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罗帅故居心得.doc_第1页
参观罗帅故居心得.doc_第2页
参观罗帅故居心得.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观罗帅故居心得 参观罗荣桓故居有感在单位的统一组织下,机关所有党员到罗荣桓元帅故居进行了参观,瞻仰了罗荣桓元帅铜像,重温了入党誓词,参观了罗荣桓元帅纪念馆和故居。 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带我们进入了罗帅波澜壮阔的一生。 通过对罗帅生平和功绩的深入了解,以下几点是我深有感触一是罗帅矢志救国的坚定信念。 罗帅出身于乡绅家庭,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但他看到旧中国积贫积弱,普通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深受五四运动影响的罗帅胸怀强国激情,最初确立了实业救国的志向,但旧中国的黑暗现实,使他逐渐认识到只有革命才能救国,于是他依然投身革命洪流,并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体现了他救国于危亡、救民于水火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二是罗帅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 罗帅与多数因贫寒交迫而投身革命的人不同,他出身于富裕的乡绅家庭,又是大学生,自愿去过终日“红米饭、南瓜汤”且单衣草鞋的艰苦生活,还要闯九死一生的枪林弹雨,需要很高的觉悟和献身精神。 而且,他能把理论信仰转化为艰苦奋斗的实际行动,从革命军队中最基层的连队干起,与贫苦农民出身的广大战士同甘共苦,而且身先士卒,榜样的作用与革命理论相结合,产生最有效的动员力量,使其成为出色的政工干部,后来又成为军内的“政治元帅”。 三是罗帅宽大包容的政治胸襟。 罗帅作为一名党员,坚持顾全大局,很善于团结同志。 1930年2月,年仅24岁的林彪因指挥有方被提拔为红四军军长,但他个性很强,与历任党代表都搞不好关系,与他做搭档必须既有原则性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毛泽东觉得这个政委非罗帅莫属,将他派到红四军后果然把政治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林彪则专负责指挥作战。 因罗帅在非原则问题上能够谅解和忍让,二人长期相安无事。 他得知中央拟定元帅名单中有自己的名字,主动提出改为大将。 这都体现了罗帅不争名利、不计小节的宽广胸怀。 四是罗帅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 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罗帅负过枪伤,从1942年起又患上了严重的肾病。 由于根据地医疗条件太差,他强撑病体,常常坐在担架上坚持工作。 他对夫人林月琴说“我要订一个五年计划,争取再活五年,打败日寇。 到那时,死也瞑目了。 1946年夏,他因病情加重被党组织送到莫斯科治疗,苏联医生切除了他的左肾,并建议他修养三年。 他心系东北解放战争,谢绝了医生的建议,刀口刚愈合便回到东北战场。 直到1963年上半年,他仍然抱病坚持工作。 正如他经常所言“有一份精力,就要为党多做一点工作。 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为党和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学习罗帅这种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