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第24课梅兰芳word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读10个生字,学会本课17个字。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词句、句子的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梅兰芳的爱国之情,并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尊敬以及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梅兰芳其人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梅兰芳资料,梅兰芳戏曲片段。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戏曲吗?说一说你听过谁的戏曲?指生说。2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梅兰芳照片),你认识他吗?生:认识。引出课题题并板书。课后的“学习链接”对他有个简单的介绍,请读一读。(学生自读后,教师继续说)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讲述了他生平中一段令人感动的事迹。二、初读全文,读通读顺。1读课文时你给自己提点什么要求?2带着要求自由轻生的朗读课文。3检查生字词。(1)小组内共同学习。(2)指名读、开火车读。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1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一边默读,一边思考:(1)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注明每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梅兰芳的表现)(2)文中哪件事写得比较详细,具体描绘了哪些内容?(3)梅兰芳的表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在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基础上,组织讨论交流,可先分小组,然后在全班汇报。四、布置作业。1写生字新词。2继续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激情引趣,引导探究。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4课梅兰芳,感受他的爱国情怀,领略他令人感动的一幕幕往事。(板书课题)二、整体回顾,设境质疑。1回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梅兰芳五次拒演的具体内容。教师板书。)2交代任务:研读课文514自然节,感受梅兰芳在避港拒演、蓄须拒演、自伤身体这几件事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情怀。三、品读感悟,个性解读。1自读自悟,理解内容。教师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勾画圈点、批注,加深自己的感悟。2汇报交流:(1)学生研读之后就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学生在汇报梅兰芳避港拒演中的表现时,首先让学生说出从哪件事可以感受到梅兰芳的爱国情怀,在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然后带着体会去读。理解具体表现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唾手可得”“不屑一顾”,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2)抓住重点句子理解:“他宁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者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教师提问: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学生谈出自己的体会。(3)句式练习,加深,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梅兰芳还会遇到哪些困难?随着问题的提出教师出示句式练习。他宁愿_,宁愿_,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中国人应具备的民族气节。(4)指名回答,齐读“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中国人应具备的民族气节。”学生顺势体会到“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5)学生汇报自己读出的感受。学生将自己的感受朗读出来。3学习梅兰芳在蓄须拒演中爱国情怀的体现。(1)图文结合,深入理解。教师出示蓄须前后的图片,进行对比理解。学生汇报:“一旦他蓄须,便是宣告不再登台了。”教师提问:为什么蓄须之后梅兰芳就不能登台了?学生回答。(2)读句理解,深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读出有关的句子,理解体会。学生汇报出对句子的理解,教师抓住时机交代反衬的写法,并强调这种写法在今后习作中的运用。(3)再读文本,体会人物。学生自然体会出一个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掉祖国的尊严,民族气节比生命更重要。教师引导学生读文10、11自然节深入理解。教师引读课文11自然节,达到师生共鸣。4学习梅兰芳在自伤身体中爱国情怀的表现。(1)细读课文,理解内容。学生默读13自然节找到重点词语“斩钉截铁”、“良苦用心”进行理解。教师抓住“良苦用心”提出:他的良苦用心指的是什么?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2)再读课文,加深理解。教师指导朗读(读出人物的斩钉截铁,读出人物的良苦用心)学生练习朗读,教师指名朗读。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节。教师激情导语:是啊,凭着满腔的爱国情怀,凭着高尚的民族大义,梅兰芳承受着无尽的痛苦终于击碎了侵略者的痴心梦想,使国人不能不为之慨叹!(1)学生齐读课文,谈自己的理解。(2)教师讲解,学生体会。四、通读全文,整体感悟。(1)学生自由练读(2)指名读文。学生汇报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情感。五、情感升华,激情总结。茫茫青史写春秋,为了民族大义,为了中华的尊严,一代大师挺直了脊梁,他高尚的情操照耀着万代千秋。老师即兴做了一首小诗,就让我们以这首小诗来结束全课。(齐读:一代大师梅兰芳,蓄须明志表衷肠。拒演举债八年整,梅兰芬芳四海扬。)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第24课网上呼救word教案一、激趣导入,课题质疑1. 你喜欢上网吗?你上网一般做什么?2. 板书课题,质疑。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快速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2. 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识记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3. 默读课文,认真进行圈点批画,边读边将自己的收获批注在课文的旁边。4. 交流感悟,初步感受一个美国孩子竟让远在芬兰的女孩及时获救的神奇。(1)为什么苏娜在网上呼救?(2)桑恩看到呼救时是如何想的?(3)桑恩为苏娜做了什么?结果怎样?三、研读课文,潜心感悟一个美国男孩桑恩竟让远在芬兰的女孩苏娜及时获救,太神奇了!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苏娜最终能获救的原因是什么?你是怎样体会到的?(一)学生自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并将体会写下来。(二)小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三)交流汇报。