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自由放任”的美国课程标准: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1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爆发 (1)标志:1929年10月29日,美国纽约股市崩溃,随即席卷整个经济部门。(2)扩展: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形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工业生产下降;贸易额剧减;田地荒芜、农民破产;工厂大量倒闭、工人失业;产品滞销、资源浪费;人民生活困难。 4.特点 (1)范围广: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蔓延到资本主义各国及其殖民地和附属国。 (2)破坏性大: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失业人数急剧增长。 (3)持续时间长:1933年各国经济进入“持续萧条”阶段,成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性经济危机。5影响(1)经济危机: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浪费了社会资源。(2)社会危机:工人罢工,农民运动不断高涨;国内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动荡之中。(3)国际局势紧张: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二、杯水车薪1危机前的美国经济(1)20世纪20年代,美国依靠在一战中膨胀起来的实力,扩大生产,改进技术,经济一片繁荣。1928年,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巨头。(2)经济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使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的状态;过度的贫富悬殊、狂热的股票投机造成“生产过剩”危机的爆发。(3)1929年胡佛入主白宫,当时美国正值经济繁荣的顶峰,但经济危机的凶兆已经显露。2胡佛的反危机措施(1)初期(1932年前):特点: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内容:要求工商界和劳工组织自愿联合起来,维持生产和投资;削减个人和公司所得税,鼓励企业投资;1930年,胡佛政府大幅度提高关税。影响:使美国经济掉入“沟底”。1932年,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2)调整(1932年):措施:一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及各州提供贷款;二是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但依然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反对联邦政府进行救济。影响:美国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胡佛名声扫地,最终被人民抛弃。 三、病入膏肓的经济1经济这场经济危机是美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全面危机。(1)金融危机:股市崩溃、银行破产,金融业处于休克状态。(2)工业危机:工业生产持续下降,重工业部门所受打击尤为沉重。(3)农业危机:农业遭到毁灭性打击,农产品价格暴跌。(4)商业危机:对外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2政治(1)失业现象严重;全国范围内的罢工、抗议示威、骚乱暴动此起彼伏,社会矛盾激化,整个社会一片混乱。(2)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丧失了信心,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1“自由放任”造成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内的无政府状态,不能控制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盲目性,无法缓和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尖锐矛盾,从而无法医治危机。2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从美国迅速波及世界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其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整个世界变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使一国发生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全世界。3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虽然迫不得已他也曾“干预”经济,但他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中的问题,坚决避免“极权主义”。主题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及对美国的影响研史料材料经济萧条不仅使资本主义经济沦为废墟,还使西方自由民主制度陷于防御地位,并使人们对它将来是否能存在下去产生了怀疑。美国历史学家梅尔文杜博夫斯基 (1)经济萧条使美国经济沦为废墟的表现是什么? (2)这次经济危机对美国来说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你如何理解?提示:(1)工厂停产或倒闭,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大量农场主破产,农民流离失所,农业遭到毁灭性打击,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业处于休克状态。 (2)这次危机加剧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不断发生,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民主制度受到严峻的威胁,所以说是一次“挑战”;为克服这次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弊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所以说是一次“机遇”。析重点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和启示(1)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主要原因:社会供需(产销)矛盾尖锐化的产物;资本家攫取高额利润,人民生活相对贫困;分期付款、银行信贷,资本家盲目扩大再生产。直接原因:股票市场崩溃。(2)影响:对资本主义各国的影响: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各国人民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各国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各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各国进一步加紧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3)启示:在发展中要居安思危,繁荣和危机往往相连,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经济危机往往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弊端;另一方面在迫使政府进行反危机调整机制的过程中,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成为一种难得的机会和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信号。经济危机爆发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损人不利己。对点练11929年10月,一场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在美国本土爆发。这场危机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激化实行“自由放任”政策贫富悬殊狂热的股票投机A B. C D解析:选D一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但“自由放任”政策助长了资本家的盲目生产,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贫富悬殊、狂热的股票投机也破坏了经济的正常运行,最终造成危机的爆发,故选D项。主题二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研史料材料(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5月19日通过霍莱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了约40%。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30年的关税战。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了60%100%。此外,法国采取“输出限额制”,德国创立“以货易货制”,其他国家纷纷效法。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1)美国为什么要提高进口税率?其目的是什么?(2)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这种关税战造成了什么影响?