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薄膜的落料拉深模具设计(全套含CAD图纸)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739744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66.39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8-01-15
上传人:机****料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高**(实名认证)
河南
IP属地:河南
15
积分
- 关 键 词:
-
扬声器
薄膜
落料拉深
模具设计
全套
cad
图纸
- 资源描述:
-








- 内容简介:
-
下载后包含有CAD图纸和说明书,咨询Q197216396摘要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为用模具生产带凸缘筒件,其中包括落料、拉深、等工序。落料、首拉深复合模完成,而其他不出图但进行了相关的尺寸计算,重点在复合模上,解决落料、拉深的计算问题同时对相关的模具的零件给以详细的设计。生成装配工程图和相关的零件刚才图。关键词落料拉深下载后包含有CAD图纸和说明书,咨询Q197216396目录摘要一拉深件工艺分析11冲压工艺性分析1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1二零件主要参数的计算11计算毛坯直径D及压力中心12判断拉深次数23拉深凸、凹模尺寸24整体凹模板的厚度H的确定25凸凹模长度3三相关力的计算31落料力的计算32拉深力的计算4四模具结构图51拉深凹模62拉深凸模73总装配图7参考文献致谢下载后包含有CAD图纸和说明书,咨询Q197216396绪论一、概述1、模具工业的概况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受到政府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发达国家有“模具工业是进入富裕社会的源动力”之说,可见其重视的程度。当今,“模具就是经济效益”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模具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才的整体水平,而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又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因此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2我国模具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模具工业也有较大发展,全国已有模具生产厂数千个,拥有职工数十万人,每年能生产上百万套模具。多工位级进模具和长寿命硬质合金模具的生产及应用有了进一步扩大。为满足新产品试制和小批量生产的需要,我国模具行业制造了多种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的简易冲模,如钢皮冲冲模、聚氨脂橡胶模、低熔点合金模具、锌合金模具、组合冲模、通用可调冲孔模等。数控铣床、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加工中心等加工设备已在模具生产中采用。电火花和线切割加工已成为冷冲模制造的主要手段。为了对硬质合金模具进行精密成型磨削,研制成功了单层电镀金刚石成形磨轮和电火花成形磨削专用机床,使用效果良好,对型腔的加工正在根据模具的不同类型采用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电铸加工、陶瓷型精密铸造、冷入挤压。超塑成形以及利用照相腐蚀技术加工型腔皮革纹表面等多种工艺。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也已进行开发和应用。尽管我国的模具工业这些年来发展较快,模具制造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模具品种少、精度差、寿命短、生产周期长等方面。下载后包含有CAD图纸和说明书,咨询Q197216396二、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21世纪的今天,中国凭借丰富且廉价的人力资源、庞大的市场及其它许多有利条件,已成为承接工业发达国家模具业转移的良好目的地。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和外资在中国模具行业的投入日渐增加,中国模具已经与世界模具密不可分,中国模具在世界模具中的地位和影响越业越重要。据相关专业人士分析,未来十年,中国模具工业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模具结构日趋大型、精密、复杂及寿命日益提高。由于成型零件日趋大型及高效率生产所要求的一模多腔,使模具日趋大型化;随着零件微型化和模具结构发展的要求,今后模具加工的精度将更小,这必将促进超精密加工的发展。2CAD/CAE/CAM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广泛应用。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开发并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制造系统CAD/CAE/CAM,发展高精度、高寿命模具和简易模具软模、低熔点合金模具等制造技术以及通用组合模具、成组模具、快速换模装置等,以适应冲压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各种生产批量的要求。模具制造是设计的延续,推行模具设计与制造一体化可达到优化设计的要求。实践证明,模具CAD/CAE/CAM技术是当代最合理的模具生产方式,既可用于建模、为数控加工提供NC程序,也可针对不同的模具类型,以相应的基础理论,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达到预测产品成型过程的目的,改善模具结构。从CAD/CAE/CAM一体化的角度分析,其发展趋势是集成化、三维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其中心思想是让用户在统一的环境中实现CAD/CAE/CAM协同作业,以充分发挥各单元的优势和功效。因此,应大力进行高端辅助设计制造软件的培训、推广和应用。第1页共14页一拉深件的工艺分析1冲压工艺性分析该工件是材料为铝箔,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相对简单,外沿为简单的圆形构成,工件中间凸起,斜面有R10、R48、R5弧度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根据初步分析计算,冲压该工件基本工序是落料、拉深。