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运输机维护检修规程HG25039-91.doc_第1页
皮带运输机维护检修规程HG25039-91.doc_第2页
皮带运输机维护检修规程HG25039-91.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总则21.1 适用范围21.2 结构简述21.3 设备性能22 完好标准32.1 零、部件32.2 运行性能32.3 技术资料32.4 设备及环境33 设备的维护33.1 日常维护33.2 定期检查内容43.3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43.4 紧急情况停车44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44.1 检修周期44.2 检修内容45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65.1 机架65.2 输送带65.3 滚筒75.4 托辊85.5 轴与轴承85.6 拉紧装置85.7 皮带清理器95.8 料斗95.9 驱动装置96 试车与验收106.1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106.2 试车106.3 验收10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107.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107.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117.3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111 总则1.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TD型固定式乎型、槽型皮带运输机的维护和检修。其他型号皮带运输机亦可参照使用。1.2 结构简述 皮带运输机的主要部件有机架、托辊、滚筒、驱动装置、拉紧装置及皮带。 在金属机架两端为滚筒,机架上、下没有多组托滚,皮带绕于两端滚筒并支持于托滚上,通过驱动装置运转。1.3 设备性能 常见皮带运输机性能见表1。表1输送机规格mm传动滚筒直径mm皮 带速 度m/s槽形皮带输送量m3/h平形皮带输送量m3/h适用功率kW拉紧张力kg胶带机布层数z覆盖胶厚度,mm上胶厚下胶厚5005000.82.5702324112515.8120034361.56505006300.62.5133916721120.5100045361.580050063080013.1527062411835025.2240046361.51000630800100013.154951233230546353000568361.51200630800100012501465522023458214250005l0361.514008001000125014001489129964691117586600612361.52 完好标准2.1 零、部件2.1.1 滚筒及附件、托辊、拉紧装置及输送带等齐全,质量符合要求。2.1.2 操作信号、联锁装置、调节装置灵敏准确、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完整、可靠。2.1.3 基础、机架稳固可靠,各部螺栓联接紧因、整齐,符合技术要求。2.2 运行性能2.2.1 运行平稳,无异常声音,皮带不跑偏,机架无异常震动。2.2.2 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或查定能力。2.2.3 润滑良好、油质符合要求,轴承温度符合规定。2.2.4 皮带运转无打滑现象。2.3 技术资料2.3.1 设备档案齐全,检修记录、验收记录完整。2.3.2 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2.3.3 有易损零件图。2.3.4 运转有记录。2.4 设备及环境2.4.1 减速机、轴承、电动滚简等不漏油。2.4.2 整机整洁,油漆完整无脱落,环境整齐,整洁。