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oc_第1页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oc_第2页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oc_第3页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衡阳市一中2013届高三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学习重难点】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主干知识】 秦国经过 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 六国。公元前 年,秦王嬴政终于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 。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 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 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秦始皇在战国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在中央,设置 、 和 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 ;御史大夫是副丞相, 群臣奏章, 皇帝诏令,并负责 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 。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与郡县制相适应,秦始皇建立丁一套地方官僚机构。 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 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 或 ,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 直接任命。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 的基本格局,为 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项目分封制郡 县 制盛行时代奴隶社会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存在基础以为基础按划分任职方式诸侯王位世袭官吏由任免与中央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虽拓展周朝疆域,但易发展为割据势力。中央政府下的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废分封,立郡县,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重难点分析】1.皇帝制度的确立和特点 材料1: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秦始皇本纪依据材料1,秦王嬴政打算改变“名号”的原因是_材料2:接到秦王要求改变名号的命令后,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 ”秦王嬴政说:“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3 :在秦代,国家官方崇拜尊崇称之为“帝”的神因此当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称自己为帝时,他正利用了当时已具有浓厚政治色彩,而又保持了与远古的神祇圣哲强烈联想的一个字眼。这个字眼恰当地象征了一个人的政治成就,对他,并且可能对他的臣民来说,这种成就看来几乎是超人的。 剑桥中国秦汉史依据材料2、3,秦王嬴政采用“皇帝”称号的意图是_材料4 :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史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5 :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 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 明史舆服志依据材料4、5,皇帝制度的一个特点是_材料6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材料7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依据材料6、7,皇帝制度的另外两个特点是_材料8:(秦始皇)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材料9: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馀。材料10:三十六年,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由表及里地归纳材料8、9、10所包含的信息_综合上述信息,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本质_ 2. 郡县制的确立及其影响材料1: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材料2: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材料3: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载?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材料4: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以上材料均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1、3的主张是_,其理由是_材料2、4的主张是_,其理由是_材料5: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材料6: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以上材料均摘自柳宗元封建论你同意上述材料中的哪一种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_3.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高考链接】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2(2012海南卷历史3)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3(2011海南单科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4(2010安徽文综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成功体验】1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A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C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D分封制遭到破坏2“(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已破陈,即县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出现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局面3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 )A分封制度 B世袭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度4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时说“他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A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5“夏商周汉封建(封邦建国)而延,秦(朝)郡邑而促”的说法之所以是错误在于A没有看到秦朝统一的历史功绩 B认为秦不是封建社会C把秦亡原因归于郡县制 D没有指出秦的暴政6.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知封建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围绕这段话进行了如下讨论,你不能同意的观点是A它是在批评封建社会从上而下对农民的压迫B它认为“郡县”要比“封建”进步C它肯定了“郡县”的优点,但又指出它仍是君权的工具D这段话其实反映了顾炎武对政治新体制的渴望和探索7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 )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8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秦古始。”秦始皇针对上述问题,“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A攻打匈奴,修长城 B实行分封制 C实行郡县制 D实行行省制9、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史记的记载 B史家的研究论文 C秦简的记载 D民间的传说10、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1.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是指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12、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君臣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13.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