根据以上冲压工艺性分析,可以拟定以下几种冲压工艺方案方案一单工序落料模,拉深。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落料拉、深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须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高而且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中批量生产要求。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都较高,操作方便。通过对上述两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二为佳。二零件主要参数的计算要1计算毛坯直径D与冲裁压力中心计算此毛坯直径需先计算每段弧的中心,在CAD建测出各段弧长L138,L22122,L3411,L4145并找出圆心并标出角度由公式计算出X1102,X22859,X32701,X43525。由于L是已知根据公式第2页共14页计算出压力中心坐标得。根据久理金法则公式NCLLXX21258CX代入入计算出该件毛坯直径D50MMRXLD82、判断拉深次数由毛坯的相对厚度T007MM,查表得拉深系数零件的总拉伸系数,所以该工件只需拉深1次能DD1总M506528达到所需尺寸。0561D3拉深凸、凹模尺寸由零件参数可知零件公差查表(实用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P152,表520),得凸模制造公差;凹模制造公差凹模直径MDP07070832152875(凹凸模直径MM04096PZ凸4整体凹模板的厚度H的确定计算按公式式中K为厚度系数S为凹模刃口最大尺寸K值查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P93,表319)可知,其值取020030,此处取025,第3页共14页计算MKSH451027520壁厚MM98C5凸凹模长度落料时凸模长度计算按公式式中为凸模固定板厚度,一般取值(0608)H,此处取10MM;为卸料板厚度,一般取值(520MM),此处取10MM;为导料板厚度,查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P98,表321),得,取值6MM;H为附加长度,主要考虑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0510MM)及模具闭合状态下卸料板到凸模固定板间的安全距离(一般取1520MM,此处分别取值06MM,16MM计算三相关力的计算1、落料力的计算式中L为冲裁轮廓的总长度T为板料厚度为材料的抗剪强度S第4页共14页H62。故MPAS30NF13558落料2拉深力的计算计算按公式式中D为零件直径T为模具厚度为H62抗拉强度为修正系数,其值查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P200,表513)得10;KNKDTFB18950351941第5页共14页五模具结构图1拉深凸模第6页共14页2拉深凹模3总装配图采用滑动导向后侧导柱式模架的导向方式,模架的结构与尺寸都直接由标准中选取,相关参数如下上模座规格25025050导柱规格35230导套规格3512548总体设计图如下第7页共14页第8页共14页总结毕业设计是在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能使我们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训练。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毕业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我们步入社会参与实际工程建设的一次极好的演示。从最初的选题,开题到计算、绘图直到完成设计。其间,查找资料,老师指导,与同学交流,反复修改图纸,每一个过程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检验和充实。通过这次实践,我了解了冷冲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熟悉了冷冲模的设计步骤,锻炼了工程设计实践能力,培养了自己独立设计能力。此次毕业设计是对我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一次实际检验和巩固,同时也是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热身。毕业设计收获很多,比如学会了查找相关资料相关标准,分析数据,提高了自己的绘图能力,懂得了许多经验公式的获得是前人不懈努力的结果。同时,仍有很多课题需要后辈去努力去完善。但是毕业设计也暴露出自己专业基础的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缺乏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对材料的不了解,等等。这次实践是对自己大学三年所学的一次大检阅,使我明白自己知识还很浅薄,虽然马上要毕业了,但是自己的求学之路还很长,以后更应该在工作中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为中国钢铁工业添上自己的微薄之力。第9页共14页参考文献【1】魏春雷,徐彗明。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涂序斌,模具制造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二版)【3】邓德清,胡绍平,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指导书,【4】魏春雷,朱三武,章南编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手册天津大学出版社,【5】冯炳尧、韩泰荣、蒋文森编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宛强冲压模具设计及实例精解化学工业出版社【7】魏斯亮、李时骏,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北京理工大学出班社200第10页共14页致谢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有这样一次设计、有这样的一个总结,很高兴,很兴奋,也很感激。虽然它还不是很成熟,但已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感谢默默付出的老师们关心支持我的同学、朋友们毕业设计的完成,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们的大力支持。