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心题点精练十六多项选择题的设误点及对策 第一章专题六古诗鉴赏 2017年高考课标卷三套试卷均把古诗鉴赏第一道主观题改为多项选择题 且稍有难度 考生做题时失误率高 得分低 在这种情况下 就必须研究命题者对此题的设误方法 找出相应的解题策略 精练先做 精练点拨 精练再做 栏目索引 精练先做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咏怀古迹 其一 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 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 五溪衣服 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 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 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 咏怀古迹 是杜甫于大历元年 766 在夔州写成的 五溪衣服 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族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两项是a 首联概括了杜甫自 安史之乱 以来的生活状况 战乱之际 诗人在东北一带流离失所 后辗转入蜀 又居无定所 四处漂泊 b 颔联写出了三峡一带特有的风景 山势高峻 房屋依山而建 耸入云霄 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 而当地的少数民族都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山中 c 颈联追究诗人 支离 飘泊 的起因 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 既是怀念古人 又是借古人庾信来咏怀 d 尾联引入了庾信的典故 是说庾信一生中最 萧瑟 的事是命途多舛 没能少年成名 到年老了才赢得诗名 e 这首诗处处运用对比手法 东北 与 西南 对比 三峡 与 五溪 对比 羯胡 与 词客 对比 展现了宏阔深远的时空 气象宏大 答案 解析 1 2 解析d项对尾联理解有误 尾联庾信的典故是说他长期羁留北朝 常有萧条凄凉之感 到了暮年一改诗风 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 常发乡关之思 其忧愤之情感 动江关 为人们所称赞 而非因 没能少年成名 而 最萧瑟 e项 处处运用对比手法 错 题干中所举的例子是对仗 而非对比 1 2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答案 1 抒发了作者漂泊流离的身世之感 2 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 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政事的强烈关心 3 作者对庾信的凄凉身世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并以庾信自比 抒发了自己的人生失意之感 1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舟次扬州和杨济翁 周显先韵辛弃疾落日塞尘起 胡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 列舰耸层楼 谁道投鞭飞渡 忆昔鸣髇血污 风雨佛狸愁 季子 正年少 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 搔白首 过扬州 倦游欲去江上 手种橘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 万卷诗书事业 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 直觅富民侯 注 鸣髇 xi o 血污 鸣髇 即鸣镝 是一种响箭 史记 匈奴传 载匈奴太子冒顿作鸣镝 射杀其父而夺位 此借指金主完颜亮被部属杀死 季子 苏秦字季子 战国时的策士 以合纵策游说诸侯佩六国相印 射南山虎 史记 李将军列传 载 广出猎 见草中石 以为虎而射之 富民侯 汉书 载 武帝末年 悔征伐之事 乃封丞相为富民侯 3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两项是a 落日塞尘起 开篇营造气氛 准确渲染出敌寇甚嚣尘上的气焰 下文 胡骑 汉家 对举 进一步写出两军对峙 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场面 b 谁道投鞭飞渡 一句 用以前秦苻坚南侵东晋投鞭断流却不免败亡的典故 暗指宋朝军队虽规模宏大 却终究不堪一击 令人痛惜 c 季子正年少 匹马黑貂裘 二句 正是词人自己当年飒爽英姿的写照 词人以 季子 自比 突出自己以天下为己任 意气风发的少年锐进之气 d 倦游欲去江上 手种橘千头 写自己因倦于宦游 意欲归隐田园 植橘置产 表达了词人辗转官场 经历沧桑后 归于恬淡 独善其身的出世之心 e 全词上片颇类英雄史诗开端 下片转而表达了壮志消磨之悲 多处用典故寄寓情志 颇见雄豪之气 体现了辛词一贯的风格 答案 解析 3 4 解析b项用苻坚的典故 是借此比喻金主完颜亮南侵时的嚣张气焰 并暗示其最终的败绩 可结合下文 鸣髇血污 的注释 风雨佛狸愁 的含意理解 d项 归于恬淡 独善其身的出世之心 不准确 只要联想词人 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的词句 不难体味这里隐含的无奈 自嘲及悲愤的复杂情绪 词人一心为国 希望能效力沙场 而朝廷无能 力不能伸 欲归隐却仍心系国事 说 欲去 而又不忍去 正表现出词人内心的矛盾 3 4 4 请简要分析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答案 答案 1 少年时意气风发 立志报国的壮志豪情 词人以 季子 自拟 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 