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doc_第1页
科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doc_第2页
科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doc_第3页
科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607(上)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 科学课程学习质量指学生通过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所达到的科学素养,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我们从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出发,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了检测。我们试图了解学生在科学课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科学知识水平、科学探究能力水平、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水平;同时,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等状况。通过检测,也试图了解到教师的教学质量情况。通过此形式,查找问题与不足,为改变今后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经验和教学策略,以便把科学课的教学效益提升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这一科学课程宗旨。一、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经过了三年半的科学学习了,已经拥有了一些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但缺乏完整性。在课堂学习中,在科学探究技能上水平不高,需要教师指导或与同伴合作来完成。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水平时高时低,学习态度也时好时坏,缺乏稳定性。一部分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也缺乏健全。在经过了与班主任老师沟通、与学生谈心等教育工作后,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稍有好转,学习上有进步。二、学习质量检测检测试卷情况本次检测试题类型包括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简答题和实验题。试题的编制基本上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大连市的学科评价意见,主要考查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情况、科学知识与生活联系情况、科学探究情况、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况。多数试题是学生首次看到。因此,检测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可信性。三、学生学习质量总体情况 本次参加检测的六年级学生共计141人,总体合格人数为136人,合格比率为96.5%。学生的总体学习质量较好,在掌握科学概念、科学兴趣以及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能力方面,学生都有一定的进步,这是可喜的。各个班级总体情况见下表。六年级学生学习质量检测总体情况统计班级参试人数90分人数 %89-60分人数 %59分人数 %优秀人数 %及格人数 %总得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6.14622 人47.8%22人47.8%2人4.4%22 人47.8%44人95.6%386784.198506.246043人93.6%3人6.4%043人93.6%340574.086456.34930人61.2%19人38.8%030人61.2%49人100%435488.99860四、影响学习质量的因素分析三个班级,六年二班的各项指标最低。本次分析以这个班级为样班进行数据统计,在具体分析时可能会兼顾其他两个班级的情况。 学生答卷总体情况简析1填空题的回答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再现。总体看学生在填空题目上被扣分数不多,约在30分以内。其失分较少得意于:一是平时课堂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亲历和体验科学知识获得过程;二是单元知识复习到位,对单元知识检测不合格的学生,教师还给二次补考的机会。这样,使得多数学生能够达到单元知识过关合格。2相对填空题,其他类型的试题错误率较高一些,试题被扣分数较多。如,判断题和选择题,这两种题型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再认,按理说,被扣分数应该较少。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比较呆板,比较和辨析能力欠佳。再如,简答题被扣分数也较多,反映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不强,死记硬背现象严重,缺乏变式。反映在教师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指导不到位上。一是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只注重了知识的习得,没有过多指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学生没有更多的关注科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性;二是在期末复习时教师只关注了基本知识,没有来得及指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水平不高。 学生答卷典型错误举例与分析1.在本次检测试题中,不仅有考查学生的科学知识的试题,还有考查学生对科学认识(科学价值观)的试题。如,判断题的第2题“太阳给教师们提供光和热,它永远燃烧不完。()”、第3题“宇宙是没有边际的,宇宙中的天体也是无限的。()”、第6题“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第9题“当人们见到彗星时,将有灾祸临头。()”、第12题“和宇宙相比人是渺小的。所以,教师们要格外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将来为人类造福。()”。学生答卷出错人数的比率依次为6.7%、32.8%、29%、15.8%和13.4%。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学生错误的科学认识观尚没有改变。尽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强调过,但是学生仍然保持着错误的认识。这也比较符合人的认识心理观念的改变需要反复的、渐进的过程。2.选择题第7题“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与地球(C内部和外部)作用有关”出现错误的人数为20人,错误比率为43.5%。错误原因主要是学生对造成地表变化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没有进行综合考虑,说明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缺乏全面性;二是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这样的话题,没有指导学生综合性的分析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3选择题第11题“桔子上的绿斑是(B霉菌)”出错人数为25人,出错比率高达54.3%。这说明多数学生没有认识到桔子变质是霉菌作用的结果;二是学生在选择答案时可能受到备选“A杆菌”的影响。4连线题中的“糖溶解变成糖水物质形态上的变化”出错比率为 32.8%,共有15人出错。出错原因是学生没有认识到糖水还能够析出糖,这说明学生对生活关注不够;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更多的指导学生拓展知识。5简答题共失分230分,失分比率为66.1%。这反映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多数学生不能合理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时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乏变式,死记硬背现象严重。学生的问题反映出教师在指导环节上只注重了知识的习得,没有过多指导学生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6实验题共失分近260分,失分比率约为44%。出错原因是学生对整个实验目的不明确,需要控制的相关实验条件不清楚,实验过程不能体现出条件控制这些问题反映出小学生个体独立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也存在着能力水平不高的问题。这说明学生实验能力尚需要不断的锻炼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大指导力度,做一定的强化训练。 影响学习质量因素综合分析本次检测比较客观的反映了学生在科学课学习中的实际情况。现结合学生在平时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对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1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表现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反映出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讲,学生学习态度决定着他们科学学习质量的优劣。现在,多数学生只能关注语数英三个主要学科,对科学学科重视不够,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涨,课堂上明显是“不在状态”,其结果另人担忧。以下是学生平时表现出来的问题与不足: 自律性差。学生在科学课的学习中注意力不是很集中,随意性比较大,一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甚至影响到同伴的学习。 学习态度不端正。对科学学习的表现出无所谓的心理,有不少学生根本不准备需要自备的科学探究器材,一部分学生甚至书本都不带。 心理郁闷,科学课成为他们释放压力的地方。学生在主要学科学习上压力过大,学生学习负担重,生活单调乏味,对生活、对周围事物关注减少,生活经验越来越缺乏,动手实践能力下降。 思维僵化,缺乏灵活性,多种因素造成前期学习“欠帐”多,学习中有障碍难过。 学生的学习应该以生活为基础,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和基石,但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太少。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他们的生活环境是比较单调的,没有时间、机会和条件去接触周围的新鲜事物,只能局限在自己家里。根据不完全统计,班级里有半数孩子的是外来者,其父母对他们的关注是有限的。这些因素对孩子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2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这个主导的作用应该是相当大的。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影响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 筹备迎接上级的一些检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连贯性,一些教学内容被“匆匆而过”,学生学习时可能没有真正“收获”。 因为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总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有些时候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偏“软”,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学生获得了“放松自己”的机会。 教师教学方法和策略还缺乏最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学生学习障碍的产生。 教师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时间多数是在上课时间,这难免使得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有些“远”,与他们没有真正的心贴心,想了解孩子们需要什么、关注什么肯定有障碍。五、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教学策略1教师在重视探究教学的过程中,要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习得。在教学中,一定要一课一得,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另外,还要多进行课外的拓展学习,进行相关联的引申,便于把教学教活。2重视科学概念的教学。利用概念图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科学事实)之间的联系性,提高科学概念的理解力。3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