是他们的耐心指正和教导才使我的毕业设计逐渐趋于完善。更重要的是他们给了我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我提出针对性的有用的问题,从细微之处一点一滴的指导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我更进一步熟悉模具的设计,锻炼了工程设计实践能力,培养自己独立设计能力。即将走向工作岗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理论的学习,再接再厉,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总结经验,不断进步在此感谢,刘中华等老师在设计过程给我的帮助和鼓励,谢谢任务书毕业设计课题方向冷冲模设计题目扬声器薄膜的落料拉深模具设计完成日期2017年5月20日一、题目来源老师给题,自己选题与查阅资料。二、设计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作品要求)按照零件图的设计要求,在调查研究、消化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一副模具完成本零件的落料工序。要求完成1、完成本模具总体设计,绘制模具的总装图,用A3图纸打印;2、完成本模具各非标零部件的设计,绘制主要零部件的零件图,用A3或者A4图纸打印;3、完成设计说明书,要求A4纸打印,不少于20页。3、个人重点扬声器薄膜的拉深模具设计四、各阶段时间安排,应完成的工作量序号各阶段工作内容起讫日期备注1学生撰写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核2016年12月282学生完成初稿,指导教师修改、审核2017年3月10日3学生完成二稿,指导教师修改、审核,毕业设计中期检查2017年4月2日4毕业设计定稿,指导教师修改、审核提交论文,准备答辩2017年4月25日5毕业设计答辩2017年4月28日6毕业设计推优,资料整理归档,上传5、应阅读的基本文献目录1、冷冲模设计及制造,高鸿庭,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械工业出版社2、实用模具设计简明手册,邓明,机械工业出版社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院长(副院长)签字年月日开题报告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1)选题依据本课题是扬声器薄膜落料模具设计,来自日常生活中的扬声器,扬声器是某种通用机械上的一种零件。课题的目的是让我在以往对模具设计学习的基础上熟悉冲压模具的设计流程。是对我学习的检阅也是对我的一次锻炼,使我能够系统的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技术,并与AUTOCAD等模具设计软件相结合,提高我机械模具设计能力。(2)选题意义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通过对垫片冲裁模的设计是融会多种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锻炼和提高我们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结合本专业的所学及目前各企业对模具的需求日益增多本着以“学以致用”为出发点,发挥本专业的专长,把所学的各门功课进行综合分析、运用通过各课程之间的联系,借助各类参考书提高自己灵活运用手头资料的能力,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我国冲压模具产品质量和生产水平,总体上比国际先进水平低许多,而模具生产周期却要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许多。产品质量水平低主要表现在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模具的复杂程度上。模具技术的发展是模具工业发展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其发展方向应该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服务。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塑性加工工程中,模具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模具的使用性能特别是使用寿命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在开发应用冷冲压新技术的同时,集中了部分优势人才和资金,集合时常的需要,将模具作为一个统一的产业来发展,因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经过多年的耕耘,不仅在模具精度、具结构、模具寿命、制模周期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突破,而且在板才成型的过程模拟、模具优化和可靠性设计等方面形成了新的理论和方法,为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实现快速制模,开辟新的技术空间,打下了基础。国内的模具工业虽起步较晚,但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例如冲压模具方面,国内设计制造的部分汽车覆盖件模、空调器散热片的级进模、电机定转子双回转叠片高精度硬质合金级进模、集成电路引线筐架多工位级进模,以及带自动冲切、叠压、记数、分组、扭斜和安全保护等功能的铁心精密多功能模,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例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还比较低,CAD/CAE/CAM技术的普及率有待提高,许多先进的模具技术应用还不够广泛等等。特别是在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模具上,一方面技术差距明显;另一方面产能也不能满足过内的需求,因而仍需大量从国外进口。所以,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状态,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冲压工艺生产水平提高的需要。