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但愿人长久 3教学反思 沪教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但愿人长久 3教学反思 沪教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但愿人长久 3教学反思 沪教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但愿人长久 3教学反思 沪教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但愿人长久 3教学反思 沪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但愿人长久 3教学反思 沪教版本课教学,在引领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时,可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让学生、老师分别扮演苏轼、学生的角色。比如学习课文13节,老师问学生:“您老为什么心绪不宁?”学习第四节,问学生:“您在遥远他乡,思念亲人,您在埋怨什么呢?”学习第5、6节,问学生:“这些豪词,怎么能表达您的宽慰之情呢?”课文的第4节,只是简略地描述了苏轼埋怨的话语,用省略号省略了其它埋怨的内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补白练习。学生会从各个角度揣度苏轼内心的惆怅之绪和伤感之情:“苏轼在埋怨皇帝,为什么让他到密州做官,以致于让他和弟弟身处两地?”“苏轼也在埋怨中秋的皓月,为什么偏偏在他与弟弟分离的日子里,变得这样明亮,圆满?”“苏轼还会在埋怨,时间过得太快,与弟弟一别,又是七个年头了!”“苏轼也可能埋怨密州百姓欢聚的气氛过于和谐、热闹,以致于引发了他的思亲之情?”学生在品读文本后,感情与苏轼此起彼伏,融为一体。我趁热打铁,追问学生:“难道苏轼在这风清月朗的中秋之夜,长久地沉湎在这痛苦的思念之中吗?”学生马上齐声否定:“不是!”“你们又是怎么知道的?”话音未落,有一位学生大声地喊出了第5小节的开头:“他转念一想”“继续读下去”“苏轼转念又想到了什么?”在学生寻章摘句时,我顺水推舟,将词句“人有悲欢离合千里共婵娟!”与词句的意义一一对应起来。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挖掘这几句词句的意蕴,我再问:“苏老先生,这区区数语,这些豪词,怎么能表达您的宽慰之情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火花被迅速点燃,“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如果没有分离,怎么又会体会到相聚的滋味呢?” 我被学生极富哲理的话语而震撼,学生虽然年少,没有人生别离的曲折经历,但已走进了苏轼的心灵。于是,我接着学生的感悟,开始一边引经据典,一边出示古代关于别离的诗、词句:“是呀,自古以来,很多诗人、词人都已经学会正确的看待人与人之间的悲欢离合,像诗人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词人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面对悲欢离合,还是让我们像苏轼一样把美好的祝愿送给别人吧!(齐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后,让我们一起追随苏轼的心迹来吟唱水调歌头(出示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学生跟唱)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但愿人长久 3教案 沪教版【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知识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成语。2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重点、难点】1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有感情地品读中体会亲情,领略意境。2教师要借用现代教学媒体和自身语言的感染力,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中一定有人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吧!(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书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从宋朝开始盛行,到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和中秋节有关的呢有月饼啊。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月亮的一篇文章,板书课题:但愿人长久3我想同学们一定知道这是出自哪位文学家的哪篇词中吧!(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简介苏轼:苏轼,四川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精,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考中同榜进士,世称“三苏”。4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苏轼又怎么写这首词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二、初读课文。1老师读课文要求:A找出生字、词,划出难读的地方,听懂课文内容。2自由大声读课文要求: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B查字典理解词义。