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词五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饮酒 晋陶渊明 课堂 导入 陶渊明 365 427 一名潜 字元亮 私谥靖节 自号五柳先生 东晋文学家 浔阳柴桑人 29岁时出仕 任江州祭酒 不久归隐 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 建威参军等小官 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41岁再出为彭泽令 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 从此归隐田园 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 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诗风平淡自然 极受后人推崇 影响深远 主要作品有 归去来辞 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 饮酒 作者 简介 饮酒 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 为酒后即兴之作 大多直抒胸臆 挥洒真情 实际上是借 饮酒 的题目 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这组诗共20首 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写作 背景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整体 感知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饮酒 陶渊明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 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 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 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 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 这有人生的真义 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整体 感知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而 却 车马喧 喻世俗交往的打扰 诗人身居尘世 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首句即佳 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 名其居室为 人境庐 诗集为 人境庐诗草 即取陶渊明诗意为名 新课 讲解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君 诗人自称 尔 这样 二句承上两句 自问自答 因为 心 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 所以虽身处闹境 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区 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 新课 讲解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悠然 悠闲自在的样子 南山 庐山 以美丽的自然景物烘托悠闲自得的情趣 悠然见南山 中 见 有本子作 望 苏轼说 因采菊而见山 境与意会 此句最有妙处 近岁俗本皆作 望南山 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新课 讲解 有 有我之境 有 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寒阳澹澹起 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 故不知何者为我 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 写有我之境者为多 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 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 人惟于静中得之 有我之境 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故一优美 一宏壮也 王国维 人间词话 新课 讲解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山气 南山的气象 还 飞回巢 写南山美妙的晚景 归去来辞 鸟倦飞而知还 意思是天色晚了 鸟尚且会 知还 人当然更应该 迷途知返 飞鸟晨出夕还 眷恋山林 是出于生物的本性 人既是自然的产物 也应顺应自然之理 生与大自然同生 死与大自然同体 新课 讲解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此中 此地此时的情景 总指隐逸的田园生活 真意 包括自然情趣和人生真谛 末二句用 庄子 语 庄子 齐物论 辨也者 有不辨也 大辨不言 庄子 外物 言者所以在意也 得意而忘言 诗意是说从大自然的启示 领会到真意 不可言说 也无待言说 此指人生真意不知如何用言语来表达 新课 讲解 结合本课学习 请你说说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陶渊明弃官归隐 洁身自好 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 完善独立的人格 渴望自由 总的特点是 淡泊 独善其身 弃官归隐 洁身自好 独善其身 在当时来说 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 因此 有其积极意义 但是 要改造社会 要清除污秽 不能单靠 归隐 与 独善 应该兼济天下 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 从这点来说 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问题 探究 心远地自偏 说出了人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可以影响人 但人也可作用于环境 隐居更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 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 如果心灵的 焦距 调好 处闹市若幽谷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语言简洁 明白如话 但意境清新 纯真 诗人归隐田居后 闲来在园子里种植菊花 精心侍弄 等到菊花盛开 诗人便可欣赏 采摘了 抬头随意一望 空旷幽静的南山即在眼前 菊花 是诗人高洁 不与世俗相争的品质的象征 悠然 更是传神地表达了诗人那种闲适 恬淡的心境 语言 赏析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这句诗颇富哲理 很有些为而不为的意味 深刻指出了大自然中含有人生的 真意 它只能体会却难以言传 后来多用于表达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与 得意而忘言 此时无声胜有声 相似 语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自叙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通章意在 心远 二字 真意 在此 忘言 亦在此 从古高人只是心无凝滞 空洞无涯 故所见高远 非一切名象之可障隔 又岂俗物之所妄干 王士祯 古学千金谱 这首诗中 景 情 理三者巧妙结合 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 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课堂 小结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课堂 导入 李贺 唐代著名诗人 汉族 河南人 字长吉 世称李长吉 鬼才 诗鬼等 与李白 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 三李 一生愁苦多病 仅做过3年九品微官 因病27岁卒 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 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他的诗想象丰富奇特 幽深奇谲 ju 色彩瑰丽 富有浪漫气息 作者 简介 雁门太守行 选自 李贺歌诗编 是乐府旧题 