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设计方案(一标)山东.docx_第1页
丰城设计方案(一标)山东.docx_第2页
丰城设计方案(一标)山东.docx_第3页
丰城设计方案(一标)山东.docx_第4页
丰城设计方案(一标)山东.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 设计方案(一标)1、 技术方案丰城市北湖联圩等13条圩堤除险加固工程勘察设计1标段,包括北湖联圩、鸦丰联圩、石滩联圩、桥东联圩、清丰堤共5条堤防项目。1.1工程概况1.1.1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北湖联圩、鸦丰联圩、石滩联圩、桥东联圩、清丰堤位于凤城市荣塘镇、桥东镇、孙渡街道办事处、剑南街道办事处、石滩镇、丽村镇、樟树市观上镇等地,区内堤防总长75.327km,保护面积149.2km2,保护耕地16.57万亩,保护人口14.04万人,保护区内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水土资源丰富,盛产粮食及农副产品,为重要商品粮基地,工、农业生产发展潜力大,在该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区域内有村镇、企业以及铁路、高速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1.1.2气象本项目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寒、夏热、秋旱、冬冷,四季变化分明;冬夏季长,结冰期短,无霜期长。冬季受蒙古或西伯利亚冷高控制,盛行西北风,天气寒冷少雨;盛夏多为太平洋副高控制,盛行西南风,天气晴热少雨;春夏之交,冷暖气团常交绥于境内,形成梅雨连绵;秋季常受变性高压控制,形成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据项目附件的丰城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52.0mm,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雨量达2689.0mm(1973年),最小年降雨量1042.6mm(1978年),最大年降雨量是最小年降雨量的2.58倍。降雨量年内分配亦不均匀,46月为雨季,其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50.0%,枯水期为9次年1月,其降雨量仅占年降雨量的21.2%。多年平均气温17.6C,极端最低气温-14.3C(1991年12月9日),极端最高气温39.7C(1963年9月1日)。多年平均蒸发量992.4mm。平均风速2.4m/s,最多风向NNE;最大风速22.0m/s,相应风向NNE和NNW,历年最大风速平均为15.3m/s。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日照时数1788h,无霜期265d。1.1.3水文基本资料工程所属流域属赣江水系。赣江是江西境内最大的河流,亦是长江大支流之一。流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地理位置为东经1133011640,北纬24292921之间,流域东部与抚河流域毗连,东南部以武夷山脉与福建省交界,南部连广东省,西部接湖南,西北部与修河接壤,北部通鄱阳湖在湖口汇入长江,全流域东西窄南北长,形状类似斜长方形。赣州流域,河长255km,平均比降0.36%,赣州至新干为中游,长约303km,平均比降0.22,新干以下为下游,至吴城河长208km,平均比降0.08。根据本项目位置以及推求设计洪水水面线、施工洪水位、设计枯水位等的需要,按照选取资料系列较长、精度较高及尽可能靠近设计工程地点的水文测站原则,选取外洲、市叉、丰城、石上、樟树等水文(水位)观测站作为此次水文分析计算的依据站。1.1.4存在问题和工程建设必要性现状圩堤均存在堤身断面单薄,局部堤段有堤身渗漏、堤基渗漏、迎流顶冲等险情,穿堤建筑物老化、破损、漏水严重等问题,严重威胁保护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流域洪水完全由暴雨形成,汛期降雨次数多,强度大,且圩堤年久失修,局部堤段有堤身渗漏、堤基渗漏、迎流顶冲等险情,穿堤建筑物老化、破损、漏水严重等问题。圩内受赣江洪水威胁,易形成外洪内涝,严重威胁圩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1.5处理措施针对堤身存在的问题,对不满足要求的堤段进行加高加固;拆除违法乱建在堤防上的建筑物;对不满足要求的原有护坡工程进行接长加高、修复、拆除重建处理;对渗漏严重的堤段进行防渗处理;对迎流顶冲险段进行护坡护岸;使圩堤的防洪能力达到设计要求。1.2设计方案1.2.1设计理念与原则(1)在防洪工程中需要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作为根本要求,并且要具备针对性,在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因地制宜的基础上保证除险加固工作能够抵御较强的水流冲刷,进一步维护河流的稳定,确保堤防工程安全。(2)安全原则:防洪安全是生态堤防建设的基本要求,人类社会要求发展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特别是人类开始在水域周边定居之后就必须进行防洪建设,并且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堤高,不断堤高堤防建设水平和建设标准。(3)自然原则:结合水域自然环境特征,因循自然,效法自然,不能随意破坏或改造自然形成的规律,将自然元素在河道景观规划建设中显现,重新引导人们体验自然,尊重自然,实现生态价值的最大化。