C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3出示词语:朝廷 派往 皓月当空 万里无云 品尝 瓜果 观赏 心绪不宁手足情深 玩耍 形影不离 屈指 埋怨 隐现 远阁千里 拥有一轮 宽慰 低声 吟诵 悲欢离合 阴晴圆缺 但愿 婵娟A开火车读B齐读C指名读D指名抽读三、指名逐段朗读课文。过渡:谁预习最认真的,现在就让他来告诉你,进入朗读大比拼。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下面的内容分别包括哪几自然段?介绍了苏轼创作的原因,那就是思念分别七年之久的弟弟苏洵。具体描绘词的意境。2默读课文找一找揭示苏轼情感变化的有关词语。思念、(心绪不宁)、埋怨、宽慰四、 细读课文。过渡:苏轼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苏轼的情感之“思念”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1到3自然段。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思考并讨论回答:为什么会产生思念?A“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啊,明月当空,每家人家都是一家人在一起,在自己的院子里,吃着瓜果,欣赏着月色。大人们在谈论着,小孩们在嬉戏着。可这一切不属于苏轼啊! 我们班一定有人能描述一下苏轼此时的姿势和神情吧! 人们是多么幸福愉快啊,而苏轼是伤感孤独啊,指名朗读这一段。B苏轼跟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小时侯,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长大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小时侯和长大后是多么不一样啊,难怪要思念自己的弟弟啊!这时候苏轼会想些什么呢?他的心情怎样呢?2学生演奏良宵,一起把课文的1到3自然段朗读一遍。3那么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呢?(道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其背景。)五、指导写字。吟诵的吟是个今不是令,是没有一点的。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A用适当的词语填空( )月 千里 万里 ( )离 欢欢喜喜地( )心( ) 情深 悲欢 圆( ) ( )西沉手( ) 不宁 形影 ( )云 ( )到床前( )阁 当空 阴晴 离( ) 眼睁睁地( )B课文的第一到第三自然段是写苏轼写作的原由,那么谁能把中秋节那天发生的事说一说吗?过渡:那么接下来苏轼的情感怎么样了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二、细读课文。(一)苏轼情感之埋怨1指名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2这时候月亮怎么样呢?(圆、亮)月亮渐渐西沉,它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这句话告诉我们两点:西沉,说明时间已经过了晚上十二点了。B今天又是中秋节,是月亮离地球最近的日子,这时是月亮离地球最近的时候,月亮是又圆又大啊,所以作者用了“洒”,他说这月光像水一样泻到了地面上。而且洒的方向这里是从窗外洒向里面的)3这时候我们的苏大词人怎么样了?(埋怨月亮)但是月亮不是人,是没有什么有感情与无感情的。诗人却移埋怨之感情与月亮,觉得月亮也戏弄人,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埋怨月亮其实是埋怨人啊!人世间啊!你为什么有这么多烦琐的事,使人为了生活而各奔东西。埋怨中饱含着诗人思念的伤感和孤独。4是啊,在这团圆佳节不能与自己的亲人团圆是一种多么痛苦的事啊!作者多想张上翅膀飞到那儿去啊。难怪作者要埋怨月亮,你好了吧,不能让我们兄弟团圆也就算了,还要在我们不能团圆的时候这么亮、这么圆。这是干吗啊!5下面谁愿意读一读,来体会一下苏轼的伤感孤独。让我们来做一次苏轼吧!做一次在中秋节不能和亲人团圆而伤感孤独的苏轼。(二)苏轼感情之宽慰。过渡:如果词写到这里我们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会是一篇优秀的好文章了。可是作者就让孤独、伤感永远困饶自己了吗?1“想到这儿”指想到哪儿?2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过渡:啊!苏轼是多么开朗,他能够从伤感、孤独的情感中将自己解放出来,表现出豁达大度、热爱人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怀。这是多么不容易啊!我们也要学习苏轼的这种豁达,学习他不埋怨、不让自己生活在伤感和孤独中这种的品质。3出示词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难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A老师再请同学把第五自然段读一读。请孩儿们用横线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B指名说说句意。C谁能不看书说说这两句的意思呢?D离合:分离和团聚。此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件事。古:自古以来。全:十全十美。人长久: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们心底。婵娟:明月。E谁能用朗读来做一次苏轼。小结:刚才我们知道苏轼是多么开朗,他能够从伤感、孤独的情感中将自己解放出来,表现出豁达大度、热爱人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怀。大家看这最后一句词句。写到的是谁(所有的人,所有不管在今天有没有团圆的人。可贵啊,他能由己推及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阁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既然离别是难免的,那就不必伤悲,将思念之晴藏在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