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3教案 鲁教版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妖娆、巍峨”等14个生字2.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3.情感目标:紧扣单元训练点,了解西部,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学习重点、难点:重点通过了解青藏铁路,抓重点词句感受新一代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难点是理解冰碴子、冻土区、高原缺氧等术语的含义。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引入文本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不少的了解,首先请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地方?(播放西藏拉萨通火车的FLASH动画)你们知道吗?就在xx年7月之前,西藏依然是中国惟一不通铁路的省份。所以党中央在西部大开发的英明决策下,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板书课题)二、解决生字,初涉文本1.出示自学提示(一):(1)借助汉语拼音自学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划出生字在文中所组的词语,练读几遍。同桌交流识字的收获。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利用信息技术检测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3.汇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修青藏铁路,开凿风火山隧道,走进青藏铁路。4.学生展示了解铁路概况的资料,师补充。三、自学探究,理解文本1.风火山隧道就是青藏铁路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1)思考: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默读课文,勾画语句,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谈自己的感受,之后小组交流)(预设:造福广大人民经济,和其他意义;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2)最高意味着什么?最长意味着什么?什么是冻土?(播放视频。突破难点) (3)你体会到修建这样的铁路容易吗?2.同学们谈得很好,青藏铁路这么重要,这么难修,创造了这么多世界第一,那么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建设者呢? (1)思考: 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建设者呢?(默读课文,勾画语句,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谈自己的感受,之后小组交流)(预设:“科技人员昼夜在联系上下文隧道里实地考察,发现冰岩温度的变化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 )(2)结合解词“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透过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3)播放图片,加深体会。(4)引读,激情师引读:要在青藏高原修铁路,让火车开到拉萨,当时国内外传来一片质疑声时,筑路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在呼喊师引读(语速加快):遇到动土层这个“拦路虎”,他们在心里对自己说师引读:经历着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筑路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在呼喊-师引读(语速加快):遇到恶劣的天气,他们在心里对自己说师引读(语速加快):遇到高原缺氧,危及生命安全,他们在心里对自己呼喊师:从同学们的朗读声中,我感受到了一种激情,是一种什么激情让你们读得这么好?”师小结:“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反复出现了4次,是贯穿文章的一条线,也是青藏铁路建设者筑路过程中一直坚守的信念!正是因为这个信念,铁龙不断前进,“拉萨已经遥遥在望”。四、悟后化情,拓展文本1.观看感动中国,激发了学生对建设者的崇敬之情。2.如果你是当地藏民,或者是去拉萨的旅游者,坐火车行驶在青藏铁路线上,你会怎样赞美修建铁路的建设者?如果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最高处为建设者立一块丰碑,你会在上面写下什么呢?学生自主选择角色,配以天路那优美的旋律,感受西藏人民对铁路建成的欢欣鼓舞,进行激情创作,再有感情的表达出来。3.最后进行天路之旅:让我们坐上火车,奔驰在青藏高原上,去欣赏那迷人的风光,感受青藏铁路建设者的伟大!播放FLASH动画。4.作业:回家把你的感受写在老师的博客上,大家继续互相交流。板书: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多年冻土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找到最佳温度 恶劣天气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顶住一切困难 极度缺氧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建成制氧站 ( 勇气、毅力、智慧)以下是本课的整合点:环节 媒体呈现 作用 1.创设情境 青藏铁路通车影片 激发兴趣2.自学生字 人机交互检测生字 提高效率3.自学探究 冻土视频 突破难点4.悟后化情 视频、图片、FLASH动画 升华情感这真是利用信息技术,如虎添翼 ,天高任我飞整合重组教材,脱胎换骨 ,旧貌换新颜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抓阄1教案 语文A版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8个生字,练习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那血浓于水的亲情,受到情感熏陶。3.通过品析语言文字,体会人物内心世界,进行人物评价。4.联系上下语境,了解文中省略号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表情功能。教学重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那血浓于水的亲情。2.体会人物内心。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语境,了解文中省略号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表情功能。教学准备:词语卡,学生根据文章内容画人物肖像。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入境。1.看图,听老师叙述进入文章情境(第一自然段)“夕阳西下,整个世界都变得柔和起来。几头黄牛在微风中悠闲地吃着嫩绿的青草”2.图上有几个人?(姐姐、弟弟、父亲)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一则故事3.