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docx_第1页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docx_第2页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docx_第3页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docx_第4页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阜南县城关镇茂寨小学-曾铁军关键词:轻负担高质量 教应该服务于学 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水到渠成在课堂上,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和受着驱迫被动地接受知识。效果绝然不同。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做到轻负担高质量,必须正确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关系。解决好教和学的矛盾,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究,获取,掌握,理解和运用新知识。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前提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关键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必须认真研究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规律,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努力做到;(一)心中有书。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分析教材纵的发展和横的联系,找准、“生长点”与“连接点”、每道例题与习题的编排意图,把握好已知与未知,形象与抽象的矛盾,真正把教材吃透。(二)目中有人。仔细分析学生基础知识的实际水平,思想品德与学习方法,定准起点,认真解决学生不同发展水平与统一要去解决的矛盾,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三)选好教法。根据材料的难易程度,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知识水平,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力求一法为主多法结合,熔启发,引导,解惑,点拨于一炉,让学生自觉,自动,积极地学习,使学生对新知识真正理解和善于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做到以下两点;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抽象是教学的特点之一。使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感兴趣,自觉地去学习它,研究它,想方设法占有它,爱学、上瘾、,甚至欲罢不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对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因此,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要做法有三点;(一)设计导入新课谈话,引发兴趣。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从教学内容需要出发,组织小游戏,讲小故事等,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园的面积)时,给学生们讲的是我上学时,老师给考生出了一道口试题;怎样求一颗大树的横截面的面积?同学们说要把大树锯断才能求出来,结果是错误的同学们想知道错的原因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找到答案。有效的谈话既抓住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围绕教师活动,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二)挖掘教材兴趣因素,激发兴趣。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是影响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应通过精炼的语言,生动的描述,体现知识内在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欲。例如。我在讲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结合实际讲点错一个小数点,算错一个数字的危害性,讲卫星上天,炮兵发射炮弹都离不开计算,讲三角形的不变性时,让学生找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实例等,使学生充分认识数学是将来从事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所必须的,于是对之发生兴趣。(三)选择合适的教法,培养兴趣。根据教材内容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启迪思想,对培养兴趣十分有益。例如,我在教(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给学生一组数;12、324、15、78、40、96、280、275、186、135。要求每个学生找出能被2、5、3、整除的数,一边找一边记录下来,看谁找得又对又快?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很快就能找到了能被2、5、3、整除的数,接着,我指3名学生口述找到的结果,并将结果并排板书写在黑板上。能被2整除的数有;12 、324、78、40、96、280、186.能被5 整除的数有;15、40、280、275、135。能被3整除的数有;12、324、15、78、96、186、135。接着,我又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三组数,认真思考,什么样的数能被2整除?能被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看谁最先找出答案?同学们的思维再次活跃,全班同学都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探究,不一会,不少同学都表露了要把思考的结果表达出来的要求,于是,我让手举得最高的两名学生说出了“个位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和“个位是0或5的数,都被5整除。”我紧接着追问:谁找出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学们都默不作声,陷入了沉思,很明显,同学们的思维受阻了。这时我要求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数字卡片2、3和4,将3个数字卡片摆成一个三位数,看摆出的三位数能不能被3整除?教室里接连不断地 发出能、能的回答。于是,我要求同学们将3个数字卡片不断调换位置摆出若干个三位数,看是不是都能被3整除?认真地研究这三个数字的奥秘,看谁最先发现?此时学生的思维达到最佳状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全班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不一会儿,不少学生都先后高兴得笑起来了,他们找到被3整除数的特征。同学们不仅学得积极主动,而且心情舒畅,不仅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且感到是一种乐趣,不仅掌握了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而且唤起了求知欲。此外,我还针对小学生的兴趣缺乏稳定性和容易见异思迁的特点,利用他们好奇、爱动、喜欢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小竞赛、小游戏和趣味数学课,寓欢乐于知识的练习和技能的提高的活动之中,培养他们兴趣的稳定性,让他们对数学有持久而稳固的兴趣,经常自觉地去学习,深入地去钻研,越学越爱学,从而获得系统而深刻的数学知识。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占中心地位的是“学”,而不是“教”,教应该服务于学,让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进行实际操作,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研究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我在教学实践中,凡是遇到学生自己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探索出来的概念,法则和公式等,都给学生精心安排一组准备题或操作的学具,让学生沿着设计的教学方向自己去探索研究。准备题有时是旧有概念、法则有时是计算题和应用题,设计安排准备和学具一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知识做铺垫;二要包含某种概念或计算法则;三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四要能启发思维。如教圆锥的体积时,设计的准备题和学具是;1.一个圆柱体,底面积是10平方厘米,高8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5分米,求它的体积。3.怎样计算圆柱体的体积? 4.给全班8个实验小组都准备一套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与圆柱等底不等高和等高不等底的圆锥一个,再加上一脸盆沙。在通过对3道准备题的解答为探究圆锥的体积作好铺垫后,我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圆锥和沙,将圆锥里装满沙往圆柱里倒或将圆柱里装满沙往圆锥里倒,反复几次看那个小组能找出规律,最先研究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话音刚落,各小组都争先恐后的装起沙来,他们都按照各自的思路去探索、研究,全班学生都自觉地参与了圆锥体体积计算方法的研究过程,同学们的手、脑、眼、口等多种器官都参与了活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为了使学生们的探索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我除了相信学生,对学生放心放手外,还保证学生的探索时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经历、感受、将信息、感受和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在同学进行认真探索的同时,我总是仔细地观察他们的内心活动,分析他们的思维状态和概念水平,捕捉冥思苦想仿佛要迸发出一种思维的现象,以便随时调整教学的进程。探索时间还不到五分钟,同学刘海洋说;啊!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教室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有的说,我们发现将和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装满沙往圆柱里倒,倒三次正好装满;有的说将圆柱装满沙往和它等底等高圆锥里倒,正好倒三次;有的说,将和圆柱等底不等高的圆锥与等高不等底的圆锥装满沙往圆柱里倒,没什么规律;有的说,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的3倍.。对学生在探索中发问的发现,我从不轻易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这样做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边观察操作,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和迎难而上的良好品质,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学生探索、研究出来的结论多半还处在符合思维阶段,有的是粗糙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概念,我经常实时地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交流各自的见解,发挥学生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帮助学生弄懂学会。在讨论时,同学们都很自信,都希望自自己的见解得到同学们的赞扬和老师的表扬,都争着发言,不到2分钟的时间就将圆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关系讲的十分清楚, V圆锥=1/3Sh 已“水到渠成”,于是我在进行简单而必要的归纳后,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帮助学生交换意见,有时前后两桌的4个同学讨论,有时组织全班讨论。通过讨论,变单向传递为多项传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