中唐诗人李贺用它创作了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 这首诗 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 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 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唐人的这类拟古诗 是相对唐代 近体诗 而言的 它有较宽押韵 不受太多格律束缚 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知识 链接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 发生过重大的战争 如史载 809年 元和四年 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 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 元和九年 他身先士卒 突出 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 杀得敌人人仰马翻 狼狈逃窜 从有关 雁门太守行 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 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当时是元和二年 公元807年 李贺当时仅17岁 此诗写一位激昂慷慨 逆境奋战 誓死疆场的英雄 诗以热烈的礼赞和深沉追念的心情 塑造出一个十分具体而动人的英雄人物形象 格调浓丽而壮烈 以 报君黄金台上意 作结 反映了作者投笔从戎 建功立业 但又得不到赏识的一种 英雄无用 的悲哀 写作 背景 解题 雁门太守行 是乐府旧题 后人多用题面意思 写边塞征战之事 雁门 郡名 在现在山西省 唐人的这类拟古诗 是相对唐代 近体诗 而言的 它有较宽押韵 不受太多格律束缚 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行 古乐府的一种体裁 整体 感知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整体 感知 解诗意 全诗以时间为序 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战斗场面 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 以死报效朝廷 一说 雁门太守行 诗人选取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 一个在白天 表现官军戒备森严 一个在黄昏前 表现刻苦练兵 一个在中夜 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 尾联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 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 整体 感知 全诗写了三个画面 一个白天 表现官军戒备森严 一个在黄昏前 表现刻苦练兵 一个在中夜 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首联 写景又写事 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后句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 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 颔联 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颈联 写部队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 尾联 引用典故 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新课 讲解 首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作用是什么 首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 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新课 讲解 第三 四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战争的 作者没有从正面描绘两军短兵相接 兵刃交加的厮杀场面 而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写战斗的激烈和悲壮 用呜咽的角声 紫红的秋色 渲染悲壮惨烈的气氛 写激战中边塞风光的悲壮之美 新课 讲解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写出了战士们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诗人抓住 红旗半卷 这一军中特有的标志描写进军的速度 快 半卷 含义极为丰富 黑夜行军 偃旗息鼓 位的是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红旗 半卷 是为乘夜偷袭敌营 抓住战鼓 声不起 写寒冷至极 进而写出了将士们不畏寒冷 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精神 再现了作战的地点和将士们不畏严寒英勇杀敌的情景 新课 讲解 最后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诗点明主旨 运用典故 抒写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和爱国情怀 新课 讲解 一 默写1 诗鬼 李贺在 雁门太守行 中写敌人兵临城下 战云笼罩 使人透不过气来 而战士整装待发 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2 李贺的 雁门太守行 描写白天戒备森严 无比威严的诗句是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3 李贺 雁门太守行 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的句子是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问题 探究 4 雁门太守行 中运用比喻 夸张手法 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 严阵以待的情形的诗句是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5 雁门太守行 中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6 角色满天秋色里 塞上胭脂凝夜紫 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问题 探究 7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显然是潜师夜袭 一场苦战 易水 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 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8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 渴望贤才 置千金于台上 延请天下奇才 诗人借用这个典故 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 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守边将士浴血奋战 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称颂 问题 探究 这首诗属于边塞诗歌 雁门太守行 一诗渲染了一种悲壮惨烈的气氛 那就是兵临城下 号角声声 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土地 战场很残酷 但危城守将誓死要报效朝廷 决心誓死不改 构思奇特 想像丰富 富有诗的意境和情趣 课堂 小结 春望 唐杜甫 课堂 导入 杜甫 他是谁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 故被誉为 诗史 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 后人尊称他为 诗圣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课堂 导入 杜甫 公元712年 公元770年 字子美 汉族 本襄阳人 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与李白合称 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 小李杜 