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人72: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及设计方案.ppt_第1页
土人72: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及设计方案.ppt_第2页
土人72: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及设计方案.ppt_第3页
土人72: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及设计方案.ppt_第4页
土人72: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及设计方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简介基地概况目标与挑战 1 0 工程概况 Projectsummary 项目简介 类别 城市公园与绿地设计公司 土人景观规模 18公顷地点 上海浦东 2010世博会园区世博后滩公园为上海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之一 位于 2010上海世博园 区之西端 位于黄浦江之东岸与浦明路之间 南临园区新建浦明路 西至倪家浜 北望卢浦大桥 占地18公顷 场地原为钢铁厂 浦东钢铁集团 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 Projectintroduction 总平面图 有三个主要节点 空中花园 狄台江风和锈色长卷 基地概况 Projectintroduction 表1 场地景观演变 基地范围内现状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用地东部 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南干线1号污水泵站 中部 上海市环境污水处理厂西南部 上海长江轮驳公司航修站 上海后滩船舶修理厂和后滩天然湿地 基地概况 Projectintroduction 地形 基地地势相对平坦 大部分场地标高在4米到7米之间 场地西南部的湿地区是天然形成的缓坡 是黄浦江的长滩 平均标高约2米 驳岸 驳岸分为东段的桩基防洪墙和西段湿地无桩基防洪墙两种 构筑物 以工业厂房为主 有型钢三车间和厚板酸洗厂房两个大型构筑物 部分工业设备植物 场地内的植物主要可分为厂区间植物和湿地类植物两大块 厂区间的植物布局零星 整体绿化覆盖率较低 以香樟 广玉兰 女贞 水杉 雪松等为主 湿地类植物主要分为标高较高的 以狗尾草为主的滩涂植物和标高较低的 以镳草 芦苇 河柳 构树 女贞构成的滨水植物群落 生态景观良好 目标与挑战 挑战一 严重的水土污染挑战二 滨江防洪挑战三 个性 审美与体验挑战四 狭长的空间 Projectintroduction 目标 公园设计的目标是创造一个绿色世博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容纳大量游客 向游客展示绿色技术 让上海世博会给游客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 世博会后 后滩公园也将作为公众公园而长驻 机遇挑战外部因素内部因素 2 0 SWOT分析 城市景观作为生命系统城市景观作为文化传承 3 0 设计策略 Designstrategy 城市景观作为生命系统 1 水质净化系统 公园保留了场地内的原有一块面积16公顷的江滩湿地 茂盛的柳树和芦苇群落 供多种鸟类栖息并发挥河水净化和防止洪水侵蚀等功能 改造原有水泥硬化防洪堤而成为生态型的江滨潮间带湿地 供乡土水岸植被繁衍生长 同时 根据现状绿化及湿地分析现状用地及工业遗存分析湿地净化系统示意狭长的场地条件 设计了一个人工内河湿地系统 绵延1 7km 宽窄不一 该内河湿地具有多种功能 包括 将黄浦江劣质V类水 经过沉淀 曝气加氧 土壤和植物及微生物的净化 在缓慢流经湿地的过程中 得以净化至III类净水 供世博会场的景观 浇灌和冲洗用水 初步试运行证明 后滩公园的水净化能力每天2400t 这既是一个实际的水净化系统 也是一个展示和科普教育系统 湿地净化系统示意 净化流程 从西到东 湿地水流经过病原体净化区 重金属净化区和营养物净化区后 进入水质稳定调节区 期间 水流又不断通过地下管道在梯田进出 迂回净化 系统设计 净化系统考虑了黄浦江与内河湿地的水位 纵向流速 湖底生态化设计为水生物多样性提供条件 同时考虑了水体的沉淀 加氧 过滤和生物吸收 水位西高东低 江水位高 湿地水位低 在净化循环系统内部水自然流动 交通组织高差处理其他处理 4 0 具体设计 Specificdesign 净化系统剖面示意图 A 两年一遇的土坡式防洪堤和千年一遇的台地式防洪堤之间 形成了一个黄浦江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带和缓冲区 可以在遇到突发洪水时作为城市的滞洪地 B 分层建堤大大降低了对防洪堤的要求高度和强度 使原有水泥防洪堤可以改为低强度的泥土和天然材料制作的生态化的护堤 改善了滨江生态系统 2 生态防洪体系 3 创造了丰富的溪谷景观 在狭窄的场地上 营造丰富的空间 内河谷地的地形与两岸的乡土乔木相结合 创造了一个相对幽静的溪谷景观 在喧闹的环境中 营造了一片僻静的场所 溪谷纵向由上游而下 蜿蜒曲折 空间开合多变 横向自陆而江 一波三折 在狭窄的断面上 创造了丰富的空间层次 两道堤岸 溪谷 梯田以及林地 多样的地形为多样的生物提供栖居地和食物 4 生态多样性 城市景观作为文化传承1 农耕文明传承2 工业文明遗址 后滩地区古时录属上海县 唐代至183年开埠经历了近千年的农业社会时期 目睹着黄浦江畔农耕经济的兴衰起落 因此 作为文化传承 农耕文明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因此 我们看到 1 世博后滩公园中的地形变化基本上都是利用耕地的田字形来营造的 这些田块大大小小 高高低低 参差错落的叠放着 形成了丰富而富有韵律的竖向空间2 这些田块按地形高低分成几类 各自种上与其功能及坏境相适应的植物 如芦苇 向日葵 油菜 小灌木等 3利用梯田高度和植物高低的落差逐级下渗 江水经过层层过滤 得到净化 更为重要的是梯地禾田消解场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内河净化湿地之间的高差 1 农耕文明传承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 见证了近代民族工业由无到有 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场地范围内工业遗址主要为工业厂房和货运码头等 而谈到文化传承 这些 不仅具有代表意义 更具现实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