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doc_第1页
谈谈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doc_第2页
谈谈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谈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一、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当前严峻的社会现实和学校教育的现状迫切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近几年来,学校暴力事件在各地区的学校里频频上演,可谓触目惊心,学生因小事自伤、伤人,甚至自杀、杀人的各种类型的案例也常常见诸于各种媒体,让人为之震惊,同时又让人惊诧之余陷入了痛苦的沉思。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出现如此偏执的行为?答案只有一个,心理健康问题!据专家调查和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原国家语委对全国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我国约有2亿大中小在校学生,这样推算,有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就高达三、四千万之多,这简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据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的趋势。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也足以说明,在大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维护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因此,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不久前,我们附近学校所发生的悲剧性的一幕,足以说明我们学校、班主任、各位教师也应加以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前几天川师大也发生了这样的不幸事件)。我们学校长期以来呈现诸多反复禁而不止的不良现象、不良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折射出学生心理上存在不健康的顽疾。比如乱丢乱扔;打扫清洁卫生不及时,丢三落四;不注重衣着打扮,穿着出格、出位,仪表不端庄。吸烟现象严重,相互效尤,屡禁不止。心胸狭隘,缺乏理解和包容,情绪易冲动,从小矛盾引发大冲突。在围墙边购买食品、用品,屡禁不止。严禁带手机入校,不少学生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挑战校纪班规,心存侥幸心理。如此等等。其中除了家庭、社会、经济条件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大有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原因。所以加强对这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干预就尤为重要和紧迫。二、 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界定标准1、 智力正常2、 有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3、 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4、 有和谐的人际关系5、 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6、 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7、 有心理自控能力8、 有健全的个性特征9、 有自信力10、有心理耐受力三、心理障碍有哪些表现呢?最常见为:焦虑、恐怖、幻觉、妄想、兴奋、抑郁、智力低下,不能适应社会环境。这些表现可以是严重的,也可以是轻微的。包括严重的内向型性格自闭症。强烈的逆反心理,沉默寡言、不善交流、容易出问题。四、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是什么造成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呢?)(一)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来说,家庭的影响很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如家庭成员不全,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都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忽视的原因。这种因素的潜在危害性很大,往往成为学生发生冲动、刺激行为的深层次原因。一旦某种诱因刺激,其脆弱的心理不堪承受,悲剧就会发生。现在单亲家庭留守学生的现实,对学校教育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二)学校因素。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学校的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如果处理不当,就好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遇到事情不会处理,精神紧张、焦虑,却不会及时调节,都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尤其是遭到责难或遭受委屈,心中有难言苦衷时,就可能造成不良后果。(三)自身因素。初中阶段又称为青春期、少年期。这一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初中生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至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 但是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因此心理上也希望尽快进入成人世界,摆脱童年时的一切。寻找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就在这种追求中,会产生种种困惑。既想摆脱束缚,渴望社会、学校、家长、老师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不希望受到过多的干预,但是在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1、 反抗性与依赖性并存2、 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3、 勇敢和怯懦并存4、 高傲和自卑并存5、 否定又眷恋童年6、 对未来开始感到迷茫、不知所措这样,初中生对自己的认识超前而父母或老师对初中生的认识滞后,初中生渐渐不再把父母和老师当作小学时的权威了,在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上,初中生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情绪(所以青春期也叫第二反抗期)。初中生的反抗心理特点表现为:1、 态度强硬、举止粗鲁2、 漠不关心、冷漠相对3、 自以为是、不以为然 比如说:吃吃烟嘛,没什么大不了!(四)社会因素社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响无处不在。其中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毒害着青少年的心灵,从而形成心理健康问题。五、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抓住这几个方面的工作。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学生的心理免疫力(一)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教育学家诺尔特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里他将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政变里,他将学会暴力;如果孩子生活在嘲讽里,他将学会害羞;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耻里,他将学到罪恶感;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平里,他将学会办事公正;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里,他将学会爱这个世界从中可以看出,消极责难可以使人落后、消沉、压抑、精神不振。积极、肯定、赞美、友谊可以使人积极进取,心理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人文环境对心理品质的形成起到巨大的作用。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呢?1、 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育人理念可归纳为12字谈:(1) 爱(关爱)、尊(尊重)、信(信任)(2) 沟(沟通)、激(激励)、鼓(鼓励)(3) 理(理解)、导(引导)、宽(宽容)(4) 示(示范)、合(合作)、体(集体)2、 学校“国旗下讲话”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和举措。这些内容完全符合学生成长过程中伴随的心理需求,营造这样的文化氛围,假以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