区别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 大李杜 杜甫也常被称为 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被后人称为 诗圣 他的诗被称为 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 杜工部 也称他杜少陵 杜草堂 作者 简介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 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 想要再有一番作为 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 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 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 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 满目荒凉 而家人久别 存亡未卜 第二年 757年 暮春 春回大地 鸟语花香 草木茂盛 生机勃勃 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 诗人触景生情 感慨万千 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 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 春望 写作 背景 溅 抵 搔 浑 胜 簪 ji n 溅落 d 值得 s o 用指甲挠 z n sh ng 能够承受 大哥哥 大姐姐 我戴上眼镜仔看你读书啊 别读错了字呀 一种束发的首饰 简直 h n 字 词 音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整体 感知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诗歌一开始 国破 二字点明时间 山河在 三个字表明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感情 一个 破 字写出了国都战争离乱的残破之景 令人怵目惊心 一个 深 字写出了长安城满眼是繁密的杂草之景 令人满目萧然 为全诗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新课 讲解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结构上以 感时 承上 感伤时局的动荡 恨别 启下 怅恨离别之苦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偶的修辞手法 使诗句对仗工整 新课 讲解 什么是对偶 是用两个结构相同 字数相等 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 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 俗称对子 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 对偶独具艺术特色 看着整齐醒目 听着铿锵悦耳 读来朗朗上口 便于记忆 传诵 为人们喜闻乐见 新课 讲解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连三月 写出战乱时间之长 抵万金 写出家书的珍贵 这两句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 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家书抵万金 成为千古名句 新课 讲解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搔 字鲜明生动地再现了诗人当时的动作形态 是一处细节描写 它传达出了诗人忧国思家的心理状况 不胜簪 更表明国家的不安定给诗人带来难以排遣的愁苦 新课 讲解 国 是指都城长安 是当时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 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 但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 这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 只剩山水 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 这里的 草木深 写出了长安城内杂草丛生 因此 这一句是用 山河在 草木深 反衬了长安城的残破和凄凉景象 新课 讲解 杜甫的 春望 中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两句 一种解释为 感伤国事 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 伤心离别 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另一种解释是 这是拟人写法 由于战乱 都城破败 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 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两种解释虽有区别 但精神是相通的 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 说说你的理解 新课 讲解 两种解释 一是触景生情 一是移情于物 但都是以美景写哀情 并无本质区别 第一种 首联交代了写作背景 这样的景象让诗人内心极度忧愁 看到花鸟 触景生情 抒发感时 恨别之思 自然过渡 第二种 在极度愁苦无以排遣之时 诗人移情于景 以花鸟也感时伤乱来衬托自己忧愁之深重 并赋予花 鸟以人的情感 更体现诗人 语不惊人死不休 的语言功力 新课 讲解 思考 这首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 诗的前四句重在描绘景物 山河 草木 花鸟 但景中有情 破 深 溅泪 惊心 且景中有意 感时 恨别 后四句重在抒情 是借事抒情 断 家书 搔 白头 诗中景物有声有色 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泣血之作 新课 讲解 诗人 春望 望 的是什么 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问题 探究 望 望京城长安破败之景 望能收到家人来信报平安 望能顺利到达灵武 酬报国之志 望官军早日收复京城 中兴国运 问题 探究 诗人形象 本诗塑造了一位面对春城败象 心念国家兴衰 思家恋亲 老泪纵横 白发萧疏 忧心如焚的诗人形象 是感时恨别的形象 是忧国思亲的形象 问题 探究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困居长安时的所见 所闻 所感 抒发了他触景伤怀 忧国思家的情感 课堂 小结 赤壁 唐杜牧 课堂 导入 课堂 导入 杜牧 803 852 晚唐杰出的诗人 字牧之 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 人 大和进士 历任监察御史 史馆修撰 中书舍人 世称 杜舍人 为人刚直 不逢迎权贵 在仕途上不很得意 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 诗 赋 古文都足以名家 尤长于七绝 人称 小杜 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齐名 并称 小李杜 有 樊川文集 作者 简介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古战场 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诗人以地名为题 实则是咏古咏史之作 写作 背景 赤壁之战 是指东汉末年 孙权 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 208年 在长江赤壁 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 一带大破曹操大军 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 也是三国时期 三大战役 中最为著名的一场 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 曹操北回 孙 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知识 链接 赤壁之战的古战场 位于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部 赤壁 二字位于赤壁矶头临江悬岩 南距市区38公里 湖北通志 载 赤壁山临江矶头有 赤壁 二字 相传为周瑜所书 知识 链接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体裁 七言绝句 