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读书笔记之《雷锋》_第1页
党员读书笔记之《雷锋》_第2页
党员读书笔记之《雷锋》_第3页
党员读书笔记之《雷锋》_第4页
党员读书笔记之《雷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党员读书笔记之雷锋 永远的雷锋读书笔记 今天我在图书馆看了一本名为永远的雷锋的书。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文中讲到,“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孔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钻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迎着困难前进,这也是我们革命青年成长的 * 。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雷锋叔叔讲的这两句话感动了我,不以善小而不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品质,走雷锋的道路,做雷锋式的好孩子。 通过这次阅读,我知道了雷锋出生在一户贫苦的单亲农民家庭,很小的时候因为饥饿,最亲的家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为了生活,妈妈去给地主老财打工,受尽欺凌,发疯自杀了。雷锋叔叔成了孤儿,小小年纪就自食其力,却也是磨难重重。 终于等到家乡解放。对他的人生起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有了自己的工作,热情高涨。他在上写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接着,他参军了,在军队大家庭里,雷锋叔叔感到浑身有使不完得劲,公差勤务,打扫卫生样样抢着干。他还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大家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雷锋说:“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 曾经说过:“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雷锋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人民做了一辈子好事。“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看完永远的雷锋,想想自己,我真是羞愧万分。自己整天想的是吃好,玩好。在家里,经常为了玩电脑荒废学业,被家长批评;在学校去卫生区扫地时,我还常常偷懒,装模作样地糊弄老师和同学,把方便留给自己,把麻烦扔给别人。真是太不应该了! 永远的雷锋了我,在以后学习中,我要向他一样善于挤时间,善于动脑筋刻苦学习,应该从现在开始,多做好事,时刻想着多帮助别人。 今天我在图书馆看了一本名为永远的雷锋的书。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文中讲到,“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孔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钻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迎着困难前进,这也是我们革命青年成长的 * 。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雷锋叔叔讲的这两句话感动了我,不以善小而不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品质,走雷锋的道路,做雷锋式的好孩子。 通过这次阅读,我知道了雷锋出生在一户贫苦的单亲农民家庭,很小的时候因为饥饿,最亲的家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为了生活,妈妈去给地主老财打工,受尽欺凌,发疯自杀了。雷锋叔叔成了孤儿,小小年纪就自食其力,却也是磨难重重。 终于等到家乡解放。对他的人生起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有了自己的工作,热情高涨。他在日记上写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接着,他参军了,在军队大家庭里,雷锋叔叔感到浑身有使不完得劲,公差勤务,打扫卫生样样抢着干。他还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大家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雷锋说:“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 曾经说过:“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雷锋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人民做了一辈子好事。“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看完永远的雷锋,想想自己,我真是羞愧万分。