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登上地球之巅》教学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登上地球之巅》教学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登上地球之巅》教学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登上地球之巅》教学案.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登上地球之巅》教学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霍山县与儿街中学语文教学案 第二十三课 登上地球之巅 年 级:七年级 备课时间:0905备课人:蔡立松 审查人:项志新 袁善宏 杨 俊 王 俊教学目标:1. 要求学生理解文章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2. 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3. 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集体协作精神,激励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教学重点:目标中1、2。教学难点:目标中3。教学方法: 1. 快速阅读提取信息法。2. 讨论、点拨法。(学生发现课文中的美段、美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点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在伟大的悲剧中,我们曾为斯科特等勇敢者的悲壮之举感动不已。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这样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探索者,今天,我们就来接触这样一批登上地球之巅的勇士们。二、解题介绍、补充资料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文章先从题目读起。 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8848.13米 2.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 中国西部的山脉,大多横亘绵长,山体高峻雄伟。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绵延长达2400多公里,主脉海拔平均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中,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座,8000米以上的有11座,著名的有南峰、希夏邦马峰、干城章嘉峰。“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这里终年冰雪覆盖,一座座冰峰如倚天的宝剑,一条条冰川像蜿蜒的银蛇。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它高达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一块宽阔的谷地上停下来。这里,就是登山队的大本营。参加这次登山活动的共有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他们来自祖国各地,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登上珠峰,为国争光。在大本营,他们战天斗地,与风雪搏斗,表现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尽早征服珠峰,他们争分夺秒,做了大量周密的准备工作。 为确保登顶成功,登山队进行了许多适应性的行军。登山队决定把夺取珠峰的战斗分成四个“战役”来进行,分别制定到达6400米、7600米和8300米的攀登高度,再返回大本营的计划,最后从8300米处突击顶峰。3月27日傍晚,登山队员完成了第一个“战役”,安全返回大本营。28日,另一批登山队员出发了,打响了第二个“战役”。这一次的难度明显比第一阶段高,冰崩和雪崩随时都可能出现。登山队员十多个小时没吃饭,没喝水,硬是打通了通往北坳的大道。4月11日,队长史占春带领队员沿着副队长许竞打通的道路,终于上升到7300米的高度,为第三次行军到达8000米以上的进军路线,进行了必要的侦察并确定了初步方案。29日,登山队开始了第三次征服高度的战斗。行军过程中,有的人因为缺氧而晕倒,但困难吓不倒他们,经过两天的奋斗,他们终于安全到达7600米,这是我国当时登山史的新高度。5月2日,登山队开始了对被人称为8000米以上高度的“死亡地带”的征服,第二天晚上,他们战胜了被认为不可征服的“第二台阶”,登上了8600米的高度,并安全返回大本营,胜利地“超额”完成了第三次适应性行军任务。 5月24日上午,登顶的总攻终于打响,四名精选的队员从8500米的高度开始了对珠峰的冲刺。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节选的。 三、生字词掌握(要求同学们务必认真查阅工具书进行填写)(A级)1注音 巅din 砭骨bin 履践l 崔巍wi 缭绕lio 冰镐go 镶有xing滞留zh 窒息zh 轮廓ku 匍匐p f 耸立sng 阴霾mi 余暇xi(2)藏匙cng 收藏zng 藏族h 汤匙(4)颤zhn 颤栗chn 颤动(1)将匙jing 将来jing 健将h 汤匙(3)济匙j 人才济济j 体力不济h 汤匙2辨音已 已经己 自己(2)(1)拔 海拔拨 拨动沮 沮丧咀 咀嚼龃 龃龉(4)缭 缭绕燎 燎原撩 撩起(3)3辨形4辨义履践:践踏。巉岩:高而险的山岩。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窒息: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齐心协力: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四、整体感知课文快速默读,准确把握文段中的主要信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1.再突击顶峰的过程中,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困难?(B级)(标出课文中的提示语)明确:体力衰竭,寒冷、黑夜、缺氧 2.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队员们什么样的精神?(B级) 明确: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和刘连满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团队协作精神、个人牺牲精神、坚强的意志 。3.用简洁的语言复述登山队员突击顶峰的经过。(指明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明确:(C级) 登山队出发。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黑夜中,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顶峰。 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将氧气给他人,并写下了感人的短信。 三位登山队员果断抛弃空氧气筒,开创人类历史上的无氧攀登。 完成由北路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五、精读课文,研究相关问题 1、刘连满的形象令人感动难忘,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B级) 明确:为队友做人梯,疲劳过度,体力衰竭,放弃登顶;面对死亡的威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队友;一封感人的信。 2、12自然段中引用杨赫斯班在埃非勒士峰探险记中的那段话作用是什么?是否离题?(C级) 明确:为了表现珠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突出登山队员所遭遇的巨大的困难和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3、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在文中勾画出来。(A级)并说说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C级)明确:课文中,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如:(1)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2)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3)夜色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4)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 (设题意图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文笔精华写景的句子,积累下来并学会模仿、运用。没有固定答案,可让学生当堂仿写,要提醒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充分发挥想像,尽量写出当地夜景的特色,写出夜色的美。) 作用: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试着仿写几句: 4.这些人为什么能登上地球之巅?靠的是什么?(C级)明确: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文章表现的不只是其他三人登山的胜利,或是他们四个人的胜利,也不只是这次登山活动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的胜利,而是集体的胜利和祖国的胜利,探险需要有强烈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六、课堂延伸(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体会登山运动员所承受的痛苦。)1、想像一下,登上最高峰的运动员的心情。(C级)2、登山运动员为什么要登上最高峰?这样做值得吗?意义是什么?(C级)3、想象一下,登山运动员在登山过程中有什么感觉?(C级)(教师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与幻想,只要想象合理,能自圆其说。教师作调整性解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七、课堂小结探险既是人类对求知世界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其间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悲壮。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遏制不住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