欲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豪情 2 欲归隐却仍心系国事的矛盾心态 词人 欲去江上 种橘置产 劝友人不要效仿李广南山习射 只须谋 富民侯 之安逸清闲 实则表达了自己一心为国却无用武之地 欲去 而又不忍去的矛盾心情 3 壮志难酬 年华易老的愁苦愤懑 今老矣 搔白首 与上片形成鲜明对比 表达了词人深忧时不我待 壮志未酬的悲愤与无奈 3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新夏感事 陆游百花过尽绿阴成 漠漠炉香睡晚晴 病起兼旬 疏把酒 山深四月始闻莺 近传下诏通言路 已卜余年见太平 圣主不忘初政美 小儒唯有涕纵横 注 此诗作于孝宗即位之初 隆兴元年 1163 夏 时诗人自临安返山阴故里 借居云门寺 兼旬 二十来天 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两项是a 诗题为 新夏感事 是借立夏之景抒发对时政的感怀 从中可窥见作者念念不忘国家之心 b 首联写立夏之时的景物之新 此时已是百花谢尽而绿树成阴 满眼一片新绿 故作者称其为 新夏 既写所见之景 也写内心新的感受和感悟 c 颔联写作者因为自己大病初愈 二十多天没有喝酒才能在立夏时的四月第一次听到黄莺的叫声 d 尾联将自己的欣喜变得有些若狂之态 唯有涕纵横 表现了作者不仅为圣主的开明而欣喜 也为自己能亲眼见到国家太平而高兴 一句 圣主不忘初政美 既含讽谏之意 又有感激之情 e 如果说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是感事的一部分 那么 他所感的时政之事才是作者的本意 近传下诏通言路 已卜余年见太平 反映出当时政治上对他的长期压抑 而此时却有一种由衷的期待与欣喜 解析 答案 5 6 解析b项作者并没有借此 写内心新的感受和感悟 c项作者在立夏时才听见黄莺的啼叫 是因为作者借居之处是深山之中所藏古寺 山深林密 物候稍迟 5 6 6 全诗以新夏之景为触发点 抒发了哪些感情 答案 答案 1 在新夏充满生机的一片新绿中透出日长无事的娴静之情 2 深山四月听到莺啼的喜悦之情 3 对 下诏通言路 可能带来天下太平的期待之情 4 对高宗时秦桧当权误国的不满 5 6 命题者常用的三大设误点及其对策一 思想内容理解不准确选择题重在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因此 命题者几乎把重点都放在此了 其设误点主要有 故意把诗句内容翻译解说得不准确 如在对写景状物的诗句解说时歪曲季节 时辰 地点 对表达作者思想观点的诗句只作表面性 肤浅性解说等 精练点拨 应对策略 把诗句作为平常的文言语句进行翻译 同时进行相关联想 在头脑中复活诗句所说景物或事件 由此确定句意到底是什么 进而推断选项中对词语的解释或对句意的理解正确与否 故意把内容理解错误 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语诱导考生作出错误判断 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 第14题b项把诗句 无哗战士衔枚勇 理解为 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 一往无前 就是典型例子 应对策略 不要先入为主 盲目相信选项的解说 首先应理解相关诗句大意 再结合选项内容 进行比对判断 比如上面那个选项 孤立看来 貌似正确 但只要细解诗句中的 无哗 再回到原诗描写考场的氛围中去 就发现该句与下一句意在表现考场的肃静 考生们集中应考的情景 而不是表现他们 奋勇争先 一往无前 的气概 二 情感态度体察有误 不明作者意图如果说在诗歌内容上设误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表层意思的理解 那么在诗歌情感态度上设误就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深层内容的理解 而且要求深入细读 具体表现为 故意理解错情感内涵 如把本来表现高兴的说成悲哀的 故意理解错作者的表达意图 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 第14题c项把白居易在诗中称李绅为 短李 理解为 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 完全曲解了作者的意图 因为作者说得很明确 戏赠 应对策略 通过对诗句意境 氛围 基调的仔细判定 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主旨 尤其要结合注释 透过背景分析作者的真正意图 三 手法判断失误 效果分析不准命题者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词语 诗句进行赏析 常在表达技巧使用的术语和手法使用的效果上设误 以此要求考生判断赏析是否正确 准确 故意说错表达技巧使用的术语 或者有意漏说 多说所用的表达技巧 对所用表达技巧的表情达意效果 望文生义 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 第14题b d两项对尾联典故效果的分析就是 望文生义 应对策略 平时要熟悉掌握古诗常用的表达技巧 尤其要对选项中涉及的手法结合原诗仔细判断 坚持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的原则 在整体把握句子含意的基础上 重点把握其语境 具体深入地揣摩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注 韩翃长簟迎风早 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 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 心期卧已赊 向来吟秀句 不觉已鸣鸦 注这首诗为诗人卧病闲居时所作 题意为程延有 秋夜即事 诗来赠 韩翃作本诗酬答之 精练再做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两项是a 第一句 早 字写出卧病之人对秋风的敏锐感受 迎风 写出一片萧瑟之声 b 第二句 写空城寂寂 月色淡淡的清冷景色 通过景色描写反衬了诗人孤寂的心境 c 第五句 看 和 应 均为揣测之辞 全句意思是说 看来节候大概已进入晚秋 d 第六句 卧 