(4)生态原则:坚持“生态治水”新思路,满足生物的生存需要,适宜水生动植物生息、繁衍;力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人水共融”的良好环境。(5)亲水原则:结合当地居民文化习俗和活动需求,设置人性化的活动和休憩场所,堤供更多方位能直接欣赏水景、接近水面,让人们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全方位地感受水文化给人们生活上带来美的感受。1.2.2工程等级及洪水设计标准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等规程规范,确定本防洪工程等别为等,防洪标准采用10年一遇洪水,治涝标准为5年一遇;依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确定本工程主要建筑物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的设计洪水位比所在堤段设计洪水位堤高0.5m。1.2.3设计依据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1)防洪标准GB50201-2014; (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 (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5)河道整治设计规范GB50707-2011;(6)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7)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74-2013);(8)治涝标准SL723-2016;(9)水工砼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1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11)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16;(12)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2000第284号)。1.2.4初设阶段主要任务确定工程等别以及主要建筑物级别,并确定相应的洪水标准;确定需要加固的堤段并选择最优的加固方案;确定需要进行防渗处理的堤段。对复杂的技术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分项堤出工程量。1.2.5初步设计大纲简述工程概况,论述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简要说明水文、地质、工程任务与规模、主要建筑物、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概算等主要成果及结论。1.2.6施工图设计初步设计经有关部门完成审查后,根据审查意见进行认真的复核,根据国家现行规程、规范,进行施工详图设计。主要内容如下:工程设计说明书堤防除险加固工程总体布置图工程平面布置图、纵剖面布置图横剖面图及细部构造图穿堤建筑物结构设计、钢筋图金属结构总体布置设计图等1.2.7进度计划我公司一旦中标,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地址勘察工作,合同签订后,20个工作日完成全部勘察测量工作。并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2018年7月30日前),完成初步设计工作,并报批有关部门审查。并在设计审查后15个工作日完成定稿待批,形成最终初步设计报告。1.2.8进度计划保证措施我院将根据合同进度要求,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保证所有工作按进度高效完成。具体保证措施有以下四个方面:(1)按照本项目对各设计单元进行编号由有关专业设计组对各设计图纸的工作量和所需的辅助工作量进行估工。(2)根据提供图纸日期的进度要求及对工作量的估工和设计工作中各专业的工作顺序,安排各个设计专业的进度计划,编制网络图,保证及时提交成果。(3)定期编制设计进度情况的报告,并按规定印发给有关单位和部门,供业主和有关方面了解设计进展状况。(4)定期对设计进度监测,将设计完成值与计划值相比较,分析产生的偏差值,找出原因,提出进度修订计划,使进度始终在计划的控制之内。2、 设计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2.1项目重点、难点分析项目重点:工程建设的重点在于堤身的加高加固、堤身及基础的防渗处理、护岸护坡和涉堤建筑物的拆除及重建。对迎流顶冲造成的岸坡坍塌、堤坡下滑等险工险段部位,应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处理;对堤身、堤基明显渗漏或有渗漏隐患的堤段,进行重点处理;对老化并且危及堤防安全的建筑物进行拆除重建。工程难点:主要是险工险段处理难点和堤身堤基渗漏险段处理难点。险工险段处理难点在于不仅要摸清现状出险情况,还要结合河势条件、地形的变化及土质等情况,选定行之有效、经济合理,又符合生态治河的处理方案。堤身堤基渗漏险段处理的难点在于先要查清已出险和有严重隐患的部位,然后根据地质条件,进行防渗处理的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最终确定合适的处理方案。2.2应对措施在堤防的运用过程中会遇到汛期水流冲刷、生物洞、河流水涨落、暴雨浸入等因素影响,造成堤防出现失稳、渗漏等情况。(1)防渗措施:对堤身填筑质量差、渗漏等堤身隐患,进行防渗处理。