让学生明白苏娜最终获救是大家共同协作的结果。原因有四:1. 科学的发达,网络的快捷。(1)桑恩在美国,苏娜远在芬兰,他们相隔万里,没有互联网,苏娜不可能发出求救信号,桑恩也不可能收到求救信号。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查找美国和芬兰的位置,体会科学的发达、网络的快捷。(2)找出描写时间的词语,体会科学的发达、网络的快捷。将近6点,桑恩发现求救信号;6点14分,桑恩将苏娜的情况告诉了紧急救援中心的艾眉;6点24分,艾眉接通了芬兰方面的电话;不久,苏娜获救。2. 桑恩富有同情心。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1)“你能帮助我吗?”桑恩按键打出:“出了什么事?”(桑恩发现求救信号,立刻关切地询问。)(2)“桑恩凝视着苏娜刚刚发出的信息最后决定立即打电话给紧急救援中心。”读这段话,引导学生抓住“凝视”、“赶紧”、“连忙”、“立即”体会桑恩富有同情心。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3)“挺住!”桑恩用粗体大字打出,“我们已经打了电话去求助。”她好久才回答:“痛。痛得更厉害了。”桑恩两眼盯着电脑屏幕,他叫苏娜说出她所在的地址。“挺住!”一句中感叹号有什么作用?(表示语气坚定。)桑恩为什么用粗体大字打出信息?(因为苏娜感到眩晕,桑恩担心她因看不见而失去信心。)从“两眼盯着”中你体会到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3. 美国紧急救援中心的艾眉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1)出示句子:“天哪!她为什么不干脆自己打电话?”体会艾眉的惊讶,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2)出示句子:“艾眉立即吩咐桑恩叫苏娜把当地紧急救援中心的电话号码传过来。”“10分钟以后,艾眉接通了芬兰方面的电话。”体会艾眉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4. 当地的紧急救援人员的及时救助。出示句子:“不久,当地的紧急救援人员赶到了那所学校,救出了苏娜。”想象救援人员遇到的困难,体会救助的及时。四、拓展延伸1. 讨论交流: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感受?2. 网络还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方便?参考资料 词语解释灼痛:火烧一般的疼痛。寂静:没有声音,很静。凝视:聚精会神地看。漫游:随意游玩。 互联网的由来现在提起互联网,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或许您对它略知一二,或许您已成为网上高手,但互联网的由来历史却是鲜为人知的。互联网的前身是阿帕网(ARPANET),是隶属于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署的一个网络。这个机构开始的时候被称为“阿帕”(ARPA:高级研究计划署)。 “阿帕”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冷战。美国为了军事研究,建立了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聘请罗伯茨设计网络,1968年,由罗伯茨设计的“资源共享的电脑网络”研究计划被批准。此后,在这个计划指导下建立的网络,就被叫做“阿帕网”,罗伯茨也就当之无愧地被人们称为“阿帕网之父”。60年代广泛使用的网络都是中央控制式的。这种网络有一个明显的弱点:如果中央控制系统受到攻击,整个网络就会瘫痪。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美国的保罗巴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网络理论。在这种方式下,网络通信不像由中央控制那样简单地把数据直接传送到目的地,而是在网络的不同站点之间像接力赛一样地传送。这种网络中数据的传送方式称做“包交换”(或分组交换)。我们现在的互联网就是按照“包交换”的原理运行的。从此以后,阿帕网的规模不断扩大。 1970年,网络工作小组制定出最初的主机对主机的通信协议“网络控制协议”,用来控制网络信号的传输。从此,阿帕网的运行有了标准,联入阿帕网的电脑日益增多。怎样使不同类型的电脑按照共同的方式、共同的标准来连接,成了阿帕网的关键问题。1973年,网络专家制定出了新的协议,就是我们现在还一直使用的“传输控制协议”和“网络间协议”。1977年7月,阿帕网上已经有111台电脑,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组织了第一次不同网路之间的互联。信包首先通过点对点的卫星网络跨越了大西洋到达挪威,又从挪威经过陆地电缆到达伦敦;然后再通过大西洋信包卫星网络,分别由埃当、西弗吉尼亚、贡希利、塔努姆和瑞士的地面站传送再回到美国。全部路程要经过9.4万英里。实验的顺利进行,证明了TCP/IP协议的成功。1971年,为阿帕网工作的汤姆林森编写出一种通信软件,通过这种软件,可以实现不同电脑系统之间的通信。这就是在阿帕网上使用最为普遍的电子邮件。电子邮件这种新的方式使网络通信前所未有地方便起来。当初的阿帕网是在美国国防计划署的资助和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它的本意是为美国军队服务的。然而,在运行阿帕网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它的真正功能还是为电脑科学家服务。美国国防部于1990年正式取消阿帕网,终于使其回到本来应有的位置上,起到真正的“互联网”的作用。从1969年阿帕网的第一台主机投入运行,到1989年底,阿帕网运行了20年。在这20年中,网络技术不断进步,网络用户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1987年,用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会唱歌的小伙伴-2013辽师大版
- 1.4《植物与环境》(教案)2024-2025学年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 2025年道路运输驾驶员技术及安全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5新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1长度单位-认识厘米(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 4.4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第一课时 说课稿-2024-2025学年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 2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1 挑战第一次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
- 2025年全国电梯作业人员T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蒸汽压缩式制冷课件
- 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文档
- DB34T 3713-2020 公路工程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规程
- 叙事护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大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大单元视域下的历史同步教学(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 2024年秋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新教材)
- TCQJR 017-2024 重庆市“碳挂钩”贷款业务操作指南
- 2024新科普版英语七年级上单词表(英译汉)
- 开学第一课-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课件
- 液化气站质量管理手册样本
- 清扫保洁绿化养护 投标方案(技术标 )
- SLT712-2021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