押ao韵 韵脚 销 朝 乔 戟 j 销 xi o 朝 ch o 题材 咏史诗 诗歌题材和体裁各是什么 押什么韵 韵脚是 整体 感知 赤壁杜牧折戟沈沙 铁未销 自将 磨洗认前朝 东风 不与周郎 便 铜雀 春深销二乔 注释 折戟沉沙 断戟没入沙中 将 拿起 东风 指吴蜀联军借东风火攻曹操事 周郎 吴军统帅周瑜 铜雀 台名 魏曹操所建 顶上饰有大铜雀 二乔 乔玄两女 大归孙策 小嫁周瑜 新课 讲解 大乔小乔两位夫人恐怕都会被锁进铜雀台里 一支断戟沉落在江底 久远岁月也未能将它消蚀 把它磨洗一番 认出是三国时代的兵器 假如东风不曾给予周瑜援助 新课 讲解 翻译 问题1 周郎 是谁 东风不与周郎便 指什么历史事件 周郎 指周瑜 东风 句指赤壁之战时周瑜借东风用火攻大败曹兵 问题 探究 问题2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句中 铜雀 代表什么 二乔 代表什么 铜雀 代表曹操 曹魏 二乔 代表东吴的命运 手法独特 以小见大 问题 探究 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 铜雀春深锁二乔 改为 国破家亡在今朝 好不好 不好 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 但原句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 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 改句过于直白 缺乏诗意 问题 探究 3 前后两句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记叙 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后两句是议论 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郞方便 那么双方就要易位 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 由叙事引发议论 问题 探究 4 后两句议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见解和思想感情 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政治见解 或是 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借古讽今 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认为周瑜的成功在于东风之便 暗含自己怀才不遇 无处借 东风 的不平 曲折的表达了作者慨叹自己生不逢时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 问题 探究 赤壁的写作特色 以小见大 言近旨远 议论入诗 立意新颖 用典 借古讽今 写法 指导 学完 赤壁 你得到什么人生启示 拓展 延伸 从古到今 任何英雄人物都不能凭空地创造历史 都是要受着时代的制约的 人和事业的成功是离不开条件 离不开机遇的 所以我们在以后的道路上 要学会把握机遇 争取成功 启示 拓展 延伸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 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告诫统治者不要有侥幸心理 主题 课堂 小结 赤壁 兴感之由 未销蚀的铁戟 是前朝之物 感慨咏叹 若非东风之便 历史将会改写 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告诫统治者不要有侥幸心理 课堂 小结 渔家傲 李清照 课堂 导入 李清照 1084 1155 号易安居士 南宋杰出女文学家 章丘明水 今属山东济南 人 以词著名 兼工诗文 并著有词论 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 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 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靖康之变后 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 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 后来赵明诚病死 她独自漂流在杭州 越州 金华一带 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她是一位诗 词 文 赋都有成就的作家 但最擅长 最有名的是词 她早年曾著 词论 主张 词 别是一家 注重词体 协音律 重铺叙 有情致 的特点 并批评了从柳永 苏轼到秦观 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作者 简介 词的常识 词是宋代的文学主流 唐及五代时 已出现词这一形式 但词的成熟与发展在宋代 词的最初特点是以诗文配上曲调 可以演唱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 称 词牌 宋词又称曲子词 诗余 长短句 但是全篇的字数是一定的 每句的平仄也是一定的 词一般都分两段 叫做上片 下片或上阕 下阕 宋代形成了豪放派和婉约派两种词风 其代表分别有 豪放派 苏轼 辛弃疾 婉约派 柳永 李清照 体裁 介绍 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 根据 金石录后序 记载 公元1130年 宋高宗建炎四年 春间 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 历尽风涛之险 此词中写到大海 乘船 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 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根据陈祖美 李清照简明年表 此词就作于公元1130年 建炎四年 写作 背景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解释 星河 帝所 天语 我报路长嗟日暮 嗟 谩 鹏 蓬舟 吹取 三山 解释 银河 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 天帝的话语 我报路长嗟日暮 路长 隐含屈原 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之意 日暮 隐含屈原 离骚 欲少留此灵琐兮 日忽忽其将暮 之意 嗟 慨叹 谩 徒 空 鹏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 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 喻飞动 吹取 吹得 三山 传说中海上的三座仙山 整体 感知 翻译 满天晨雾云涛 水天相接 银河正在转动 像无数的船儿在舞动着风帆 一时间仿佛梦魂回到了天庭 天帝殷切地问我 你打算到哪里去 我告诉天帝 自己的前途茫茫 人又老了 空有一肚子才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意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草坪园艺技术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 2025年物流行业高级经理的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初中学科竞赛颁奖词模板
- 2025年机械安全员安全培训教材题库
- 2025年品质管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文字的加强
- 2025年计算机信息系统师资格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环境保护设备工程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水泥路施工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秋季学期(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辅警协警】笔试真题(含答案)
- (2025年标准)委托他人要账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青少年无人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 2025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考试题与答案
- 中学2025年秋季第一学期开学工作方案
- 《跨越百年的美丽》课件 中职语文上册
- GB 11122-2025柴油机油
- 2025年河南开封产城融合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大便常规检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