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优秀论文、教案大赛”《散步》教案.doc_第1页
基础教育课程优秀论文、教案大赛”《散步》教案.doc_第2页
基础教育课程优秀论文、教案大赛”《散步》教案.doc_第3页
基础教育课程优秀论文、教案大赛”《散步》教案.doc_第4页
基础教育课程优秀论文、教案大赛”《散步》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步教案08.4第四届“河北省基础教育课程优秀论文、教案大赛”教案类一等奖丰南区稲地镇中学 薄艳春教材简析:莫怀戚的散步这篇课文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细节”,渗透着浓郁温馨的亲情。表达一个大主题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惜生命。第五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所以,教学这篇散步,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熟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领会文章主旨,感受浓浓亲情;3、深情的朗读课文,探寻文章美点;4、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感悟亲情美。教学难点:理解“我”对家庭、生活高度的责任感。教学流程:课前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营造氛围一、教师温情导入有人说,亲情是香浓的;也有人说,亲情是平淡的。香浓,是在她激起我们内心波澜的那一刻;平淡为她点滴存在于琐碎平凡的日子。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个平凡的家庭,再次聆听一首爱的赞歌。二、预习成果展示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分歧 一霎间 拆散 水波粼粼2、解释词语熬:委屈:粼粼:3、阅读全文,快速抢答。(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2)写到了那些人?核心人物是谁?(3)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4)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哪里?(5)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感受课文主要内容,对课文做到初步了解,理清文脉。)4、读完全文你有什么感受?(整体感知课文情感氛围,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三、听课文朗读,感受文中至爱亲情。四、小组合作探究师导语: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深入探寻文章之美点。进入小组合作研讨时间。1、出示研讨问题:文中你最欣赏哪个人物?为什么?“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文章结尾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你怎样理解这句话?2、讨论问题3、交流讨论4、明确:可以说每个人做得都好,因为“我”:孝顺善良;母亲:慈爱亲切;妻子:温柔贤惠;儿子:聪明乖巧。(研讨中对每个人物作简要的分析并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注意品评,读出感情。)“我”是一家之主,在母亲和儿子发生争执时必须处理得当,否则就会影响家庭成员的感情,这是一种使命。家庭成员之间不存在权力的大小,他们之间好像构成了一个循环的关系链,那是因为有亲情。作为一个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既要爱幼,更要尊老,生活的沉重使命使“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作者在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一种责任感,表达了一个重大主题亲情。) “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如今,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产生了一种深沉、庄严的感觉,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类社会中承前启后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五、展开想象,品亲情假如“我”毫不犹豫的顺从儿子走小路,母亲会怎么想?六、真情诉说师导语:散步让我们懂得,即使是最普通的家庭生活片段,留心的时候也总有浓浓的亲情流淌其中当我们把目光凝聚在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家中,不尽的感动就会突然涌上心头。原来,千山万水踏遍,唯有家是最好,亲情最真。讲述你我心中的故事,弹奏爱的乐章。师讲述:生讲述:七、课下作业1、亲情至爱,美文推荐想你的父母推荐这篇文章,听听他们的感受2、写作练习亲情是要求: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组排比句。昆虫记阅读指导教学设计09.7国家十一五课题研究课题组国家级二等奖丰南区稻地中学 薄艳春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法布尔。2、 通过精彩片段的赏析,体会昆虫记艺术特色。3、 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4、 理解“昆虫记 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含义。教学重点1、通过自主阅读,体会昆虫记艺术特色。2、体会对生命的尊重、热爱的感情。教学难点理解“昆虫记 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含义。课前准备1、 搜集作者法布尔的相关资料,了解它为研究昆虫所付出的心血。2、 阅读昆虫记相关内容。3、 各种小昆虫的图片及相关介绍。板书设计 猎捕方法 塔蓝图拉毒蜘蛛 吃食 精明 昆虫记 生活习性 英勇 昆虫的史诗 两只毒蛛的打斗 螳螂-捕食-心理专家 教学过程一、温馨导入多媒体展示各种昆虫的图片师问:你们认识这些昆虫吗?你能说他们的特点吗?师讲述:有这样一个人,他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一处坐落在荒岛上的民宅,并取名为-荒石园。专门喂养、观察各种昆虫,就是这些小昆虫,伴他都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35年。你们知道他的名字吗?二、我预习,我收获1、 你知道法布尔吗?2、 简介昆虫记。3、 给下列生字注音。诱饵( )踱( )冒昧( )厮咬( )狰狞( )跗( ) 蜕( )螳螂( )4、 根据内容填空。(1)昆虫记又译为 或 ,被誉为 。鲁迅把它奉为 的楷模。(2)法布尔根据 ,将昆虫鲜为人知的 和 生动的揭示出来,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3)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除真实的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 。全书充满了对 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 的赞美之情。