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时间:15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交卷时只交答题卡和作文纸,请保管好试卷以便讲评。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今天你展示才能的机会到了,只要你认真审题,放松自己,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相信自己,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1. 下列加点词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 愆期(qin) 遗施(y) 机杼(zh) 阡陌(m)B. 苗裔(y) 悯然(mn) 豆蔻(ku) 荠麦(j)C. 謇謇(jin) 契阔(q) 初霁(j) 黍离(sh)D. 纨素(wn) 吐哺(b) 浣女(hun) 怆然(chung)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羽扇纶巾 深思慎取 披荆斩棘 如弃草芥B. 犹劳兴国 文过是非 金戈铁马 惊涛拍岸C. 夙兴夜寐 智力孤危 晓风残月 雕栏玉砌D. 逸豫亡身 理固宜然 舞榭歌台 漂沦憔悴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丢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做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B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D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不利的局面,我们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B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C敦煌艺术宝库的保存,使我们有可能理解一千五六百年来的中国艺术的成长发展。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5. 下面对作家作品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赋、比、兴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楚辞由西汉刘向编辑,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B词到宋代才广为流行,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文天祥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C“三曹”是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其中以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以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选辑,因数量只有十九首而得名。钟嵘的诗品中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古诗”是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的一种诗体。“乐府诗歌”原指汉代官府(乐府)从民间收集整理的一部分诗歌,后来泛指各朝民歌和一部分文人创作的具有民歌特色的诗歌。6. 下面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B.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C.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D.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7. 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A.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B.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C.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D.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8、从词的风格流派看,选出不同的一项: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C、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9、下列加点的词,依次指的是谁: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A、刘义隆 苏轼周瑜 白居易 B、刘义隆 苏辙 周瑜杜甫C、刘裕苏轼 周瑜 白居易D、刘裕苏轼 诸葛亮 白居易二、语段阅读题(每题2分,共32分)(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0、起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对其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是虚写。“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沙里淘金一样,最后积淀出不朽人物。B、是实写。写东去的长江,波浪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们的传说中。C、从大处虚实结合写。既写眼前东去长江的风貌,又使人想见历史上风流人物的气概。11、对词的上阕理解不对的一项是:A、先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B、上阕重在写景,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紧缩集中到三国时代的人物身上。C、“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句,肯定这里是古代赤壁战场。D、“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总束上阕,带起下阕。12、对词的下阕理解不对的一项是:A、“遥想”总领下阕所有内容。B、“小乔初嫁了”以美人衬托英雄,更见周瑜的年轻有为。 C、“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D、“樯橹灰飞烟灭”指出了火攻水战的特点。13、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乱石”即指群峰,一个“穿”字,突出了山崖高耸的气势。B、“拍”字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感觉,写出了浪涛的力度。C、“千堆雪”是写远处山峰的山顶有着常年不化的积雪。D、“惊”字既写出浪涛之气势,更写出浪涛给人的感受。(二)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取胜,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破灭之道也(规律) 率赂秦耶(全都) 固不在战矣(所以)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 诸侯之所亡(灭亡) 以有尺寸之地(才)A B C D15、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赂秦而力亏 而秦兵又至矣B破灭之道也 暴秦之欲无厌C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则秦之所大欲16、第二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类比论证 引用论证A B C D17、作者在文中强调“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意在说明:A先辈创业艰难,国土逐渐增多;B先辈创业艰难,后人守业不易;C先辈创业艰难,成就功业不限;D先辈创业艰难,后人本应珍惜。(三)阅读下面诗经.邶风.静女这首古诗,回答文后问题。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18、下列对所选诗段有关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静女其姝 姝:通“殊” B、说怿女美 说:通“悦”C、自牧归荑 归:回来 D、洵美且异 洵:询问19、下列各项对有关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静女其姝:娴静的少女真美丽。B、俟我于城隅:在城之角楼等待我。C、贻我彤管:送给我红色的管乐器。D、匪女之为美:不是这个女子仅有外表美。20、对这首古诗的鉴赏,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八句描写现实场景,后四句描写男子的回忆,表现男子对姑娘的深情。B、全诗以第一称“我”(男青年)写一次恋人的约会。C、全诗人、物、情融合巧妙,表现了男青年热烈而纯朴的恋情。D、诗歌采用重章复唱,巧选细节,风格朴实,增添了艺术魅力。(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21、划线四句已被打乱,重新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A BC D22、对“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这一段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段精彩的人物肖像描写,运用了铺陈手法,突出了人物“精妙世无双”的特点。B、这一段是描写兰芝着重装饰自己,一方面在婆婆面前示威,一方面给丈夫以安慰。C、这一段是表现了刘兰芝的沉着冷静,赞美她的美丽。D、这一段文字属于正面描写,但它也一个角度反映了兰芝的无辜,使人愈加同情刘兰芝的遭遇。(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熟能讥之乎?