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2).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2).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2).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2).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1 了解褶皱 断层的概念 认识火山的形成 结构和规模 掌握三种山地的成因 2 学会运用褶皱 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 断层的成因 基本形态及地貌表现 3 能够利用相关数据 从技术要求 工程量和造价等方面的差异 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 学习目标 一 褶皱山 断块山与火山 二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内容索引 课堂训练当堂检测巩固反馈 一 褶皱山 断块山与火山 1 褶皱山 地壳运动 波状 自主预习 答案 1 褶皱的概念 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 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 产生一系列的弯曲 2 褶皱基本形态 向上 谷地 谷地 答案 3 地貌 板块运动 背离运动 地壳张裂而形成或发育为相对运动 相互碰撞 褶皱隆起而形成高大的 4 板块构造学说 岩石圈可以划分出六大板块 裂谷 海洋 褶皱山系 答案 2 断块山 压力和张力 位移 答案 1 断层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 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 岩体发生破裂 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形成断层 岩体相对下降 形成 例如 汾河谷地 岩体相对上升 成为 例如 庐山 泰山 2 地貌 水平位移 错断原有地貌或派生出若干地貌 谷地或低地 渭河平原 山岭或高地 答案 垂直位移 华山 3 火山 1 岩浆活动地貌类型 熔岩高原 岩浆沿着地壳的状裂隙流出 如东非高原 火山 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如长白山主峰 2 火山构造 火山口 线 火山锥 答案 1 地质构造就是地貌吗 简述理由 答案不是 地质构造指地壳中的岩层因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 可简单地理解为 地质构造是岩层的形态 或埋藏于地下 或出露于地表 地貌是指地表的高低起伏形态 合作探究 答案 2 参考下图 总结背斜和向斜水平方向上的岩层新老关系 答案 答案背斜中老翼新 向斜中新翼老 3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背斜顶部受张力 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常形成山岭 答案 4 参照下图 分析主要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完成下表 答案 天然气 稳定 地下水 答案 地下水 断层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迁移应用 1 甲 乙 丙三地的地质构造和地形 分别是 地形 甲是 乙是 地质构造 甲是 丙是 解析要注意区分地质构造和地形的区别 地质构造是指背斜 向斜和断层等 而地形则是指山地 谷地等 谷地 解析答案 山地 背斜 断层 2 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解析甲地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为背斜 背斜易形成山岭 但从图上看该地的地形是谷地 这是由于背斜顶部受到张力 岩石破碎极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 解析答案 答案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 容易受侵蚀 成为谷地 3 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 解析乙地地质构造 可以从两个方面判断 即岩层的年龄和岩层的弯曲方向 解析答案 答案岩层年龄 中心岩层新 两翼岩层老 岩层弯曲形态 岩层向下弯曲 4 简要分析不能选择乙和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解析建隧道要选择在背斜处 向斜和断层处都不能建隧道 解析答案 答案乙地为向斜 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 隧道可变成水道 丙地为断层 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 产生地震 滑坡 渗漏等不良后果 造成建筑物塌陷 返回 二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 山地对交通运输影响大的原因 大 地形 2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自主预习 相对高度 答案 崎岖 公路 铁路 迂回前进 相对和缓 思考平原地区公路选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尽量少占耕地 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答案 1 从地形 地质 河流 距离 走向 人工设施等方面总结山区交通选线的原则 答案 1 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2 避开陡坡和断层 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 3 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 4 线路在山区一般呈 之 字或 8 字状 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 5 尽量选择两点间最短距离 经过各级居民点 6 避免占用耕地 避开农田水利设施 答案 合作探究 2 按地形布局交通线路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尽量节约建设成本 降低技术难度 保障工程施工安全 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 答案 下图为现阶段重点投资建设开发的某区域 完成下列问题 迁移应用 1 丙地区交通线路密度比甲地区 大或小 原因是 解析由图可知 甲地平坦开阔 丙地位于山地 对交通干线的选择与密度大小有影响 小 解析答案 山地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 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密度小 2 如果把乙 丙两地的矿产运到甲地发展钢铁工业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 甲乙或甲丙 间的交通问题 这需要以 条件为保证 解析若把乙 丙两地的矿产运到甲地 首先需要解决甲丙之间的交通问题 甲丙之间需要跨越河流 穿越山区 工程难度大 这需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保证 甲丙 解析答案 科学技术 3 在选择乙丙之间的交通干线时 人们选择了乙丁丙线路而没有选择乙丙直达线路 原因是 解析乙丙之间的直达线路经过山地 工程难度大 投资大 安全性差 解析答案 乙丙间的直达线路需经山地 地面起伏大 工程难度大 成本高且安全性差 知识提纲 课堂小结 强化记忆1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的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 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常形成山岭 2 背斜和向斜的判读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 两翼岩层较新 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两翼岩层较老 返回 课堂训练当堂检测巩固反馈 下图为 一典型褶皱剖面图 读图 回答1 2题 1 2 3 4 5 6 d 1 图示褶曲中 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a 自西向东由老到新b 自东向西由老到新c 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d 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 解析第三纪岩层比侏罗纪岩层新 所以中心岩层新 两翼岩层老 1 2 3 4 5 解析答案 6 2 图示山岭是 a 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 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 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 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1 2 3 4 5 6 b 解析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 中心新 两翼老 判断此地质构造为向斜 向斜槽部坚实 不易被侵蚀 而成为山岭 解析答案 3 依据板块构造学说 澳大利亚属于下列哪一个板块 a 亚欧板块b 太平洋板块c 印度洋板块d 南极洲板块 解析根据教材中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可知 澳大利亚属于印度洋板块 c 1 2 3 4 5 解析答案 6 1 2 3 4 5 当地时间2014年10月30日 哥斯达黎加圣约瑟的图里亚尔瓦火山持续喷发 这次喷发是150年来最剧烈的一次 据此完成下题 6 4 经历这次火山喷发后 图里亚尔瓦火山海拔将会 a 降低b 升高c 不变d 不确定 b 答案 5 下图中公路线的选择 主要是考虑了 解析图中公路走向大致与山脉走向一致 沿等高线延伸 因此公路线的选择主要考虑了地形因素 c 1 2 3 4 5 解析答案 6 a 气候因素b 居民点分布c 地形因素d 工业分布 6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十二五 期间 四川省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出行难问题 初步构建了 通乡达村 标准适宜 管养到位 人便于行 货畅其流 的农村公路网 材料二右图为四川省西部某地区交通线路规划示意图 1 2 3 4 5 6 1 与平原比较 山地相对高度比较大 地形崎岖 对交通运输 的选择 交通运输 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比较大 解析山地相对高度大 地形崎岖 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及走向影响比较大 方式 线路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2 在四川省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以 为主 原因是 解析公路建设可以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一般在交通量大的城镇之间尽量采取最短线路 而对于山区公路 一般采取迂回措施来减小坡度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公路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四川省西部地区地形以山地 高原为主 公路建设成本较低 难度较小 3 分析材料二图中信息 判断评价该规划图中a 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处 理由是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