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瀑布 飞流直下 气势恢宏 雨 时而悄然无声 时而漂泊倾盆 雪 晶莹剔透 唯美浪漫 为什么维持生态系统所需大量物质 例如氧 水 氮 碳和许多其他物质 亿万年来却没有被生命活动所消耗完 问题探讨 雨雪河水最终流向了哪里 归墟 传说海中无底之谷 你知道吗 李白的 将进酒 中有佳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看 这千古流传的佳句 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错误 你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吗 一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概念 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 h o n p s等元素 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 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 这里的物质指什么 2 循环过程是怎样的 3 循环的范围有多大 施用农药ddt的地区 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 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 南极动物体内为何会出现ddt 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全球性 碳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 它广泛地分布于大气 海洋 地壳沉积岩和生物体中 1 在生物体中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2 在自然界主要以co2和碳酸盐的形式存在 亿万年来 在地球的生物圈和大气圈中 碳通过生命的新陈代谢 往复循环 生生不息 二 碳循环的过程 碳循环 生产者 大气中的co2 分解者 消费者 1 碳循环中 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 其他都是单向的 2 生产者指向消费者和分解者 3 消费者指向分解者和无机环境 4 分解者指向无机环境 1 碳在无机环境和群落间循环的形式 2 碳在无机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3 碳在生物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 4 碳进入生物体的主要途径 5 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 6 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co2 co2和碳酸盐 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摄食 食物链 网 生产者 消费者呼吸作用 含碳有机物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1 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什么呢 指组成生物体的c h o n p s等化学元素 2 循环过程发生在什么之间呢 3 生态系统指的是什么呢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 4 物质循环的特点是什么 全球性 循环流动 反复利用 想一想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什么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人们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乱砍滥伐森林 这些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何影响 co2释放增加 吸收减少 温室效应 1 温室气体 co2 2 co2增多的原因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森林 草原等植被的破坏 3 温室效应的危害 温室效应 冰川溶解 海平面上升 威胁生物的生存 增加温室气体吸收量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节约纸张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开发新能源 如太阳能节约用电 随手关灯等 三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反复循环 全球性 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 生物圈 能量的固定 储存 转移和释放 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 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课堂小结 1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包括下列的 a 带有全球性b 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 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d 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 c 2 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和通过的生理作用是 a 碳酸盐 呼吸作用b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c 含碳有机物 光合作用d 二氧化碳 分解作用 b 3 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 图中 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请结合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 写出图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 分析a b和b c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 b c d a b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 b c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 3 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 植物通过从大气中摄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