此余文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2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而此独以钟名,何哉?C.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24、下列句中 “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熟能讥之乎?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事不目见闻,而臆断其有无 D、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25、选出文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A.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C.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D.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第 卷 主观题三、古诗鉴赏(共22分)26、阅读李煜的虞美人回答下面问题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请分析词中“春花秋月”、 “朱颜改”的含义。(2分)答:(2)为什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倍受人称道?(2分)答:(3)这首词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27、阅读杜甫登高,然后回答问题。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诗人选择了哪些典型景物传达“悲秋”情绪?(2分)答:(2)诗人自身的哪些状况加重了“悲秋”情绪?(2分)答:(3)诗人“悲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答:28、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 人 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分)答:(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2分)答:2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观念。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四、名句默写与古文翻译30、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温馨提示:此题为基础题,考查大家的识记能力,很简单吧!大家一定要注意字的书写,要不然你的宝贝分数可就要在你的笔下偷偷溜走了!(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2)、今宵酒醒何处? 。(3)、无边落木萧萧下, 。(4)、出师未捷身先死, 。(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眼是: 。(6)、 ,又岂在朝朝暮暮。(7)、 ,到黄昏,点点滴滴。(8)、 ,池鱼思故渊。(9)、明月松间照, 。31、古文翻译(8分)(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五、作文(60分)3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这是什么?人们都猜:这是镜子!我的朋友却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这是生活。举座皆惊!他却来了句妙侃:“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爽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果然有道理!不是吗?如何看待生活,的确与人的主观世界有关:心中没有阳光的人,势必难以发现阳光的灿烂!心中没有花香的人,也势必难以发现花朵的明媚!仔细阅读上面材料,请以“心态与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经历、编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议论说理。题目自拟,文体不限,800字左右。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桂林四中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答题卡姓名 班级 总分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和作文纸,请保管好试卷以便讲评。选择题(每题2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6分)(1)答:(2)答:(3)答:27(6分)(1)答:(2)答:(3)答:28(4分)(1)答:(2)答:29(6分)30、(每空1分,共10分)(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2)、今宵酒醒何处? 。(3)、无边落木萧萧下, 。(4)、出师未捷身先死, 。(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眼是: !(6)、 ,又岂在朝朝暮暮。(7)、 ,到黄昏,点点滴滴。(8)、 ,池鱼思故渊。(9)、明月松间照, 。31、(8分)(1)答:(2)答:(3)答: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桂林四中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交卷时只交答题卡和作文纸,并保管好试卷以便讲评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今天你展示才能的机会到了,只要你认真审题,放松自己,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相信自己,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1. 下列加点词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A. 愆期(qin) 遗施(y) 机杼(zh) 阡陌(m)B. 苗裔(y) 悯然(mn) 豆蔻(ku) 荠麦(j)C. 謇謇(jin) 契阔(q) 初霁(j) 黍离(sh)D. 纨素(wn) 吐哺(b) 浣女(hun) 怆然(chung)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A. 羽扇纶巾 深思慎取 披荆斩棘 如弃草芥B. 犹劳兴国 文过是非 金戈铁马 惊涛拍岸C. 夙兴夜寐 智力孤危 晓风残月 雕栏玉砌D. 逸豫亡身 理固宜然 舞榭歌台 漂沦憔悴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B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丢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做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B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D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不利的局面,我们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B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C敦煌艺术宝库的保存,使我们有可能理解一千五六百年来的中国艺术的成长发展。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5. 下面对作家作品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B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赋、比、兴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楚辞由西汉刘向编辑,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B词到宋代才广为流行,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文天祥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C“三曹”是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其中以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以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选辑,因数量只有十九首而得名。钟嵘的诗品中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古诗”是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的一种诗体。“乐府诗歌”原指汉代官府(乐府)从民间收集整理的一部分诗歌,后来泛指各朝民歌和一部分文人创作的具有民歌特色的诗歌。6. 下面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B.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C.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D.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7. 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CA.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B.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C.