3 设备的维护3.1 日常维护3.1.1 每班开车前检查清扫装置及卸料器的橡胶刮板与胶带接触情况及皮带接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1.2 巡回检查皮带运行情况。发现跑偏、打滑或损坏及时调整或处理。3.1.3 巡回检查托辊转动情况,及时更换不转或损坏的托辊。3.1.4 按规定时间给各轴承加油,并注意轴承温度。3.1.3 保持操作环境,皮带运行路线卫生清洁。3.2 定期检查内容 定期检查项目、内容、周期及判断标准见表2。表2检查项目周期(月)内容判断标准皮带11.皮带磨损情况2.皮带扣磨损情况3.硫化接头1.胶带芯体不应露出2.皮带扣磨损12厚度即更新3.硫化层不能起层料斗1磨损情况磨损厚度为设计厚度的2/3皮带机架6变形、振动及牢固情况不应有明显变形和震动滚筒和托滚31.滚筒磨损情况2.托滚磨损情况1.磨损不能超过设计厚度的1/32.托滚磨损不能超过厚度的1/2皮带清理器1皮子磨损情况夹皮子金属离皮带015mm时应更换3.3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3。3.4 紧急情况停车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紧急停车处理: a皮带破裂; b下料口堵塞; c断皮带; d发出异常响声和振动; e皮带卡住; f其他任何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情况。4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4.1 检修周期检修周期见表4。4.2 检修内容4.2.1 小修4.2.1.1 检查、修理皮带接头,更换卡子。4.2.1.2 检查修换上下托辊。4.2.1.3 检查或更换减速箱润滑油。表3现象原因处理方法现象原因处理方法皮带接头处断裂1.皮带和损坏2.打扣处破烂或皮带质量差3.负荷过大4.通条断5.硫化质量差1.重新打扣2.割去破烂处重新打扣或更换新带3.查明原因处理4.更换通条 5.重新硫化起动时皮带不转1.负高大2.皮带被挤住3.电气故障1.减少负荷 2.停车取出障碍物3.检查处理皮带破裂1.皮带扣撬起、挂住2.硬物把皮带划破3.清理刮板上的橡皮磨损重,其金属骨架划破皮带1.查明原因处理2.停车把东西取出3.重新换刮板皮带皮带打滑1.皮带松、负荷过大2.某一部分被卡住 3.滚筒损坏1.调节拉紧装置,控制负荷 2.停车取出障碍物 3.修理或更换滚筒烧电动机1.负荷太大,运行时间长2.下料口堵卡住皮带3.单相运转4.电动机受潮5.电动机轴承坏6.过热元件不合理1.查明原因处理并更换新电动机2.清理下料口3.排除电气故障4.干燥5.交换轴承6.更换过热元件皮带跑偏1.头、尾轮,不对中, 不平行2.皮带扣打的不正3.给料不正 4.机架不正5.头、尾轮粘上东西6.托辊不正 7.皮带变形8.重舵不正1.调整尾轮,找平、找中 2.重打皮带扣3.调整给料口4.修理5.停车清理6.调整托滚7.更换皮带8.调整重砣电动滚筒及各部轴承温高或损坏1.缺油2.间隙过大3.油品符合要求4.松动或偏移1.及时加油2.更换轴承3.换合格新油4.按标准重新调整 清理器失效1.皮带接头损坏皮带 扣起翘2.配重刮板的平衡锤位置不当1.修理或更换接头 2.调整平衡重锤表4检修类别小修中修大修检修周期(月)36-1224-364.2.1.4 检查传动装置齿轮啮合及磨损情况。4.2.1.5 检查电动滚筒电气装置并加油。4.2.1.6 检查修理安全防护装置。检查校正连周期,更换易损件。4.2.1.7 调整皮带松紧度、清理皮带及机架杂物。4.2.1.8 检查修补料斗。4.2.2 中修4.2.2.1 包括小修内容。4.2.2.2 各轴承清洗换油,调整间隙或更换。4.2.2.5 修换清扫器装置。4.2.2.4 修理料斗。4.2.2.5 修换跑偏挡轮器。4.2.2.6 检查修换上下托滚支架。4.2.2.7 检查修理联锁装置。4.2.2.8 减速机清洗检查、更换易损件。4.2.3 大修4.2.3.1 包括中修内容。4.2.3.2 检查皮带磨损情况,更换运输皮带。4.2.3.3 各滚筒组件检查、修理或更换。4.2.3.4 机架检查、修理或更新。4.2.3.5 电动滚筒解体检查修理或更换。4.2.3.6 修换皮带拉紧装置。4.2.3.7 减速机检查、修理或更换轴、齿轮、机壳。4.2.3.8 油漆防腐。5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5.1 机架5.1.1 机架检修更换的型钢应与原机架相同,焊接必须牢固中间架接头处左右、高低的偏移均不应超过1mm。