自己整天想的是吃好,玩好。在家里,经常为了玩电脑荒废学业,被家长批评;在学校去卫生区扫地时,我还常常偷懒,装模作样地糊弄老师和同学,把方便留给自己,把麻烦扔给别人。真是太不应该了! 永远的雷锋教育了我,在以后学习中,我要向他一样善于挤时间,善于动脑筋刻苦学习,应该从现在开始,多做好事,时刻想着多帮助别人。 三月五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年年的三月五日都宣传号召学雷锋,今年也不例外,于是,借着写带孩子们外出“学习雷锋好榜样”写方案的时间,我又温故了雷锋的事迹。 每次看完,都让我百感交集、心情复杂,为什么这么说呢?雷锋,用我自己的话总结,他真是一个好人!一个非常好的好人!他的人生,勤学刻苦、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以帮助别人为人生目标,与我们现在的人,差别很大。每个人都有利己主义思想,或多或少,有些人可以适当为别人付出一些,可大多数人都更在意自己的利益和感受,当事情涉及到自身时,很多人无法做到利人,而不是利己。 雷锋从小到死亡前,一直在为别人付出,而近年来,频现在助人为乐反被受害者家属诬陷为肇事者的报道。有些事件甚至时过多时由于缺乏证据,助人为乐者仍然无法证明自己是清白。现在的人还敢随便帮助别人吗?自从“南京彭宇案”出现了,老人摔倒了您还敢扶吗?人们的道德都下降到怎样的地步了?我家也有奶奶,所以我一直很担忧,如果我奶奶出门摔倒了没人敢扶,我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啊?每个人都会有老的时候,您有没有考虑到自己老了后会不会需要别人的帮助呢?如果大家都希望别人帮助自己,是否应该主动对别人伸出帮助的手呢?我曾经扶过一个老人,虽然当时有很多人证,但是想起来我心里还是有些后怕,我扶她起来没敢送她回家,而是和我同事一起打电话给警察,让他们来处理,我认为这样做会更合适。 现在的社会里,雷锋还是否在我们心中呢?大家,真的能够学习雷锋吗?我认为,雷锋还是存在的,就像“东北大汉徒手接坠楼少年”;就像因为我希望自己家老人摔倒有人帮助,我们就应该主动去帮助别人一样,虽然我帮助别人的理由存在着利己思想,目标也很渺小,但我愿意向别人伸出帮助的手,善念是可以传播下去的!雷锋是在我们心中的,不要因为个别案例,失去对人类的信心!善良的人还是很多的,今天您帮助了别人,或许下次受到别人帮助的就是您。 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应用化学 鲁婷 41007301 “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陪伴着我们这一代一路走来,雷锋,这一神圣人物已经深深地被我们铭记在心里。 雷锋是个平凡的人,但他却做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雷锋勤俭节约,他把自己穿的袜子补了又补,仍不肯扔掉,脸盆和漱口缸用了多年,上面的瓷掉了都看不见原来的摸样了,也舍不得买一个新的。就这样,雷锋一点一滴地为国家,为集体,积累着财富,以勤俭节约为准则,他的这一美好品质在今天依旧教育着我们。最近掀起的“文明餐桌”之风正是对勤俭节约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发扬和继承。改革开放30多年来,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了,但大多数人逐渐抛弃了节俭的传统美德。餐桌浪费是当下较为普遍的现象,大家只“爱面子”不“重实情”,点起菜来是只“讲排场”不“求健康”。有的人认为在吃饭上节约是丢面子,剩菜打包就是让人看笑话;有的人点起菜来是“贪得无厌”,所以总导致吃一半倒一半;有的人重排场,觉得高档餐馆、饭菜、烟酒等都是身份的象征,请客要是不大手笔就会让人觉得小气,所以总是可以看到一桌子山珍海味也仅是凑合几个人的现象。八荣八耻中提到,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不管我们是什么时候,我们变得多么富裕,我们也不能忘记节俭光荣,浪费可耻。 在假期里我 * 一套看了一个节目,叫做“谁是社区英雄”,获胜者最终可以得到25万元的资助金,用来完成自己所从事的公益事业。参赛的有两名选手,其中一个是一位大学生的家长何妈妈,她的女儿是“春雷活动”的受益者,在得到社会的帮助之后,她也投身到这项公益活动中来,成为了活动的志愿者,为更多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争取到了继续读书的机会。同为大学生的我对此深有感触,我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在我上高中时就得到了很多好心人多帮助,能进入大学的殿堂继续深造真的来之不易。另外一位选手只有二十几岁,别看她长得很瘦小,她的肩头担当的可不轻,那可是几千个学生一年365天每天一个鸡蛋的庞大工程啊,可爱的孩子们亲切地称她小黎姐姐。因为贫穷偏僻,很多地方的孩子虽然能上学,但在学校的生活质量实在太差,学生一个个面黄肌瘦,营养不良,没有物质基础,怎求精神追求?一个小小的鸡蛋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也有很多挑食的孩子吃腻了,吃烦了,背着父母将鸡蛋扔掉了。但就是这一个个小小,只有过年的时候,有的孩子才能尝个鲜,在他们眼里那可是难得的美味啊,要是天天都能吃着,那可就太辛福了!小黎姐姐就让这些孩子美梦成真了,她将自己所有的积蓄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这项“鸡蛋工程”中。从鸡蛋的采购、运输、煮制到发放,每一个过程小黎姐姐都和她的同伴们亲力亲为,保证每一个孩子每天都能吃着一个鸡蛋。