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 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 风靡一时(m) 侧耳谛(d) 瞬间(xn)B . 人迹罕见(hn) 纯粹(cu) 一泓水潭(hng)C . 山岚雾气(nn) 庞然大物(png) 静谧(b)D . 拔地参天(cn) 禅的世界(chn) 堪称(kn)2. (2分)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蓬蒿 旁鹜 引颈受戮 一泻千里B . 慰藉 告罄 相得益彰 莫明其妙C . 沧桑 笙萧 锋芒毕露 一反既往D . 馈赠 陷阱 通宵达旦 再接再厉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 , 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B .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C . 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D . 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 , 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4. (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南国的春日是一年中最美的地方。B . 今天开会大家都准时参加了,只有李明一人迟到。C . 课上,同学们都把眼睛投向讲课的老师。D . 学完囚绿记,我明白了光明与自由是人类追求的主题。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7分)5. (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1)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 (3)_,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4)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5)俶尔远逝,_。(柳宗元小石潭记) (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着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两句诗是:_,_。 三、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6. (10分)名著阅读:(1)名著常识:名人传作者是(国家)的。是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主义作家。此书讲述了三位名人的苦难与坎坷一生,他们分别是、。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的奋斗精神。(2)人生来不是为了吃苦,但是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遇到磨难。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锻炼,读了名人传之后,你对生活中的磨难的看法是否有所改变?请结合阅读的心得和生活中的例子来谈自己的体会。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7. (2分)阅读下面古诗,回答相关问题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1)对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上片叙写于东坡豪饮后醉归临皋之景。前两句点明了词人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可见是一醉方休的畅饮了。B . “长恨”二句,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想平生颠沛飘泊,身不由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C . 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 和“一蓑烟雨任平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一种退隐之后的洒脱心态。D . 此词以夜饮醉归这件生活小事为由,即兴抒怀,展现了作者谪居黄州时期旷达而又愉悦的心境。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8.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雨的四季刘湛秋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而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净,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1)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文章开头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结合了全文,谈谈作者“喜欢雨”的原因。(3)本文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景物特征。请从第段中摘录一个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谈谈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选文第段,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描写雨后的世界,再加上美妙的联想和想象,带给我们全方位的感受,请描写一段雪后的世界。(不少于50字)9. (15分)阅读最美的姿态一文,完成小题。 阅读与不阅读,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一种人认为 :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选文有删改 作者:张鸣)(1)说说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文章段论证了读书的好处,请你再为“读书有益”补充一个道理论据。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10.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狡生梦金尝闻一青衿,生性狡。其学博持教甚严,诸生稍或犯规,必遣人执之,扑无赦。一日,此生适有犯,学博追执甚急,盛怒待之。已而生至,长跪地下,不言他事,但曰:“弟子偶得千金方在处置故来见迟耳。”博士闻生得金多,辄霁怒,问之曰:“尔金从何处来?”曰:得诸地中。”又问:“尔欲作何处置?”生答曰:“弟子故贫,无资业,今与妻计:以五百金市田,二百金市宅,百金置器具,买童妾,止剩百金,以其半市书,将发愤从事焉,而以其半致馈先生,酬平日教育,完矣。”博士曰:“有是哉!不佞何以当之?”遂呼使者治具,甚丰洁,延生坐觞之,谈笑款洽,皆异平日。饮半酣,博士问生曰:“尔适匆匆来,亦曾收金箧中扃钥耶?”生起曰: “弟子布置此金甫定,为荆妻转身触弟子,醒已失金所在,安用箧?”博士蘧然曰:“尔所言金,梦耶?”生答曰:“固梦耳。”博士不怿,然业与款洽,不能复怒。徐曰:“梦中得金,犹不忘先生,况实得耶?”更一再觞出之。(有删改)【注释】青衿:秀才。霁:息。不佞:不才。自称之谦词。扃(jing)钥:关闭加锁。不怿:不高兴。(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含义。以五百金市田 市_延生坐觞之 延_(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梦中得金,犹不忘先生,况实得耶?(3)文中“学博”是个怎样的人?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7分)11. (17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新闻资料新昌日报记者讯 2016年4月25日,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著名作家冯骥才专程到新和成梅溪湖项目考察,并就古村落保护、地域文化传承等问题和县领导作了交流,并在现场为如何充分利用文化遗存、推进项目建设一一把脉。