全方位大力做模具基础、研发和推广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三、本课题研究内容1)对给定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并确定工艺方案(2)模具总体结构设计及相关工艺计算(3)进行模具零部件的设计(4)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非标准件的零件图(5)编写设计说明书四、本课题研究方法(1)运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理论知识和课程设计及生产实习中所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的解决冲压模具设计中的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工艺方案的确定、工艺设计、排样设计及具体数据的计算与校核、模具结构型式设计等。(2)在确定模具设计的总体结构形式,进一步根据所生产制品进行经济高效、省力公道、使用安全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设计完善具体零部件的精度、尺寸及形状的最终方案。(3)熟练掌握查阅手册、图标、资料等参考文献。充分利用与本次题目有关的冲压设计的资料,做到科学的,熟练的运用五、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创新)及工作进度扬声器落料拉深模具设计采用复合模具减少生产时间和成本1撰写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核2016年12月15日206年12月27日2完成初稿,指导教师修改、审核2016年1月2015年5月3完成二稿,指导教师修改、审核,毕业设计中期检查2016年6月2016年12月4、完成本模具总体设计,绘制模具的总装图,用A3图纸打印;5、完成本模具各非标零部件的设计,绘制主要零部件的零件图,用A3或者A4图纸打印;6、完成设计说明书,要求A4纸打印,不少于20页。六、主要参考文献1马希青,苏梦香,赵月罗主编机械制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2李奇主编模具设计与制造任命邮电出版社,20143翁其金,徐新成主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4周大隽主编冲模结构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李名望主编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6张瑞平主编金属工艺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7模具实用技术丛书编委会编冲模设计应用实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王先逵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魏春雷,朱三武,章南主编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手册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任务书毕业设计课题方向冷冲模设计题目扬声器薄膜的落料拉深模具设计完成日期2017年5月20日一、题目来源老师给题,自己选题与查阅资料。二、设计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作品要求)按照零件图的设计要求,在调查研究、消化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一副模具完成本零件的落料工序。要求完成1、完成本模具总体设计,绘制模具的总装图,用A3图纸打印;2、完成本模具各非标零部件的设计,绘制主要零部件的零件图,用A3或者A4图纸打印;3、完成设计说明书,要求A4纸打印,不少于20页。3、个人重点扬声器薄膜的拉深模具设计四、各阶段时间安排,应完成的工作量序号各阶段工作内容起讫日期备注1学生撰写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核2016年12月282学生完成初稿,指导教师修改、审核2017年3月10日3学生完成二稿,指导教师修改、审核,毕业设计中期检查2017年4月2日4毕业设计定稿,指导教师修改、审核提交论文,准备答辩2017年4月25日5毕业设计答辩2017年4月28日6毕业设计推优,资料整理归档,上传5、应阅读的基本文献目录1、冷冲模设计及制造,高鸿庭,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械工业出版社2、实用模具设计简明手册,邓明,机械工业出版社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院长(副院长)签字年月日开题报告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1)选题依据本课题是扬声器薄膜落料模具设计,来自日常生活中的扬声器,扬声器是某种通用机械上的一种零件。课题的目的是让我在以往对模具设计学习的基础上熟悉冲压模具的设计流程。是对我学习的检阅也是对我的一次锻炼,使我能够系统的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技术,并与AUTOCAD等模具设计软件相结合,提高我机械模具设计能力。(2)选题意义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通过对垫片冲裁模的设计是融会多种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锻炼和提高我们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结合本专业的所学及目前各企业对模具的需求日益增多本着以“学以致用”为出发点,发挥本专业的专长,把所学的各门功课进行综合分析、运用通过各课程之间的联系,借助各类参考书提高自己灵活运用手头资料的能力,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我国冲压模具产品质量和生产水平,总体上比国际先进水平低许多,而模具生产周期却要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许多。产品质量水平低主要表现在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模具的复杂程度上。模具技术的发展是模具工业发展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其发展方向应该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服务。