5.1.2 机架横向水平度允许偏差11000;直线度0.51000,机架纵向中心线与安装基准线的重合度允许偏差3mnl。5.1.3 中间架间距的偏差不超过1.5mm,中间架支腿对水平面的垂直度为3mmm。5.1.4 机架不得有裂纹或变形,基础或锚点要稳固可靠,固定机架螺栓应牢固,检修完工后投入运行时,机架不得有异常震动和移位。5.2 输送带5.2.1 选用普通型橡胶带时帆布径向扯断强力,一层不低于5MPa。5.2.2 普通型皮带宽B和层数Z见表5。B(mm)500650800100012001400Z344546535106125.2.3 检修更换皮带选用覆盖胶厚度应符合表6规定。5.2.4 输送带联接推荐使用橡胶型、树脂橡胶型粘接剂粘接。5.2.5 更换或检修皮带可酌情采用硫化接头成机械接头: a硫化接头强变可达橡胶带本身强度的8590%; b机械接头(打皮带扣)强度相当于橡胶带本身强变的3540%。5.2.6 硫化接头5.2.6.1 硫化接头可用对接和搭接法进行。搭接法用于超高强力的胶带。表六物料特性物料名称覆盖胶厚度(mm)上胶厚下胶厚2t/m3中小粒度或磨损性小的物料焦炭、煤、白云石、烧结混合料、砂等3.01.52tm3块200毫米磨损性较大的物料 (1)破碎后的矿石、选矿产品,各种岩石、油母页岩等4.51.52t/m3磨性大的大块物料大块矿石、油母页岩等6.01.55.2.6.2 硫化温度与时间应符合所用胶料的性能;一般硫化温度不得超过143,硫化时间(一般指硫化温度从100升高到143所需的时间)约为45分钟。5.2.6.3 胶料的成分宜与胶带中橡胶的成分一致。5.2.6.4 硫化时压力一般采用l2.5MPa,现场胶接时因设备所限,压力可较小,但不得少于0.5MPa。5.2.6. 5 接头应割成阶梯形式,其阶梯长度s的最小尺寸,可按表7的规定执行。剖割处表面要平整,不得有破裂现象;表面要锉毛,并保持清洁。5.2.6.6 接头斜向必须正确,顺胶带的运行方向。5.2.7 机械接头5.2.7.1 接头处两端旧皮带各割去150200mm。5.2.7.2 对于折形皮带,皮带扣应随二节或三节托滚而分段。表7胶带宽度B阶梯层数胶带宽度B阶梯层数345678345678阶梯长度s的最小尺寸阶梯长度s的最小尺寸3002001501501008003503003002502502004002502002001501000450400350300250200500300250250200200120065050045040040035065030025025020020014006506004505004504005.2.8 在正常情况下,胶带的覆盖均匀的磨损而使胶带芯体露出时,或皮带橡胶层严重脱落时,应更换皮带。5.3 滚筒5.3.1 金属滚筒5.3.1.1 金属滚筒表面及轮辐不得有裂纹和缺陷。5.3.1.2 金属滚筒壁厚允许磨损1/3或圆度超过滚筒直径的0.5%,应予更换。包胶、铸胶滚筒,外皮磨损4050%,或中间凹下超出6mm,应予更换。5.3.1.3 滚筒横向中心对皮带机招架纵向中心线的偏移量不超过3mm。5.3.1.4 滚筒轴线对皮带机架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为2mm/m。5.3.1.5 滚筒的水平度偏差应不超过0.5mm/m。5.3.1.6 驱动滚筒的上母线应比托滚的上母线高出38mm。5.3.2 电动滚筒5.3.2.1 检查齿轮磨损情况,如磨损超过齿顶宽的1/5以上应更换新的齿轮。5.3.2.2 大修时滚筒外壳可按上5.3.1.2条要求执行。5.3.2.3 装配时按拆卸反顺序依次进行,检修要保证装配质量。组装完后,应作气密封性试验。5.4 托辊5.4.1 检修安装托辊时,托辊架应与机架上平面纵向中心线垂直,其检查方法,可在机架两端中心拉一条直线,然后用直角尺检查。托辊横向中心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不重合度不应超过3mm。5.4.2 托辊壁厚磨损4050%,或轴承体与轴承松动或脱离时,应予更换,更换的新托辊,必须转动灵活。5.4.3 托滚的水平度允许偏差为2mmm(槽形托辊在中间托辊上测量)。5.4.4 各托辊上母线应在同一平面上,其偏差不超过3mm。5.5 轴与轴承5.5.1 轴与轴颈,应符合图样技术要求,轴颈无损坏及裂纹等缺陷,轴颈表面粗糙度为1.6。5.5.2 滚动轴承转动要自如,应无麻点、严重磨损、锈蚀和分层等现象,转动无杂音,否则应更换。