材料二:欠文学的太多熟悉冯骥才的人都知道,他从二十多年前起,就开始做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并且一发而不可收,关注范围越来越广。从木版年画、口头文学到传统村落、唐卡,他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将它们“抢救”到纸面上,一卷卷大部头的著作接连公之于众,无一不充满了使命感。与此同时,他的艺术创作却慢了下来,有时会觉得“欠文学的时间真是太多了”。去年,作家出版社邀请他在二十年前刷子李、泥人张等“俗世奇人”系列小说的基础上续写18篇新作,他也不得不挤在国庆长假的七天里一口气完成。“当你把镜子擦清楚了,你自己也就看清楚了。”十几年来,通过“实打实地和社会接触”,74岁的冯骥才竟有些恍然大悟之感“原来我是这样一个人”。材料三:阅读影响人生因为过于急功近利的人是不会读书的。如果你仔细观察,有这样读书传统的城市,人是有气质的。阅读改变人生,这个词稍微大了一点,我倒觉得阅读影响人生更恰当。因为阅读并不是简单地给你知识和娱乐,而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了我们的气质,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影响了我们对真善美的崇拜。阅读和教育、艺术熏陶一样,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耳濡目染的,循序渐进的,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我们的城市,主办者每年举办一次读书节,读者来参与交流,就会把这个城市的阅读传统继续下去,把阅读的气氛培养起来。读书特别重要,读书不是被动的,是心灵和生活的需要。”材料四:寻找小说里的“桃仁”小说是什么?冯骥才把小说比喻成一个“桃”,一般人读小说,就像吃桃,觉得水多肉甜,很好吃,吃完就把桃核扔了,“有心的人,把桃核拾起来,拿榔头一敲,里边还有一个桃仁。桃仁跟桃肉不是一种滋味,是另外一种食品。”冯骥才说,小说家不会简单地写一个故事,他一定有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红楼梦,你可以把它当成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感情纠葛故事来看,也可以把它作为封建大家庭的命运来看,也可以把它当成人生的哲理来看,关键是,在阅读的同时学会思考。“你需要寻找作家放在小说里的桃仁。”材料五:“四驾马车”如何排序冯骥才曾将文学、绘画、教育、文化遗产保护并称为 “四驾马车”,那么,“四驾马车”如何排序?“作家更重要,我们的时代更需要作家对生活的思考。但我现在用的时间最多的是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是最近的15年。国家对上一个历史阶段、农耕时期的文化创造和历史的财富,要有一个家底,所以必须要做名录。天津市有很多文化遗产也进入了国家的名录。留下自己的历史,就是留下城市的记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记得住乡愁。乡愁怎么记?要凭着城市的文化遗产来记忆。天津市现在保留下来的城市文化遗产的版块,在全国来说算是一流的。比如说,五大道、解放路中街、文化街、鼓楼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村落也要有名录,“我们有七千年以上农耕历史,到现在保留下来的村落共有200多万个。2000年有360万个村落,2011年还剩下270万个村落,10年间,失去90万个村落。经过审批,目的是要保护5000多个传统村落。大家想想,神鞭三寸金莲重要,还是文化遗产保护重要?”冯骥才有一个历史观:“什么是历史?历史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更重要的是站在明天看现在。如果明天看,我们的村落没有了,找不回来了,我们看到这一点了,只有今天把它保护好。所以我愿意放下我的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文化遗产保护。”几年前他上艺术人生时,主持人朱军问他会把作家、画家、院长、教授哪个身份放在第一位,他选择了作家。那时他觉得,无论是画画还是文化遗产保护,他都更关注其中的文化价值和生活审美,而这些都来自于一个作家对于艺术和土地的情感。但现在,他为自己选择的第一身份却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跟有知识的人的区别就在这儿。”(1)根据材料一,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15字以内)(2)阅读上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冯骥才在从事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更多的把精力放到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上。B . 冯骥才认为自己是知识分子的主要理由是他创作了许多作品,并且在绘画及文化遗产保护中做出了贡献。C . 冯骥才认为阅读对人的最大影响在于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的气质。D . 冯骥才认为小说里的桃仁就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层次的思考在作品中的呈现。(3)“当你把镜子擦清楚了,你自己也就看清楚了。”十几年来,通过“实打实地和社会接触”,74岁的冯骥才竟有些恍然大悟之感“原来我是这样一个人”。通过阅读上述文字,你认识了冯骥才是一个怎样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4.3 实数教学设计初中数学冀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冀教版2024
- 6 看图写短文教学设计小学信息技术泰山版一年级下册-泰山版
-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共建邻里好环境(二)说课稿 未来版
- Unit 8 Let's celebrate Period 7 Further Study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牛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Unit 1 Meet the family!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1A新概念英语(青少版)
- 2023六年级数学上册 五 百分数的应用 1一般应用问题(二)说课稿 冀教版
- 202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第1课时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说课稿 新人教版
- 红外海洋热成像仪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残疾儿童帮助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科普教育动画系列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中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20题)
- 2025煤矿安全规程解读
- 高效能执行力课件
- 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国家职业标准(2024版)
- GB/T 20242-2025声学助听器真耳声性能特性测量
- 2025年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员考核试题(附答案)
- 汽车维修服务流程及客户接待指南
- 初级消防员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 2025年重庆市长寿区面向社会选拔 社区专职工作者后备库人选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人工智能技术与工程造价领域的融合发展
- 2025年“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活动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