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塑性加工工程中,模具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模具的使用性能特别是使用寿命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在开发应用冷冲压新技术的同时,集中了部分优势人才和资金,集合时常的需要,将模具作为一个统一的产业来发展,因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经过多年的耕耘,不仅在模具精度、具结构、模具寿命、制模周期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突破,而且在板才成型的过程模拟、模具优化和可靠性设计等方面形成了新的理论和方法,为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实现快速制模,开辟新的技术空间,打下了基础。国内的模具工业虽起步较晚,但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例如冲压模具方面,国内设计制造的部分汽车覆盖件模、空调器散热片的级进模、电机定转子双回转叠片高精度硬质合金级进模、集成电路引线筐架多工位级进模,以及带自动冲切、叠压、记数、分组、扭斜和安全保护等功能的铁心精密多功能模,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例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还比较低,CAD/CAE/CAM技术的普及率有待提高,许多先进的模具技术应用还不够广泛等等。特别是在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模具上,一方面技术差距明显;另一方面产能也不能满足过内的需求,因而仍需大量从国外进口。所以,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状态,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冲压工艺生产水平提高的需要。全方位大力做模具基础、研发和推广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三、本课题研究内容1)对给定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并确定工艺方案(2)模具总体结构设计及相关工艺计算(3)进行模具零部件的设计(4)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非标准件的零件图(5)编写设计说明书四、本课题研究方法(1)运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理论知识和课程设计及生产实习中所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的解决冲压模具设计中的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工艺方案的确定、工艺设计、排样设计及具体数据的计算与校核、模具结构型式设计等。(2)在确定模具设计的总体结构形式,进一步根据所生产制品进行经济高效、省力公道、使用安全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设计完善具体零部件的精度、尺寸及形状的最终方案。(3)熟练掌握查阅手册、图标、资料等参考文献。充分利用与本次题目有关的冲压设计的资料,做到科学的,熟练的运用五、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创新)及工作进度扬声器落料拉深模具设计采用复合模具减少生产时间和成本1撰写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核2016年12月15日206年12月27日2完成初稿,指导教师修改、审核2016年1月2015年5月3完成二稿,指导教师修改、审核,毕业设计中期检查2016年6月2016年12月4、完成本模具总体设计,绘制模具的总装图,用A3图纸打印;5、完成本模具各非标零部件的设计,绘制主要零部件的零件图,用A3或者A4图纸打印;6、完成设计说明书,要求A4纸打印,不少于20页。六、主要参考文献1马希青,苏梦香,赵月罗主编机械制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2李奇主编模具设计与制造任命邮电出版社,20143翁其金,徐新成主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4周大隽主编冲模结构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李名望主编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6张瑞平主编金属工艺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7模具实用技术丛书编委会编冲模设计应用实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王先逵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魏春雷,朱三武,章南主编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手册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摘要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为用模具生产带凸缘筒件,其中包括落料、拉深、等工序。落料、首拉深复合模完成,而其他不出图但进行了相关的尺寸计算,重点在复合模上,解决落料、拉深的计算问题同时对相关的模具的零件给以详细的设计。生成装配工程图和相关的零件刚才图。关键词落料拉深目录摘要一拉深件工艺分析11冲压工艺性分析1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1二零件主要参数的计算11计算毛坯直径D及压力中心12判断拉深次数23拉深凸、凹模尺寸24整体凹模板的厚度H的确定25凸凹模长度3三相关力的计算31落料力的计算32拉深力的计算4四模具结构图51拉深凹模62拉深凸模73总装配图7参考文献致谢绪论一、概述1、模具工业的概况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受到政府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发达国家有“模具工业是进入富裕社会的源动力”之说,可见其重视的程度。当今,“模具就是经济效益”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模具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才的整体水平,而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又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因此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2我国模具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模具工业也有较大发展,全国已有模具生产厂数千个,拥有职工数十万人,每年能生产上百万套模具。