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情况登记表.doc

【冲压模具设计】倒装式复合模设计【复合模】【11张CAD图纸】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冲压模具设计】倒装式复合模设计【复合模】【11张CAD图纸】.rar
完成情况登记表.doc---(点击预览)
倒装式复合模设计论文.doc---(点击预览)
倒装式复合模设计答辩稿.ppt---(点击预览)
上模座.dwg
下模座.dwg
倒装式复合模装配图.dwg
凸模.dwg
凸模固定板.dwg
凹凸模.dwg
凹凸模固定板.dwg
凹模.dwg
卸料版.dwg
垫板.dwg
推件块.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74066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09.16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8-22 上传人:机**** IP属地:浙江
88
积分
关 键 词:
冲压 模具设计 倒装 复合 设计 11 十一 cad 图纸
资源描述:
【冲压模具设计】倒装式复合模设计【复合模】【11张CAD图纸】,冲压,模具设计,倒装,复合,设计,11,十一,cad,图纸
内容简介: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倒装复合模设计 姓名: 班级: 指导老师: 前言 随着我国机械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制造技术已成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是产品更新,生产发展,市场竞争的重要的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讲,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其它产业的发展水平。而模具成为加工的重要手段,所以对这一方向的设计发展将严重影响我国机械制造及加工水平。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所设计的是一种倒装式复合模,采用落料冲孔方式。凹模、凸模、凹凸模的设计及机床的选择。在设计说明书当中都有详细的设计说明。 本书在自己的努力和樊老师及同学的帮助下,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使得这次课程设计得到圆满的成功。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我的水平有限,在设计当中难免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多的海涵和指导。 图为所要加工的零件简图,采用落料 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1、零件分析 零件材料为 度为 1道工序需冲压 4个 12的孔。 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 零件为大批量生产,所以需采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模具进行冲压。 2、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由于该零件是落料冲孔件,结构简单。有三种方案可选择,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 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 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零件精度较差,在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不适用。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证,且生产效率高。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较简单,模具制造并不困难。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与方案二比生产的零件精度稍差。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需在模具上设置导正销导正,模具制造、装配较复合模略复杂。 所以,比较三个方案欲采用方案二生产。现对复合模中凸凹模壁厚进行校核,当材料厚度为 1查得凸凹模最小壁厚为 零件上的最小孔边距为 以可以采用复合模生产,即采用方案二。 3、排样计算 分析零件形状,应采用单直排的排样方式 裁成宽 4000一张板材能出的零件总个数为 材料利用率计算:一张板料上的材料利用率n=L 100%=2555( 50 26) /4000 1000=83% 4、凸模的设计 由于冲孔截面为圆形,所以选择台阶式结构。 凸模的长度计算: L=h1+h2+h3+t+h =15+10+10+1+15=51用固定卸料板时), 凸模的强度校核。在一般的情况下,凸模的强度时足够 的 。 5、装配图 6、凹模的设计 凹模的高度和壁厚计算公式,凹模高度 H=501 凹模壁厚 C=( H=11=20 凹模长度 L=( 50+2 20) 0 凹模的宽度 B=( 26+2 20) =66 706、卸料装置中弹性元件的计算 0=( 工作 +t+1+(5I =1+1+7=9 则 6 确定橡胶的截面积 A: A=5700N/500 暂定一边长为 100一边长 100 30=A ,可求得A=112 8. 冲压力计算 可知冲裁力基本计算公式为 :F= 零件周长 L=50 2+36 2 172 此零件的周长为 172料厚度 150 则冲裁该零件所需冲裁力为 F=172 1 350=80 卸料力 80 推件力 80 冲压力 F+T=、冲压设备的选用 根据冲压力的大小,选取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 35,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公称压力: 350块行程: 80大闭合高度: 280 合高度调节量: 60 块中心线到床身距离: 205作台尺寸: 380 610 作台孔尺寸: 200 290 柄孔尺寸: 50 70 板厚度: 40 1、橡胶的高径比在 以 =36/56=合理范围内 2、橡胶的装模高度为: 36=31 10、标准模架的选用 标准模架的选用依据为凹模的外形尺寸,所以应首先计算凹模周界的大小。