提示:(1)美国提高进口关税的原因是经济危机爆发后市场产品大量积压,所以要限制外来商品。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的生产,抵制外国商品的竞争。(2)这种关税战造成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紧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陷入混乱,使危机进一步恶化。析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国际关系日趋恶化。(2)资本主义国家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转嫁危机,激起强烈的反抗,引发国际局势动荡不安。(3)在危机影响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两种不同的政治发展道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坚持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采用议会民主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摆脱危机。而德、日完全抛弃民主,建立法西斯政权,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对外发动侵略战争。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同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为法西斯侵略集团与世界人民之间的矛盾,并逐步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对点练2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1932年在泰晤士报上发表的言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B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C自由放任主义的盛行D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解析:选B注意题干时间“1932年”,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国际关系更趋紧张,因此选B项。考点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与特点命题角度: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2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析典题例1(天津文综)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解题思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表信息,美国汽车产量1929年达到顶峰,之后迅速下降。选项分析结论A观察图表,美国汽车产量在1929年达到最高值,1933年迅猛下降,这与当时美国发生的经济大萧条有很大关系。经济大危机下,大量工人失业,失去了收入来源,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直接导致了汽车企业产量的下降B本项与史实不符C全国工业复兴法通过的时间是1933年6月,即使限制,也需要一个过程D本项与史实不符答案A练题组 1.美国学者威廉卡顿在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中说:“到1929年,美国工业利润之高越出常规,联邦税收政策偏袒富人。这种情形,也加深了分配不均的程度,致使1929年国民收入的26%落到5%的人的手中。这些国内的失调,至少在证券市场崩溃两年之前,就开始损害经济制度的健康。”由此可知,威廉卡赖从哪一方面揭示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A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结合,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助长资本为所欲为 B垄断资本破坏市场规则,经济正常运行受阻 C贫富悬殊加大,阶级对立日益尖锐 D狂热的股票投机导致股市崩溃,金融体系瓦解解析:选C从材料中“分配不均使1929年国民收入的26%落到5%的人的手中”可以看出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使经济制度的健康受损,即经济危机发生,故C项正确。A、B、D三项所示信息在材料中都不能体现,均排除。2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但很快就演变成世界性危机。这主要说明()A各国都存在着生产过剩与市场缩小之间的矛盾B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有着决定性影响C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在加快D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大大提高解析:选D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但生产过剩只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A项错误;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在加快,但广大殖民和半殖民地国家的工业化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而受到重重阻碍,C项错误;B项错在“决定性影响”。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演变为世界性危机,说明了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故选D。考点二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命题角度:1.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析典题 例2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B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C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D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 解题思路答案C练题组 3.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起了一场关税大战。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一致提高关税,共渡难关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解析:选B由“提高关税”“关税大战”可知B项正确,符合题意。“关税大战”不是共渡难关,A项不正确;材料没有扩大内需的措施,C项不正确;材料也没有“限制出口”的措施,D项不正确。4美国总统胡佛最初把随着股票市场崩溃而来的不景气看作是一种心理现象。他亲自选用了“萧条”这个字眼,因为它不像“恐慌”或“危机”那么吓人。1930年6月,经济形势急剧恶化,有代表团建议兴办公共工程救济失业,他竟对他们说:“先生们,你们来晚了60天,萧条时期已经过去了。”据此可知胡佛 ()A鼓励公共救济事业 B试图大规模干预经济C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对经济危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解析:选D从材料信息来看,胡佛认为危机是“一种心理现象”,还选用“萧条”命名危机,并乐观地认为“萧条时期已经过去了”,这说明胡佛当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粮库仓储面试题库及答案
- 乐清电厂面试题库及答案
- 科技教育面试题库及答案
- 康缘药业面试题库及答案
- 农业产业园项目2025年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效益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处理系统项目在商业区的可行性及运营模式研究报告
- 垃圾填埋气发电技术2025年展望:技术创新与碳减排效应评估
- 2025年金融行业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技术合作与交流现状与展望研究报告
-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 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小班课件
- 船舶概论课件
- 篮球训练营规章制度范本
- 园林给排水工程
- Rexroth (博世力士乐)VFC 3610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
- ×××学校“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成立文件”
- 动词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变化规则练习及答案
- 第四章 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价
- GB/T 9877-2008液压传动旋转轴唇形密封圈设计规范
- 共享服务中心(HRSSC)课件
- 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第1章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概论课件
- 数字色彩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