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头书》第二学时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头书》第二学时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头书》第二学时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头书》第二学时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头书》第二学时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宿 豫 张 家 港 实 验 小 学 导 学 案 复备时间:2017年5月23日学科语文年级三主备人刘珠课型新授课时2执教者刘珠课 题石头书导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重点、难点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个性设计教学反思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板书:17.石头书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生齐读课题:石头书。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川川和磊磊是两个爱刨根问底的孩子,他们向叔叔问了几个问题?(六个)3.教师引读,学生复述这六个问题。(1)川川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呀?)(2)他俩看了看面前这块光秃秃的石头,奇怪地问?(书?哪里有书哇?)(3)川川不禁笑了起来,问?(这书上有字吗?)(4)磊磊问?(这书上有画吗?)(5)川川和磊磊一起问?(化石?化石能说明了什么呢?)(6)川川特别爱刨根问底,问?(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4.这节课我们就从这6个问题中去刨一刨石头书中有哪些学问?自由读课文。二、初读课文,寻出学问。 1.你从石头书中刨到了哪些学问?(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2.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这是一个什么句式?(反问句) (2)改为陈述句。(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3)一齐读这句话。 3.同学们很快就刨出了“石头为什么叫书”这个学问,真不简单!谁再来说说,你还刨出了什么学问,我们继续交流交流。 (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三、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这是石头书上的什么告诉你的?(画) 板书:画 2.石头书上除了有画,还有?(字) 板书:字 3.你从哪一自然段知道石头书上有字?(第七自然段) 4.谁来朗读第七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笔在书上用直线画出石头书上的字,听明白了吗? (1)(生读,读得不太熟) 可能石头书上的字太深奥了,我们还不太熟悉。我再请一个同学读读。 这次他读得怎么样? (流利多了;通顺多了) (2)谁找到石头书上的字了? 5.大屏幕出示: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 (1)石头书上的字可以用哪三个词语概括? (雨痕 波痕 矿物 ) (点击这三个词语变成红色)看着大屏幕,你找到了吗?没找对的同学,请对照大屏幕自己修改一下。 让我们一齐来读读这三个词语。 (生齐读:雨痕 波痕 矿物) (2)这段话中,有一组近义词,你能找到吗? (点击这两个词语变成蓝色:足迹 脚印) 我们写作文时,要注意用不同的词表达同一个意思,这样才能让你的文章显得生动有趣!你能把这种有趣读出来吗? (3)雨痕、波痕能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它们的作用吗? PPT出示: 雨痕告诉我们这里曾经_,波痕告诉我们这里曾经 _。 (生说出:雨痕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有密林,波痕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大海。) (4)再来读读课文这句话。“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想想:雨痕告诉我们什么? (雨痕告诉我们这里曾经下过雨。) (5)看来石头书上的字的作用还真不小。同学们,石头书上除了:雨痕、波痕外,还有什么字?(矿物) 指名读矿物,你能听出什么? 老师听出了:那矿物的细小,你把“小不点儿”读出来了。再请同学读,其他同学听听,看你能听出什么? 我感觉矿物很美:黄的,黑的,红的。 我感到矿物很神气:闪光的,透明的。 我觉得矿物很漂亮,颜色美。 (6)是啊,这矿物真美!谁能将这种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 (学生怕读不好,举手的人很少)老师把展示的机会让给这些举手的同学,请举手的同学站起来读。 (7)这句话中有个省略号,你能照样子接着说吗? 生说出:绿的,紫的,白的,桔黄的,翠绿的,五光十色,五彩斑斓等。 (8)同学们越说越好,老师眼中的矿物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神奇。让我们一起来读大屏幕上的这句话,感受一下。 6.想看看这么美丽的矿物吗? (出示矿物图,学生欣赏图片,不时发出惊呼声) (1)看了这些矿物,你想说点什么吗? 这矿物真美啊! 这矿物色色俱全。 这矿物千奇百怪。 (2)千奇百怪这个词用得好!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词。 (3)你能将这些词语带进句子中说完整吗? 出示词语及句式:(生选词口头填空) 千奇百怪 五光十色 万紫千红 千姿百态 这些矿物真是_啊 ! 7.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七自然段,读出它的千奇百怪,读出它的万紫千红! 8.石头书中不仅有神奇的字,还有美丽的画,你们看(出示化石图) (1)你看到了什么画? 我看到了树叶。 我看到了小鱼。 我看到了贝壳。 我看到了蜜蜂。 (2)这些画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化石) 板书:化石 (3)书上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它叫化石?(第九自然段)谁来读读? 这些化石能告诉我们什么秘密呢? (树叶化石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小鱼化石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河流;贝壳化石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大海;蜜蜂化石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这些都是你们的猜想,勘探队员和科学家叔叔又有什么推断?默读课文第十一自然段,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推断。 通过对比:你们觉得刚才几位同学的推测正确吗?(正确或基本正确) 把掌声送给他们! (4)PPT出示:(第十一自然段)“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 让我们把这重要的发现一齐认真地读读。 从“很久很久以前”“很多很多年”这两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化石形成的时间很长。) 在化石形成的漫长过程中,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家们就是根据这些画来推测地球上曾经发生的事。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PPT上的两则资料,想想从中你有什么发现? A.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右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这就是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 B.一万年后,这片森林被海水淹没了,两只小动物(苍蝇和蜘蛛)所在的松脂球,也慢慢成了化石琥珀。 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那里曾经就是一片汪洋,我们脚下的这块大地也曾经是一片大海,化石帮助我们了解到很多曾经发生的事情。让我们再齐读这段话,体会一下这本石头书中神奇的画。 9.(1)读懂了石头书有些什么作用呢?指名读第十三自然段。 总结出: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 它能重现往昔的自然环境。 它能揭开生命起源的谜。 (2)说得太对了。我们之所以能说一万年前就有了蜘蛛和苍蝇,就是从琥珀中找到答案的。石头书能告诉我们这么多,它的作用真?(大) (3)用你的朗读告诉别人这石头书的作用大,好吗?四、总结问题,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跟随川川和磊磊读到了一本神奇的书,它蕴涵的学问很多,这么多的学问是因为他们的?(刨根问底) 2.学问学问,就是既要学,又要问。只要我们有好奇心,经常刨根问底,就一定能得到更多知识,更多学问! 3.出示句式练习: 今天川川和磊磊累不仅玩得_,还_。 4.难怪,川川和磊磊高兴地说: (1)(出示: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2)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也有这样的收获吗?(有) (3)让我们大声地把这种感受说出来! (4)不只是石头,比如,一缕云也是一本书,人们观察云,总结出了:朝霞不出门,生接? (晚霞行千里) 5.大自然中的奥秘非常多。法国的法布尔就是因为对昆虫的不断研究才写成了名著昆虫记,成为出色的昆虫学家。(点击大屏幕,出示昆虫记。) 6.这两本书:岩石与矿物、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相信可以帮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的奥秘。(点击大屏幕,出示岩石与矿物、中国儿童百科全书。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员叔叔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在品读课文的内容时,学生对这两个孩子提出的六个问题,都能在文中把课文内容打乱以后,再去梳理出头绪,寻找到答案来。教学时,我巧妙地运用了课文中的“刨根问底”来展开教学。如:1.石头书上有字吗?有哪些字?你从这些字里读懂了什么?2.石头书上有画吗?有哪些画?你从这些画里又读懂了什么?3.看懂了这些化石有什么用呢?通过这样的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