由凹模高度和壁厚的计算公式得,凹模高度,凹模壁厚 20 凹模总长取 100度为 70 可查得模架规格为上模座 11210040模座11210040柱 36150套388533 结束语 经过这次毕业设计,学会了很多东西。深深的感受到知识的连串性是那么的重要。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严谨的工作作风。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只要自己足够坚强,有足够的毅力与决心,有足够挑战困难的勇气,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同时也要感谢老师的大力支持和不断鼓励。 谢谢观看 科 毕 业 设 计 题目 : 倒装式复合模 学 院: 工学院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班 级: 农机 1001 班 指导教师: 职 称: 副教授 二 0 一 四 年 五 月 目录 摘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4 绪论 . 4 1零件分析 . 5 . 5 构分析 . 6 . 6 . 6 3零件工艺计算 . 7 . 7 . 7 . 8 . 9 . 9 . 10 5模具零部件结构的确定 . 10 . 10 . 10 . 11 6 模具装配图 . 11 7 模具零件图 . 11 8 小 结 . 23 9 参考文献 . 24 10谢辞 . 25 摘要 十五期间,中国的模具行业的年增长率为 20%。 。 在 2005 的销售额达到61000000000元,同比增长 25%,在全球排名第三; ;模具出口大 较快 增长, 表示模具水平和竞争力 剧增 。; 模具产品结构更高档的,复杂的,精度提高,模具的份额为 30%,寿命长。 。 目前,国内模具制造商超过 30000,员工 800000 人左右,53400000000元模具产值。 我 国模具行业的发展在地域 散步 上 有 不平衡性,东南沿海 地域成长 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发展快于北方。 2004,广东省模具工业,首先在模具行业,产值达 18500000000 元,模具制造业的产值和大约 40%的 国家销售会计。 我国模具市场空间巨大。 一个汽车模具需要几千副模型。几百套铸造模具。 在我国,模具是一个新型的产业,带动了国内机械行业的发展,从大型工厂到小作坊,模具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当前征服部门极力发展汽车行业,首当其冲的就是模具,模具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也非常好, s 0%. . 005 1 an 5 in in ; is be 30% of . 0,000 00,000 53.4 s in to in in 2004, in 8.5 0 of s A a of of is a to of to of to of is is 绪论 模具行业已经经过漫长的成长,当前处于提升升阶段,目前,模具行业属于过渡,所有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模具产业想要有所提升,必须不断注入科研资金,提高科技分量,创造出具有代表竞争力的产品。 加强产品科研强度,才可以真正改善当前的竞争模式。 当前中国的模具销售模式单一,产业不集中,售后服务没有跟上,很大 程度上限制了模具的发展 中国模具工业的崛起需要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管理改革,为了获得激励。许多企业走弯路,为了能消除弊端,国家已经出台政策,模具的低效性逐渐在中国铸造业的管理缺陷的消除。 产业的兴起是中国模具行业的特点,模具工业的崛起,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 零件分析 件工艺性分析 工件为图 1所示的落料冲孔件,材料为 料厚度为 1产批量为大批量。工艺性分析如下: 图 1为零件图 冲压成形性能良好。 构分析 零件结构 容易 对称, 方便 冲裁加工。零件冲压五个圆孔,最小 的孔 符合 冲裁最小孔径 t 的要求。 此外,通过冲裁的最小距离香港边距形孔的形状的一部分计算满足 米,最小 孔边距 以,该零件结构满足于冲裁要求。 度分析 工 件上有 4 个尺寸标注公差要求,从公差表查得其公差 要求均属于 通冲裁可以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 无公差按 从以上分析,该零件的加工方法可采用普通冲压系统。 落料冲孔零件,加工方案可以使用如下: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 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 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 固然 简单,但是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 比较 低,零件的精度差,不适用于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方案二需 1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容易保证,而且生产效率很高 。虽然模具结构比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较简单,模具制造并不困难。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与方案二比生产的零件精度稍差。 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必须在模具,导向销的导向设计,模具制造,装配是稍微复杂的复合模具 。 检查在凸模和凹模的复合模壁的厚度,当 T 的材料厚度为 1、凹模最小壁厚为 小的孔的边缘部分,因此方案二。 3 零件工艺计算 边值的计算 一个与以下因素有关边界值: 1)材料的力学性能, 2)的材料的厚度, 3)零件的尺寸和形状, 4)布置形式, 5)冲压工艺 。 