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五 写作 第三节 拟题与点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五 写作 第三节 拟题与点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五 写作 第三节 拟题与点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五 写作 第三节 拟题与点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五 写作 第三节 拟题与点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拟题与点题 2012年高考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 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 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 最欣赏的同学 理由是乐观幽默 热心助人 守信用 好相处等 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 你快要成为英雄了 女儿却认真地说 我不想成为英雄 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博文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 坐在路边鼓掌 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 人人都在路边鼓掌 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 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 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 选取一种看法 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讲述故事 抒发情感 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 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 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不得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 套作 2012年浙江卷的作文材料是从台湾女作家刘继荣的博文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提炼出来的 材料里的 鼓掌者 和 奔跑者 可实可虚 鼓掌者 和 奔跑者 是人生的理想目标 价值意义 生活态度 思想情绪等的外在表现 都有其象征意义 鼓掌者 可以是普通劳动者 生意的合伙人 事业的支持者等 奔跑者 可以是英雄模范 中坚骨干 领头者等 审题立意时 从 鼓掌 的角度 要思考 为何鼓掌 鼓掌的意义 等 从 奔跑 的角度 要思考 奔跑的目标 奔跑的价值 奔跑的影响 等 写作时 由表及里 体现自我对人生定位的价值判断 只有这样 才能写出深刻而独具个性的文章 为此 可从以下三个角度立意 光荣的荆棘路浙江考生台湾女作家刘继荣的女儿说 我不想成为英雄 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可是 为别人喝彩固然可以 但在荆棘路上努力奔跑更是一种人生的追求 倘若人人都在路边鼓掌 那么这条光荣的荆棘路上将只有鼓掌者 没有奔跑者 还将有谁来为后人树一个航标 开创一片全新的天地 社会就像一个大舞台 站在上面表演的人很少 站在台下鼓掌的人却很多 人们为他人的精彩表演鼓掌 分享他人的快乐和成功 这本无可厚非 但是我们为何不自己创造奇迹 也唯有这样的创造 才能推动时代前行的步伐 我想起来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多诞生于清末民初 古老的文明古国迎来了新生的阵痛 他们比任何一代人都焦虑 困惑 但充满希望 他们通过自己手中的笔或各种有意义的方式 引领民众 描写未来 他们都在这条光荣的荆棘路上奔跑 不做路边鼓掌的人 他们都勇挑社会的大梁 建立了自己的赫赫战功 其中有沈从文对湘西文化的诗情礼赞 有巴金对旧式礼教的深切控诉 有茅盾对社会经济的深刻剖析 有郭沫若凤凰涅槃般的呐喊 他们都勇敢参与了这场战斗 才最终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倘若人人只是鼓掌者 那么社会谈何进步与复兴 我们都应该勇敢地踏上这一条荆棘路 况且这样的参与对别人来说也是一种激励 冰心曾说 爱在左 情在右 走在生命的两旁 随时撒种 随时开花 将这一径长途 点缀得香花弥漫 使穿枝拂叶的行人 踏着荆棘 不觉得痛苦 有泪可落 也不觉悲凉 我也许不是鼓掌的那个人 但我走过的每一步 洒下的每一滴汗 留下的每一份情 都为我身后的人群增添了一份温暖 一点儿鼓励 谁能否认我在奔跑的同时也为他人留下了掌声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我在奔跑 我勇敢地踏上了这条光荣的荆棘路 哪怕一个人 哪怕孤单得落泪 我都愿做一个先行者 我不能否定刘继荣女儿的话 为别人喝彩的确重要 但我更坚信 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亲自参与努力奔跑的过程 历史拍着它强大的翅膀飞过那么多世纪 那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 我只愿随历史的洪流一路奔跑 时代推我前进 我为时代领航 名师点评 这是浙江阅卷场中的一篇难得的满分作文 文章紧扣文题材料落笔 中规中矩 然后笔锋一转 旗帜鲜明地点明文章主旨 为别人喝彩固然可以 但在荆棘路上努力奔跑更是一种人生的追求 接着 反向假设引出下文 进一步强调观点 再用 多诞生于清末民初 的一代人的事例来论证观点 材料引用经典而不落俗套 由于他们的奔跑 才最终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至此 立意更加高远 紧接着 文章再将主题引向深入 强调奔跑的意义 文章最后再次提到文题材料中刘继荣女儿的话 既不轻易否定 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体现了本文较强的思辨性 本文语言优美 诗化的语言比比皆是 且语言充满鼓动性 格调高昂 振奋人心 板块一拟题一 拟题的原则1 准确 