板书课题,学生读题。二、小组合作,自读课文。1.要求:把课文读通,读准,入情地读。2.检查: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充满亲情,让人流泪)3.合作: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4.复述:要求说的同学语言流畅,内容完整,不一定要按课文原话说。听的同学要仔细听,待会儿说出评价意见。5.评价:从语言、仪表、内容(完整、准确)、感情(是否投入)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三、理清顺序,感知情节的一波三折。1.做练习,整体感知:出示练习题:你觉得这个故事的情节有什么特点?A惊险如瀑布B平缓如溪水C曲折如波浪2.再读:小组合作,找找情节发展中让你出乎意料的地方。3.汇报:先读读这些出乎意料的环节,再用“我本来以为没想到我觉得”的句式说说自己的感受。第一次,父亲说“明天学校开学”,姐弟俩本来以为都可以上学了,没想到“你俩只能去一个”。第二次,弟弟明白了父亲的暗示,却停住手,说:“姐,你先抓吧!”第三次,发现姐姐不会抓到“能去上学”的长草茎了,弟弟一步冲上来推开姐姐,抢先抓住了“要当牛倌”的短草茎。第四次,明明姐姐抓的是长草茎,没想到姐姐把自己的草茎折去了一截。第五次,父亲改变初衷,决定让两个孩子都去上学。4.小结:是什么促使这个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的呢?(父与子、姐与弟之间的亲情)作者用细腻的描写把“亲情”抒写得淋漓尽致,能让人深感此文的语言美。四、作业。1.把故事说给家人听。2.画记文中描写父亲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画一幅“父亲”肖像图。 第二课时一、复述故事,说说情节的曲折。二、品词析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一)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父亲的无可奈何”。1.小组交流,展示学生所画的父亲肖像图,说说是根据哪些词句画的?2.品析词句,体会人物内心。师:说说,你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了父亲怎样的内心?“蹲一声不吭抽”为难,在考虑如何向姐弟俩开口。“迟疑了一下”还有些犹豫。“沉吟了半天”决定很艰难。“尴尬地笑笑,咳了一声”不忍心,难过。3.看省略号,体会人物内心。师:除了这些入木三分的词句外,还有文中的省略号,它也蕴涵着丰富的感情。“明天学校就要开学了”说话断断续续,欲言又止。“不过,你俩只能去一个。”不忍说出这个痛苦的决定,决定很艰难。4.人物形象再现:从此段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贫穷,饱经沧桑,爱孩子却又无可奈何)5.自主选读:把本段中最让你感动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6.小结学习方法:刚才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体会父亲内心的?(品词句、看省略号)过渡: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用此法继续学习第3、4、5自然段,体会人物内心。(二)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体会“姐弟俩互相谦让,父亲为儿女不辞辛劳”。1.小组合作学习:如果你要给文中三个人物选画一幅图,你准备从三、四、五自然段中选出哪个场面呢?为什么?2.交流讨论:要求运用“品词句、看省略号”的学习方法,感悟人物内心。在学生进行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向纵深方向引导的契机,及时进行指导。弟弟:“忽然他又停住了说:姐,你先抓吧。”弟弟很诚实,把抓阄的好机会先让给姐姐。“忽然一步冲上来推开姐姐,喊:应该我先来毫不犹豫地掰开拿出放在”弟弟的苦心,他是要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姐姐。“伸出手嚷道:我的短眼角分明含着泪珠。”弟弟的话怎么说不下去了?他为自己的“诡计”得逞而激动,却又忍不住为自己不能再读书而心酸。姐姐:“缓缓地伸出手,说:看,我的更短父亲掰开她紧攥着的小手”姐姐平静而又坚决地谦让。姐姐在说这句话时,她心里可能在想什么?父亲:“忽然,父亲猛地站起来在老槐树上狠拍一掌喃喃地说”父亲没说完的话是什么?父亲被感动了,宁可自己受苦也要让两个孩子都去上学。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人物形象。你喜欢文中的谁,你准备怎么展现他的形象呢?可以与学习同伴合作。(或朗读、或绘画、或表演、或描述等)四、作业。1.把你认为描写细腻、感动人心的好句子,收集到自己的“美文佳句”本中去。2.搜集一些诉说亲情的故事,可以是听来的,看来的,也可以是发生在自己家里的。 第三课时一、评价人物。1.快速地重温课文,看看,在抓阄过程中,父亲对两个孩子有没有偏向?找出语句读一读。2.那么,你是如何看待,在抓阄时,父亲对弟弟的“偏心”?以及,最初他为什么决定用“抓阄”的方法只让一个孩子去上学?3.你最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二、评议故事。1.齐读最后两自然段。2.最后一段写夜空中的星星,有什么意味呢?(人物内心安静又明亮)3.学了这则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三、识字与写字。1.认读:师:文中的生字词,同学们在学习课文时,已经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镇燃气行业反恐怖防范工作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考核测试题【附答案】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中的医疗信息化与医疗服务创新实践案例报告
- 2025年农产品加工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新能源行业储能技术与项目投资分析
- 2025年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管理实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化节日活动策划师专业评价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水平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策划师知识运用试题答案
- 2025年未来健康产业发展方向探讨试题及答案解析
- 急性脑卒中的急救护理课件
- DB32T-鸭场粪污异位发酵床处理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无线定位技术发展趋势-洞察分析
- 《云南濒危语言保护》课件
- 居家养老服务探访制度及家属协作
- 边坡喷射混凝土施工案例分析方案
- 视频号推广方案
- 广东省广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检测试题(附答案)
- 博物馆布展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附件3:公司境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3.1平均数(教学课件)五年级数学上册 沪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