有时候天气不好,山路很滑,运货车上不了山,小黎姐姐就和同伴们用肩膀背,一步都不敢疏忽,只要有一个鸡蛋破了就会有一个孩子吃不着鸡蛋,而每人一天一个鸡蛋是小黎姐姐的承诺,即使是大风大雨又怎能抵挡住小黎姐姐?当小黎姐姐将亲手煮好的鸡蛋一个个地递到孩子们的手里时,孩子们倍感珍惜,他们小心翼翼地剥皮,再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咀嚼,孩子们幸福地笑了,小黎姐姐也幸福地笑了。这已经不再是一个鸡蛋的价值,而是一份爱,这爱承载着小黎姐姐的心血,365天从未间断,孩子们在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两位选手都是英雄,都像雷锋那样,“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人生变得更有价值,生活更加充实。谁输谁赢,最终的结果已经 不重要了,这25万元的资助金不管是给了谁,最终也会投入给更多的贫困学生。正如何妈妈所说,这25万元能让85名贫困的高中生上复习班。小黎姐姐说,有了这25万元,1000个孩子一年365天,天天都能吃上鸡蛋。而对于公益事业,这25万元是远远不够的,爱的传递需要继续,公益事业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更加美好。 雷锋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却孕育了中华儿女的灵魂,正是如此,我们身边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活雷锋,当我们有困难时,有他们来帮助我们度过难关。为人民服务他们任劳任怨,为国家争光他们引以为豪。xx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分别是“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陈文斌,主动捐赠器官的小学时何玥,“变身“农民工的“卧底局长”陈家顺,守护“炕头课堂”14载的高淑珍,“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南沙守礁97个月的李文波,执着归乡的台湾老兵高秉涵,“爬”遍青山送医上门的周月华和艾起,用生命托举歼-15的罗明,湄公河“10-5惨案”专案组。他们有的是从事国家高科技研究工作的院士、工程师,有的是负责一方工作的人民公仆,更多的则是“小人物”。他们中有些人为国家、民族贡献出了全部青春甚至生命,更多的则是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平凡生活中赢得了尊重。 xx年的春风已经吹遍大江南北,春雨静悄悄地滋润着万物生灵,冬天的寒冷似乎还在放肆,但新的生命正在萌芽。我们马上就要迎来新一年的雷锋月,这股学习雷锋的浪潮将会像春水破冰般的势不可挡,去滋润亿万愁苦同胞的干涸心灵,就让我们大学生积极地融入这股洪流中来吧,用我们的满腔热血温暖更多的人! 读书笔记之麦肯锡没有 麦肯锡没有是由伊丽莎白.哈斯.埃德莎姆访谈曾与马文在麦肯锡公司或者在客户共过事的92名高级管理者,直接深入了解他们的经历以及马文是如何影响他们的著作,本书详细介绍了马文.鲍尔在引导麦肯锡成长经历中的精彩片段,向我们传播着马文的思想、远见及其价值观。这本书可以看着马文的自传,但至于马文曾在克里奥(她的后妻)的要求下些的马文回忆录不知写完或出版没有?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位管理咨询界的先行者的教诲吧!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将愿景变为现实(马文.鲍尔、愿景、行业、关键时刻的领导力与影响力)、领导的领导(鲍尔 * 力、激发组织的勇气、培养下一代领导者)、附录(包括三篇附录、注释、采访名单及作者后记)。本篇笔记将按本书每章的顺序进行,附录部分省略。 第一部分将愿景变为现实 第一章马文.鲍尔 本章简单介绍了马文的生平以及生活习惯。他的出众之处就在于特别重视价值观和个人品质。他的道德感和价值观于他的童年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 ,他养成了与别人直呼名字的习惯,所有人都叫他“马文”。从中学时代起,它善于沟通而且富于说服力,他刻苦勤勉、敢于冒险。1921年在祖父的建议下进入了布朗大学,(ibm的小沃森在沃森的帮助下也进入了布朗大学)毕业后,在父亲的建议下进入了哈弗法学院。1927年,从法学院毕业钱的一个暑假与海伦结婚。1928年进入哈弗商学院,1930年毕业后加入了众达律师事务所,1933年在朋友的征求下,加入了詹姆斯.麦肯锡开办的会计和工程事务所,6年后买下了这家事务所,并指引它成为管理咨询业这一全新行业的先河。 马文从来不会为了赚钱而赚钱,他坚信一家优秀的服务机构靠的不仅是技能与经验,最重要的是其成贤德所作所为。1966年,马文撰写了自己第一部著作管理的意识。从1945年开始,马文始终努力致力于提升商界以至整个世界的福利,身体力行地参加很多商业和社区化服务工作。1985年海伦去世,享年81年,1989年马文再婚,去了他的老朋友克里奥.斯图尔特,xx年,在马文98岁生日当天,克里奥去世,99岁为自己举办了生日派对(他的长子希望过的简单些),xx年1月伟大的先行者和导师走了,享年100岁(实际99岁半)。 第二章愿景 马文在事业上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它是不可党的领导意志,加上作为依据的商业价值观、高超的领导技能以及冷静超然的逻辑思维。马文在对11家倒闭公司的调查中,她认为,首席执行官本该获悉的被屏蔽了,罪魁祸首是企业的层级制度,因此他开始向首席执行官们介绍打破企业层级制度的必要性,并将自己的业务定义为“管理咨询”行业。