由于零件的材料和厚度,这里取搭边值为 2口尺寸计算 对 形状特征的分析,使用不同的制造方法的刃口尺寸计算。 ( 1)落料尺寸基本计算公式: ( X 0m i nm a i T )()( 尺寸,检查冲头模具间隙,最小零点 = 大间隙 据 具的制造公差。上面的值是否符合检查,不平等的 , 因 此 可 以 根 据 对 刃 口 尺 寸 的 工 作 部 分 的 公 式 计 算 即 1 )(D )(D ( 2)冲孔基本公式为 0m )( X ( 尺寸 ,查得其凸模制造公差 , 。经验算,满足不等式 Z ,因该尺寸为单边磨损尺寸 ,所以计算时冲裁间隙减半,得 ( d 尺寸 ,查得其凸模制造公差 , 。经验算,满足不等式 Z ,因该尺寸为单边磨损尺寸,所以计算时冲裁间隙减半,得 0 d ( d ( 3)中心距: 尺寸 ( L 尺寸 ( L 尺寸 ( L 样计算 分析零件形状,应该采用单直排的排样方式,零件可能的排样方式有图 2所 示两种。 a 横排 b 纵排 图 2可能的排样方式 对 A、 B 两方案的比较,方案一条料宽度太窄,容易造成剪切板带材变形和翘曲,所以应该用 b 计划 。 40001000 毫米板的选择,是由不同的切割方式计算,零件的总数每片可使。 。 ( 1) 切成条 度,长度 1000件总数: ( 2) 切成条 度,长度 4000件总数: 材料利用率计算:一张板料上的材料利用率 n=L 100%=2556( 50 26)/4000 1000=83% 对以上两种切割方法比较,应采用第二种切割模式,即切成条 度,长度 1000 压力计算 可知冲裁力基本计算公式为 零件周长 L=50 2+36 2 172 此 工件 件的 72 毫米 , Q 235钢的抗剪强度 为 350毫米。 则冲裁该零件所需冲裁力为 模具的弹性卸料装置和推杆结构,所以卸力和推力 则零件所需得冲压力为 X 选用 设备开式压力机 35。 力中心计算 部分的形状是对称的,孔的尺寸很小,所以这部分的近似的交叉部分的外观的中心线的压力中心。 压设备的选用 根据压力的大小,对开式可倾压力机 35,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公称压力: 350块行程: 80大闭合高度: 280 合高度调节量: 60 身 与滑块中心的 距离: 205作台尺寸: 380 610 作台孔尺寸: 200 290 柄 的 孔 的 尺寸: 50 70 板厚度: 40 模具零部件结构的确定 准模架的选用 对模具的尺寸的选择的标准模型的基础上,它应该是模具的尺寸计算的第一 。 凹 模 高 度 和 壁 厚 的 计 算 公 式 , 模 具 , 模 具 厚 度 , 凹模壁厚 凹模的总长为 )取 1 0 0 m 00250( L ,凹模的 b 为 0226( B 。 基于上述结果,可对模具的规格上模座 11210040模座 11210040 1506料装置中弹性元件的计算 该 模具弹 的 性卸料装置,橡胶 选用为 弹性元件 。 ( 1)确定橡胶的自由高度0 11()105(1 磨工作工 由以上两个公式,取 H。 ( 2)确定橡胶的横截面积 A X 查得矩形橡胶在预压量为 10%15%时的单位压力为 以 2 0 0M P 5 7 0 0 A ( 3)确定橡胶的平面尺寸 根据零件的形状特点,橡胶垫的形状应为长方形,长方形孔避免冲中间。 根据工 件的 详细 尺寸, 象 胶 中间 避让孔尺寸为 82 毫米 25毫米 , 外轮廓 一边长为100则 另一边长 6 5 09 5 0 03055100( 4)校核橡胶的自由高度0胶垫的高径比 条件 , 把 橡胶垫 分别 分成四块 置 入模具中,最大 行状 尺寸为 80毫米 , 因此 橡胶垫高径比 橡胶垫尺寸合适。 以 选用的橡胶垫规格 合适 。 橡胶模具高度约为 36 31 他零部件结构 冲压薄板冲压,选两个过渡配合,法兰式模柄手柄装置,根据手柄孔的尺寸,模柄尺寸 100。 6 模具装配图 模具装配图如图 3所示。 7 模具零件图 图 4 为装配图 17小凸模 图 5 上模座零件图 图 6 下模座零件图 图 7 推件块零件图 图 8 凸凹模固定板 图 9 卸料板零件图 图 10 凸模固定板 图 11 垫板零件图 图 图 13. 凹模零件图 图 14. 凸模零件图 8 小 结 经过这次毕业设计,学会了很多东西。深深的感受到知识的连串性是那么的重要。在这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我并没有放弃,反之让我更加坚定的要完成它。这次设计对我的学习态度是一次检验。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严谨的工作 作风。这样才能保证设计的完成。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只要自己足够坚强,有足够的毅力与决心,有足够挑战困难的勇气,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同时也要感谢老师的大力支持和不断鼓励。 9 参考文献 1. 刘建超 张宝忠 主编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主编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第 3 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年 3. 周松兵 主编 冲压工艺及模具结构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 社 2008年 4. 曾霞文、徐政坤主编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修订版)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12月第 2版 5. 王巍 周耀红主编 模具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年 4 月第 1版 6. 何铭新 钱可强主编 机械制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7月第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冲压模具设计】倒装式复合模设计【复合模】【11张CAD图纸】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74066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