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菜作物需肥特点及吸收规律.doc_第1页
瓜菜作物需肥特点及吸收规律.doc_第2页
瓜菜作物需肥特点及吸收规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瓜菜作物需肥特点及吸收规律瓜菜田复种指数高,生物产量高,不同的瓜莱品种对外界条件的要求及需肥特点不同,但在营养元素的吸收方面与大田作物相比有自己的特点。(一)瓜菜作物的需肥特点1.需肥量大 瓜菜作物产量高,茎叶及食用器官中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均比大田作物高,故与大田作物相比具有需肥量大的特点。2.吸肥强度大 瓜菜作物根部的伸长带(根毛发生带)在整个植株中的比例一般高于大田作物,该部位是根系中最活跃的部分,其吸收能力和氧化力强。再者,根系盐基代换量高,作物根系盐基代换量是根系活力的主要指标之一,瓜莱作物根系盐基代换量较大田作物高。3.多为喜硝态氮作物 多数瓜菜在完全硝态氮条件下,产量最高,而对铵态氮敏感,铵态氮占全氮量超过一定比例后,生长受阻,产量下降。一般情况下,铵态氮在施用中的比例不宜超过13至14。4.需硼量高 硼在作物体内以无机态的不溶性或可溶性存在,而不是以有机化合物存在。一般单子叶植物体内可溶性硼含量比双子叶植物高,其再利用率高。瓜菜作物多属双子叶植物,所以其需硼量也就较多。如根菜类蔬菜比麦类高820倍,比玉米高510倍。5.瓜菜作物适宜的土壤溶液浓度高 瓜菜作物水培时,适宜的氮素浓度多在万分之几以上,而水稻、小麦等大田作物氮素适宜浓度仅为2030毫克千克。6.需钙量高 钙在作物体内以果胶酸钙的形态存在,是细胞壁中胶层的组成部分。瓜菜作物需要吸收钙的数量较多。原因是许多瓜菜本身是豆科作物,需钙量大;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钙能中和作物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有机酸,瓜莱作物较大田作物就需要更多的钙。(二)吸肥规律瓜菜作物与大田作物一样,每一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和比例都有不同的要求,这就是作物吸收营养的阶段性。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是:生长初期吸收的数量、强度都较低,随后逐渐增强,到成熟阶段,又趋于减弱。作物在营养的吸收上有两个时期对施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即作物营养的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1.作物营养的临界期 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个对某种养分的要求绝对数量并不多、但很迫切的时期,这种养分缺少,对作物生长发育所造成的危害,即使以后补施也很难纠正或者弥补,这个时期叫作物营养临界期。作物营养的临界期,多出现在作物的转折时期,但对不同养分,临界期的出现并不完全相同。一般作物的生长初期对外界环境条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从苗期营养来看,种子萌发后的最初几天,应保持适当低的营养水平,避免溶液浓度过高遭受盐的危害,但幼嫩根系吸收力弱,还必须有一定的易于吸收的养分,特别是磷和氮供应,大多数作物磷的临界期出现在幼苗期。因此加强苗期营养是很重要的,“十处肥田,不如一处肥秧”,概括了加强苗期营养的重要意义。苗期一般需要养分较少,应根据土壤的肥力水平,播前的施肥数量和苗的长相酌情施肥。2.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 在作物生长发育的某一时期,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其生产最大潜力的时期,叫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这一时期,从作物外部形态来看生长迅速,吸收养分的能力特强,如能及时满足作物养分的需要,对提高产量的效率非常显著。但并不是说仅在这一时期供足肥就能获得高的产量,因为作物营养的各个阶段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一个阶段情况的好坏,必然会影响到下一阶段作物的生长与施肥效果。因此,既要注重关键时期的施肥,又要考虑各阶段的营养特点,采用基肥、追肥、种肥结合的施肥方法,进行合理施肥才能充分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要。3.瓜菜作物吸肥规律的两种类型 根据不同瓜菜作物吸肥规律的差异,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瓜菜作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量随生长的进展而增多,如茄果类、瓜类及豆类蔬菜,在产品形成时吸肥最多,吸收的营养几乎有一半被产品携带走。第二种类型主要是根菜类及马铃薯等蔬菜,当地上部旺盛生长时是吸收营养最多的时期,当产品形成时吸收营养数量反而有所下降,因为茎叶中部分营养可以转移到地下部产品器官中去。