1935年10月,麦肯锡决定暂时加入马歇尔.菲尔德公司,暂时把麦肯锡于一家斯科威尔.惠灵顿会计事务所合并,1937年10月,麦肯锡在巡视菲尔德公司多家工厂时,劳累过度得了重感冒,随后转为肺炎,10天后就去世了。 第三章行业与企业 马文坚信,要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就必须直接和首席执行官合作,并坚守着管理咨询这 条路。他认为管理咨询是一种专业,而不是一种买卖,他相信麦肯锡应该向医生和律师那样,通过把客户的利益置于首位,时时遵循道德原则。 在职业生涯早期,亲睹许多机构的倒闭,即使它是如此尊重自己的员工,如何给他们成长的机会,让他们创造业绩,但马文知道让麦肯锡人同样干劲十足,就不能采用层级制度,于是他构想这样一个专业服务机构: 1,分布遍布全国,设有多家地区分公司。两个方面因素:首先,在专业上赢得尊敬与投身所在社区密不可分,其次,当时目标客户也都扩展规模,走向全国,就进设立可以为他们更好的服务,而且省时省力。 2,有一致认同的鲜明的公司个性,就是这家公司给那些来与之接触者或耳闻目睹这留下的印象。包括: (1)专业价值观为基础的领导。马文这种广为推荐和仿效的价值观为基础的领导特性可以归纳为6点: a 将客户的利益置于首位,把自我与工作脱离。 b 始终如一而有思想开放。 c 以事实为依据,从一线发展来解决问题。 d 从全局背景的角度和后续行动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决策。 e 激励并要求所有人拿出自己的最佳状态。 f 反复宣讲公司的价值观,确保每一个人都能理解,接受这些价值观并落实到行动中。 (2)共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马文想要避免的是说对答案却答错问题的情况。他说,企业倒闭最常见的原因不是因为对正确问题提出错误的答案,而是因为对错误的问题提出正确的答案。 (3)以行动为导向。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从正确的角度出发来解决正确的问题,而最好的解决方案要尽快采取行动。 3,有才干的敬业的敬业人士加入公司创大业,他们要积极参加与体现公司的个性并且有良好的收入。 4,对外部因素保持敏感/永不自满。 5,又不断更新的领导层,绝不是公司的生存发展依赖于某一代 * 。 另外马文不仅致力于挖掘和培养人才,而且利用个人时间给他们提供帮助。他努力为建造发展终生职业生涯公司,它不仅坚持安价值收费原则,并且提醒顾问们有责任为客户降低成本。 管理人才的成长主要于: 1,感到监督和执行职责的真正分量。 2,良好的领导与指导,包括直接上级对他们的指导。 3,经营良好的企业范围,这种氛围本身就能够鼓励管理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第四章关键时刻的领导力与影响力 本章主要介绍他在60年所做的九大决策: 1,企业形象统一的全国性公司(1939-1945) 建立全国形象统一的全国性公司的原因: 首先,体现管理咨询新行业的价值,突出专业形象,增强客户信心,吸引优秀人才。 其次,为了有效满足全国性企业客户的需要 第三,为了使公司所有的个人和小组能够以一致性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 最后,创造一个真正的品牌形象。 2,招募mba(1953) 1953年马文做出了他漫长职业生涯中最具有创新意义的决策:招募刚出校门的年轻mba,而不是像以往那样聘用有经验的人,由于1952年至1959年对全国性扩张产生了重大影响,几年后商学院改变了政策,要求申请人必须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其后麦肯锡也改变了自己的政策。(在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一书中,郭士纳说到自己毕业后直接上商学院,但几年后,改变了政策) 3,创立麦肯锡管理研究基金会并推出哥伦比亚系列讲座(1955年) 20世纪50年代,麦肯锡在商界进一步扩展影响力和超越客户项目具体工作的时机已经成熟,麦肯锡处于独特地位,正好可以把企业领导、学术人士和企业咨询专家联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于是1955年创立麦肯锡管理研究基金会并与哥伦比亚大学合作。 4,公司性改制(1956年) 大1956年,随着合伙人的数量以及合伙制所带来的责任和义务不断增强,马文不得的重新考虑审视合伙制模式的恰当性与可能性,即使马文不接受公司制,但在别人劝说和权衡下,接受了公司制改制。 5以统一的企业形象走向全球(1959年) 1953年,企业界中全球扩张的趋势正暗潮涌动,美国企业纷纷在海外设立了子公司,或者直接购买欧洲公司,马文极力主张麦肯锡进行全球扩张,但一群合伙人群里阻力,在历经6年的反复讨论后,麦肯锡在伦敦开设了第一家欧洲分公司。 6,不公开上市:想合伙人出售股份(1966年) 在20世纪年代末期到70年代中期,一些服务型公司纷纷上市,马文坚持麦肯锡不上市。并将自己的股纷纷给大家。 7,坚持世代交替(1967年) 1967年,马文从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的职位退下来。 8,反对dlj合资(1969年) 1969年本该不再参加关于公司方面的决策的马文,果断坚决反对与dlj的合资。 第二部分 领导的领导 第五章鲍尔 * 力 马文认为优秀领导者应有的关键品质: 1,诚信/可信. 2,从现实出发规划、愿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