精练题目要准确 如果题目不准确 出现错别字和语病 就会让阅卷老师大倒胃口 使阅卷者产生成见 题目尚且如此 文章中的错别字和语病岂不是更多 题目不宜过长 用语要力求精练简洁 言简意赅 有高度的概括性 避免冗长繁琐 阅卷老师对啰嗦的语言非常反感 标题如此冗长 内容怎能简洁 2 新颖 贴切题目要新颖 独特 有创意 有个性 让阅卷老师发出 亏他想得出 的赞叹 题目不能陈旧俗气 让阅卷老师望而生厌 兴趣索然 但新颖绝不是标新立异 哗众取宠 追求新颖必须合乎情理 题目的含义 题目的用语要和文章的中心 文体的特征 文章的语言风格相协调 3 形象 优美题目所遣之词 所用之字要有形象性 表现力和美感 文章的题目如能拟出一定的文采 阅卷老师就会爱屋及乌 作出 考生一定是一位有文采的人 的判断 从而影响对考生整篇文章的评价 4 含蓄 醒目含蓄和醒目并不矛盾 文题应该有一定的内涵 意蕴丰富 耐人寻味 但含蓄并不是玩深沉 真正有内涵的东西应该是人们稍加思索后便能理解其意蕴的题目 高考阅卷受时间限制 考生所拟的题目不能浪费阅卷老师太多的时间去思考它的含义 更不能让阅卷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这一点考生要注意 上述高考作文拟题的原则 考生应根据不同文体的不同拟题要求灵活把握 另外高考作文拟题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则 考生平时要自行领悟 考试时要注意把握 二 拟题的方法1 单刀直入法在标题中要开诚布公地采用单刀直入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观点 态度 运用得好 不仅能够直接抓住要害 让阅卷老师对文章中心一目了然 而且更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辩驳的力量 从而使标题具有一种力度美 如 抓住人生的本质 2012年高考辽宁卷 诚信 万万丢不得 诚信 立业之本 双赢 一种人伦的智慧之美 选择 让生命发光 等 这样的标题简洁醒目 能给人以震撼力 2 妙用修辞法把所要讲述的道理或观点巧妙地运用修辞 变为文章题目 既形象生动 又令人回味无穷 如 生于此岸 心无岸 2012年高考广东卷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比喻 放飞灵感的白鸽 比喻 当经典邂逅流行 拟人 古今中外雅俗共舞 拟人 等 这些标题都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 文体和内容 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 化平淡为神奇 给文章锦上添花 增添亮点 3 引用化用法巧妙地借用或化用诗文中的名句作为文章的标题 能够营造含蓄典雅的意境 增强文章的文化性 如 直接引用诗文名句为题 守得云开见月明 2012年高考浙江卷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2012年高考安徽卷 月是故乡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任尔东西南北风 化用诗文名句为题 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 忙兮忙兮奈若何 何处散发弄扁舟 室雅须大 花香在多 等 这些文题精练紧凑 含蓄隽永 充分展示了写作者的文化素养 也必然会博得阅卷老师的好评 4 引起悬念法有的文章的标题 把文章的主题全盘揭示出来 读者对它所揭示的主题正好特感兴趣 这样的标题当然能唤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可是 有些时候标题把文章内容悉数揭示出来 读者反而不再有阅读的爱好 读者一看标题 知道某问题已成定论 知道了某人的命运 知道了某事的终局 就不愿意再看正文了 在这种情况下 就用到了另一种拟定标题的方法 引起悬念 标题中只提出论题而不写出结论 标题中只写出所记人物而事迹不详 标题中只露某事端倪而成败利钝未卜 这样就会引起读者的悬念 迫切期望知道下文 如题目 乌鸦的遗言 乌鸦的遗言 究竟是什么呢 这个题目新颖生动 极具吸引力 使阅卷老师的眼睛为之一亮 如以 减负 或 素质教育 为话题 考生可拟题为 好想当个差生 十六岁 老朽的我 等等 板块二点题1 标题点题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要求自拟题目 我们可以用标题来点明中心 题意即是文意 成功的标题 应含话题 融观点 有文采 这样一下子就能吸引评卷老师的眼球 亮人眼眸 如以 坚强 为话题的佳作 用坚强塑造光荣的勋章 以 纪念 为话题的佳作 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均将话题语嵌在标题中 以此来点明中心 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2 篇首点题好的开头 落笔入题 既要紧扣标题 又要引人入胜 使阅卷老师一下就抓住意脉 一见钟情 对于一般性的议论文或者散文 在开头就应该亮明观点 如果第一段用一则小故事或者用一组排比句来导入 那么第二段一定要把你表达的中心摆出来 如果阅卷老师读完前两段 200字左右 仍不能捕捉到你的观点 就会有一定的阅读急躁情绪 所以此处点题就显得至关重要 如2011年四川省高考优秀作文 总有一种期待 的开头 我是个山里娃 山里娃和城里娃不一样 城里娃只管埋头读书 吃喝有家长伺候 山里娃没那福气 除了读书还得帮家长干农活 山里娃和城里娃也有一样的地方 那就是不管是山里娃还是城里娃 大家总有一种期待 3 结尾点题精彩的结尾 正如撞钟 既锁定主旨 又让人感到余韵悠长 点睛之法 卒章显志 实为重要 但有的同学总以为朦胧一些可以显示文章的水平 其实是最大的误解 所谓 卒章显志 就是在充分叙述 说明或议论的基础上 点明题旨 收束全文 给人一个清晰深刻的总体印象 如作文 照海倚天 结尾 流年似水 时光如电地过去 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 无字碑头镌字满 也许只有历史 才能最好的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 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 倚天照海花无语 流水高山心自知 4 行文点题行文过程 要特别注意在一些段落的开头 中间或结尾 用重复的语句或标题反复点题 从而达到贯穿全文 突出中心的目的 这样一来就可以使文章中心从思维深处闪亮于视觉表面 给评卷者带来 赏心悦目 的美感震撼 如作文 举手投足之间 的中间几段 就是几个点题句组成 举手投足之间 展现出一个人的品格 举手投足之间 展现出一座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