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X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案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一、说教材第一点 教材地位及作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学会读书十:知人论世读经典)中的第六课。这首诗写于公元761年。两年前(759年),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浪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西郊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可不幸的是761年的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有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它也是情感特征最为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学好本诗就会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一分认识,更能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第二点、教学目标,重难点新课程标准明确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新课标的这些理念应贯穿在每一堂语文课中。针对这首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情感目标: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二、学情分析我班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学习语文的观念、方式、方法较落后学习语文的能力较弱,语文的素养较低三、说教法1、让学生在有节奏地朗读全诗的基础上,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进而弄懂写法,直至理解主题。2、通过预习解决生字、词,大致理解文意,通过检查达到巩固基础的目的。3、课上着重学习此诗的表现手法,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操。四、说学法1、在预习、探究的中解决生、字词。2、用比较的思维方法进行阅读,提高思考能力。3、品味感情充沛的语言。4、初步了解一下对仗手法的运用。5、简单了解一下名句的含义。(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探究,熟练朗读诗文,了解作者生平,搜集有关资料,有利于下面环节的顺利进行)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诗中有一种歌行体,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的一首歌行体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课题及作者)(二)、学习重点:让学生共同商定,体现“以学定教”。教师提示:根据以往学习诗歌的经验,你们认为学诗歌重点应该学什么?在此基础上,归纳成两点。(做成图片)、 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品味语言,领会诗歌的意境。(三)、整体感知(自主学习)。1、师范读: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很容易把学生的情感唤起,以便快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要求注意:把握字音、节奏、停顿、重音等。、自己放声读两遍,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读出来。、找生读,其他同学找优缺点后再读,说说诗中描写了几幅画面?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做成图片)学生回答时老师板书。秋风卷屋群童抱茅忧国忧民夜雨湿屋作者的这种情怀是怎样抒发出来的,带着这个问题进入第四个环节。(四)合作探究:挑出你们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做成图片)四人一组合作交流,此间老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察学生学习效果,重视学生的情感参与状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地补充点拨。不外乎从以下三个方面陈述喜欢的原因,边赏析边读。一、 赏析生动传神的字词:如:()、第一节“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的“卷”写出风的迅猛,还表现了茅草的动态。换成“吹”,风的力度不够;“掀”表现不了茅草的动态。“三”是虚数,“几”的意思,有时形容多,有时形容少,在这里说的是茅屋盖得很薄,经不起风吹。()、第三节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铁”表示、很凉、很硬(天寒冷);、色彩:很破旧、很脏,只有一被,无法拆洗(贫穷)。换成“冰”只能表示寒冷,而无被子破旧之意。二、 品位含义丰富的词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方面理解。如:()、第二节中“归来倚仗自叹息”,“叹息”的含义是什么?、叹息天公无情毁屋。、叹息儿童幼稚,不明作者苦衷。、叹息黎民生活困苦(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初显忧民思想。 ()、“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长夜”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挨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局。、朗读体会语言的美。如:最后一节,怎样读出情和意?语调高昂,还有悲哀、愤怒的语气(当时无法实现,只是一个愿望)。其中:“千万、大庇”重读;“安得、何时”要读得既悲哀又充满希望;“呜呼”要读得无可奈何;“死亦足”要读得坚定有力,并且拖长音。找生读后,评析,再读,最后齐读。(五)、总结迁移:全诗共四节,前三节描写了秋风卷屋、群童抱茅、夜雨湿屋三幅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杜甫一家的不幸遭遇。然而令人佩服的是诗人在自己经受生活上、精神上的痛苦折磨时,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普天之下千千万万像他这样处于困苦境地的“寒士”,表现了只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美好愿望,充分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尽管在当时的社会里,诗人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宽阔的胸襟却永远闪耀着光芒,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不忘的绝不仅仅是他的诗,更是杜甫他这个人。今天,你从杜甫的胸襟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做成图片)主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切身的感受。(六)、质疑解难:还有哪些地方没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七)、结束语:忧国忧民的诗人,永远会受到人们的爱戴。最后,让我们怀着对杜甫的爱戴和敬仰,有感情地诵读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资金投资合同协议书
- 伊核协议书2231号决议
- 签订培训协议书离职赔偿
- 三菱的mc协议书
- 合租开店协议书
- 委托持股协议书
- 员工变合伙人协议书
- 孕妇签协议书
- 委托开发协议书
- 2025小型货车租赁合同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抖音短视频运营直播带货KPI绩效考核
- 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 (月考)
- HR如何筹划年终奖?(10大经典个税筹划案例)汇编
- GB/T 43063-2023集成电路CMOS图像传感器测试方法
- 作文格子纸-word版本
- 抵押还款协议-1
- 制氢技术简介
- GB/T 18103-2022实木复合地板
- GB/T 29084-2012航天器接地要求
- GB/T 79-2007内六角圆柱端紧定螺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