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D.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8、从词的风格流派看,选出不同的一项:A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C、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9、下列加点的词,依次指的是谁: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A、刘义隆 苏轼周瑜 白居易 B、刘义隆 苏辙 周瑜杜甫C、刘裕苏轼 周瑜 白居易D、刘裕苏轼 诸葛亮 白居易二、语段阅读题(每题2分,共32分)(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0、起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对其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是虚写。“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沙里淘金一样,最后积淀出不朽人物。B、是实写。写东去的长江,波浪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们的传说中。C、从大处虚实结合写。既写眼前东去长江的风貌,又使人想见历史上风流人物的气概。11、对词的上阕理解不对的一项是:CA、先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B、上阕重在写景,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紧缩集中到三国时代的人物身上。C、“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句,肯定这里是古代赤壁战场。D、“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总束上阕,带起下阕。12、对词的下阕理解不对的一项是:AA、“遥想”总领下阕所有内容。B、“小乔初嫁了”以美人衬托英雄,更见周瑜的年轻有为。 C、“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D、“樯橹灰飞烟灭”指出了火攻水战的特点。13、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分析错误的一项是:CA、“乱石”即指群峰,一个“穿”字,突出了山崖高耸的气势。B、“拍”字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感觉,写出了浪涛的力度。C、“千堆雪”是写远处山峰的山顶有着常年不化的积雪。D、“惊”字既写出浪涛之气势,更写出浪涛给人的感受。(二)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取胜,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A破灭之道也(规律) 率赂秦耶(全都) 固不在战矣(所以)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 诸侯之所亡(灭亡) 以有尺寸之地(才)A B C D15、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赂秦而力亏 而秦兵又至矣B破灭之道也 暴秦之欲无厌C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则秦之所大欲16、第二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D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类比论证 引用论证A B C D17、作者在文中强调“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意在说明:DA先辈创业艰难,国土逐渐增多;B先辈创业艰难,后人守业不易;C先辈创业艰难,成就功业不限;D先辈创业艰难,后人本应珍惜。(三)阅读下面诗经.邶风.静女这首古诗,回答文后问题。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18、下列对所选诗段有关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A、静女其姝 姝:通“殊” B、说怿女美 说:通“悦”C、自牧归荑 归:回来 D、洵美且异 洵:询问19、下列各项对有关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静女其姝:娴静的少女真美丽。B、俟我于城隅:在城之角楼等待我。C、贻我彤管:送给我红色的管乐器。D、匪女之为美:不是这个女子仅有外表美。20、对这首古诗的鉴赏,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前八句描写现实场景,后四句描写男子的回忆,表现男子对姑娘的深情。B、全诗以第一称“我”(男青年)写一次恋人的约会。C、全诗人、物、情融合巧妙,表现了男青年热烈而纯朴的恋情。D、诗歌采用重章复唱,巧选细节,风格朴实,增添了艺术魅力。(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21、划线四句已被打乱,重新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BA BC D22、对“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这一段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这是一段精彩的人物肖像描写,运用了铺陈手法,突出了人物“精妙世无双”的特点。B、这一段是描写兰芝着重装饰自己,一方面在婆婆面前示威,一方面给丈夫以安慰。C、这一段是表现了刘兰芝的沉着冷静,赞美她的美丽。D、这一段文字属于正面描写,但它也一个角度反映了兰芝的无辜,使人愈加同情刘兰芝的遭遇。(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熟能讥之乎?此余文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2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D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而此独以钟名,何哉?C.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24、下列句中 “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A、其熟能讥之乎?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事不目见闻,而臆断其有无 D、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25、选出文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DA.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D.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第 卷 主观题三、古诗鉴赏(共22分)26、阅读李煜的虞美人回答下面问题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请分析词中“春花秋月”、 “朱颜改”的含义。(2分)答:“春华秋月”:指美好的景物,但作为失国之君的李煜无心欣赏,讨厌它的无尽无休;“朱颜改”:朱颜即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含双关,概括一切过往的人事,兼喻江山易主,物是人非。(意思对即可)(2)为什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倍受人称道?(2分)答:,运用了夸张、设问和比喻的手法,用春水喻愁情,形象地写出了愁绵长和深沉,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又有力度。(意思对即可)(3)这首词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意思对即可)27、阅读杜甫登高,然后回答问题。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诗人选择了哪些典型景物传达“悲秋”情绪?(2分)答:急风、悲哀的猿啸、飞回的鸟、萧萧的落木、滚滚的长江等。(2)诗人自身的哪些状况加重了“悲秋”情绪?(2分)答:万里作客、百年多病、孤独、繁霜鬓、潦倒。(3)诗人“悲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康复医学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105条培训
- 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护理
- 工业园区集中供热配套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方案
- 高中综合教学楼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 三标管理体系标准培训
- 骨盆骨折中医护理个案
- 旅游养老课件
- 老人健康养生讲座
- 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初步设计
- 2025年山东高考考试说明(各科均有)
- 中医儿科课题申报书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身份和访问管理即服务(IDaaS)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野生菌中毒的护理查房
- 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
- 腕管综合征的护理
- 失能老人潜在心理需求识别与满足:定制化资源配置动态优化研究
- AIGC技术在高职动漫专业角色造型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TYQX 007-2024 有害生物防制机构服务能力等级评定准则
- 华润电力认知能力测评图形题2024
- 小儿足浴治疗发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