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道出悲秋的原因 疾病缠身 心愿落空 e 尾联 诗人陶醉于友人优美的诗篇之中 一扫寥落心情 不知不觉已是天晓鸦鸣 解析 答案 1 2 解析b项 反衬 错误 应为 正衬 e项 一扫寥落心情 错误 漫漫长夜 只有一诗相伴 而且友人不在身边 诗人的心情依然寥落 1 2 2 星河秋一雁 砧杵夜千家 历来为人称道 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答案 答案 全用名词组合 语言简约 含义丰富 通过描写星河 一雁 秋夜 砧杵声 构成清冷的意境 寓情于景 体现了诗人心境的孤寂 捣衣声声 以动衬静 反衬出秋夜的沉寂 1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酹江月秋夕兴元 使院作 用东坡赤壁韵胡世将神州沉陆 问谁是 一范一韩人物 北望长安应不见 抛却关西半壁 塞马晨嘶 胡笳夕引 赢得头如雪 三秦往事 只数汉家三杰 试看百二山河 奈君门万里 六师不发 阃外 何人回首处 铁骑千群都灭 拜将台 欹 怀贤阁 杳 空指冲冠发 阑干拍遍 独对中天明月 注 兴元 地名 今陕西汉中市 南宋时为宋金对垒前线 作者曾任川陕宣抚使 一范一韩人物 北宋抗击西夏的范仲淹与韩琦 汉家三杰 张良 萧何 韩信 阃外 统兵在外 拜将台 传说刘邦在此拜韩信为将 欹 倾斜 怀贤阁 为追怀诸葛亮而建的阁 3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两项是a 神州沉陆 问谁是 一范一韩人物 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 当年为国建功的名将的功业已逐渐被人们淡忘 与 但使龙城飞将在 的情感有异曲同工之妙 b 北望长安应不见 抛却关西半壁 写出现在缺少可以抵御外侮的名将 国家半壁江山已沦入敌手 c 三秦 二句 宕开一笔 写汉家三杰的故事 言外之意 古有 三杰 收复失地 今天已无收复失地的可能 d 试看百二山河 奈君门万里 六师不发 词人写出了朝廷的消极避战 没有尽力地保卫山河 e 阑干拍遍 独对中天明月 二句 与辛弃疾 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 表达的情感极为相似 答案 解析 3 4 解析a项上片首句叙述眼看神州沦丧 哪里有范仲淹 韩琦式的英雄人物来保卫山河 呼唤英雄人物的出现 焦急 愤慨之情溢于言词 并不是说 名将的功业已逐渐被人们淡忘 c项 三秦 二句 宕开一笔 回顾历史 历史上有汉家三杰收复陕西的故事 言外之意 今天仍可以收复失地 关键在于实行抗战政策和任用贤才 并不是说 今天已无收复失地的可能 3 4 4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词人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 答案 1 这首词表达了主人公对收复山河的英雄的呼唤之情 或 表达了主人公对先贤的追慕之情 对山河沦丧 朝廷不能任用贤才收复山河的沉痛和愤懑 对自身年华易逝 难以收复失地的惆怅 2 词人借用典故表达情感 词的上片 词人借用范仲淹 韩琦及 汉家三杰 的典故 表达了自己对古代英雄的追慕和呼唤之情 词的下片 词人借拜将台和怀贤阁的典故 表达了自己对朝廷不能选用英雄收复失地 当权者不重视人才的现象的愤懑与沉痛之情 3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春江花月夜 节选 张若虚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5 下列对以上诗句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两项是a 诗歌的前两句通过写 江天一色 明月皎洁的景物 描绘出一幅天高地阔 宇宙洪荒的雄浑景象 为下文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追问 创设了由景生情的意境 b 江畔何人初见月 写出了由猿变成了人的远古先民 由树上来到地上 由地上来到江边 看到天空和水中各有一个大大的发光的圆形的意外和惊喜 c 江月何年初照人 是写宇宙形成之后 有了日月星辰 月亮在什么时候把它的光辉倾洒在人间大地上 为先民提供了光明 看似提问 实则是对自然造福人类的礼赞 d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江月年复一年没有变化 个体的人在江月面前是短暂的 但整体的人类却绵延无已 也可以构成一种与自然相媲美的永恒 e 诗歌最后两句中的 待 送 二字 运用了比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设部建筑设计协议书
- 可爱的小鸟150字(12篇)
- 名著导读:高一语文阅读理解教案
- 时间像小马车节奏课件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 纪检业务知识培训课件前言
- 早教课程示范课完整课件
- 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联产合同
- 2025年日语J.TEST考试A-D级模拟试卷
- 初识化学实验探究课教案
- 烧山谅解协议书
- 城市地下管网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全工程咨询管理办法
- 2025-2030中国重水市场运行态势与未来竞争力剖析报告
- 企业职工感恩教育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工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GB 17051-2025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 山西线上红娘培训课件
- 临沧市市级机关遴选真题2024
- 【物化生 高考西北卷】2025年高考招生考试真题物理+化学+生物试卷(适用陕西、山西、青海、宁夏四省)
-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天津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