三、我阅读,我快乐(一) 自主阅读塔蓝图拉毒蛛,1、 出示问题:(1) 本段为我们介绍了那种小昆虫?(2) 围绕它作者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内容?(3) 文段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找出几个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 文段中变幻对这种小动物的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学生自由读塔蓝图拉毒蛛选段。3、学生默读。4、集体研讨问题。5、小组展示阅读成果。(二)小组竞争,异彩纷呈小组阅读学习精彩片段二心理专家-螳螂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根据你的阅读,谈一谈阅读后了解的知识以及感受。抢答下列各题,看那组同学收获最多?(1)概括文段主要内容。(2)阅读文段,你看出螳螂有什么特点?(3)作者对螳螂有怎样的感情?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三)才思大比拼读完这两段文字,你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四、师生互动,感悟真情我们已经有了对昆虫记这部书的阅读体验,那么标题 “昆虫记 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应如何理解?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出独特见解。教师给以适当点拨。五、作业布置仔细观察一种昆虫,模仿昆虫记的笔法写一篇短文。荷叶母亲教案稻地中学 许小卫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二、教学重点: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三、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课前投入:1、字词积累:(1)给划线字注音并蒂( ) 瑞( ) 菡萏( )( ) 徘徊( )( ) 欹( )斜 荫蔽( )(2)、解释下列词语并蒂 菡萏 徘徊 欹斜 荫蔽2、介绍冰心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1900年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汉译外国文学作品。她1923年于燕京大学文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曾于1921年参加由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主张。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轻倩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既有白话口语的朴素流畅,又兼备文言特有的简洁凝练。二、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1、导入母亲是鲜花旁的叶子;母亲,是大海上的帆船;母亲,是灵魂的真谛。母爱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它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纯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可以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了。怎样写母爱才有新意?是写冷暖问候,还是写病痛关爱?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荷叶母亲这篇优美的散文诗为我们做出了回答。下面我们一起来寻找吧!2、初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理清结构层次。(1)、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圈点勾画,把握文章大意。明确: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2)、理清结构层次。明确: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3、探究乐园: 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味诗歌思想感情 (1)、,文章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伏笔。由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引出下文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红莲,引入自然。有八年未看到莲花,但却对九年前看到的莲花记忆犹新,说明莲花给自己的印象深刻。 (2)、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明确: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如何理解?在文章结构中有何作用?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课后习题第二题第二小题明确: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文章结尾卒章显志升华主题。(4)、作者在风雨中几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明确:一写看红莲: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红莲:开满亭亭“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红莲首次登场。二写看红莲: 心情:不适意,徘徊 环境: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三写看红莲: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心 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 红莲: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动摇 由荷叶保护荷花自然联想到母亲对女儿的爱护,联想丰富,文章结尾升华主题。(5)、“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深受感动,是因为什么? 教学重点明确: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4、课堂回眸。这篇文章所描绘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细读文章,就会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但愿有一天当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祖国辽阔的蓝天时,能看到母亲欣慰的笑容。5、结束赠言:(1)、母亲的记忆是无暇的,她像一本渊博的日记,记录着我们的点点滴滴。(2)、母亲的目光永远是高尚的,不容置疑,目光中,透露出慈祥。(3)、母亲是绿叶,我们是鲜花,母亲用自己无穷的力量为我们遮挡住心中的雨点。(4)、没有母亲,生命将是一团漆黑;没有母亲,社会将失去温暖。(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