多工位级进模具和长寿命硬质合金模具的生产及应用有了进一步扩大。为满足新产品试制和小批量生产的需要,我国模具行业制造了多种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的简易冲模,如钢皮冲冲模、聚氨脂橡胶模、低熔点合金模具、锌合金模具、组合冲模、通用可调冲孔模等。数控铣床、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加工中心等加工设备已在模具生产中采用。电火花和线切割加工已成为冷冲模制造的主要手段。为了对硬质合金模具进行精密成型磨削,研制成功了单层电镀金刚石成形磨轮和电火花成形磨削专用机床,使用效果良好,对型腔的加工正在根据模具的不同类型采用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电铸加工、陶瓷型精密铸造、冷入挤压。超塑成形以及利用照相腐蚀技术加工型腔皮革纹表面等多种工艺。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也已进行开发和应用。尽管我国的模具工业这些年来发展较快,模具制造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模具品种少、精度差、寿命短、生产周期长等方面。二、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21世纪的今天,中国凭借丰富且廉价的人力资源、庞大的市场及其它许多有利条件,已成为承接工业发达国家模具业转移的良好目的地。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和外资在中国模具行业的投入日渐增加,中国模具已经与世界模具密不可分,中国模具在世界模具中的地位和影响越业越重要。据相关专业人士分析,未来十年,中国模具工业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模具结构日趋大型、精密、复杂及寿命日益提高。由于成型零件日趋大型及高效率生产所要求的一模多腔,使模具日趋大型化;随着零件微型化和模具结构发展的要求,今后模具加工的精度将更小,这必将促进超精密加工的发展。2CAD/CAE/CAM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广泛应用。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开发并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制造系统CAD/CAE/CAM,发展高精度、高寿命模具和简易模具软模、低熔点合金模具等制造技术以及通用组合模具、成组模具、快速换模装置等,以适应冲压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各种生产批量的要求。模具制造是设计的延续,推行模具设计与制造一体化可达到优化设计的要求。实践证明,模具CAD/CAE/CAM技术是当代最合理的模具生产方式,既可用于建模、为数控加工提供NC程序,也可针对不同的模具类型,以相应的基础理论,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达到预测产品成型过程的目的,改善模具结构。从CAD/CAE/CAM一体化的角度分析,其发展趋势是集成化、三维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其中心思想是让用户在统一的环境中实现CAD/CAE/CAM协同作业,以充分发挥各单元的优势和功效。因此,应大力进行高端辅助设计制造软件的培训、推广和应用。第0页共14页一拉深件的工艺分析1冲压工艺性分析该工件是材料为铝箔,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相对简单,外沿为简单的圆形构成,工件中间凸起,斜面有R10、R48、R5弧度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根据初步分析计算,冲压该工件基本工序是落料、拉深。根据以上冲压工艺性分析,可以拟定以下几种冲压工艺方案方案一单工序落料模,拉深。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落料拉、深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须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高而且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中批量生产要求。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都较高,操作方便。通过对上述两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二为佳。二零件主要参数的计算要1计算毛坯直径D与冲裁压力中心计算此毛坯直径需先计算每段弧的中心,在CAD建测出各段弧长L138,L22122,L3411,L4145并找出圆心并标出角度由公式计算出X1102,X22859,X32701,X43525。由于L是已知根据公式第1页共14页计算出压力中心坐标得。根据久理金法则公式NCLLXX21258CX代入入计算出该件毛坯直径D50MMRXLD82、判断拉深次数由毛坯的相对厚度T007MM,查表得拉深系数零件的总拉伸系数,所以该工件只需拉深1次能DD1总M506528达到所需尺寸。0561D3拉深凸、凹模尺寸由零件参数可知零件公差查表(实用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P152,表520),得凸模制造公差;凹模制造公差凹模直径MDP07070832152875(凹凸模直径MM04096PZ凸4整体凹模板的厚度H的确定计算按公式式中K为厚度系数S为凹模刃口最大尺寸K值查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P93,表319)可知,其值取020030,此处取025,第2页共14页计算MKSH451027520壁厚MM98C5凸凹模长度落料时凸模长度计算按公式式中为凸模固定板厚度,一般取值(0608)H,此处取10MM;为卸料板厚度,一般取值(520MM),此处取10MM;为导料板厚度,查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P98,表321),得,取值6MM;H为附加长度,主要考虑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0510MM)及模具闭合状态下卸料板到凸模固定板间的安全距离(一般取1520MM,此处分别取值06MM,16MM计算三相关力的计算1、落料力的计算式中L为冲裁轮廓的总长度T为板料厚度为材料的抗剪强度S第3页共14页H62。故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