5.5.3 工作游隙符合要求。5.5.4 滚动轴承与轴,轴承与轴承座之间的配合应按图样要求执行。5.5.5 轴承和轴承座之间不允许放置垫片。如间隙超过标淮,可镶套或更换。5.5.6 滚动轴承装配和拆卸都应使用专用工具,不准用锤打入。5.5.7 滑、动轴承外壳与内瓦合金不准有气孔、砂眼、裂纹、脱壳等缺陷。制造应符合图样要求。5.5.8 轴与轴瓦在底部6090范围内均匀接触,总接面积应不小于50。5.5.9 滑动轴承与轴瓦顶间隙为轴颈的21000左右。5.6 拉紧装置5.6.1 拉紧滚筒在输送带连接后的位置,应根据技紧装置的型式,输送带芯衬质、带长和起、制动要求确定,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5.6.1.1 对垂直或车式拉紧装置,往前松动,行程不应小于400mm,往后拉紧行程应为往前松动行程的1.55倍(对尼、帆布带芯或输送机长度大于200M时,以及电动机直接启动和有制动要求者,拉紧行程应取大值)。5.6.1.2 螺旋拉紧装置,往前松动行程不应小于100mm。5.6.2 螺旋式拉紧装置的丝杆及丝母磨损腐蚀及导轨腐蚀严重时应以更换。5.6.3 在检修更换螺旋拉紧装置时,应按机长的1%选取拉紧行程。拉紧装置要灵活好用。5.6.4 车式拉紧装置,绳轮壁厚磨损20%或轮槽底部直径减少量达钢丝绳直径的50%时;应更换新轮。钢丝绳质量应符合GBll02圆股钢丝绳标准。5.6.5 垂直拉紧装置,改向滚筒的磨损更换标难按本规定5.3.1.2项执行。导轨腐蚀40%时应更换。5.6.6 拉紧滚筒轴线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为2mmm。5.7 皮带清理器5.7.1 清理刮板橡皮应与皮带表面接触,其接触长度不应小于85%。5.7.2 清理刮板之橡皮磨损至金属架与皮带表面距离1015mm时,必须调整翻板或更换橡皮。5.7.3 回转式清扫刷子的轴线应与滚筒平行,刷子应与胶带接触,其接触长度不应小于90%。5.8 料斗5.8.1 料斗与皮带之间必须装有橡胶挡板。5.8.2 修补或新制料斗应防止焊接变形,焊接要牢固,必须保证质量,安装位置高低合适、坚固。5.9 驱动装置 5.9.1 电动机按电动机检修规定执行。5.9.2 减速机按照HGJ91003291齿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执行。5.9.3 联轴器5.9.3.1 联轴器拆修应用专用工具,不准敲打损伤。5.9.3.2 联轴器找正应符合表8规定:表8联轴器类型外 径对中偏差端面间隙径向位移轴向倾斜凸缘联轴器0.030.05/1000滑块联轴器3000.050.4/1000甲型:0.5-1.5300-6000.100.6/1000乙型:2.0齿式联轴器170-1050.05220-2500.080.3/10002.5290-4300.100.5/10005.0弹性变柱销联轴器71-1060.040.2/10003.0130-1900.054.0224-4000.05-0.085.04750.086.06000.106.05.9.4 外路传动齿轮5.9.4.1 齿轮应符合图样技术要求;无毛刺、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5.9.4.2 齿轮磨损达到0.24m应予更换(m为模数)。5.9.4.3 齿面应均匀接触,接触长度不得小于全齿宽的40%,接触高度为全齿高的30%。5.9.4.4 齿顶间隙应为(0.2-0.3) m (m为模数)。5.9.4.5 齿轮和轴的配合采用H7n6。6 试车与验收6.1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6.1.1 清理现场,达到规定要求。6.1.2 清理皮带机、机架,皮带等各种杂物6.1.3 检查各紧因螺栓是否紧固。6.1.4 检查各轴承、齿轮,减速机的润滑油是否充足。6.1.5 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检查接地线是否接好,电机绝是否可靠。6.1.6 滚筒、托辊转动灵活,拉紧装登,清扫器装置适当可靠。6.2 试车6.2.1 瞬时启动查看方向,无问题后即可进行。6.2.2 空负荷试车二小时检查6.2.2.1 检查皮带不跑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