施肥对瓜菜的影响瓜菜作物能为人们提供氨基酸、脂肪酸和维生素,还有少量的糖类和蛋白质,因此,提高瓜菜产品品质是满足人们营养需要主要途径之一。瓜菜产品的品质主要是由该作物的基因决定的,但气候条件和决定气候条件的地理位置、土壤特性、施肥等管理措施同样地影响到农产品的品质。在植物不同的生长阶段,增进某种养分的供给,可以有目的地改变代谢方向,从而促进作物体内蛋白质、淀粉、糖分、生物碱和其他有用物质的积累,以达改善品质的目的。同样,施肥过量也可对瓜菜造成品质下降,甚至导致污染。在此就施肥对瓜菜品质的影响介绍如下几点。(一)施氮对品质的影响 瓜莱产品中与质量有关的含氮化合物有NO3-、NO2-、粗蛋白质、必需氨基酸、酰胺类和环氮化合物(包括叶绿素、维生素B和生物碱)等。合理施用氮肥可以提高上述含氮化合物的含量,从而提高产品品质。1.提高蛋白质含量 增施氮肥能增加产品中总蛋白质、清蛋白和粗蛋白的含量。对于人类和动物来说,没有其他物质可以替代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氮肥中尿素是一种很好的品种。它不仅供给氮素,还是一种生理活性物质,可以促进叶子的光合作用,提高蛋白酶的活性,有利于蛋白质的分解和输送。2.提高必需氨基酸含量 当供氮适宜时,产品中的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往往会增加;但当施氮过量时,由于稀释效应,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反而减少。如果缺乏氨基酸,人和动物会产生一系列代谢障碍。施肥不影响蛋白质的组成,但影响其含量。3.影响植物油和其他物质的含量 农产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增施氮肥时能改变产品中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因而影响植物油的质量。当供氮适量时,植株中胡萝卜素、叶绿素含量会增加。4.施氮过多的不利影响 施氮过多时会增加叶片中硝态氮、亚硝胺类、甜菜碱、草酸等的含量。其中,硝态氮易转化成亚硝态氮,不利于人类健康;亚硝胺类也不利于人类健康;甜菜碱的含量增加会减少蔗糖含量;草酸增加会影响人类对钙质的吸收。(二)施磷对品质的影响植物产品中评价与质量有关的磷化物有无机磷酸、磷酸酯、植酸、磷蛋白和核蛋白等。施磷肥有如下作用:增加产品中的总磷量;增加绿色部位的粗蛋白含量及谷物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促进蔗糖、淀粉和脂肪的合成;增加谷物中的植酸盐。施用磷肥能促进植株生长、提高产量,对氮产生稀释效应,同时促进叶子中蛋白质的合成而不利含氮化合物的输送,因此只有恰当的氮磷比例,才能提高产品品质。(三)施钾对品质的影响与氮、磷不同,产品中的含钾量往往高于人对钾的需要,因钾含量的高低反映了作物代谢作用的强弱。施钾对提高产品品质主要表现在: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转移,能提高薯类作物的淀粉含量,对瓜类,能提高果实中的含糖量;提高作物特别是豆科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叶片草酸的含量;增加维生素B1的含量。产品含钾量过高时往往会使钙、镁、钠等元素的含量减少;施钾过量促进了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反而减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对氯敏感的作物施用氯化钾时,氯元素抑制淀粉从叶子中转移出去。(四)钙、镁、硫及微量元素对品质的影响1.钙 对于调节作物体内物质的流动十分重要,而且又是果胶的组成成分。钙含量的增加可使镁和锶的含量下降。2.镁 对于调节植物体内酶的活性十分重要。镁含量本身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标准。增施镁肥可增加产品的含镁量。适量施镁可增加叶绿素、胡萝卜素及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3.硫 对于合成含硫氨基酸如胱氨酸、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是必不可少的。缺硫降低蛋白质质量和生物价。洋葱和十字花科植物的次生物质(如芥子油、葱油)的合成需要硫,这些物质对于食品质量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还能增加抗侵染性。4.微量元素对品质的影响 微量元素的缺乏意味着植物体内重要代谢功能的丧失,从而使收获物品质下降。微量元素对人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其本身有时也是一种质量指标。瓜菜产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异很大。微量元素含量过高时则能产生毒害。铁 瓜莱产品中的铁是人类铁的重要供给源。产品中的含量随土壤含量变化而变化,土壤酸碱度的影响要比施铁肥重要的多。锰 是一种重要的质量指标。施锰可提高维生素(如胡萝卜素、维生素C)的含量。与铁相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