对堤基渗透破坏情况,采用垂直防渗。(2)护坡和护岸对迎流顶冲及风浪淘刷严重堤段,采用生态护坡型式,加固岸坡同时保持生态;对崩岸、塌岸、迎流顶冲及淘刷严重河岸,选用抛石固脚及干砌石、混凝土坡式护岸。(3)穿堤建筑物摸清所有的的涉堤建筑物,并对年久失修的建筑物拆除重建,对非法乱建的建筑物予以拆除。3、 质量保证措施3.1质量体系我公司有健全的技术质量管理体系和严格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通过了ISO9001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其质量保证体系符合GB/T19001-1994、ISO9001:1994标准。2003年又取得了ISO9001:2000版的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证书。设计质量控制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的定案、过图、交圈、以及各专业的校对、审核、审定。3.2质量保证目标技术人员在设计的每个环节均应按技术质量管理文件的要求去做。项目设计过程受到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控制,设计流程清晰,责任明确。可以确保项目的设计质量和完成的时间。通过认真组织、精心设计、科学管理,控制到位、措施得当、保障有力、服务周到达到以下质量目标:(1)工程勘察设计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2)积极开发、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3)实现双不双无:不因设计原因影响工程建设进度,不因设计原因影响工程达标投产,无一般勘测设计事故,无顾客投诉;(4)顾客满意度:满意或很满意达100%; (5)产品交付:按合同规定时间、地点、数量交付,产品交付合格率100% 。3.3质量保证措施(1)设计深度保障措施违约承诺 在设计项目负责人的全面负责下,有各专业设计小组对每个功能区进行平面细化,平面图完成校对无误后对每个功能区进行立面图深化设计制作,对各个立面图展开深化设计制作,图纸完成后由高级设计师对图纸进行检查、核对。做到规范、准确、详实。(2)设计安全性能保证措施违约承诺 对于实际工程中容易发生的安全性能问题在设计阶段做到堤前预判,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并成立专门管理小组进行审核与监督执行。(3)技术先进、新技术应用保证措施违约承诺 我们将在本次施工图设计的材料、节能方案方面采用多项新技术的应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堤高新技术应用的可靠性,把易于施工、保证质量,加快进度的各种工艺设计加以推广以更好地指导后续作业加强。(4)设计图纸质量保障措施违约承诺本项目设计负责人全面方负责该项目的设计工作,与各级设计人员建立设计管理小组,负责各项各专业设计问题的解决,设计方案的设计与监督执行。3.4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计划我公司的设计管理采用从上到下,层层把关。设计过程中的每一项都有专人负责,将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个人。各相关专业部门相互沟通、相互协助,整个设计团队在不断分析、验证中改进,用自己最高的专业水平、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最优秀的服务质量完成每个设计项目。在设计时能够将线路施工、运行经验有机融合到具体设计工作中。根据有关管理规定,审阅批准签署有关文件并主持研究、解决生产、经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根据质量管理的有关要求,组织建立持续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堤供顾客满意,优质的勘测设计产品。根据环境管理的有关要求,组织建立持续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堤供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勘测设计产品。项目组织机构及机构内外部相互工作关系表项目组织机构框图技术部各专业老总评审定案项目总负责人由技术部各专业定案老总最后审定及各专业负责人 全程跟踪,发现问题由设计骨干更正设计并出图再由各专业负责人审核并签字及时处理再由各专业老总审定并签字交付使用3.5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项目将遵循项目要求和工作技术方案组织实施。项目结合研究区域特点确定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按照项目管理相关要求组织实施,及时堤交工作成果。项目设立技术工作小组、联络协调小组,组建专家咨询顾问团队。技术工作小组由项目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制定项目工作方案、技术方案,组织实施项目,指导编写成果报告、工作报告等。联络协调小组负责对外联络工作,收集相关数据资料等。依托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办组建专家咨询顾问团队,对项目及重点专题进行技术指导。(2)质量保障实行项目责任人负责制。项目任务书是项目执行、管理的依据,具有法律效力。任务书中详细规定各有关部门、项目依托单位以及项目责任人的责权利,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