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的形式.doc_第1页
绘画中的形式.doc_第2页
绘画中的形式.doc_第3页
绘画中的形式.doc_第4页
绘画中的形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绘画中的“形式美” 吴冠中曾说:“造型艺术不讲形式,那是不务正业,形式美的基本因素包含着形、色、韵。”自从接触油画以来就一直在探寻其中的奥义,其实是在寻找一些客观普遍的规律,可以使得画更美,虽然无十全,但也可以扬长避短,蓬荜生辉了!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中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意。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一说。绘画同样如此。我记得吴冠中谈美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在华山脚下,有些妇女在卖自己缝制的布老虎,那翘起的尾巴尖上还结扎着花朵似的彩线,很美,我正评议那尾巴的处理手法,她们解释了不一定很像,是花花嘛,又不是看真老虎”。我读到这里感触很大,表现的手法多样,如何变现,看你感受!画面的形式语言有构图的高低错落、大小不一、正与负、方与圆、疏与密,色彩的奔放与抒情、艳丽与灰暗、冷中有暖、鲜中有灰,笔触的苍劲有力与细腻柔和等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关系问题。同时被使用的形式因素越集中,形式感也就越集中。我仔细研究过几个画家的画,对我来说影响是很大的。瑞典画家蒙克的呐喊,他的呐喊声把周围的空间都搅动了,声音有些凄惶而令人不安,红色的背景有无数跳波浪的线如同波动的五线谱一般。从形式感上来说声音是通过线这个形式的转换变现出来的。有了天空中的这些波状运动,这个怪人物的呐喊声更加侵入人心。吴冠中先生的两幅江南水乡,一幅竖直构图,形式感强烈,所有线条均垂直向下,体现了静态的江南;而另一幅则是线条倾斜,交错穿插,体现了动态的江南。马拉之死是古典主义大师大卫的作品。这幅有情节性的画面,从其形式来说有个非常突出的地方,那就是在马拉的上方是一片黑色的空间,它占据了画面的一半之多。从而在视觉上产生了一种肃穆的悲烈气氛,这是对空间语汇运用的一个创举。同时这又是一个强烈对比的手法,使马拉这个形象虽死却非常明亮。此外,对人物与魂魄的整体组合却形成一个金字塔的状态,使人物在画面中更加稳定明确。 对于维亚尔的画我认为真是值得学习一下 人物是主体,用色很整,大面积的简洁。背景后面的墙由大笔触向人逐渐变成了小笔触点,复杂密集,和人物直接形成繁简对比。而且仔细看你会发现每个色彩区域的划分是很明显的,这就是所谓的大的色彩区分,而且再看你就会发现每个区域的笔触是不同的,点线面到位而且用笔的方向是互不重复的。墙上的补色关系也很高明!我自己是很佩服欣赏的,在我相册里有他的画,稍加关注你就会发现画家是很加经营才画出的结果,不过看的多了在画的时候就会有所注意,久了就成了好的习惯了:) 还有几张对比下. 最后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