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机与垫板间夹紧装置的设计
29页 10000字数+论文说明书+1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SYYZ912-1压力机装配图.dwg
压力机与垫板间夹紧装置的设计论文说明书.doc
压力机与垫板间夹紧装置的设计说明书
1引言
传统的压力机与垫板间的夹紧机构采用手动操作,这在现代化生产实际中,已远远不能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要。
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的控制技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电器方法、机械方法、液压方法、电气液压方法以及气动方法等等,均可以用来实现自动控制。其中,机-电-液一体化设计已成为当代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向,沿用已久的分工脱节,各管一段的设计方法,不仅耗时,而且难以获得一体化系统的最佳设计结果。
本设计引入了机、电、液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理念,寻求有效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来实现压力垫板夹紧的自动控制。
机械装置设计的重点是利用螺旋传动实现螺杆的上升、下降。因此,螺杆设计是本设计机械部分的核心。要求齿轮啮合传动安全、可靠、效率高,螺杆与螺母的传动能够自锁,有安全保障。
螺杆由45号钢调质处理,再对其进行淬火处理,使螺杆的强度与硬度提高。由于螺杆在本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螺杆的寿命是本设计成败的重要标志。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螺杆的强度和机械自锁,必须保证螺杆在任意位置能够自锁,才能使整个夹紧装置安全、可靠。尤其在螺杆及整个夹紧装置摆出一定角度,以使工人取出垫板时,不但要保证液压系统能够自锁,而且要求螺杆也要自锁。否则,夹紧装置失效,将造成极坏的后果。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考虑了许多的实际问题,如为给压力继电器提供有效的压力发讯信号,在螺杆的特定位置增加了圆环-半圆环结构,由螺栓联结,在螺杆轴向下降、放松垫板时,放松到位后,圆环-半圆环结构与螺母接触,压力继电器得到发讯信号作用,螺杆停止下降,放松到位。
圆环-半圆环结构在本设计中还有其他应用,除与螺母接触使压力继电器发讯之外,还被加在螺母上,作用相当于一个挡圈,防止齿轮由于重力而脱离螺母。
液压缸与液压马达的驱动控制由液压系统控制,在液压系统中应用了电磁换向阀与压力继电器。电磁换向阀与压力继电器和电动机的控制均由电气控制系统实现。
整个装置组成简单,结构精巧,控制方便,性能可靠,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机械设计与计算
2.1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2.1.1 原始数据
(1) 夹紧头的夹紧力为10吨。
(2) 夹紧过程小于10秒钟。
(3) 夹紧的行程为20 mm。
(4) 系统压力为16 MP。
2.1.2 设计要求
(1)夹紧头夹紧后要求有自锁。
(2)整个夹紧装置中的八个夹紧头动作可以分别控制,以便于测试与检修。
(3)综合考虑机械、电气与液压控制的结合。
(4)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使夹紧装置结构紧凑,美观,制造、维修成本低。
2.2 拟定设计方案
驱动机构包括液压马达,液压缸,单级齿轮传动1、2,螺旋-螺母传动。齿轮用键与螺母联结。具体用液压马达来带动齿轮1旋转,通过齿轮1、2的啮合传动将动力传递给自制螺母。将螺杆即夹紧头径向固定,使其通过与螺母的螺旋传动能够沿轴向上升、下降,从而实现夹紧或放松垫板的目的。通过液压缸活塞杆在垂直方向上的伸缩,实现夹紧装置的摆进、摆出。即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时,在液压力的作用下,推动整个夹紧装置摆出,并锁紧。反之,活塞杆缩回时,整个夹紧装置能够摆回,等待下一次的夹紧。整个系统实现夹紧-放松-摆进-摆出四个动作。
液压缸与液压马达的驱动由液压控制系统来实现,通过液压系统元件来实现液压缸的调速和液压缸与液压马达的换向。电动机与液压系统中的电磁换向阀和压力继电器的控制由电气部分实现,本设计引入了PLC来进行对电磁换向阀和压力继电器的控制,而电动机则用星-三角启动[1]。
2.3 确定系统的机械参数
滑动螺旋传动主要是承受转矩和轴向力。因轴向力的作用,螺旋副旋和面间的压强很大,而且相对的滑动速度又大,所以,其主要的失效形式是螺纹的磨损[5]。
2.3.1 确定螺杆参数
设计总结
压力机和垫板间夹紧装置是根据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而设计的。该装置是利用现代化机-电-液技术知识构成自动夹紧系统来代替传统的手动夹紧装置。
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必须保证螺杆的刚度和耐磨性,利用螺旋传动来实现夹紧、放松。并使螺杆在任意位置自锁。其次考虑采用液压缸来驱动机械装置的摆进、摆出。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控制均由液压系统驱动。在液压系统中,采用电磁换向阀和压力继电器,使控制简单、灵活。电磁换向阀和压力继电器以及电动机的控制由电气部分实现。可以说整个设计过程中机-电-液知识环环相扣,从而保证了设计的可靠性、稳定性、灵活性。
从本次设计得出,在现代化生产实际中,机械、电气、液压技术一体化的设计,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设计要求,得到最佳设计效果,使机械自动化技术代替传统的手动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控制的灵活性。
通过近两个月的毕业设计,使我们充分的掌握了一般的设计方法和步骤,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也从中得到新的启发和感受,同时也提高了自己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比较系统的理解了液压设计的整个过程。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主要按照课本的步骤,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在网上搜索一些相关的资料和相关产品信息。这一次设计是大学四年来最系统、最完整的一次设计,也是最难的一次。在设计的时候不停的计算、比较、修改,再比较、再修改,我也付出了一定的心血和汗水,在期间也遇到不少的困难和挫折,幸好有戴正强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才能够在设计中少走了一些弯路,顺利的完成了设计。
本次设计课题是压力机和垫板间夹紧装置,这对于涉世未深的我来说也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有些实际问题也未能完全考虑到,也存在一定的失误。
在这个设计中,主要运用到的知识有液压气压传动、机械原理、热处理、公差、机械制图、CAD绘图、金属工艺学、PLC等方面,这也比较系统的运用了所学的知识,但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时代,这是微不足道的,这更需要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继续学习和应用,努力加强设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成大光.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
[2] 官忠范.液压传动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3] 杜国森.液压元件产品样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 雷天觉.液压工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5] 王德玺等主编.机械设计.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
[6] 熊葵容主编.电器逻辑控制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
[7] 李仁主编.电器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致谢
在本次设计中首先感谢老师对我的设计课题不厌其烦的细心指点。戴老师首先细致地为我讲解;当我迷茫于众多的资料时,他又为我提纲挚领,梳理脉络,使我确立了本设计的框架。从框架的完善,到内容的扩充;从行文的用语,到格式的规范,戴老师都严格要求,力求完美。我再次为戴老师的付出表示感谢。
其次感谢母校,感谢各位大学四年来的任课老师,感谢他们四年来对我的栽培和教导!
最后感谢02机制本科班的全体同学的关心和帮助,感谢他们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对我的帮助!
我将用我以后的成就来回报我的母校,回报所有关心和爱护我的人!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