测量毛衣、书本的温度202-2塑料袋装水在热水中的变化实验21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化222-3水的热胀冷缩实验23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242.4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252-5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26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272-6铁丝传递热的实验28金属片的传递热的实验292.7三种金属材料的传热本领比较302-8不同材料杯子的散热比较31做一个保温杯温度计、衣服塑料袋、冷水、热水、水槽试管、汽球皮、天平、砝码、酒精灯烧瓶、玻璃管、橡皮塞、红墨水、烧杯、冷水、热水烧瓶、玻璃管、橡皮塞、冷热水、牛奶、食用油、酱油烧瓶、烧杯、汽球、冷水、热水固体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钢条、三角架、酒精灯铁丝、铁架台、火柴、蜡烛、酒精灯圆铁片、酒精灯、铁架台、蜡烛铝棒、铁棒、铜棒、酒精灯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热水杯、泡沫、棉布等323-2用光影计时333-3滴漏实验343-4做一个“水钟”353-5观察钟摆每分钟的摆动次数36自制摆的摆动次数观察373-6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38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393-740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41做个“钟摆”423-8观察摆钟齿轮操纵器43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日晷模型铁架台、量杯、塑料瓶、塑料瓶摆钟铁架台、细绳、钩码铁架台、细绳、钩码铁架台、细绳、钩码长中短木块、铁架台金属圆片、木条、细绳、铁架台钩码、细绳、铁架台摆钟齿轮操纵器摆钟齿轮操纵器组件不同长度木块摆动次数的观察444-1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454-3傅科摆(演示)464-4模拟实验感知地球的自转474-5模拟地球与北极星的位置关系484-6模拟实验感知地球的公转494-7模拟实验研究地球的四季成因504-8模拟实验感知极昼、极夜现象手电筒、地球仪傅科摆太阳图片地球仪三球仪手电筒、地球仪、大头钉手电筒、地球仪 4、能力培养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5、课外探究 (1)、校本课程之科学拓展课借助多媒体资料,横向拓展科学知识面,让学生课本为点,带动课外学习的面,建立知识体系。 (2)、校本课程之科学制作课结合课本开展一系列动手实验制作课,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带来的快乐。 (3)、校本课程之科学探究课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在探索的过程中收获自信。 三、主要措施“62”异质学习小组合理安排学生座位,建立“62学习小组”。 班主任要协同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合理安排学生座位,以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同伴互助。 即将全班学生分成9个“6人异质学习小组”,相互竞争。 每个学习小组再分成三个2人组。 有问题2人组先进行研讨,解决不了提交6人组讨论。 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功能,同时每组确定2名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的达标、纪律、卫生等。 学习新方法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进展情况。 文件夹包括以下内容科学课笔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 并在期末对学生做的文件夹进行展示与评比。 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 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树立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结合校本课程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四、教学进度时间周次课时课题时间周次课时课题2.17-2.2111始业课我们知道的沉浮4.21-4.251017.做一个钟摆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8校本课程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1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单元拓展2.24-2.282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4.28-4.30111疑难解答14浮力11昼夜交替现象15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3.3-3.7316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5.4-5.91212校本课程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17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13.证明地球在自转14谁先迎来黎明18校本课程造一艘小船3.10-3.1441单元拓展5.12-5.16131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1疑难解答16地球在公转吗11热起来了1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3.17-3.21512给冷水加热5.19-5.23141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13液体的热胀冷缩1疑难解答14空气的热胀冷缩1单元拓展3.24-3.28615金属热胀冷缩吗5.26-5.30151期末复习 (1)16热是怎样传递的1期末复习 (2)17校本课程传热比赛1期末复习 (3)3.314.4718校本课程设计制作一个保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